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教導營裡出人才

楊波望着城牆下密密麻麻的燈火愁眉不展,帶領罪軍營巡城的秀才湊過來問道:“大人,不如派罪軍營出城夜襲敵營?韃子想不到我等還敢出城鏖戰,定然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惟鸞連連搖頭道:“韃子不比其他,其營盤堅固兼戒備森嚴,我等人手不夠,若是貿然出擊怕偷襲無果,反而白白折損人馬,還是堅守城池爲上。”

一邊的犢子滿臉期待的望着楊波。

楊波想了想,搖頭……

第二天一早,楊波帶着即墨營大小主官,在李惟鸞帶領的東江殘軍、旅順百姓等的簇擁下來到城南的老虎尾山上,

這裡風景秀麗,樹木成蔭,又兼依山傍水,端是虎踞龍盤的好地方,聽李惟鸞說,這裡原本是旅順一家大戶的地產,用來留給自己死後做墓穴的,但楊波大手一揮,把這幾個山頭佔了下來。因爲時下天氣炎熱,除了發文向朝廷報哀外,也要儘早讓戰死將士的遺體入土爲安。

楊波因爲還要防備韃子大舉攻城,不能久留,便當先祭拜了黃龍,又一一拜祭了尚可義、張大祿、項作臨等人,最後來到另一片墓穴區,這裡是即墨營將士的埋骨之地,即墨營和罪軍營新兵連的折損最爲嚴重,這一片山頭上連綿不絕,密密麻麻的墓穴一個挨着一個,至少也有兩百多個。當先一個大墓是王小六的,看到王小六平日慣用弓弩孤獨的豎在墓前,楊波不由慘然淚下,撫摸着箭弩久久不肯離去。

“日後有了機會,還是要把他們遷回即墨,也好讓他們魂歸故里”楊波不顧李惟鸞的催促,對跟隨小六的幾個家丁解釋道。

一個家丁哭泣拜倒於地道:“大人仁義,六哥地下若是有知,定不會後悔跟着大人殺韃子的。還請大人節哀,帶領我等堅守旅順殺韃子,爲六哥報仇!”

楊波拿過一支箭,在王小六墓前折成兩段發誓道:“小六啊,若是不給你報這個仇,哥哥誓不爲人!哪怕天上地下,我也要找到這個烏林代,在你墓前千刀萬剮,祭拜你的在天之靈!”

李惟鸞小聲道:“眼看韃子準備出營了,知閒這便唸了祭文回城吧?”

楊波點頭,摸出懷裡一份由秀才代筆,他最後潤色的祭文,跟隨衆人來到黃龍墓前,旅順百姓感激黃龍寧可戰死也不棄守旅順的義舉,都自發的來到黃龍墓前拜祭。

當下旅順百姓和東江殘餘將士跪在黃龍墓前,黃龍在登州只遺下一女,後繼無人,李惟鸞自願把兒子過繼給黃龍繼承香火,於是義子在黃龍墓前披麻戴孝,爲黃龍守墓。

楊波清了清嗓子開始宣讀祭文,一些教導官散在人羣裡解釋祭文的意思,唸完之後,楊波又拜託旅順父老,請爲黃龍及旅順戰死的將士立碑作傳,很多有石匠手藝的百姓有感黃龍恩義,自告奮勇的接下了這個任務,楊波千叮萬囑,墓碑要多做,一副立在墓前,一副立在旅順南門,一副將來立在北城,還要多做幾副深埋在地下,衆人不解,怪之,楊波只是搖頭嘆息……

就這樣,楊波以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盡收旅順百姓和東江將士之心,旅順百姓大多是遼東各地輾轉逃到這裡的,他們見慣了把他們棄之如敝履的大明將官,黃龍的所作所爲讓他們心裡感激,當下又有無數百姓自發走出來,願義助即墨營守城,李惟鸞大喜,自去安排一應的事物。

日上三竿,等楊波回到旅順城頭,城牆下的韃子大軍早已排列好了大陣,今日看來是鑲紅旗一馬當先打頭陣,出動了大約五個牛錄約莫一千八百人,在鑲紅旗大陣的後面,又有正藍旗的韃子在整裝待發,今日,註定旅順又會迎來另一場的血戰。

張閻羅張世雄帶着幾個插着鬼頭刀的劊子手,面無表情的在城頭巡視,軍士們都知道,這是戰時,軍紀可不比平日打打屁股就算了,張閻羅是真的要殺人的,所以人人都肅立城頭,不敢出聲。

今日防禦主角是火繩槍營和長槍兵營,罪軍營因爲折損太多需要休整,楊波把他們當做預備隊使用。

“都檢查一下手裡的火繩,不要熄火了!”張閻羅一面走一面叮囑,看到蹲在牆角雜亂無章的百姓雜役隊,張閻羅皺了皺眉頭卻是沒有出聲。

城牆上,一隊隊的火銃兵架着槍瞄準下方,另外一排火銃兵在夾道等候,幾排長槍兵端着長槍肅立一旁,他們纔是戰鬥的主力,等火銃兵居高臨下打過幾輪後就會撤下去待命,爲了防止韃子弩箭的威脅,所有參戰將士甚至包括拋射滾木礌石,傾倒金汁的即墨營輔兵都是身披兩層鐵甲,但韃子箭術精準,面門處的空當終究還是個威脅。楊波很後悔沒讓劉老驢打製一批覆面鐵甲出來。

城頭安靜無比,只有楊波帶着幾個人用千里鏡觀察着牆下的韃子陣型,毒辣的陽光射在身披重甲的衆人頭頂,每個人都是滾滾汗水不停的滴下,卻沒一個人敢伸手擦拭一下。

一聲劇烈的鼓聲響起,鑲紅旗的大陣開始緩緩移動,這個大陣由五個牛錄組成,身披重甲的戰兵走在前面,身後又有輕甲弓弩手,這些精銳馬甲是登程作戰的主要支援力量,在大陣中間,夾雜着無數漢旗軍,他們喊着口號,推着巨大的攻城車,在幾個白擺牙喇的督促下,奮力的朝城牆緩緩移動,在盾車身後的三百步外,又有許多擡着雲梯,挑着籮筐,推着公雞車的無甲雜役列陣等待着。

楊波轉了幾圈,千里鏡停在大陣中間的位置,那裡飄揚着幾桿大旗,前面有無數穿着明甲的彪悍士兵護衛着,這些護兵身後插着旗子,猶如唱大戲一般,兩邊又有許多白擺牙喇整裝待命,看起來這裡就是韃子的指揮官了,不知道是不是那個什麼鑲紅旗的嶽託親自出馬?

“知閒,那是韃子的甲喇章京,類似於我等的統領一職,甲喇章京統領五個牛錄,一個牛錄約三百人,其中戰兵與輔兵三出一,這樣今日攻城的約莫五百披甲戰兵,一千輔兵,又有其他精銳紅白擺牙喇等……”李惟鸞知道楊波不熟悉韃子的軍種編制,便大概解釋了一番。

楊波聽得一頭霧水,那些拗口的滿語他也記不住許多,只是昨日聽打掃戰場的人回報說,這些普通的戰兵人人兩層重甲,手裡拿着重盾,大刀長槍,除非火銃兵近距離射擊,否則很難對這些人造成傷害。

似乎那個甲喇章京分派完畢,五個牛錄在白擺牙喇的簇擁下朝着自己的小陣分奔而去,身後督陣的白擺牙喇都舉起了手裡沉重的兵器,看來,韃子的攻城要開始了!

最先開始的卻是韃子的紅夷大炮,黃金山上突然升騰起一團團的火光和硝煙,接着一個個重達七八斤的鐵子呼嘯着從天而降,這些鐵子有些重重的打在城牆上,一陣地動山搖,碎石飛濺,有些衝着人羣直接衝撞過來,撞到那裡就是折手斷腳,帶起一片血肉……

“穩住!”李大力抽刀大喝道

“穩住!”張世雄也一起拔刀大喝。

紅夷大炮先給即墨營帶來了巨大的傷亡,楊波在幾個親衛的護持下躲在夾道里,一個鐵子重重打在牆上,幾塊石頭猛的砸在親衛高舉的盾牌上。

楊波現在終於開始後悔自己向來不重視重炮帶來的後果了,他也終於明白爲何黃龍在兵力奇缺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把最精銳的家丁隊派出去爭奪黃金山了,在十多門火炮的輪番打擊下,城牆上幾乎無法站人,真不知道黃龍是怎麼帶着旅順守軍堅守了足足六天的,要是黃金上火炮再多一些,這個戰根本就不用打了。

“大人?韃子炮火猛烈,您還是先下去吧?這裡交給大力”李大力有些心慌了,剛纔鐵子在他面前生生打死了兩個火銃兵,還碾斷了幾個人的手腳,一個班的人馬一下子折損近半。

楊波望着冒着火炮搬運士兵遺體,搶救傷員的旅順百姓忙碌着,緩緩搖搖頭到:“不用!大力,你給我好好打,給我打出威風來,我就在你們身後看着!”

李大力恨恨的望着黃金山上滾滾的火光,對着城牆上大叫道:“小子們,給我穩住了!大人就在我們身後看着你們,不要墜了咱火繩槍營的威風,不要讓大人失望!”

火繩槍營的教導官接過李大力的話語叫道:“是誰一日平定棋盤坳的?”

火銃兵一起大叫:“是火繩槍營!”

教導官又叫道:“是誰力破萬餘聞香教匪的?”

火銃兵又一起大叫道:“還是火繩槍營!”

教導官更是聲嘶力竭:“是誰當面擊破防守旅順北門的韃子的?”

“只有火繩槍營!”火銃兵合力大喊,把尖嘯的火炮聲都蓋了下去。

周圍的長槍兵營個個面露不忿之色,胡麻子忿忿的吐了口唾沫罵道:“草他奶奶滴,這也忒無恥了!”

楊波站在後面卻是面露微笑,這個教導官皮厚心黑,絕對是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123章 另一個世界第60章 大軍合圍第五十一章第58章 圍三闕一第74章 溫體仁的困局第84章 教宗特使範禮安第19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73章 屠夫第31章 歸隊,士兵!第96章 本色演出第128章 反攻(一)第77章 要開戰了第3章 意外第101章 生意第30章 交換條件第8章 安排第31章 歸隊,士兵!第69章 俘虜第31章 仇人相見第59章 即墨營的野戰第104章 大軍圍昌平第32章 分外眼紅第59章 身先士卒楊大人第56章 重金懸賞第127章 緊鑼密鼓第111章 算計第四十二章第52章 謀劃與取捨第34章 夜黑風高第100章 走或留?第54章 烈士的尊嚴第11章 碭山縣第1章 新局面第3章 意外第97章 平地驚雷第14章 一物降一物 雲娘點豆腐第35章 山寨高手在民間第91章 捷報頻傳第60章 狠毒第12章 劍拔弩張第116章 波瀾再起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6章 反抗第122章 反擊第96章 信心第12章 劍拔弩張第72章 風雲突變第50章 戰果第33章 拜見知府大人第29章 冷處理第37章 接戰海寇第四十三章第90章 爺爺大號鍾老鬼第64章 善後事宜第4章 埋伏第25章 畢方濟神父第26章 雙面間諜第83章 登陸長生島第67章 心有慼慼第16章 奴才第55章 亡命之徒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中)第59章 再次出征第37章 專背黑鍋周光壁第25章 大事小事 屁事多多第31章 畢方濟來訪第92章 戰略(上)第79章 激將之法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29章 冷處理第96章 信心第42章 慘勝破敵第82章 擊潰第74章 徐山阻擊戰第92章 戰略(上)第28章 人才難得第110章 誘降第33章 宴無好宴第32章 各有心思第30章 交換條件第84章 教宗特使範禮安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10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30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八章第93章 準備第40章 暗流涌動第41章 自保之策第45章 教導營裡出人才第16章 胸有成竹第30章 訓練日第41章 北門鏖戰第115章 攻城下第48章 城頭攻防戰(下)第17章 畢老爺收買人心第41章 自保之策第56章 登陸第14章 伐明之策第41章 北門鏖戰第126章 調動
第123章 另一個世界第60章 大軍合圍第五十一章第58章 圍三闕一第74章 溫體仁的困局第84章 教宗特使範禮安第19章 不患貧而患不均第73章 屠夫第31章 歸隊,士兵!第96章 本色演出第128章 反攻(一)第77章 要開戰了第3章 意外第101章 生意第30章 交換條件第8章 安排第31章 歸隊,士兵!第69章 俘虜第31章 仇人相見第59章 即墨營的野戰第104章 大軍圍昌平第32章 分外眼紅第59章 身先士卒楊大人第56章 重金懸賞第127章 緊鑼密鼓第111章 算計第四十二章第52章 謀劃與取捨第34章 夜黑風高第100章 走或留?第54章 烈士的尊嚴第11章 碭山縣第1章 新局面第3章 意外第97章 平地驚雷第14章 一物降一物 雲娘點豆腐第35章 山寨高手在民間第91章 捷報頻傳第60章 狠毒第12章 劍拔弩張第116章 波瀾再起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6章 反抗第122章 反擊第96章 信心第12章 劍拔弩張第72章 風雲突變第50章 戰果第33章 拜見知府大人第29章 冷處理第37章 接戰海寇第四十三章第90章 爺爺大號鍾老鬼第64章 善後事宜第4章 埋伏第25章 畢方濟神父第26章 雙面間諜第83章 登陸長生島第67章 心有慼慼第16章 奴才第55章 亡命之徒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中)第59章 再次出征第37章 專背黑鍋周光壁第25章 大事小事 屁事多多第31章 畢方濟來訪第92章 戰略(上)第79章 激將之法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29章 冷處理第96章 信心第42章 慘勝破敵第82章 擊潰第74章 徐山阻擊戰第92章 戰略(上)第28章 人才難得第110章 誘降第33章 宴無好宴第32章 各有心思第30章 交換條件第84章 教宗特使範禮安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10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30章 交換條件第四十八章第93章 準備第40章 暗流涌動第41章 自保之策第45章 教導營裡出人才第16章 胸有成竹第30章 訓練日第41章 北門鏖戰第115章 攻城下第48章 城頭攻防戰(下)第17章 畢老爺收買人心第41章 自保之策第56章 登陸第14章 伐明之策第41章 北門鏖戰第126章 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