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讀書人的不滿

“還要分筆試和實踐操作?”

“考畜牧局的人,還得給朝廷養只豬不成?”

“哈哈哈。”現場一片譁然大笑。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前古未聞,讀書人的恥辱。”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讓我堂堂舉人和一個農夫在一起辦公?荒堂,不考也罷。”

“商人都能當官,母豬都能上樹了。”

圍觀的人越看越氣憤,應天府加八百,近兩百多官員職位,能考的沒幾個,一大批商人,農民,工匠反可以報名,他們都氣瘋。

關鍵這次科舉和明朝的不一樣,考中四品就是四品,考中三品就是三品。

但朝廷也公示了,因爲是開國第一次取士,纔是如此,以後多數只會招錄最低層的官員,大部分中高層官員,都只能靠晉升。

所以這次的機會是最好的,誰不想一步登天,考個三品四品官?

此時圍觀的人羣中,有一隊人比較特殊,這些人裡有的年紀比較大,有的比較年輕。

其中最年輕的一個,叫侯方域,出生於1618年,父親曾是明朝戶部尚書侯恂,之前說過,這個侯恂當戶部尚書時,曾經:“拮据兵餉,不事加派,而轉運不乏。”當時乾的挺好,後來被溫體仁唆使宋之普等奏劾侯恂靡餉誤國。侯恂被削職,不久入獄,長達七年。

丁毅進京重組內閣後,侯恂調任農業部爲左侍郎,官小了點,但表現不錯,在囤田方面很有經驗。

侯方域十六就已中了秀才,也娶了親。

崇禎七年,他代父草擬屯田奏議,計分官屯、軍屯、兵屯、民屯、商屯,腹屯、邊屯、墾種、考課、信任等十目,洋洋萬言,條暢練達,期於可行。

但此時大局已成鼎沸魚爛之勢,民間有“田”字詩,所謂“昔爲富之基,今成累字頭”,有田者寧願流離道途,乞討爲生,不願回鄉耕種,藉以逃避“加派”。在這種情況下談屯墾,無異紙上談兵。此奏上否不可知,即上亦不能行,可爲斷言。

李自成圍開封時,他隨父親避難到應天。

他在這裡與冒襄、陳貞慧、方以智等人交往過密,人稱四公子,還加入了復社,復社是明末以江南士大夫爲核心的政治、文學團體,有“小東林”““嗣東林”之稱,巔峰期有三千多成員,包括京師的周鍾都是復社的成員。

復社的主要任務固然在於揣摩八股,切磋學問,砥礪品行,但又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以東林後繼自任,主張“蠲逋租,舉廢籍,撤中使,止內操”,反映着“吳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又與這一帶市民階層的鬥爭相呼應,因而具有相當廣泛的基礎。

簡單來說,復社的人注重反映社會現實,揭露權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但同樣維護地主和商人的利益,因爲他們本身大部分都是地主和官二代,或者是屢試不中,自認爲懷才不遇的,很想當官的人。

他們的作品反映社會現實,揭露權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是因爲他們覺的自己沒當上官,一旦讓自己當上官了,必然可以做的比那些官員好。

而好多復社的人最後登弟當官之後,也未必真心會爲百姓做多少事情。

比如現在丁毅的科舉改革,這在他們以前的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冒襄六次來應天鄉試,六次落弟,連舉人都沒弄到,深感懷才不遇,現在突然看到可以一步登天,考中就當三四品官員,本身挺高興的。

按復社成員的思想,這種改革,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好事,可是,很多農民、工匠也能考官,這讓他們無法接受。

農民和工匠是疾苦的,收入也不高,地位更不高,可是,也不能一下子就捧到可以做官的地步吧?

復社成員同情農民,同情工匠,但是卻不願意讓他們和自己平起平坐。

此時侯方域和冒襄、陳貞慧、方以智等都在圍觀,不時低頭議論着什麼。

周圍人羣鼎沸,很多人都在怒罵,讀書人非常不服,又以復社的人爲多。

“朝宗,你考不考?”就在這時,邊上有人過來道:“這種科舉簡直是有辱聖賢,我是不會參加的。”

侯方候等回頭看,原來是錢謙益。

老錢在崇禎時幹過禮部侍郎,後來被罷官,一直在應天等機會,可惜,丁毅知道他是有名的投降派,自然沒給他機會,到現在還沒官位。

他是對朝廷相當不滿的反對派之一。

侯方域還沒說話,冒襄皺眉道:“就算想考,能考的官位也少,競爭必定很大。”

應天城裡數千學子,還有以前南直隸小朝廷被裁解的人,個個都想當官,哪有這麼多官位。

方以智這時道:“我倒想考個教育官。”

這個方以智是明末少有的科學家之一,和湯若望還是好朋友,他家學淵源,博採衆長,主張中西合璧,儒、釋、道三教歸一。一生著述400餘萬言,內容所及文、史、哲、地、醫藥、物理。

他博學多才,精通各科學問,所以應天府教育司的好多官位都能考。

錢謙益大怒:“密之,這事,可由不得你,咱們得共進退。”

“這次科舉要成了,天下讀書人,就再也擡起頭了?”

衆人面面相覷。

錢謙益突然壓低聲音:“走,咱們換個地方細說。”

與此同時,應天城很多讀書人被人鼓動,有人要求他們不要參加這次科舉,以對抗朝廷的不公。

因爲應天能讓讀書人考的官位不多,大量的讀書人決定支持這次的活動。

復社在歷史上有幾次重要的大會,分別吳江尹山大會(1629),應天金陵大會(1630)和蘇州虎丘大會(1633)。

這次他們決定在應天再舉起一次大會,大會將在考試的那天,即二十五日舉行,要求所有讀書人堵住科舉現場應天教育宣傳司署門。

應天教育宣傳司署是以前魏國公徐文爵的一處莊園,魏國公被抄家後,很多家產都被改成新官衙。

仁德元年的第一場科舉,整個應天的就在應天教育宣傳司署舉行。

這邊的考生有應天府(應天)及所屬八縣參加。(江寧、上元、句容、溧水、溧陽、高淳、江浦、六合),應對的職位也是應天和八縣的官位。

整個江南省是四個考場,同時舉行。

另有常州府、揚州府、鎮江府、松江府、蘇州府五府考場,統一設定在蘇州,也是六月二十五日考。

太平府、寧國府、微州府、池州府、安慶府五府加廣德州、和州、滁州三州的考場,統一設定在寧國,同樣是六月二十五日考。

廬州府、鳳陽府、淮安府、加徐州的考場,統一設在鳳陽。

復社成員從六月二日報名之日起開始連竄全省讀書人,要求在六月二十五日考試那天堵各府署衙。

他們把在應天的叫‘滅楚(鼠)大會’。

因爲當年建奴叫丁毅丁老鼠,不知道是誰傳到了江南。

他們不敢稱老鼠,便稱楚。

擺明了就是對抗朝廷和反對丁毅。

六月中旬時,應天府知府吳偉業多次召集復社成員,苦口婆心的勸他們。

吳偉業也是復社成員,這些天他已經明顯感覺到應天城山雨欲來的痕跡,但大夥對他很不滿。

之前吳偉業被崇禎免職,丁毅上臺後,立馬起用他爲應天知府。

吳偉業當初是支持讓勳貴們出錢對抗農民軍的,所以丁毅查抄應天勳貴,他也是雙手支持的。

現在大夥私底下已經把他踢出復社,根本不想鳥他。

吳偉業連續召見, 不見效果,只能明言道:“秀才造反,十年無用,你們這是何苦?”

“更何況,當今聖上賢明,百姓安居樂業,你們這是要幹嘛?”

他已經說的很清楚,你們這些人沒用的,丁毅手上有刀。

老百姓現在好不容易過點安穩日子,你們還站出來跳什麼跳?

錢謙益痛斥他:“君王當與士大夫共天下,仁德皇帝他想幹什麼?他現在要和農民工匠商人共天下嗎?他要敢用刀?他還敢稱仁?敢稱德?”

很多復社成員,與吳偉業紛紛決裂。

六月二十日,報名時間到,應天城裡人流如織,到處都是八縣來的讀書人,但是,吏部應天司官員局收到的報名表,不到五百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丁毅以前的人,真正的原來應天的讀書人和原官員不到一百人。

因爲應天一府八縣這次招兩百多人,按說這比例是相當不錯,放後世就是二選一,後世考公要是這樣,估計大夥都要笑咧了嘴。

二十日下午。

應天錦衣衛某千戶所。

路超在五月底就到了應天,一直在暗中調查帶頭人。

此刻下面正有人向他彙報最新的結果。

“以前明忻成伯趙之龍,應天府同知李秋豪、前禮部侍郎錢謙益爲首,到處鼓動讀書人,對抗朝廷---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他們的計劃是----”

趙之龍家裡原本有七萬多畝上好的水田,丁毅廢除奴隸制後,他因爲分田給奴僕,只餘下兩萬多畝。

第576章 死守南漢山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303章 安全第一第722章 八大皇商第549章 亞洲最強水師第840章 縱掠三天第287章 老徐也有演技第571章 立長還是立賢?第317章 三十萬人口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481章 我願捐一百萬石第236章 以後就是一家人了第633章 強攻第387章 騎戰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623章 自己人也搶第572章 洪旭練兵第109章 囤木第853章 抗旨無罪第453章 必能滅了丁毅第33章 攻堡第854章 東南攻略第983章 自投羅網第480章 我有信心能征服他們第32章 韃子來了第899章 一萬倍的違約金第216 章 很難開口第940章 命是自己的第487章 最重要的是堅持第129章 人才濟濟大明帝國第423章 還是我大金厲害?第820章 大幹的王法第459章 堡民不好惹第120章 永不回明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第515章 集中打北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731章 仁者無敵第17章 徐大堡更危險?第271章 金州絞肉機(6)第254章 誰之姓?第352章 征服的快感第781章 天下之大,無容身之地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255章 不戰而下第60章 應有的懲罰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320章 幫我捅他一刀纔好第158章 袁崇煥被抓第927章 擼羊毛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200章 劉邦與項羽第73章 針鋒相對第784章 西南決策第643章 來,叔叔抱抱第191章 咱倆的信用第806章 建元仁德第118章 不是本將陷害他們吶第8章 打仗其實很簡單第381章 必須全殲第727章 正義也許會遲倒,但決不會缺席第950章 逆轉第257章 來的及時第245章 剌蝟之城第250章 攻城,明軍攻城第380章 速戰速決第555章 這是你機會第278章 再攻南關口第1001章 態度轉變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472章 另開財源第503章 瘋狗突擊第83章 招人第398章 搞定戰馬第575章 二徵朝鮮第784章 西南決策第566章 暴利的鐵鍋第402章 控制登州第798章 還沒開始就敗了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219章 鬼知道這坑有多長第869章 一定得好好幹下去第44章 強烈的不安第493章 我要產量翻倍第831章 你們想找死嗎?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982章 皇帝會同意的第801章 請王爺登基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64章 軍威震盪第91章 登州辦事處第103章 我丁毅豈能做出這種有辱斯文的事第373章 小旋風第774章 都有妙用第951章 遼東F4第506章 回馬槍
第576章 死守南漢山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303章 安全第一第722章 八大皇商第549章 亞洲最強水師第840章 縱掠三天第287章 老徐也有演技第571章 立長還是立賢?第317章 三十萬人口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481章 我願捐一百萬石第236章 以後就是一家人了第633章 強攻第387章 騎戰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623章 自己人也搶第572章 洪旭練兵第109章 囤木第853章 抗旨無罪第453章 必能滅了丁毅第33章 攻堡第854章 東南攻略第983章 自投羅網第480章 我有信心能征服他們第32章 韃子來了第899章 一萬倍的違約金第216 章 很難開口第940章 命是自己的第487章 最重要的是堅持第129章 人才濟濟大明帝國第423章 還是我大金厲害?第820章 大幹的王法第459章 堡民不好惹第120章 永不回明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361章 大明朝很小的第515章 集中打北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731章 仁者無敵第17章 徐大堡更危險?第271章 金州絞肉機(6)第254章 誰之姓?第352章 征服的快感第781章 天下之大,無容身之地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255章 不戰而下第60章 應有的懲罰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320章 幫我捅他一刀纔好第158章 袁崇煥被抓第927章 擼羊毛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200章 劉邦與項羽第73章 針鋒相對第784章 西南決策第643章 來,叔叔抱抱第191章 咱倆的信用第806章 建元仁德第118章 不是本將陷害他們吶第8章 打仗其實很簡單第381章 必須全殲第727章 正義也許會遲倒,但決不會缺席第950章 逆轉第257章 來的及時第245章 剌蝟之城第250章 攻城,明軍攻城第380章 速戰速決第555章 這是你機會第278章 再攻南關口第1001章 態度轉變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472章 另開財源第503章 瘋狗突擊第83章 招人第398章 搞定戰馬第575章 二徵朝鮮第784章 西南決策第566章 暴利的鐵鍋第402章 控制登州第798章 還沒開始就敗了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219章 鬼知道這坑有多長第869章 一定得好好幹下去第44章 強烈的不安第493章 我要產量翻倍第831章 你們想找死嗎?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982章 皇帝會同意的第801章 請王爺登基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64章 軍威震盪第91章 登州辦事處第103章 我丁毅豈能做出這種有辱斯文的事第373章 小旋風第774章 都有妙用第951章 遼東F4第506章 回馬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