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

就在前陣的左軍,被唐軍的單丘手擲震天雷連番轟擊,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時,後陣的左軍,終於吼叫着衝擊到了對面唐軍的射程範圍之中。javascript:

此時那些從後面包抄過來的唐軍,已經迅速地做好準備,三千名火銃手每個人手中,那黑洞泂的槍口,都早已瞄準了對面正吼叫着衝來的左軍。

一名臉色冷峻的唐軍總長,手中那鮮紅的令旗,猛地揮下。

“預備,開火!”

隨着火銃總長一聲怒喝,三千杆火銃齊齊開火。三千杆燧發魯密銃,共有兩千五百餘杆打響。

“砰砰砰砰!……”

連排的鮮紅餘焰一齊飄飛,有如一條長長的鮮紅綢帶,宛如地獄之火一般美麗,有種死亡儀式般的獨特美感。大團大團嗆鼻的白色硝煙涌起,兩千五百多顆顆細小的三錢重鉛彈,有如一齊撲飛而去的死亡蜂羣,發出輕微而歡快的鳴叫,向對面的左軍猛撲而去。

唐軍使用的燧發魯密銃,最大準確射程爲一百五十步,相比現在兩百步的距離,準確性當然無從談起,但在左軍如此密集衝鋒的情況下,只要在最大射程範圍內,哪怕沒有準確性的密集射擊,依然可以造厲可怕的殺傷效果。

呼嘯而來的死亡蜂羣,啾啾地獰笑着,迅速鑽入對面的左軍身體之中。

三錢重的細小鉛彈,鑽入人體,打斷骨骼,撕碎肌肉,翻涌的彈頭將內臟攪成一團漿糊,形成可怕的空腔效應,再加了這個年代幾乎無藥可醫的鉛中毒,中者立斃。

最前排的左軍,立刻有許多人身上象變戲法一樣,綻放出了朵朵血花,被擊中的人,就象突被重錘猛擊了一樣,仰面倒栽而下。

這鉛彈的衝擊力是如此之大,那些手持盾牌碰巧擋住鉛彈的左軍,亦難抵這巨大的衝擊力,紛紛向後踉蹌栽倒。只是他們剛一倒下,就立刻被後面那些狂熱無比,依然徑自衝來的左軍軍兵,給活活踩死踩死傷,場面一片狼藉。

第一輪射擊,雖然完全無法瞄準,卻也至少造成了六百多名左軍當場死傷,讓拼力前衝的左軍陣形,驟然出現一片混亂。

在左軍陣型散亂,速度稍顯遲滯之時,唐軍的第二輪火銃齊射,又開始了

“砰砰砰砰!……”

槍聲大作,餘焰飄飛,又是兩千五百餘杆火銃打響,這呼嘯而出的兩千五百餘顆鉛彈,因爲左軍越發奔近了,又造成了八百多名左軍軍兵的死傷。

左軍陣形頓時愈發混亂,衝擊的速度愈發減低,那些衝在最前面的左軍軍兵,人人臉上原本狂熱嗜血的表情開始退去,很多人露出驚恐至極的表情,因爲他們都不知道,這樣的噩運何時會降臨在自已身上。

而在陣後監視的金聲桓,見到自家軍兵在唐軍密集攢射中,還未夠射程,就開始出現混亂與動搖,衝擊的速度與力量亦大爲降低,不由得又是怒火中燒。

該死的,兩輪齊射,就把自已的陣型給打亂了,這該死的戰鬥,處處吃憋,真真能把人給委屈死。

“衝!都給老子衝!若有不衝者,皆斬!”

金聲桓氣急敗壞,衝着這些衝陣的左軍大喝道:“狗入的!唐軍兩輪齊射,就把你們給打亂了,老子養你們這般廢物何用!越怕死越死得快,全部給老子上!衝上與唐軍肉搏交戰,就是勝利!”

金聲桓厲聲罵完,又下令手下一衆護衛上前督陣,整頓陣型,強令這些被驅無異豬和羊的左軍軍兵,繼續前衝,攻到盾牌之處,去與唐軍肉搏作戰。

後退無路,前行挨槍,這幫可憐的傢伙,此時勇氣與意志都已消沮,卻還被強令前衝,情況頗爲悽慘。只不過,他們已然沒有選擇,知道現在的自已,唯一的生路,便是儘快地衝到唐軍陣前,與唐軍肉搏交戰,讓他們再無法打放火銃,方是唯一保命之道。

於是,左軍們依然瞪着血紅的雙眼,吶喊前衝,而唐軍的火銃,則亦是冷酷無情地一輪輪地打響,在這段不過一百來步的距離中,左軍軍兵不停地哀嚎着倒下。

左軍憑着人多,無懼死亡,他們拼死前進,終於到了離大盾長陣約數十步外,這時,唐軍陣中,那些一直按捺不動的兩千餘名唐軍輔兵,紛紛使出吃奶的勁兒,將手中滋滋燃燒的單兵震天雷,朝滾滾而來的左軍軍陣,用力擲去。

砰砰砰砰!……”

數十步外,震耳欲聾的連綿爆炸聲響成一片,幾乎可以震爆人的耳膜,那刺目的金黃火光,在大團涌起的哨煙中時隱時現,空中碎肢與鮮血四處迸飛,慘叫聲此起彼伏,場面如同血腥地獄。

唐軍這番出其不意的震天雷轟炸,可謂是對左軍軍兵的致命一擊。

這些破片殺傷半徑多達十多步的單兵震天雷,給左軍軍兵造成的殺傷效果十分可怕。

這兩千枚單兵手擲震天雷密集投出,共有一千六百多枚順利爆炸,致少讓三千多名密集衝鋒的左軍,瞬間斃命,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很多人的耳朵,已被震至失聰,他們呆呆地怔在原地,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怎麼辦。

一時間,左軍陣型大亂,士氣更是降至谷底。

而這時,唐軍輔兵的第二輪單兵震天雷投擲,又開始了。

“砰砰砰砰!……”

數十步外,又是一番連綿的劇烈爆炸,又是人體殘肢與鮮血內臟四處橫飛,又是多達兩千名來不及後退與分散的左軍軍兵,瞬間被殺。

緊接着,又是第三輪投擲開始了。

而在震天雷大逞淫威之際,那三千杆燧發魯密銃又齊齊打響,綿密的槍聲與震耳的爆炸聲,互相錯雜,震耳欲聾,未有稍歇。

在唐軍這樣強橫的火器攻擊面前,在這近乎絕對死亡的暴力屠殺面前,以血肉之軀衝陣的左軍,大部分,在離濠溝只有十餘步的地方,在這離唐軍幾乎近在咫尺的地方,這些冒死衝陣的左軍,徹底崩潰了。

大批的左軍,紛紛扔了武器,嚎哭着轉身潰逃,有如一羣顧不顧腚的豬,再談不上任何組織與紀律,每個人都是拼命後撤奔跑,唯恐落在後面,就會成爲唐軍的刀下鬼與槍下魂。

“不許逃!有逃跑者格殺勿論!”

見到見方已離唐軍近在咫尺,卻這般陣型大亂,金聲桓怒火中燒,他咬牙狠狠下令:“去,把那些臨陣脫逃者,給俺全部宰了!”

大批左軍騎兵呼嘯而去,對那些好不容易纔逃到後陣之處的潰兵大砍大殺,殺得這幫可憐的傢伙哀嚎不已,慘叫連連。

在金聲桓的強力鎮壓下,左軍軍兵開始恢復秩序,他們有如瘋狂的野獸一般,無懼死亡地迅速衝了過來,開始對唐軍的槍盾戰陣,進行強力衝擊。

由於敵軍已到陣前,爲免殺傷自已人,唐軍輔兵不得不與火銃手一道後撤,只不過,戰到此時,他們與火銃手一道,已然殺死殺傷了數千名左軍,效率可謂驚人。

只不過,左軍數量龐大,雖然被殺及逃跑者極多,卻依然有一半多的左軍,極其幸運地衝到了唐軍槍盾戰陣的那一排筆直如線的大盾前。

只不過,他們還未來得及揮起手中的武器,大批甲冑齊全手持鋒利精鋼長槍的唐軍槍兵,早已按捺不住,他們用盡全力,用被蓄勢已久的4米精鋼長槍,朝這些陣型混亂而低落的左軍,狠狠刺來。

更加殘酷而血腥的肉搏戰,正式開始了。

堅如城牆一般的盾牆上方,一杆杆長槍上下翻飛,有如呼嘯而出的毒龍,不停扎向左軍的頭部、頸部與胸部,鋒利堅銳的三棱精鋼槍頭,有如死神的爪子,不停攫取一名又一名左軍的性命。

而左軍戰到此時,爲了保命,也爲了戰功,每個人都愈發瘋狂地向前衝擊,每面大盾的尖刺上,都有如燒烤青蛙一般,掛滿了不停涌來的左軍屍體。他們無懼死亡,迎着槍尖與尖刺狂衝上前,對後面的唐軍槍兵與盾兵瘋狂砍殺。

由於左軍兵力實在太多,在這面密集而強力的衝擊面前,唐軍的盾牆亦終於開始鬆動,出現了越來越大的縫隙,唐軍的盾兵與槍兵,亦不斷地倒下,只不過剛有人戰死或倒下,便立刻有新的軍兵補充其位,保證了整個戰陣的完整。

在這樣純粹的冷兵器搏殺中,極其考驗軍隊的膽量、勇氣、組織度、紀律性等等關鍵因素,而在這幾樣上,唐軍遠比左軍要強得多。

更何況,唐軍有大盾爲堅實防護,左軍要越過大盾去攻擊後面的盾兵與槍兵,那是相當困難。因爲這個重要因素,加劇了左軍的戰損與死亡。

一番血腥廝殺下來,唐軍與左軍的戰損交換比,基本維持在一比四左右。對於唐軍來說,他們在抵抗住了最初的衝擊之後,已然開始從膠着之態裡,漸佔上風。

不過,左軍很快就憑着兵力優勢,整個戰陣幅度繼續向兩邊延展開來,他們試圖從兩邊包夾唐軍的槍盾戰陣,實現三面共同攻擊的效果。

左軍的這番意圖,迅速被唐軍識破。

唐軍陣中,令旗翻飛,鼓聲如雷,一直呆在兩翼的橫行總隊員,讓這些唐軍中最精銳的重甲步兵,開始出陣攻擊,及時地護住兩翼。

軍令下達後,那些從頭到腳覆蓋着厚重鎧甲,人人武裝到牙齒的橫行隊員,有如猛虎出山,蛟龍下海一般,大聲吼叫着,揮着諸如虎刀、虎槍、長柄挑刀、厚北軍鐮等重型武器,躍入左軍兩翼,大砍大殺。

這些唐軍中最精銳的重甲步兵,他們有如一輛輛微型坦克一般,在猝不及防的左軍陣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他們毫不留情地大肆砍殺,刀光槍影所過之處,血肉飛濺,慘叫連連。

左軍的包夾勢頭,瞬間被扼制,相反地,在唐軍橫行隊員的凌厲攻擊,前頭的左軍不斷慘叫着倒下,整個陣勢陣型,亦開始不斷後退。

見到自已的軍兵,兵力猶是包抄唐軍的兩倍,卻在這樣冷兵器作戰中,竟然亦佔不到上風,反而開始漸顯頹勢陣腳紛亂,後面觀戰的金聲桓,頓是怒火攻心又焦慮不安。

就在這時,在金聲桓全心關注後陣兵馬戰況之際,那被唐軍接連轟炸的前陣左軍兵馬,終於陷入了完全混亂,幾近崩潰了。

大批的左軍士卒,紛紛扔了武器,嚎哭着轉身潰逃,有如一羣顧不顧腚的豬,再談不上任何組織與紀律,每個人都是拼命後撤奔跑,唯恐落在後面,就會成爲唐軍的刀下鬼與槍下魂。

“混蛋!不許逃,都給老子回來!”

金聲桓聲嘶力竭地吼叫,卻是半點效果沒有。

就在他一籌莫展,不知道要如何收拾殘局之際,對面的唐軍主將黃得功,見到敵軍前陣崩潰,心下卻是狂喜不已,眼神更是閃閃發亮。

機會來了!

趁你亂,要你命!

“傳俺軍令,輔兵退回本陣,全體騎兵立即渡橋攻擊敵軍潰兵,全體槍兵尾隨攻擊,盡力擴大戰果!”

“得令!”

得到命令後,唐軍陣中,那一直按兵不動的騎兵,終於有如猙獰死神一般呼嘯而出,有如一支激射而出的離弦之箭,從浮橋上隆隆奔過,直撲對岸的左軍潰兵。

而在騎兵之後,大批的槍兵更有有如滾滾而出的黑色熱浪,他們手持着鋒利閃亮的4米精鋼長槍,大聲喊叫追逐着騎兵的尾塵,向前衝殺而去。

這樣一邊倒地追殺殘敵的戰鬥,簡直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

作爲唐軍突擊箭頭的兩部騎兵,呼嘯着衝過浮橋之後,馬蹄隆隆一路不停,卻又十分嫺熟地兵分兩支,有如兩根精大鋒利的黑色箭頭,徑自直追那大批潰兵,向他們包夾而去。

他們迅速地迫近敵兵,這些唐軍騎兵有如嗜血的野獸一般,發出尖利的嘯叫,有如猛虎出山,又似寶劍出匣,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潮水般洶涌地朝潰逃的大西軍兵,撲殺而去。

盛夏時節,正午的豔陽高照,這四千餘名甲冑森森殺氣凜冽的唐軍騎兵,有如死神出動,馬蹄隆隆,槍指刀橫,對奔逃不及的左軍潰兵大砍大殺,刀光過處,頭顱紛飛,血肉橫濺,慘叫連連。

戰至此時,整個戰局的情勢,已然呈現出向唐軍完全一邊倒的狀態。戰場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場戰鬥的最終結局,會是如何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
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杜度的遺囑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九百一十四章 橫行西域,兩國震怖第八百七十八章 求和還是作戰第七百零五章 鯨吞江南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三百一十三章 栽贓陷害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四百一十四章 兵圍馬尼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四百二十九章,馬京達努的滅亡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六百五十八章 清廷驚變第二百章 新巡撫顏繼祖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明軍之誘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收降哥薩克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七十五章 老子是漢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七百零二章 聯絡外力,共抗李嘯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盟約簽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計擒李定國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百二十五章 與其送死,不如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