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

股市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報復性反彈”。對於元初這種鐵血統治,在元末也是產生了“報復性反彈”。

特別是在一些元朝統治者已經無力控制的區域,私鹽、私鐵、私銅等生意也是異常紅火。

由於元朝使用的是紙幣,所以對銅的需求量甚少。如果是用來製作兵器、農具等物品,鐵比起銅來說,性價比更高。

因此在元末,雖然銅、鐵都被偷採,但鐵的銷量是遠大於銅的。

鐵礦一偷採、冶煉出來,往往是供不應求;而銅則並不是十分好銷售。

柳懷鏡正是因爲認識一個濠州的採銅老闆,便與他進行了初步接觸。

那採銅老闆聽說有人找他買銅,當然是求之不得。於是,在柳懷鏡的引薦之下,杜黑子與那採銅老闆談了這樁生意。

本來這種在外採購的事情,一般都是張懷德、柳懷鏡自己就作主了。但這個採銅老闆堅持要用現銀換購他的銅,不願意接受至正鈔。這下,杜黑子才親自出馬去了濠州。

最終,至正鈔是按照五貫摺合一兩現銀的價格,從那採銅老闆手中購進了兩萬多斤銅。

目前,這批銅正在從濠州運回錐子山的路上。杜黑子把這事兒談攏了,就先回了錐子山。

聽了杜黑子這番話,我也是對他這筆生意大加讚賞。

現在,龍鳳政權已經鑄造了自己的銅幣,未來朱元璋等人都得鑄造銅幣。

別看現在這銅沒有鐵走俏,要不了幾年,這各地的割據勢力開始鑄造銅幣的時候,這銅就又成了緊俏物資。

我告訴杜黑子,趁着現在的大好時機,多用至正鈔換些這類好東西回來。

即使這至正鈔換算的折扣低一些,也不打緊。反正就是用紙張印的麼,讓譚誠他們加足馬力印錢。再過三、五年,估計這印製僞鈔的生意咱就做不下去了。

說完了這採購物資的事情,我就開始給杜黑子講起這秦淮河治理、開發的事情。劉聚大哥和馬振宇還時不時幫着我補充一些細節性的問題。

講完之後,杜黑子還沒發話,劉聚大哥就說道:

“老五啊!四弟說的這個事兒,可是件爲應天百姓造福的大善事兒。

我的意見是,不管這事兒能不能掙錢,即使是讓咱錐子山貼點錢,我也認爲這事兒該做。

這些年來,咱錐子山也積累了不少財富,咱錐子山這些兄弟這輩子都是夠花了,我認爲不必要在乎那點兒錢。”

劉聚大哥都定了調子,杜黑子是什麼人?

他可是咱錐子山最有政治頭腦的人。杜黑子立即表態,這事兒得幹,他還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

杜黑子建議兩天之後,他和馬振宇立即返回應天。他們兩人一起去秦淮河沿岸實地,將這個一期工程的預算再做得仔細一些。

同時,根據應天那邊地皮出售、拍賣的情況,與金大富、鄭有功一起,大致確定一下這個項目總體投資多少,各方投資多少。順便將這個各方的合作協議擬定一個草案出來。

等我回應天的時候,最好能和劉聚大哥一起迴應天。

如果劉聚大哥對這個合作協議沒什麼意見,就可以代表錐子山把這個合作協議先簽了;當然,我也代表我個人把協議簽了。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蘇州的沈家兄弟了。把我和劉聚大哥簽好的合作協議讓金大富派人送回蘇州,只要蘇州的沈家兄弟也簽了,這個協議就正式生效了。

因爲有金大富在應天爲沈家兄弟把關,因此這個合作協議送到了蘇州,被改動的可能性也不大。

如果一切順利,我個合作協議就能快速達成了,這樣可以大大節約時間。

不然的話,等我們在應天把這個協議草擬好了,又得派人送回錐子山,讓劉聚大哥審議簽署。

等劉聚大哥簽好了,又得從錐子山送回應天,再從應天送到蘇州。如此來回折騰,就太耽誤了時間。

我覺得杜黑子這個建議挺好的,但劉聚大哥有些猶豫。

我知道他是不想去應天,自從他受傷之後,他就不願意去面對外面的世界。這事兒我還真得好好勸勸他。

晚飯的時候,我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向這個方面引。因爲劉聚大哥的兒子劉才與我女兒姣兒是訂了娃娃親的,所以我決定從劉才談起。

當時,劉才也是快三歲了,生得是乖巧可愛。

我問劉聚大哥,將來準備怎麼培養劉才。

因爲我是劉才未來的老丈人,所以我問劉聚大哥這個問題,劉聚大哥覺得是再正常不過。

劉聚大哥表示,他還是想讓劉才念念書。

說到這唸書的事情,劉聚大哥就想起了他自己的父親劉老爺子。當年他父親也是十分想讓他念書有個出息,還特意找了常遇春來給他當書僮。

可惜年少的劉聚對唸書並不怎麼感興趣。直到現在,劉聚大哥在內心還是覺得十分愧疚於自己的父親。

所以,他將希望寄託在了小劉才的身上。畢竟等到劉纔將來長大的時候,可能天下就太平了,再也不可能象他的父親劉聚一樣,在山上當個土匪頭子了。

聽劉聚大哥表露了這個想法,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門兒。於是,我勸劉聚大哥,將來把孩子送到應天去,就拜在我老丈人朱老爺子門下。

劉聚大哥雖然書念得不多,但朱老爺子的名聲他還是聽說過的。既然我說讓劉才拜在朱老爺子門下,那應該是問題不大,朱老爺子不會不收的。

這要真算起來,朱老爺子是姣兒的親外公,那劉纔可就算得上是朱老爺子的親外孫女婿了。

朱老爺子也不可能不收劉才這個小孩子嘛!

不過雖然說是拜下朱老爺子門下唸書,我估計一個月朱老爺子能親自給這些小娃娃上一、兩堂課就不錯了。這些教小娃娃的事情,肯定主要得由我的大舅哥朱異代勞。

我告訴劉聚大哥,將來我的幾個孩子、常二哥的孩子,還有錐子山一些居住在應天的孩子,都可以拜在朱老爺子的門下。

說到這裡,劉聚大哥也有些動心了。

加上杜黑子也表示將來要把孩子送到應天去跟着朱老爺子唸書,劉聚大哥終於是鬆了口。說是這小劉纔到了啓蒙的年齡,就讓王氏帶着小劉才住到應天去,順便照顧小劉才唸書。

按劉聚大哥這個說法,他還是想繼續待在錐子山的。

這我也完全可以理解,畢竟上錐子山這些年了,對錐子山也有感情了。

另外,這錐子山上還有好些個老兄弟、一些受傷帶了殘疾的兄弟,劉聚大哥也不可能把他們都帶到應天去。

既然劉聚大哥鬆了口,這事兒就好辦多了。

我提議,這次就按杜黑子說的,劉聚大哥跟我一起迴應天,讓他在應天好好看看。看看我給他置的那處宅子,將來劉纔來應天唸書就住在那裡。

另外,也讓劉聚大哥來應天看看我們這幾年在應天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不知道是劉聚大哥真的心動了,還是因爲酒精發揮了作用。反正劉聚大哥當時是答應了,這次就跟着我去一趟應天。

這下,不僅我高興,杜黑子他們也高興。

既然劉聚大哥這邊確定下來了,那杜黑子表示他明天把手頭的事情安排一下,後天一早就和馬振宇先回應天。

這邊的事情定下了,我突然就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是不是派人去蘇州請沈大哥呢?

如果沈大哥也能抽時間來一趟應天,正好劉聚大哥也去了應天。如此一來,有什麼事情大家當面就說清楚了。

至於合作協議的事兒,當場就可以拍板敲定了。也不用等我們這邊搞好了,再拿去徵求沈大哥的意見。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即使沈大哥覺得應該有些微調的地方,也會看在我的面子上,就不開口了。畢竟如此來回修改,太麻煩了。

我將這個想法說出來之後,劉聚大哥和杜黑子都說我這個想法好。如果沈大哥真的能來應天,那這個事情操作起來就簡單多了。

劉聚大哥也是一直聽我和常二哥說起這沈大哥,他們兩個可從來沒見過面。這次想想如果能與我和常二哥的結拜大哥沈大哥會一會,他也是顯得十分期待。

我當即給沈大哥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如果他能抽得出時間的話,請在六月底趕往應天。到時候,我和劉聚大哥都在應天。

如此一來,這治理秦淮河的項目,我們就能當面把一些細節性的問題談清楚了。

信寫好之後,我封好口,交給了賈海通。我讓他和鄭光成明天一早帶着這封信直接去蘇州找沈大哥。他們兩個從蘇州回來,就直接回應天等我。

第二天,賈海通、鄭光成出發去蘇州找沈大哥了,我則陪着劉聚大哥閒聊了一整天。

第三天,已經是五月二十九日了,也是杜黑子、馬振宇下山的日子。

這天,我也帶着張天賜、吳成照、朱同和杜黑子他們一起下了山。不過,杜黑子、馬振宇他們是迴應天,我和張天賜、吳成照、朱同則是去黑石嶺。

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嘍!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見的提親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七百零一章 順流逆流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軍反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況第二十九章 逼婚藍玫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第491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二百九十一章 認了兩個妹妹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殺出程咬金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達避雷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
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嘍!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見的提親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探究竟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七百零一章 順流逆流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軍反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意外情況第二十九章 逼婚藍玫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天新城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一百五十三章 製造混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第491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二百九十一章 認了兩個妹妹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殺出程咬金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二百五十章 貼心小棉襖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六百六十三章 徐達避雷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五百一十三章 浙江兵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