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挖出來的土豆已經堆積如山了,對比十分鮮明:施了磷肥的田平均一畝產量爲二十三石以上,沒施的則要差很多,不過畝產也達到了二十石,這已經是非常嚇人的高產了。負責收穫土豆的軍戶、流民都目瞪口呆:這鬼東西的產量怎麼這麼高?唉,要是早一點種植就好了,有了這玩意,他們就不用再餓肚子了!
楊夢龍心情大好,下令殺了好幾頭大肥豬,把土豆削掉皮切塊扔到鍋裡和豬肉一起煮,讓大家美美的吃了一頓豬肉燉土豆。這頓飯大家都吃得非常滿意,真是太好吃了,而且還頂肚子,真恨不得把舌頭都給吞下去啊!程驥倒沒有那麼大的反應,因爲此前他已經吃過一頓了,在收工之後拉住楊夢龍,一個勁的追問着怎麼將土豆加工成土豆麪。楊夢龍被纏得沒法,只好連猜帶蒙的的給他說了個大概。
土豆加工成土豆麪並不難。首先就是將土豆洗乾淨,一點泥土都不能留,這個好辦,只要有水有人手,再多的土豆也能洗乾淨;接着將土豆搗成糊狀,讓裡面的澱粉跟土豆皮分離出來,這個同樣好辦,多做幾套大型舂米器具就行了,實在不行,就多找些人用木錘砸,同樣有效的,只是效率可能要低一點;第三步則是過濾,將搗成糊壯的土豆倒進缸里加水攪拌,直至飽和,然後過濾,可以就地取材用豆腐布過濾,先用布眼疏一點的將土豆皮等雜質過濾出來,接着用布眼細密的豆腐布將澱粉過濾出來。最後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脫水了,將過濾出來的澱粉盡力壓榨,去掉水份,然後倒進篾制的類似於蒸籠那樣的容器裡,送入烘乾房烘乾,這樣就能保存很長時間了。
“爲什麼不能切片曬乾舂碎,然後放到石磨裡磨?”程驥好奇的問。他是個精明的生意人,知道按照楊夢龍說的去做的話,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多了,馬上想到了一個省事的辦法。舞陽衛不是做了十幾盤水磨嘛,爲什麼不把這些水磨給利用起來?
楊夢龍耐心的解釋:“想要曬乾它,得等到夏天,這得等上好幾個月呢,這麼久,土豆早就變質了。還有,土豆這東西不能暴曬,一曬就變質,這樣做出來的土豆麪吃了會出人命的!”
程驥苦笑,看來這錢還真的不能省啊!他說:“原來如此!看來在下得馬上着手招工、建作坊了。”用手指敲着桌面,沉吟着說:“大型石舂和工人都不成問題,問題是這烘乾房……”
楊夢龍聳聳肩,說:“別問我,我也是略知皮毛。”
程驥再度苦笑,看來這位小楊將軍還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譜啊!
第二天,舞陽衛豐收的喜悅還在繼續,四萬多畝土豆呢,夠他們忙活一陣子了。現在田裡更熱鬧了,四鄰八鄉的人都跑過來看熱鬧,看着一擔擔的土豆被挑上車運回去,一個個合不攏嘴,都說見了鬼了,種了一輩子的田,還是頭一回看到產量這麼誇張的作物!來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來頭也越來越大,到了正午時分,來頭最大的終於閃亮登場了……
吳永在馬背上不大舒服的扭動着身體。他已經騎了好幾天的馬了,大腿都被磨破了,不過精神抖擻,渾身是勁。不光是他,就連他身邊那幾位錦衣衛緹騎,也一個個生龍活虎……只是臉上滿是灰土而已。與吳公公並肩馳騁的是白衣如雪的盧象升,這位在去年還是默默無聞的大名知府己巳之變中交上了好運,主動募兵一萬馳援京畿,取得了全殲建奴三個牛錄的戰績,隨後又隨孫承宗參加了收復關內四城的戰役,斬將奪旗,所向披靡,一時間聲譽雀起。如今他已是朝廷重將,被任命爲大名、順德、廣平三府兵備,揀選青壯編練天雄軍,在崇禎大老闆的關照之下,兵部對他是一路綠燈,要兵器給兵器,要糧草給糧草,擁有這麼好的條件,再加上盧象昇天縱奇才,這大半年來已經將天雄軍練得有模有樣了,不用說,崇禎大老闆對這位勇於任事而且很能幹的員工是非常滿意,非常信任的。現在這位明末名將正微笑着欣賞大道兩邊的景色,其實現在已經沒什麼好看的了,草木早已枯黃,田裡也早早種了冬小麥,一點綠意都看不到,但是那仍在河邊骨轆轆的轉個不停的水車,遠入仍在努力開墾荒地的老百姓,在這位大將眼裡就是最美麗的風景。他笑着對吳永說:“一路過來,公公不停的說楊都指揮使屯田如何如何了得,我本來不大相信的,現在看來,不信是不行了。”又把目光轉向遠處一臺兩丈多高的水車,由衷發出一聲讚歎:“好東西!如果此物能夠在大明境內推廣,不知道多少百姓可以受惠!”
吳永也笑着,說:“盧大人,這纔到哪裡呀?等你看了他們的軍田,再到千戶所裡看看,你會更加驚訝的!咱家前幾個月去的時候,那原本破破爛爛的千戶所便變成比縣城還要繁榮的地方了,現在?只怕要變成一座城市嘍!”
盧象升失笑:“這未免有些誇張了……”忽然看到前面有大隊的人正在興沖沖的談論着什麼,一個勁的往前跑,其中還不乏富商,不禁有些好奇,策馬上前去追上一輛馬車,朝車裡那位大腹便便的富商一拱手,說:“這位員外請了,在下是從外地來的,看到你們成羣結隊的往前跑,心裡好奇,請問是何緣故?”
盧象升待人溫和,又儀表堂堂,那位富商倒也不敢怠慢,笑着說:“你們還不知道吧?舞陽千戶所那幫窮軍漢又折騰出新的名堂了!”
盧象升好奇的問:“什麼新名堂?”
富商說:“那個楊千戶還真是厲害,上任之後造竹渠,造水車,圈養牲畜,一個原本一窮二白的地方經他一撥弄,居然大有起色了!現在更厲害,在割完小麥之後又種了四萬畝土豆,現在豐收了,聽人說,畝產高達二十石,一些施了他配製的肥料的田甚至高達二十三石以上,把大夥都給嚇傻了!這不,大家都想去看個究竟!”
盧象升嚇了一跳:“畝產二十石以上?怎麼可能!”
富商說:“反正大家都是這麼說的,連衙差都這麼說,而且還把胸口拍得嘭嘭響。老實說,老陳我是第一個不信的,但是他們說得斬釘截鐵,不容不信啊,所以趕緊趕過來了,如果真有這麼高的產量,那我得趕緊下手,*個一萬幾千石,好大賺一筆……不跟你說啦,趕路了!”吩咐車伕加快速度,一下子就把盧象升給甩開了。
吳永趕上來,問:“大人,那位員外說什麼了?”
盧象升說:“那位員外說楊都指揮使種了一種新的作物,現在豐收了,畝產高達二十石,有些田甚至多達二十三石以上……”
吳永險些從馬背上栽了下來:“畝產……二十石!怎麼可能!?這是誰編的鬼話!?”
盧象升說:“下官也是不信的,但是四鄰八鄉的人都一窩蜂的跑過來看熱鬧,只怕未必是假……”
吳永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喘聲說:“快,快,趕緊去看看!”
一隊緹騎二話不說,打出了錦衣衛的旗號,策馬在前開路:“閃開,閃開!錦衣衛公幹,閒雜人等閃開!”別說,這招還真管用,那些老百姓一聽到“錦衣衛”三字,就像見了毒蛇一樣面色大變,往大道兩邊閃開,就連那些乘車坐轎的縉紳也不例外。錦衣衛現在已經失去了明初時的威風,但畢竟是天子親軍,對於市井小民來說,那身飛魚服,那把繡春刀,還是頗具威懾力的,一句話,避之則吉!緹騎在前開路,吳永和盧象升自然是一路暢通無阻。只是越往前人流就越密集,最後,即便是錦衣衛的金字招牌也失效了,大家只能奮力的往前擠。問題是別人也在擠,人流四面八方的夾過來,盧象升這樣的絕世悍將當然不當一回事,只是吳永就慘了,快被擠扁了!好不容易,總算殺出了一條血路,擠開重重人牆,他們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土豆————
沒錯,田邊大道上,成筐成筐的土豆正被從田裡擡出來裝上車,有人拿着筆站在田頭登記,不時有人高聲叫某某田二十一石,某某田二十一石五斗,每一個數字報出來,都會引來一陣驚歎。田裡,數以千計的軍戶和長工赤着膊掄着鋤頭猛刨,將一串串土豆從地裡刨出來,小孩子、婦女、老人則樂呵呵的跟在後面將土豆撿起來放進筐裡,很快就裝滿了一筐,然後就有壯漢過來將它挑出去,這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更是令人振奮,看得衆地主鄉紳眼熱不已,吳永則乾脆是看傻了眼,傻傻的看着那一輛輛裝滿土豆,正朝舞陽千戶所推去的大車,驚呼:“這就是土豆?產量太嚇人了,真的太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