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

在流寇全部崩潰之際,汝州總兵李卑,才帶着副將劉肇基,遊擊羅岱等人,從北門處匆匆殺出。

“操,沒想到狗入的流賊,竟潰敗得這麼快,我們卻來遲一步了。”

李卑見自已率兵出戰,卻只能幫別人打掃戰場,心下頗爲羞愧。一旁的劉肇基、羅岱等人,皆臉帶郝色。

這時,引領李嘯軍到來的家丁隊長牛標,急急趕了過來,立刻向李卑稟報,李嘯軍率部來援並擊潰老回回部之事。

聽聞竟是英勇善戰聲名遠揚的山東赤鳳總兵李嘯,親自率軍來援,李卑、劉肇基、羅岱等人皆是感覺又驚訝又慶幸。

“汝州總兵李卑,參見李總兵!”

“副將劉肇基.。。。。。。”

“遊擊羅岱。。。。。”

一衆南陽守將,躬身站成長排,以最恭敬的姿勢,歡迎李嘯的到來。

汝州總兵李卑,與赤鳳總兵李嘯,算是平級,本不必行參見之禮,但他卻對李嘯這般謙恭相迎,以此方式,來表明自已深深感激之意。

李嘯向他們點頭拱手,算是回禮。

“李總兵力戰潰敵,又遠來辛苦,請速隨李某入城歇息。”李卑恭敬地作了個迎請狀。

“不必了。”李嘯擺擺手,作個拒絕的手勢:“現在老回回部已滅,請李總兵休辭勞苦,與李某一道,速速派兵前往鎮平縣,力求再殲敵寇蠍子塊!”

李卑一驚:“李總兵你遠行至此,又經過這番苦戰,況且現在天色已晚,不若在南陽城中休息一晚,明日再行出兵,亦是不遲。”

“不可,這般良機,失之不再,現在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時。若那老回回部殘餘騎兵,逃往鎮平縣去與那蠍子塊合於一處,只會平添我軍攻打難處,還是需立刻連夜出擊,不可使流寇稍有喘息。”

見李嘯這般堅決,李卑只得依他,他拱手道:“李總兵,那我留羅遊擊率南陽本地兵馬500人守城,其餘2500兵馬,由本兵率領,皆隨李總兵連夜前往鎮平縣。”

李嘯笑道:“好,李總兵真是個爽快人,那就請貴部前面帶路,與我軍一起,速速趕往鎮平縣。”

李嘯安排傷兵及數百軍兵留下來,以打掃戰場和清點輜重。隨後,他立即便要統軍出發。

這時,遊擊羅岱過來,緊急低聲言道:“李大人,現在貴部所俘獲的老回回部流寇,有八千人之多,若其生亂,我南陽留守兵力稀少,恐有隱憂。”

李嘯略一沉吟,便立刻下令,將這八千老回回部流賊俘虜一併帶上,由出發的軍隊押去鎮平縣城。

李卑疑道:“李總兵,你將老回回部俘虜,押往鎮平縣城,卻是何意?”

李嘯面沉如鐵,冷冷道:“殺雞嚇猴。”

見李卑猶是一臉驚疑,李嘯冷笑着補充了一句:“我聽說,他們的教義中講,這些手上沾滿了我無辜中原百姓鮮血的老回回部流寇,死後竟還能上天堂!既這樣,那我們就好人做到底,免費送他們上天堂去見他們的神吧。”

聽了李嘯的話語,李卑當即會意,隨即與李嘯一起,帶着2500名軍兵,連夜出發趕往鎮平縣城。

由李嘯部、祖大樂部、李卑部三部兵馬組成的聯軍,鐵流滾滾,一路向西南處鎮平縣城方向挺進。

點起火炬連夜行進的明軍隊伍,有如一條漫長的火龍,在寒冷黑夜中,蜿蜒而行。

其實,在中國古代,晚上行軍打仗的記錄很少。因爲古人肉食不足,缺乏維生素b2,多數人有夜盲症,故在夜間難於行動。只不過,現在是緊急時期,這點困難,李嘯當然要加以克服。

李嘯安排全軍士卒多點火把,並讓夜視良好的士兵在前面領路,故而整個部隊的行進速度,卻也不比白天慢多少。

因爲軍隊全速行進,不斷地有俘虜掉隊而跟不上。而一見到有俘虜掉隊,那些押送的明軍軍兵二話不說,立即當場斬殺,棄屍路邊。

寒冷而艱難的夜間行程中,李嘯忽然想起了一個典故。

那就是,唐朝時,李世民迫降薛仁杲的故事。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率領唐軍,在淺水原擊敗了西秦霸王薛仁杲的大將宗羅睺,這時,經過苦戰獲勝的唐軍皆已精疲力竭,皆想着,此次大勝後,應該可以就地休息下了。卻沒想到,李世民下令,要他們鼓起餘勇,立刻向薛仁杲盤踞的主城高墌城進軍。

李世民的舅舅竇軌大驚,緊緊地拉住了李世民的馬頭,苦勸道:“秦王,那賊首薛仁杲,還據有堅城,手下兵馬亦是甚多,我軍雖然打敗了宗羅睺,但士卒亦皆疲憊不堪,卻不可這般輕易冒進,還請秦王暫且按兵不動,觀敵動向,再作行動不遲。”

不料竇軌這般苦勸,李世民卻絲毫未被打動,他搖頭道:“舅舅好心,外甥心領。只不過,世民雖不才,卻也知道,自古以來,功業難成而易敗,良機難得而易失,現在我軍方勝,士氣如虹,正當乘機進取,卻怎可因疲勞之故,而徒作觀望之態!我意已決,舅舅就不要再說了。”

於是,李世民率領大軍,急速趕往高墌城。隨後,就在城下列陣,將高墌城團團圍住。

唐軍這般搏命兇狠的打法,讓薛仁杲全軍大懼。在圍城的數天時間裡,不斷有將領軍卒,偷偷出城投降唐軍。

見得軍心士氣皆已喪盡,西秦霸王薛仁杲,再無他法,最終迫於唐軍的壓力,出城投降,後被綁往長安處死,西秦帝國,至此覆滅。

想到這裡,李嘯心下暗道,如果我軍行動快速,打蠍子塊一個措手不及的話,也許,自已也能如李世民壓降薛仁杲一般,迫降那二萬五千餘衆的蠍子塊。

也許,自已手段夠狠的話,那蠍子塊部,可能還會投降得更迅速些。

沉沉黑夜中,李嘯臉上浮起淡淡的微笑,他那銳利的眼神,在暗夜中,有如星光閃亮。

大軍快速行進了一夜,直到天亮時分,全體明軍將士,終於抵達了鎮平縣城外。

朦朦亮的大冷天裡,在城頭上裹着毯子,睡意朦朧的蠍子塊部軍兵,忽聽到東北方向傳來大片的喧譁聲。

他們睜着惺忪的眼睛,探起身子向北眺望,眼睛立刻瞪大,嘴巴也張成o型。

他們看到,從鎮平縣城東北面那片稀疏的樹林中,竟然忽地鑽出了漫天蓋地的明軍出來!

“不好了!不好了!明狗子來襲城啦!”

守城的軍兵驚恐地大叫起來,鎮平城內,頓時一片慌亂。

“吵什麼吵,哪來的明軍?!”

正在縣署內房中,摟着一名搶來的女子睡覺的蠍子塊拓養坤,被外面的叫喊聲驚醒,他惱怒地啐罵了一聲,一把推開旁邊的女子,蹬開厚厚的綢面冬被,赤條條地從寬大的雕牀上彈地站起。

他正急急穿衣着衫,這時,“咣!”的一聲,房門被猛地撞開,一個哨兵跌撞而入,立刻用一種驚恐的語氣大聲稟報道:“大王,大事不好了,明狗子連夜襲來,現在已將鎮平縣城團團包圍!”

“啊,可曾看到,這股明軍從何而來?”

“稟大王,明軍從東北方向而來,小的在想,應是從南陽府城那邊,趕至鎮平的。”

蠍子塊聞言大驚,從南陽方向而來,那豈不是說,老回回部的近三萬兵馬,已被明軍擊潰了麼?!

這怎麼可能?!

一股徹骨的寒意,從蠍子塊背上,刷刷地竄起。

驚訝不已的蠍子塊,迅速地披上盔甲,便隨着報信的軍兵出門而去。

方出門外,蠍子塊拓養坤之子拓行忠,急急向他趨步走來。

“父親,來襲明軍約有一萬餘人,鎮平縣城的兩座城門處,皆屯有重兵,我軍被堵在城中,進退不得,眼下局面,卻該如何?”拓行忠一臉凝重地稟報。

蠍子塊眉頭一皺,說道:“行忠,且隨我上城牆觀看。”

隨即,父子二人,上得鎮平縣城牆北門望廳,一看到對面那密密麻麻又陣形嚴整的明軍軍兵,兩人皆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

“父親,怎麼辦,要不要率領全軍,拼死突出城去?”拓行忠急急問道。

此時,蠍子塊臉上的表情,十分怪異複雜,只不過,他還未說話,卻看到對面急急衝過來幾名騎兵,在一箭之外站定,向着城頭大聲喝道:“我大明天兵已至,卻問哪個是蠍子塊?”

蠍子塊應了一聲,那名騎兵便冷笑道:“蠍子塊,你這廝聽好了,速速帶領全軍出城投降,若敢不從,哼,老回回部的俘虜,便是爾等下場!”

騎兵說畢,掉頭而返。

隨後,蠍子塊驚恐地看到,從對面的明軍軍陣中,沿着城外護城河邊,推出一長排約二百人的老回回部俘虜,每名俘虜皆由一個身高力壯坦露前胸的壯漢押着,然後沿着護城河跪下。

“預備!”

一排雪亮的順刀或雲梯刀,高高舉起。

“砍!”

高舉着的一排順刀與雲梯刀,立即呼嘯砍下。

一片令人牙酸的利刃斬斷頸骨的卟卟聲中,血花狂飈,近百人的流寇俘虜,頭顱一下子竄離了身軀,掉入了護城河中,有如西瓜一般在水裡沉沉浮浮。

那些猶在噴血的無頭身軀,則有明軍軍兵拖走至一邊。

明軍中的俘虜見狀,頓時大放悲聲,他們嘶吼着,掙扎着,啐罵着,求饒着,不停地衝撞着想要逃脫,只不過,被捆得嚴嚴實實的他們,根本不可能有逃命的機會。

很快,又有新的一排俘虜,被拖了出來。明軍的下一輪砍殺,立刻開始。

“預備!”

“砍!”

又是一排人頭落地,滾入護城河中,猶在噴血的屍身,倒得七扭八歪。

“父親,明狗子真狠毒啊,竟下得這般辣手!我軍,我軍卻該怎麼辦?”拓行忠變了臉色,他結結巴巴地向蠍子塊拓養坤問道。

蠍子塊臉上的肌肉在哆嗦,他嘴脣蠕動着,卻什麼話也說不出。

“預備!”

“砍!”

“預備!”

“砍!”

。。。。。。

不多時,明軍已斬了十輪,近二千名老回回部的流寇無頭屍身,在一旁堆積成一座小山,而此時的北面護城河中,已是殷紅滿河,二千顆流寇的頭顱,差不多佈滿了整個護城河道。

“撲哧!”

蠍子塊旁邊,一名雙腿一直在打顫的流寇士卒,胯下突然一片稀黃,一股消化不良的惡臭,立刻瀰漫城頭。

同樣臉色蒼白的蠍子塊,厭惡地皺着眉頭,牙關緊咬,卻依然什麼話也沒說。

而在對面的明軍陣中,一處高臺上,李嘯、祖大樂、李卑三人,高坐檯上,沉默地觀看眼前的處決表演。

這三人,卻是神情各異。

山海關總兵祖大樂,見到這樣血腥屠殺的場面,皺着眉繃着臉,一臉頗爲不忍的表情。

汝州總兵李卑,看着這樣被處決的俘虜,卻是眼中亮光閃閃,臉上亦是明顯可見的快意。也許,此人在想着,這樣痛快地處決老回回部流寇,可算是爲大批戰死及被流寇處死的南路明軍官兵,報了大仇了。

而主將李嘯,自始自終,皆是臉色平靜,眼神淡然,彷彿只是在看一幕與已無關的戲劇表演一般。

那名騎兵又快速縱馬上來,對着城頭大喝:“蠍子塊,你降不降!”

蠍子塊臉色上露出切齒的憤恨,卻依然沒有說話。

騎兵冷笑一聲,復掉頭縱馬離去。

於是,河邊屠殺繼續。

手起刀落中,一排排俘虜被屠殺,一個個頭顱滾落河中。

又是十輪斬殺過去,已有四千名流寇命喪護城河邊。

從河灘到河中,鮮血溢滿了這塊河沿之地,放眼過去,一片刺目的殷紅。整個護城河內,有如一條血河,被密密麻麻滾落其中的頭顱,阻滯得近乎不流。

見到這些往日還與自已一起,並肩和明軍作戰的老回回部流寇,現在卻有如豬狗一般,被明軍肆意屠殺,鎮平城頭上,響起了一片低低的哀泣聲。

“父親,明狗子這般瘋狂屠殺,我軍士氣已然大挫,這般下去,莫說作戰,恐怕我軍將會不戰自潰啊。”拓行忠的聲音很低,滿是焦慮。

蠍子塊狠狠一拳砸在城牆的堞垛上,兒子的憂慮,軍兵的低泣,讓他心煩意亂。

怎麼辦?

蠍子塊是個外表粗豪卻色厲內荏的人,在這樣明軍殘酷的屠殺表演中,其實他的腦中,近乎一片空白。

“蠍子塊,你降不降!”

那名騎兵又來縱聲高喊。

“不降!”

一種巨大的屈辱感,從蠍子塊心中騰騰地竄起,他漲紅了臉,大聲喝道:“明狗子,屠殺俘虜算什麼本事!有能耐,就來與老子戰上一場,老子奉陪到底!”

蠍子塊高聲喊完,心中卻空落落的。

因爲,周圍的軍兵,包括他兒子拓行忠在內,竟無一人響應自已的口號,讓他自已有如一個小丑般獨自表演。

城外的李嘯,聽得蠍子塊惱羞成怒的回答後,只是輕輕地笑了一下,便下令,屠殺繼續進行。

人頭滾滾落地,鮮備塗滿了河灘與城壕,整個護城壕有如一條由人頭組成的血河,早已淹滯不流,血腥撲鼻,恐怖的景象,望之讓人心膽俱裂。

在城外的明軍又斬了七八輪後,一個淒厲的聲音響起:“明將,別殺了,我軍投降,投降!”

喊話的,竟然是蠍子塊之子拓行忠。

李嘯臉上,頓時劃過一絲得意的微笑,他輕輕搖了搖手指,旁邊的軍士立即應諾而去,暫停了城下的屠殺。

(多謝白色宇宙風17,royu222的月票,感謝支持)

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二章 伏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
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三十五章 心聲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鐵龍城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西皇帝 殞命陣前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五百五十一章 幸運之救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此仇不報非君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七百零一章 萬炮轟南京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八百三十章 先東後西,斷不可返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崩塌的信仰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八百三十八章 何以擋之,唯有求和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唐軍急援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子就是個**的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十一章 鬥將第二百六十三章 接收濟州島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二章 伏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自任攝政王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