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好奇心

衛輝府商紂時期爲京畿牧野地,戰國時稱汲邑。西漢高祖二年開始設汲縣,距今已有二千二百餘年的歷史。西晉泰始二年設郡,隋、唐、宋三代均爲州治,元代爲路治,明代爲衛輝府,實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池,走到衛輝城的街道上,李仙風二人倒是發現這裡無時不體現出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

心情很是糟糕的呂維祺和李仙風走在街道上不時低聲交談,並沒有理會一旁剛纔被摁倒在地上時弄得髒兮兮的方守地,這使得方守地不禁有些尷尬。

來到衛輝城知府衙門的後堂,方守地這才領着衛輝府衆多官員重新給呂維祺二人見禮。

“衛輝府知府方守地見過介儒公、見過李大人!”

“罷了罷了!”呂維祺疲憊的說道:“除了方知府和兵馬守備外,其餘人等統統都出去,老夫有話要說。”

等到衆人都退下後,呂維祺站了起來怒視着方守地,“你知不知道,適才你做了一件多麼愚蠢之事?”

“介儒公,下官不明白,您和李大人爲何要如何擡舉那名粗鄙的武夫。”方守地心裡是委屈的,龐剛剛纔可是命令那兩名丘八將自己給抓了起來狠狠的羞辱了一番,他已經決定了,明日就上摺子參那龐剛有辱斯文。

“你還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李仙風看到方守地此時此刻還抱着那可笑的文尊武卑的觀念,心中不禁火起,一排桌子罵道:“你知不知道,龐剛是老夫和介儒公好不容易請來救援洛陽的強軍,你如此怠慢是何居心?若他一怒之下返回青州,由此而導致洛陽失守你擔待得起嗎?”

“這”方守地有些不信的說道:“不會吧?難道那名匹夫真的有那麼大的膽子,他就不怕皇上發怒,國法如爐之下被燒成灰燼嗎?”

“你”李仙風指着方守地手指不住的顫抖,氣得說不出話來,最後只得無奈的和呂維祺對視了一眼嘆了口氣坐了下來。他們實在是被方守地這個自命清高,且一副認爲龐剛會理所當然不敢不去洛陽的模樣給打敗了。

最後李仙風頹然坐在了椅子上,神情木然的說道:“好了,老夫不跟你扯了,你趕緊去準備三千石糧食和一百頭豬,派人給城外的大軍送去,快點!”

說完,李仙風像是趕蒼蠅一般揮揮手。示意方守地出去,他還有事情要與呂維祺商議,沒有心情理會這個自命清高的蠢材。

誰知方守地卻吞吞吐吐的說道:“大人衛輝城的糧倉裡的糧食可沒有三千石。”

“什麼?”

李仙風驚得站了起來,等着方守地不可置信的說道:“你一個堂堂的知府,連三千石糧食也湊不出來?”

方守地苦笑道:“大人,衛輝府連年大旱,糧食本來就沒有多少,實在是湊不出三千石糧食來。”

李仙風沉着臉道:“現在糧倉裡有多少糧食?”

“只有一千多兩百多石!”方守地老實的回答。

李仙風的聲音從牙縫裡飄出來似的,“不夠你就去湊。去借,本官不管用什麼法子,明天日出之前一定要湊夠那些糧食。否則若是耽誤了馳援洛陽之事老夫一定以貽誤軍機之罪來彈劾你!”

“是!不過,爲大人接風的酒宴……滾,本官不行再看到你!”一聽到酒宴兩個字,李仙風就氣不打一處來,立刻就咆哮起來。

看到兩位大人面色都已經變成了鐵青,方守地不敢再廢話,連滾太怕的跑了出去,他雖然自命清高,但也不敢在上官面前再廢話了。否則那不叫愚蠢了,那是腦殘。

看着匆匆而出方守地,李仙風餘恨未消的恨恨罵道:“這個蠢貨,真不知道他是怎麼當上這一地父母的。”

呂維祺苦笑道:“好了,青陽你也別生氣了。咱們還是議議如何應付城外那幫兵大爺吧,老夫算是看出來了,此子羽翼已成,不是咱們所能對付得了的!”

李仙風聽後驀然不語,嘆道:“介儒公。下官此刻算是明白皇上的心情了,龐剛這個人就像是個掉進了灰炭裡的烤紅薯,拍不得吹不掉,讓人雖然恨得牙癢癢但又是很無奈。”

就在李仙風二人齊聲嘆氣的時候,北京紫禁城裡的文華殿外,兩鬢和鬍鬚依然烏黑,雙眼炯炯有光的楊嗣昌來到了文華門內西值房前,習慣地把衣帽整了一下,快步上前對值班的太監曹化淳拱一拱手,小聲問:“曹公公,皇上今日心情如何?”

曹化淳看了看李仙風輕聲:“皇上今兒心情不好,你可要小心着點。”

楊嗣昌點點頭,同曹化淳一拱手,隨着一名小太監往裡走去。

當一個宮女揭起黃緞門簾以後,楊嗣昌彎了腰,腳步更輕,恭恭敬敬地走迸了文華後殿。另一個宮女揭起來暖閣的黃緞門簾。他的腰彎得更低,快步進內,說了聲:“臣楊嗣昌見駕!”隨即跪下去給皇上叩頭。雖然崇禎對他還是比較信任,也處處眷顧他,雖然朝廷裡依然有許多朝臣在彈劾他,也都受到崇禎的申斥和治罪,但是他每次被崇禎召見時心裡依然免不了惴惴不安。他深知道崇禎是一個性格多疑、剛愎自用、脾氣暴躁的人,很難侍候,真是像俗話說的“伴君如伴虎”。今天被皇上寵信,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忽然變卦,被他治罪。

近來隨着大明戰局愈發不利,他已經向皇上神情辭去了兵部尚書一職,舉薦洪承疇來代替,以便減輕他的責任,專心在內閣辦事。行過常朝禮,他沒敢擡起頭來,望着皇上腳前的方磚地,等候皇上說話。

“愛卿平身吧。”崇禎說,聲音很低,彷彿有什麼心事似的。

楊嗣昌又叩了一個頭,站了起來,垂着雙手,等候皇上繼續說話。崇禎輕輕地咳了一聲,問:“楊愛卿,朕要你查辦的事辦得怎麼樣了?”

楊嗣昌恭敬的說道:“皇上,臣已經查清楚了,現特來向皇上稟明!”

第126章 惱羞成怒第185章 米尼槍第76章 晉升第274章 給他吧第252章 訂下日子第一把八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329章 豈曰無衣第25章 準備砌城牆第321章 “助紂爲虐”第312章 轉向第29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539章 孤注一擲第299章 堅守棗莊第546章 喜報第522章 慘重的損失第225章 前往魏府第371章 借兵第495章 全殲左良玉第406章 流寇要逃走第180章 回家第518章 糾結的吳三桂第66章 求援第364章 還是需要隱忍第518章 糾結的吳三桂第14章 潛入第385章 審訊第74章 協商第131章 退兵第547章 合謀第430章 剮刑第259章 我們要買船第241章 談判第151章 辦手續第300章 迎面痛擊第516章 伏擊第407章 留下一營兵馬如何第20章 請命屯田第268章 海上激戰第526章 放他們出宮第44章 魏府有女初長成第358章 龐剛的條件第116章 開火第516章 伏擊第2章 會變異的書第432章 糧食到手第145章 疑問第201章 危在旦夕第223章 老爺回府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142章 反攻第159章 瑣事第219章 我家將軍有請第28章 開始練兵第55章 需要侍寢嗎第438章 加稅第67章 出城殺敵第100章 練兵方式第293章 施粥第337章 填壕溝第53章 潑皮的野望第75章 送功勞第429章 劉芳亮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10章 遇襲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414章 投降第67章 出城殺敵第37章 全殲第483章 章 大軍入城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448章 皮二蛋第104章 燧發槍第192章 出兵會議第112章 阿穆爾之怒第256章 鄭芝龍第49章 老子就是王法第247章 反他孃的第177章 到底救不救呢第428章 攻陷德安府第248章 朝野震動第430章 剮刑第378章 呂維祺的心思第74章 協商第511章 對策第559章 全書完第514章 狙擊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第158章 敲打第383章 設伏第540章 撐不住了第355章 往哪發展第423章 先找上門來第396章 洛陽城到了第351章 殺第436章 來使第48章 給本官站住第179章 又見抄家第210章 你們在耍朕呢第49章 老子就是王法第66章 求援
第126章 惱羞成怒第185章 米尼槍第76章 晉升第274章 給他吧第252章 訂下日子第一把八十三章 下不爲例第329章 豈曰無衣第25章 準備砌城牆第321章 “助紂爲虐”第312章 轉向第29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539章 孤注一擲第299章 堅守棗莊第546章 喜報第522章 慘重的損失第225章 前往魏府第371章 借兵第495章 全殲左良玉第406章 流寇要逃走第180章 回家第518章 糾結的吳三桂第66章 求援第364章 還是需要隱忍第518章 糾結的吳三桂第14章 潛入第385章 審訊第74章 協商第131章 退兵第547章 合謀第430章 剮刑第259章 我們要買船第241章 談判第151章 辦手續第300章 迎面痛擊第516章 伏擊第407章 留下一營兵馬如何第20章 請命屯田第268章 海上激戰第526章 放他們出宮第44章 魏府有女初長成第358章 龐剛的條件第116章 開火第516章 伏擊第2章 會變異的書第432章 糧食到手第145章 疑問第201章 危在旦夕第223章 老爺回府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142章 反攻第159章 瑣事第219章 我家將軍有請第28章 開始練兵第55章 需要侍寢嗎第438章 加稅第67章 出城殺敵第100章 練兵方式第293章 施粥第337章 填壕溝第53章 潑皮的野望第75章 送功勞第429章 劉芳亮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10章 遇襲第485章 勸降李巖第414章 投降第67章 出城殺敵第37章 全殲第483章 章 大軍入城第437章 相互利用第448章 皮二蛋第104章 燧發槍第192章 出兵會議第112章 阿穆爾之怒第256章 鄭芝龍第49章 老子就是王法第247章 反他孃的第177章 到底救不救呢第428章 攻陷德安府第248章 朝野震動第430章 剮刑第378章 呂維祺的心思第74章 協商第511章 對策第559章 全書完第514章 狙擊第472章 惶恐的崇禎第158章 敲打第383章 設伏第540章 撐不住了第355章 往哪發展第423章 先找上門來第396章 洛陽城到了第351章 殺第436章 來使第48章 給本官站住第179章 又見抄家第210章 你們在耍朕呢第49章 老子就是王法第66章 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