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強求,順其自然吧!”方劍雄笑眯眯的回了一句,不是不想爭取蔡鍔,而是這樣的人不是靠拉關係就能爭取過來的。再者,蔡鍔和唐繼堯是兩個概念。

“浙江方面,不如派人走一趟,已經六個省提出自治了,別再說第七個。”孫寶琦被方劍雄的輕鬆所感染,仔細想想也是,這些省不就是在趁機要挾麼?

方劍雄看了一眼李慕言,李師爺回了一個眼神。方劍雄這才道:“這個事情,自治區委員會擬一份電文應付一下。”

散會之後,李慕言跟着方劍雄進了辦公室,恭敬的低頭道:“扶帥,浙江的朱瑞,想幹個都督。蔣尊簋手裡沒兵,說話不硬氣。”

方劍雄低頭琢磨了一番道:“告訴他,以後不會有都督這個職務,願意的話,給他一個師長幹。不行就算了,讓蔣尊簋牽制他就是了,估計他這個時候也不會倒向袁世凱。說一千道一萬,只要打贏了北洋,一切聲音都會消失。關鍵是現在,各省會不會有動作,你叮囑趙迒,情報工作千萬不能有任何疏漏。”

蔣方震這個時候與桂丹墀一道來到,李慕言退了下去,方劍雄招呼兩位落座後,桂丹墀主動道:“扶帥,卑職申請負責編練新兵,第一師交給別人去帶。”桂丹墀從安慶趕來,他兼着安徽軍區司令的職務和第一師長之職,這些日子在安慶坐鎮,忙的也都是徵兵的事情。

方劍雄猜測他可能是擔心被邊緣化,所以才由此舉動,主動放棄第一師長的職務。桂丹墀爲人老成,有能力,野心也不大。加入國防軍之後。一直在努力的學習新的軍事知識。你要說他甘於離開主力部隊,那都是扯淡。

“仙峰兄,這可不能答應你,第一師還得你來帶。這樣吧,讓孫毓筠以省長的身份,兼職軍區司令,負責安徽新兵的徵募和訓練一事。”方劍雄笑着打了回票,桂丹墀果然精神一振道:“扶帥。我明天就去武勝關。”

方劍雄明白。桂丹墀這是來請戰了。心裡很高興,下面的人有主動請戰的願望,這種積極性不能打擊。“仙峰兄,眼下戰局的焦點是濟南。段祺瑞倒是有本事的,下令王佔元一口氣退過黃河,出乎了我方的預料。武勝關方面只有兩個師的兵力。北上強渡黃河不現實。”

說到這裡,方劍雄看了一眼邊上。蔣方震立刻上前一步道:“既然北洋退後,我軍可推進到鄭州。這樣一來對外宣傳比較主動。王佔元退的太快,沒能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這個確實是參謀部的責任。”

方劍雄笑道:“跟總參無關。誰也不是神仙,怎麼都料不到段祺瑞能下這麼大的決心,黃河以南說放棄就放棄。”

“責任還是要擔的,從總參的角度來說,一定要把每一個可能性都考慮到。”蔣方震堅持要擔責任。方劍雄聽了不由哈哈大笑道:“百里兄,你這就矯情了。兵無常形水無常勢,戰場千變萬化的時候多了,完全靠的是一線軍官的臨機指揮能力。打仗是要做計劃,但不能死板的按照計劃去打吧?總參制定出來的作戰計劃,儘量考慮到可能出現的結果,追求一個大致的戰略目的就足夠了。再說了,北洋軍撤過黃河,這是好事啊,戰爭不能靠撤退來取勝。”

蔣方震啞口無言,無奈的笑了笑,從內心來說,他還是對自己不滿意。戰前什麼都算進去了,就是沒算到北洋軍在徐州打響之後,大踏步的退後,所有準備都落了空,心裡失落是肯定的,對自己的能力有質疑也是有的。

實際上這是一個思維錯位,蔣方震的心裡,北洋始終是第一強大的軍隊。而段祺瑞那邊則正好相反,吃過虧的人就是不一樣。

“報告,濟南急電。”尹維峻出現打斷了三人的談話,方劍雄一擺手道:“念!”

“晨六時,北上之第三師炮擊大青山,旋即發起攻擊,爲我所退。晨7時,南下之北洋軍發起攻擊,我憑藉小清河之險阻敵於對岸,雙方正在激戰,職部傷亡不小,尚能堅持,望徐州主力火速北上。”不等方劍雄有動作,蔣百里已經丟下一句話道:“我去作戰室。”

桂丹墀遲疑了一下,敬禮後才離開。方劍雄目送兩人匆匆而去,本也想跟着去,卻又故作輕鬆的笑了笑。回到位置上,方劍雄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沒有外人的時候,才能看見他的真實表情。

尹維峻見他對着桌子發呆,悄悄的退出去。沒一會尹銳志端着茶杯進來,輕輕放下,靠近了伸手溫柔的摸男人的臉,低聲道:“壓力很大麼?”

方劍雄點點頭,沒有隱瞞,很坦然道:“是啊,壓力巨大。歸根結底,這個國家在別人的手裡,我不放心。”說着話,方劍雄伸手按住臉上的手,尹維峻又捧着電報進來,尹銳志想掙脫,卻被按住。看見這兩人湊一起親熱的樣子,尹維峻把臉扭開道:“張總參謀長來電,張振武部在泰安遇到阻擊,雙方正在激戰,據查,阻擊之敵爲北洋第五師。”

“我得去作戰室看看。”方劍雄也呆不住了,起身就走,臨行之前,很意外的抱了抱尹銳志,笑道:“那個事情,你抓緊一點。”

方劍雄走後,尹維峻過來問姐姐:“啥事情?過門給他做小啊?”尹銳志翻了翻眼珠子道:“我願意!”當妹妹的目瞪口呆。

南京城裡此刻更不安靜,孫文在其住所迎來了日本朋友們。頭山滿、宮崎滔天、三田純三郎。這三人一出現,帶來的是森格的意思,日本方面願意提供兩個師的裝備和兩千萬日元,作爲租借滿洲的報酬。

孫文久居日本,民國之後卻被冠以親英美的標籤,日本方面對他頗有怨言。南北議和時,頭山滿和宮崎滔天都是極力反對,主張革命到底。當前的形勢下,日本再次提出的這個條件,確實很有誘惑力。不管國內怎麼反對,民黨目前面臨的難局很難破解。

孫文並沒有馬上答覆,表示要跟同志們商量一下再決定。三位日本人起身告辭後,孫文找來黃興,不過沒有商議日本人的事情,而是當即表示:“我決定改組國民黨。”

同樣是二次革命的失敗,有感於方劍雄這個異類的快速崛起,孫文的改組民黨計劃提前誕生了。黃興很感興趣,二次革命沒怎麼動作就敗的很慘,要不是方劍雄頂上去,現在沒準又得流亡日本了。所以這個改組,在他看來也是有必要的。

孫文拿出一個方案來讓黃興看,黃興開始還挺平靜的,結果是越看越皺眉,最後直接往桌子上一拍道:“逸仙,這怎麼行?這是搞獨裁政治!我們出生入死的搞革命,不就是爲了反對滿清的腐朽獨裁的統治,追求民主共和麼?”

“克強,你別激動,聽我慢慢說,……。”孫文耐心的解釋,不過解釋的很失敗就是了,兩人之間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爭執的關鍵點,是孫文主張改組後的國民黨爲中華革命黨,並要求每一個黨員都寫一份效忠書,還得按手印。理由是沒有對領袖的絕對忠臣,革命就看不到成功希望。黃興絕對不能接受這個,自然是不歡而散,憤而摔門而去。

黃興走後,孫文鐵青着臉不說話,孫黃之間多年的合作,這一次居然會發生那麼大的分歧。孫是一個固執的人,黃又何嘗不是?

這一次爭執,埋下了日後更大波折的禍根不提。

濟南城外的戰鬥終於到了一個白熱化的程度,連續兩次攻擊被打退之後,曹錕也坐不住了,親自來到第一線。“子玉,泰安來電,第五師跟追來的綠皮交上火了。徐州一定丟了,華帥也退到了泰安。華帥要求第三師,用最快的速度突破濟南。”

“師長,泰安那邊能堅持多久?對面的綠皮,打的很頑強,我部兩次決死突擊,都被打下來了。”吳佩孚面色沉重,心裡很難接受眼前這個現實。原本以爲對面就是一羣烏合之衆,不料三個多小時過去了,一寸陣地也沒拿下來。陣地上那些綠皮,打的很拼命,估計傷亡至少有好幾百人了,居然還沒潰散。

曹錕端起望遠鏡,觀察了一下硝煙沒散的大青山陣地,此刻山上塵土飛揚,綠皮這是在修工事。放下望遠鏡,曹錕正色道:“子玉,我再給你一個營的兵力,限時四個小時,必須拿下這個陣地,否則我們都得完蛋。泰安那邊,不要寄予太多的希望,第五師在濟南都養殘了,你看看張永成的肚子就知道了。”

“把最後一個重炮連給我!”吳佩孚咬咬牙,準備拼命了。

“好,我答應你!”曹錕回答的也很乾脆,又補了一句:“我就在這,看這你發起攻擊。”

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八十八章第八十八章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二百四十七章 歐戰洗禮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一百五十章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二十五章 傷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九十章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二百六十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二十章 蕪湖方家(下)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四十八章 謀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圍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二十四章東征、北伐(十三)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六十四章安慶亂
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八十八章第八十八章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二百四十七章 歐戰洗禮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一百五十章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二十五章 傷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九十章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僵持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二百六十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四十章 教導隊(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二十章 蕪湖方家(下)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四十八章 謀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圍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二十四章東征、北伐(十三)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八十五章 由不得你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六十四章安慶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