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

按照計劃,裴德龍則帶五百人在江心島的最北端埋伏,一旦反擊開始,他則要牢牢守住此地。

江心島的其他兵士原歸廖永安指揮,這次繼續由他指揮。其任務就是反攻一旦開始後,他們就在江邊截殺元軍的船隻。

太平城北的江東部隊則由藍玉全權指揮,崔道遠爲副將。

藍玉的任務是堅決頂住北邊康茂才的陸軍部隊。

崔道遠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藍玉抵擋北面強敵的時候,做好江面的防禦,防止元軍水師部隊從江面上打擊我們的步兵。當反攻開始後,他的任務就跟廖永安一樣,截殺元軍的船隻。

議了一晚上,大家都認爲這個方案是萬無一失了。常遇春才表示,明天他將入太平城,親自向朱元璋請戰。

一旦重創元軍水師部隊,還得請朱元璋盡遣太平城內兵力立即向北進攻,一舉拿下采石磯。

衆人都認爲此方案甚好。

藍玉忽然來了一句,此次若能拿下采石磯,溧水北邊元軍必然西移,其防禦陣形必將被打亂。說不定溧水的馮國勝就有了可乘之機。

如果揚州或者鎮江的元軍能有辦法牽制住其中一個,那徐達、鄧愈在集慶的東邊就能做做文章了。

那樣一來,整個集慶的防禦陣形就全被打亂了。

這話一出,衆人也是跟着附和。

但真要想辦法牽制住揚州或鎮江的元軍,那是談何容易。

正在大家感慨之時,大哥沈萬三突然發言了。

他說道:

“衆位兄弟,聽你們剛纔你一言我一語的,好不熱鬧。我一個生意人,似乎是插不上嘴。

這揚州的元兵,以苗兵爲主,這苗兵的頭子叫尋朝佐,是個地地道道的苗人。

當初他找我買過私鹽,我與他還能說得上幾句話。

這湖廣行省的平章阿魯輝就把治所設在揚州。阿魯輝是蒙古人,尋朝佐是苗人。阿魯輝向來比較歧視尋朝佐,時不時剋扣軍糧。

方國珍、張士誠起義後,食鹽供應吃緊,那阿魯輝更是不給尋朝佐的苗兵部隊供應食鹽。

尋朝佐沒辦法,最後找我買過大批私鹽。直到現在,我每個月還給他供應私鹽。

這尋朝佐要說肯定是恨透了阿魯輝。

不如我去當個說客試試,讓他找個機會殺掉阿魯輝,如果能投降我們,那更是求之不得。

這樣一來,揚州的苗兵就不可能馳援集慶。徐達、鄧愈部只需要防着鎮江的元軍就行了。

如果能瞅準時機,在集慶的東邊拔掉幾顆釘子,那是再好不過了。”

此言一出,衆人都是一陣歡呼。

特別是常二哥,他激動地拉着沈大哥的手說:

“大哥,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呀!

你這要是成功了,那絕對是朱元帥拿下集慶的大功臣呀!

明天,你跟我一起去面見朱元帥。

不對,不對,三弟也去,我們三兄弟一起去。”

我一聽,心中一驚,去見朱元璋,這可使不得。

於是,我趕緊說道:

“此次見朱元帥,主要是兩件事。

一是常二哥彙報一下奪取採石磯的作戰計劃,並請戰。

二是沈大哥自告奮勇去苗營當說客,力爭說服苗兵反水。

這我去了是多餘的,而且我明天還和李善長有要事相談。

我看這樣,明日一早,我們三人立即回太平城。

大哥、二哥去見朱元帥,我則去見李善長。”

常遇春一向對我是言聽計從,聽說我還和李善長有事相商,以爲我們還有什麼重要事情,也就不勉強我。

倒是沈大哥是個精細之人,酒席散後,單獨問我爲什麼不願意去見朱元璋。

我與他既然是兄弟,有些事情就不能藏着掖着,但未來要發生的一些事情,我也不能說得太透。

我只好對沈大哥說,朱元璋這個人能力出衆,我看將來是能成大事之人。

但成大事者往往都不拘小節,爲了更大的利益,他可能會犧牲一些小利益。

因此,與他打交道,還得處處小心,爲自己留條後路。

如果現在我們三兄弟都跑去見他,他一下子就把我們的底牌都看完了,這樣對於我們是非常不利的。

我認爲,我既然沒什麼事兒跟他說,還是不要與他直接打照面的好。

這樣,將來萬一有什麼事兒,我們還有迴旋的餘地。

沈大哥盯着我看了良久,似乎有所領悟,說道:“三弟,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支持你!”

這話說得我都有點兒感動了。

我握緊沈大哥的手,說道:“大哥,我也一樣,不論你做什麼決定,我也支持你!”

第二天一早,按照計劃,甘澤生、陳維林帶着幾個人回安慶找傅友廣借船去了。我跟着沈大哥、常二哥還有羅仁、陳定邦一起回了太平城。

入了城,我假裝去找李善長,沈大哥和常二哥則去拜見朱元璋。

李善長剛好也在,不過我根本找他沒事,也就是問他是不是明天一早出發回和州。和李善長閒扯幾句後,我和羅仁、陳定邦就回到李善長給我們安排的住處休息。

直到下午,沈大哥、常二哥才從朱元璋那裡回來找我。

據他們二人講,朱元璋對他們說的兩件事都十分感興趣,因此留他們一起吃午飯。

朱元璋親口承諾,如果這次沈大哥能說服苗兵頭子尋朝佐反水,以後他在朱元璋的地盤上是想怎麼做生意,就怎麼做生意。

沈大哥得到朱元璋這個承諾,自然是歡喜得很。

常遇春的那個作戰方案,朱元璋也是十分贊同。並表示,常遇春一旦重創康茂才部水軍,朱元璋便親自率領太平城內的主力北上,一舉拿下采石磯。

爲了確保此次攻取採石磯的任務成功,朱元璋還決定立即調派和州的馮國用、耿再成過江待命。

馮國用是馮國勝的哥哥,其作戰也是十分地勇猛。耿再成也是朱元璋當初剛投奔郭子興不久,就跟着朱元璋一起幹的人,也算是朱元璋的嫡系。

這二人當初也參與了奪取採石磯的戰鬥,攻佔太平後,朱元璋怕和州方面有什麼閃失,又命二人在和州駐防。

這次聽了常遇春的攻佔採石磯計劃,覺得此事若成,定能起到左右整個集慶戰局的決定性作用,便決定把賭注都押上,讓馮、耿二人都來參戰。

看着二位大哥談得都很高興,我也不便掃他們的興,就認真地聽。

這時,李善長又來了。他提出今晚他安排,和我們三兄弟好好聚聚,吃個晚飯,飯後常遇春再回軍營。

常遇春一看這個機會也難得,今日我們三兄弟一別,不知又得何年,我們三兄弟才能再次相聚,便爽快地答應了李善長這個提議。

當晚,大家喝得很盡興。席間,沈大哥和常二哥還給我們講起了另外一件事。

就是今日上午,他們兩兄弟正與朱元璋密議攻取採石磯及招降苗兵的過程中,原郭天敘、張天佑手下四大將領來參見朱元璋。

這四大將領分別是宋朝用、邵榮、趙繼祖、胡大海,這四人都是當年跟着郭子興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從資歷上來說,他們並不比朱元璋低。

朱元璋要想管得住這四大將領,肯定得費些工夫,還得耍些手段。這也是爲什麼朱元璋要讓李善長去毫州討封的原因。

當然這個討封只是第一步,讓朱元璋可以“名正”地領導他們,至於下一步能不能“言順”,那還得看朱元璋的本事。

這四大將領進來之後,朱元璋並未讓常遇春、沈萬三二人迴避,當然他們之間所密談的事情是早就不說了。常遇春和沈萬三隻是默默地坐在一旁。

宋朝用、邵榮、趙繼祖、胡大海四人進來後,也是先向朱元璋行了禮,畢竟別人是左副元帥嘛!

朱元璋笑呵呵地讓四大將領都坐下,然後噓寒問暖一陣,都兩盞茶的功夫了,正事兒朱元璋還隻字未提。常遇春和沈萬三都有些坐不住了,倒是胡大海先開口了。

這胡大海長得是五大三粗、體壯如牛,其聲如洪鐘,且相貌醜陋,如惡煞厲鬼一般。據說這人年少時遊手好閒,淪爲乞丐,後來投了郭子興,因作戰勇猛,得到郭子興賞識。

但這人也有個毛病,就是嗜殺成性。因此,當初郭子興只把他當個將才,並未象朱元璋等人這般,外放他去當一方諸侯。

胡大海嚷着大嗓門道:

“朱老哥,你昨天就派人來叫我們哥兒四個,讓我們昨晚務必趕到你這裡。

當時都是申時時分了,趕到你這裡不得半夜啊?

我們哥兒四個一合計,我們晚上要是不在軍營,萬一出個什麼岔子,那就麻煩了。索性我們哥兒四個,今早起了個大早,天還沒亮就快馬加鞭趕過來。

可我們哥兒四個早飯都沒顧得上吃,趕過來了,你老哥淨扯些不鹹不淡的話,你這不是拿我們兄弟尋開心麼?”

原來郭天敘、張天佑帶着五萬兵馬過江,兩次攻集慶失敗後,只剩下不到三萬人。

當初收拾殘兵敗將的時候,徐達帶了五千殘兵到句容,常遇春帶了五千殘兵回太平。

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三百一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們玩PPP?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李會面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三百六十章 “野豬”來襲?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興病倒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興病倒
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六十九章 強渡洛水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三百一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們玩PPP?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五百五十三章 朱朝貴慘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李會面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四百九十三章 龍擡頭,再聚首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伏擊追兵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二百七十二章 陳元貴的損招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三百六十章 “野豬”來襲?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興病倒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興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