382、東林黨的紅線

聽了李進忠所言,張璟這才明白其中曲折。

“原來如此!”張璟點了點頭,而後還有疑問,問道:“李公公就拒絕了萬燝的請求嗎?這種小事,雖然因陛下之命,不能對外人言明,但葉向高也萬不至於因此就主動彈劾內廷吧?這應該不是葉向高會如此反常的彈劾內廷的原因。”

心裡面,張璟想要再問問李進忠還有沒有其他的事情,畢竟,不過是拒絕給內廷廢銅而已,這完全不是什麼事情,根本不至於葉向高動如此干戈,親自動手彈劾內廷。

當然,張璟同時也感到,李進忠這位未來的九千歲,確實把他當做自己人了,畢竟,控制廢銅出宮,這種朱由校暗中吩咐的事情,很明顯,除非親近信任之人,否則,李進忠絕對不會輕易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別人的。

至於朱由校爲什麼限制銅,張璟想來,應該是宮裡的銅數量不少的原因。

畢竟,能讓負責修帝陵的官員,主動向內廷請求撥付銅,那就說明宮裡面的廢銅非常多。

終究,在古代,銅不僅是活人的硬通貨錢財,同時也是死人的陪葬品之一,普通富裕人家陪葬,銅器就不少,更何況是皇帝下葬的陪葬品,什麼銅鼓、銅錘、銅像……等等,這些陪葬品鑄造起來,更是天文數字。

雖然說泰昌帝死得快,連帝陵都是雀佔鳩巢,來不及選址,直接葬在了被廢爲王的景泰帝的未使用廢棄的帝陵,但是,即便如此,泰昌帝作爲皇帝,下葬所用的銅器數量也不低。

而朱由校既然從李進忠這裡知道,朝廷專門鑄造錢幣的寶源局,竟然可能在鑄劣幣,這就不可能不讓他懷疑是不是有一批官員在鑄劣幣,挖國家的牆角,鑄劣幣謀私。

要是如此,那宮裡這麼多的廢銅,當然不能隨便運出宮了,畢竟,寶源局也隸屬於工部,監造帝陵的也是工部的官員,誰知道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貓膩,要是出現一個大的利益集團,說不得宮裡面的廢銅,有大半都要被那些貪官污吏漂沒,鑄了劣幣賺錢息了。

李進忠聽了張璟言語,也是點了點頭道:“或許如此,咱家也不清楚,反正那萬燝之後還不死心,又上疏要求內廷出廢銅,沒有辦法,皇爺只能讓咱家傳中旨詰責他。”

“不過,皇爺念萬燝這傢伙監督先帝皇陵用心的份上,知道詰責他,讓他委屈,所以又進他爲屯田郎中,督辦先帝皇陵事物,這才讓這傢伙明白取不出宮內廢銅,老實了些,不再惦記着宮裡的廢銅。”

聞言,張璟點了點頭道:“當今陛下仁厚,也算這萬燝運氣好,再加上他辦事用心,否則,要遇不到當今的明主,他哪有升官的機會?”

“國舅爺說得極是!要不是陛下仁慈,哪有讓他因禍得福的機會?”李進忠應了張璟的話道。

屯田郎中,乃是大明洪武二十九年時,所設。

當時,於工部內設屯田司,置郎中一人,正五品官,置員外郎一人,從五品官,掌屯種、抽分、薪炭、伕役、墳塋之事;凡軍馬守鎮之處,有轉運不給,則設屯以益守備。

萬燝原本只是一個從五品的工部虞衡清吏司的員外郎,現在升爲正五品的屯田司的主管官員屯田郎中,自然是因禍得福升了官了。

不過,雖然升了官,但萬燝可沒以爲皇帝是支持他用宮內廢銅監造帝陵,畢竟,朱由校開始就用宮內廢銅不能運的事情詰責他了,萬燝再固執,當然也明白是朱由校的意思,知道要不到,哪會繼續再要?

至於泰昌帝帝陵的陪葬品,缺銅太多,那也沒事,宮裡不給運,難道工部就不能從其他地方運?再說了,陪葬品又不是隻能用銅器,找些金銀玉器代替銅器,其實也沒什麼,萬燝要宮裡的廢銅,也只不過想着廢物利用,加快監造泰昌帝的帝陵而已,現在明白是朱由校不讓他用宮裡的廢銅,他以前會想其他辦法。

就在張璟覺得問不出什麼的時候,李進忠大概是講事情收不住話,又說了一句道:“反正,萬燝這傢伙搞得廢銅事情解決,皇爺就讓咱家儘快查清寶源局和劣幣的事情,咱家得了皇爺之令,便派了東廠和錦衣衛的不少人,分別去南北寶源局查探情況,看看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李進忠這話說出,他可能覺得沒什麼問題,但張璟想到了什麼,卻是突然明白葉向高爲什麼突然那麼大的反應了,他這是在圍魏救趙,在爲東林黨的某些人爭取時間,讓他們收拾爛攤子。

張璟知道,他想得沒錯,這一次葉向高突然發怒,確實是李進忠觸及了東林黨人的紅線了。

葉向高正是因此,這才激動的主動下場,對付剛剛上任,還對他們東林黨人抱之友好態度的李進忠的。

205、三方佈置126、三論273、都不想抓人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336、王安倒臺358、當礦監也是要有後臺的319、西山軍器局168、恕臣死罪142、脫靶了276、我好害怕哦!337、南京教案236、禁軍中的禁軍136、她還真能反了天不成?282、咱家怎麼可能當上司禮監掌印?298、桀驁不馴王維棟77、國丈無爵338、初陽,你怎麼看?247、太監的綠帽子258、五軍都督府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171、尋死覓活304、特殊的裝裱306、酒菜有毒120、當面挖坑讓你跳235、王體乾161、有辦法讓他出來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18、霸王嫖260、勳貴集體巴結35、國舅爺的事情有古怪324、放一銃290、國母不可輕易干政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265、孝宗要背鍋9、遼瀋必失15、還是巴巴好!149、這皇帝是有多缺錢啊?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135、要不國舅爺也來聽一出?143、誰人用心151、找姓魏的幹嘛?44、把賭坊給我抄了219、秦良玉北上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90、張輔之147、方從哲接旨157、多數儒生的縮影72、誰說大明沒有攬權的外戚?382、東林黨的紅線134、義利之說91、軍器局就這麼點人?111、逐客氏出宮77、國丈無爵3、且慢!130、門前訓僕120、當面挖坑讓你跳143、誰人用心140、驅使地頭蛇191、少年皇帝很機智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14、希望他別封還朕的中旨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60、大明敗於奸細198、好個確信無疑68、就你還想封爵?125、飛鳥也可擊落291、深宮之中要無情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207、瓜很苦191、少年皇帝很機智320、王體乾的預感298、桀驁不馴王維棟256、改戶籍不難330、王安留中147、方從哲接旨92、真是“老”工匠!307、走後門202、出賣所有文官利益40、握手河橋柳似金337、南京教案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117、不服那就坑你368、笑到最後96、軍器局剝離100、萬煒登門197、賬目上的人怎麼處置87、方從哲薦人220、把水攪混399、多送國舅爺240、好一個南海子!259、不能小瞧張維賢384、明招不行來暗的143、誰人用心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377、薊遼總督王象乾298、桀驁不馴王維棟307、走後門361、殺人瘋子戚繼光230、借不會破案的人破案382、東林黨的紅線
205、三方佈置126、三論273、都不想抓人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336、王安倒臺358、當礦監也是要有後臺的319、西山軍器局168、恕臣死罪142、脫靶了276、我好害怕哦!337、南京教案236、禁軍中的禁軍136、她還真能反了天不成?282、咱家怎麼可能當上司禮監掌印?298、桀驁不馴王維棟77、國丈無爵338、初陽,你怎麼看?247、太監的綠帽子258、五軍都督府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171、尋死覓活304、特殊的裝裱306、酒菜有毒120、當面挖坑讓你跳235、王體乾161、有辦法讓他出來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18、霸王嫖260、勳貴集體巴結35、國舅爺的事情有古怪324、放一銃290、國母不可輕易干政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265、孝宗要背鍋9、遼瀋必失15、還是巴巴好!149、這皇帝是有多缺錢啊?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135、要不國舅爺也來聽一出?143、誰人用心151、找姓魏的幹嘛?44、把賭坊給我抄了219、秦良玉北上200、還是葉相公是明白人90、張輔之147、方從哲接旨157、多數儒生的縮影72、誰說大明沒有攬權的外戚?382、東林黨的紅線134、義利之說91、軍器局就這麼點人?111、逐客氏出宮77、國丈無爵3、且慢!130、門前訓僕120、當面挖坑讓你跳143、誰人用心140、驅使地頭蛇191、少年皇帝很機智54、張璟怎麼會有證據呢?14、希望他別封還朕的中旨7、連臣子都怕,還做什麼皇帝?60、大明敗於奸細198、好個確信無疑68、就你還想封爵?125、飛鳥也可擊落291、深宮之中要無情232、斗膽借熊廷弼奏疏一觀207、瓜很苦191、少年皇帝很機智320、王體乾的預感298、桀驁不馴王維棟256、改戶籍不難330、王安留中147、方從哲接旨92、真是“老”工匠!307、走後門202、出賣所有文官利益40、握手河橋柳似金337、南京教案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117、不服那就坑你368、笑到最後96、軍器局剝離100、萬煒登門197、賬目上的人怎麼處置87、方從哲薦人220、把水攪混399、多送國舅爺240、好一個南海子!259、不能小瞧張維賢384、明招不行來暗的143、誰人用心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377、薊遼總督王象乾298、桀驁不馴王維棟307、走後門361、殺人瘋子戚繼光230、借不會破案的人破案382、東林黨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