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終選(中)

這次的駙馬終選並不在慈寧宮,而是在皇后的坤寧宮中舉行。儘管吳皇后目前還沒掌握後宮大權,但她終究是母儀天下的大明皇后,像春祭、皇族子女婚嫁喜喪之類的活動還是需要她過問的,這次永福公主選駙馬自然也不例外。

此時的坤寧宮大殿中,嘉靖帝朱厚熜一身明黃的滾龍袍居中而坐,旁邊是盛裝打扮的吳皇后,而蔣太后端坐在嘉靖的另一側,淑妃和德妃也到場了,坐在吳皇后一側的下手位置。

以上這四人共同組成了今日駙馬終選的“評審團”,而蔣太后明顯具有一票否決權,所以她的意見最具份量,其次是嘉靖帝,再次是吳皇后,至於淑妃和德妃二人的意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另外,殿中還有“陪審團”,分別是內閣首輔費宏、次輔金獻民,三輔賈詠,秉一真人陶仲文。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原首輔楊一清在徐晉率兵南下不久便病逝了,享年七十三歲。

楊一清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乃不折不扣的四朝元老,他允文允武,有出將入相之大才,而且爲官清正廉明,爲人練達變通,可謂是正德和嘉靖兩朝的肱股之臣,他的逝世無疑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但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爲之奈何,嘉靖帝朱厚熜爲此罷朝三日,追封楊一清爲太傅,諡號文襄,併爲其舉行盛大的葬禮,派出錦衣衛護送其靈柩還鄉入土爲安。

至此,楊閣老也算是善始善終了,活着時位極人臣,死後風光大葬,活成這副模樣,可謂不枉來到這世上走一遭了,委實讓人羨慕。

“出將入相,文德武功!”這是費宏在悼詞中給楊一清的評價,縱觀楊閣老的一生,確實對得起這八個字。

在楊一清死後,費宏再次擔任內閣首輔,都察院左都御史金獻民入閣擔任次輔,而三輔仍然由賈詠擔任。

公主選婚乃皇家大事,自然也是國家大事,所以費宏等三名閣老今日也出席參加駙馬的終選,當然,他們只是來作個見證而已,輕易不會發表意見,決定權在皇帝這一家子手中。

倒是道士陶仲文竟然出現在這種場合,令三位閣老都心有不喜,首輔費宏性子平和寬容倒沒什麼,次輔金獻民出身都察院,乃噴子(言官)們的老大,向來眼裡揉不得沙子。

好在,金閣老還算給太后面子,這種場合忍而不發,等此事結束後,估計會上書,甚至當面噴嘉靖帝的不是。

說來嘉靖倒也是冤,秉一真人陶仲文是蔣太后請來的,根本不關他事,他對陶仲文雖然尊敬,但遠夠不上寵信。自從被徐晉打了“預防針”後,嘉靖對所謂的煉丹修道根本不太感冒,之所對陶仲文禮敬有加,很大程度上是給他老媽面子罷了。

言歸正轉,且說嘉靖端坐在主位上,目光不時往殿門外張望,顯然十分迫切想見到自己未來親姐夫的模樣。

很快,選婚使嚴嵩和副使畢春便小心翼翼地邁進了大殿,身後跟着朱厚熜的五個姐夫候選人。

“叩見皇上,太后……五名進入終選的青年才俊帶到。”嚴嵩和畢春兩人跪倒在御座前行禮,他們身後那五名才俊也跟着跪倒行禮。

殿內所有目光幾乎同一時間都落在五名駙馬候選人身上,然而這五人跪着,腦袋垂得低低的,根本看不到長什麼樣。

朱厚熜微擡了擡手道:“爾等平身,且擡起頭來讓人朕看看。”

五名侯選者又叩頭謝恩,這才站起來擡頭露出真容,現場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紛紛品頭論足,頗有點夜場點鴨的即時感。

娶公主說白了就是倒插門,當皇家的上門女婿,再加上大明的駙馬爺不能當官參政,也難怪才華出衆的男子會不屑爲之。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爲了防止外戚干政,明朝的駙馬不僅不能爲官,公主出嫁後還不會跟駙馬同住一屋,而是搬到公共“宿舍”十王府。更過份的是,駙馬不能隨意去見公主,只能等公主有需要時召見,而且公主也不是想見駙馬就能見駙馬的,必須徵得女官的同意,女官不同意就不能見。

如此一來,娶了公主跟守活寡沒什麼兩樣,偏偏還不能納妾,對男人來說簡直苦不堪言,當然,對家族來說卻是件大好事,一步成爲皇親國戚,自始身份尊貴,衣食無憂。所以說,娶公主就是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全家)的一樁買賣。

且說五名候選青年才俊在大殿中一字排開,位於右手第一位的正是李純,嘉靖的目光落在此人身上時,不由爲之眼前一亮,從頭到腳,又從腳到頭仔細審視起來。

嘉靖在打量着李純,李純也在暗中打量着嘉靖,而且長衫的寬袖底下,雙手十指彎屈,躍躍欲試。

李純暗忖,自己這時要是撲上前,定然能把嘉靖小兒的脖子給擰斷,如此,大明便沒有皇帝了,必然天下大亂,到時父親便有可乘之機,藉助俺答的力量從塞外殺回來。

當然,李純也只是想想而已,殺死嘉靖容易,但他自己也別想活着逃出皇宮了,他還不想死,還有大好前途在等着他呢。更何況殺了嘉靖,老朱家還有那麼多子孫可以繼承皇位,相比於殺死嘉靖,李純更恨不得殺了徐晉,這位纔是最難對付的大敵。

所以李純覺得還是先玩玩公主,以駙馬的身份打入朝廷內部,慢慢積蓄力量,即使不能攪得大明朝堂天翻地覆,最後也可以找機會幹掉徐晉和嘉靖逃之夭夭。

這時,嘉靖已經打量完李純,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這位的相貌和氣質都是上佳,跟徐卿相比雖有不如,但也極爲難得了,像徐卿這種人物畢竟只是鳳毛麟角,而且,徐卿那份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淡定氣質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是刀山火海中煅煉出來的,普通人哪裡比得了。

朱厚熜這小子顯然也明白永福的心思,此時便情不自禁地拿徐晉作爲標準,去衡量眼前的五名駙馬候選人,而偏偏李純的外貌氣質與徐晉相近。

“你叫什麼名字?”朱厚熜目視李純,和顏悅色地問道。

蔣太后亦笑吟吟地向李純望去,李純長得劍眉朗目,脣紅齒白,氣質儒雅瀟灑,她一眼見到便心生喜歡,而且估計永福也喜歡這種類型。

李純拱手爲禮,不卑不亢地道:“回皇上,草民李純,表字守義,浙江寧波慈溪人氏,現在國子監就讀。”

內閣三老聞言均捋須點頭,讀書人好啊!

嚴嵩最擅長察言觀色了,見狀便插嘴道:“據秉一真人測算,李純的八字與永福公主最爲相配,乃天作之合也。”

嚴嵩此言一出,其餘四個侯選人都不自在起來,司禮監掌印太監畢春更是老臉微黑,因爲他押寶的人是孫斌。

嘉靖倒是神色自若,輕哦了一聲問道:“李純,你可有功名在身?”

李純心中咯噔一下,他可以給錢買個國子監的學位,卻買不來功名啊,只好硬着頭皮道:“回皇上,草民尚未取得功名,正打算明年落場試一試身手。”

嘉靖聞言不由大失所望,此人氣質儒雅,但年十九還沒取得任何功名,想來學問方面並不行,跟徐晉根本沒法比啊,也不知是如何進的國子監,估計是走了後門。

嘉靖雖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也知道下面的臣子都在想方設法把家中的子侄弄到國子監中讀書,不過,讀書是好事,又不是什麼大惡,所以不只是嘉靖,歷代皇帝對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心血來潮還會欽點某位大臣的子侄入學國子監,以示獎勵。

畢春見嘉靖露出失望之色,不由暗喜,上前一步道:“回皇上,這五名才俊當中倒是有一人有功名在身。”

嘉靖連忙問:“誰?”

畢春笑吟吟地一指第二名候選者道:“此人名叫孫斌,表字興之,十四歲便通過了府試,其父爲工聞營繕所所正。”

嘉靖不由哭笑不得,搞了半天,原來只是個童生啊,但十四歲通府試也十分難得了,於是便細細打量這位孫斌。

孫斌年約十八九歲,國子口臉,濃眉大眼,英氣勃勃,身量高大,皮膚微黑,同樣很帥氣,但跟李純不同,完全是另一個類型,是那種英氣勃勃的帥。

“咦,孫斌,爲何朕瞧你有些眼熟?”嘉靖輕咦了一聲道。

孫斌連忙跪倒道:“回皇上,屬下孫斌,乃羽林左衛百戶。”

嘉靖訝然道:“原來你竟然是羽林衛,難怪朕看着面善了。”

畢春諂笑着道:“皇上,孫百戶是今年武舉的二甲前十。”

嘉靖恍然笑道:“原來如此,好小子,竟把主意打到朕的姐姐頭上了,朕的姐夫可不是那麼好當的,說吧,爲什麼要參選駙馬?說不出個理由來,以後也不用到羽林衛當值了。”

第1257章 賈閣老雄起(完)第22章 胡鬧皇帝第1185章 搬兵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987章 大青山中(上)第552章 反劫第1354章 回到原點第107章 大清洗第722章 孤山寺外波斯人第903章 勳貴誤國第51章 反超第1235章 夜宴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1168章 吃帥(中)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507章 硬骨頭第37章 小財迷第1044章 查無此人第1014章 後果自負第425章 資敵第98章 徐子謙第627章 逃離揚州,後患(第一更)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1246章 嘉靖巡邊(完)第1179章 黎朝遺臣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935章 一網打盡(下)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301章 評卷,廢黜第357章 全赴黃泉第65章 出版(爲榜首賀)第990章 徐字帥旗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517章 故技重施第1041章 張經的悼文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557章 激戰碼頭第507章 硬骨頭第25章 徐咬定第554章 織信美子第137章 強擄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1212章 揮師嘉峪關第06章 自由隨心第299章 會試開始第293章 賞春文會(六):初春初夏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232章 二月二,倒黴頭第826章鹿死誰手?第725章 芙蓉帳暖第977章 二侯一伯第08章 郭夫子第522章 三大商幫第1260章 撿到寶了第828章 暗通消息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312章 使團到達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123章 一泡黃尿射贛江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799章 自作聰明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170章 師徒夜話第1352章 玉門關決戰(下)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1177章 俺跑跑第239章 請君入甕,殺伐(求票)第1056章 雙殺第198章 密謀第409章 圍剿隔山馬(上)第118章 狠心第43章 小奴兒(3更求票)第677章 血淚第919章 家裡來人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295章 賞春文會(完):魁首懼內?第1008章 終選(下)第396章 點化開光第874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348章 噩耗頻傳第407章 通緝白蓮第53章 抓捕第1286章 衝突第1057章 駙馬何在?第533章 欽差狡猾第1289章 大買賣第839章 挾持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999章 淑妃有喜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445章 脣槍舌戰(下)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994章 伏罪第903章 勳貴誤國
第1257章 賈閣老雄起(完)第22章 胡鬧皇帝第1185章 搬兵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987章 大青山中(上)第552章 反劫第1354章 回到原點第107章 大清洗第722章 孤山寺外波斯人第903章 勳貴誤國第51章 反超第1235章 夜宴第156章 皇帝之寶第1168章 吃帥(中)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507章 硬骨頭第37章 小財迷第1044章 查無此人第1014章 後果自負第425章 資敵第98章 徐子謙第627章 逃離揚州,後患(第一更)第1194章 風靡西域第1246章 嘉靖巡邊(完)第1179章 黎朝遺臣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935章 一網打盡(下)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301章 評卷,廢黜第357章 全赴黃泉第65章 出版(爲榜首賀)第990章 徐字帥旗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517章 故技重施第1041章 張經的悼文第399章 王堂起義第557章 激戰碼頭第507章 硬骨頭第25章 徐咬定第554章 織信美子第137章 強擄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1212章 揮師嘉峪關第06章 自由隨心第299章 會試開始第293章 賞春文會(六):初春初夏第327章 皇帝登門(上)第1163章 俺答行蹤第232章 二月二,倒黴頭第826章鹿死誰手?第725章 芙蓉帳暖第977章 二侯一伯第08章 郭夫子第522章 三大商幫第1260章 撿到寶了第828章 暗通消息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312章 使團到達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123章 一泡黃尿射贛江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799章 自作聰明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170章 師徒夜話第1352章 玉門關決戰(下)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1177章 俺跑跑第239章 請君入甕,殺伐(求票)第1056章 雙殺第198章 密謀第409章 圍剿隔山馬(上)第118章 狠心第43章 小奴兒(3更求票)第677章 血淚第919章 家裡來人第901章 參見大帥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1029章 準駙馬病重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295章 賞春文會(完):魁首懼內?第1008章 終選(下)第396章 點化開光第874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348章 噩耗頻傳第407章 通緝白蓮第53章 抓捕第1286章 衝突第1057章 駙馬何在?第533章 欽差狡猾第1289章 大買賣第839章 挾持第379章 屠刀祭起第999章 淑妃有喜第745章 隨行府城第445章 脣槍舌戰(下)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994章 伏罪第903章 勳貴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