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上天卻跟“五太子”開了個玩笑。因爲就在上次丁德義他們十名特戰隊員離開常遇春長興大營的第二天,常遇春大營裡來了一個重要人物。這個重要人物帶着一個車隊,給常遇春送來了一批重要物資。
這個人是誰?
這個人是焦玉。就是鄧愈麾下的那個火器研發人才焦玉。
焦玉不是在黑石嶺中跟着唐家父子及周定成他們學習製作槍械、火器嗎?他怎麼突然跑到長興常遇春的軍營裡來了?
話說去年三月份的時候,我讓黑石嶺中的人全部回到錐子山暫住。因爲去年四月份又是傳說中的蛇年蛇月,我不想黑石嶺中出現任何意外。
可就在這段閒居錐子山的日子,酷愛鑽研的焦玉與唐家父子在日常的業務探討中,有了重大靈感。
這個靈感是什麼呢?
這個靈感源自於彈藥儲存運輸不十分不易,得輕拿輕放,否則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爆彈藥。
焦玉認爲,這些彈藥之所以被引爆,就是因爲摩擦生熱的原理。當摩擦引發的熱量達到臨界值,彈藥就被引爆。
對於焦玉這個說法,唐家父子自然是贊同的。咱們研製的新式火槍,不再運用傳統的明火點火方式,而是由撞針撞擊槍管內壓實的火藥,瞬間引爆火藥,射出彈丸。這個撞針撞擊槍管內火藥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摩擦生熱的過程。
正是基於這一點,焦玉認爲咱們可以用這個原理改進一下我們的彈藥。因爲我們的彈藥還是運用的明火點火的方式,然後用投石機等工具,將彈藥扔進敵人的陣地。
如果咱們能在彈藥內事先放置一個能摩擦生熱的裝置,當我們想引爆彈藥的時候,就觸發這個裝置就行了。這樣一來,就不用用明火去引爆彈藥了。
畢竟在戰場條件下,用明火引爆還是受到諸多限制的。比如雨雪天、大風天等等。
另外,這個觸發裝置還可以設計成主動觸發和被動觸發兩種,根據戰場不同的需要,可以使用不同的觸發方式。
主動觸發,就是由咱們來控制什麼時候觸發。當我們想引爆彈藥的時候,就觸發這個裝置,讓彈藥瞬間引爆。
所謂被動觸發,就是將這個觸發裝置就設計在彈藥的外面,然後將彈藥隱藏在敵軍將要通過的某個位置。當敵軍行進到這個位置、觸碰到我們事先隱藏的彈藥的時候,就引發這個摩擦生熱裝置,彈藥瞬間被引爆。
說得更加通俗一點。這個被動觸發,就好像是後世的地雷,敵人一踩上去,就爆了。而這個主動觸發,就好像是我們在戰爭片裡看見的,那種拉線式地雷,當小日本走到地雷上後,咱們的人遠遠地一拉繩子,“嘭”的一聲,地雷就送他上西天咯!
可以這麼說,焦玉的這個閒來無事兒瞎琢磨,可是對火器技術運用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後來,焦玉在他所著的《火龍神書》(也稱《火龍神器陣法》或《火龍經》)中,專門記述了這種最原始的利用機械發火裝置引爆的地雷的製作方法,只不過當時在書中,焦玉稱其爲“炸炮”。
焦玉回到黑石嶺後,就和唐家父子、周定成等人一起,專門研製了這種“炸炮”。他們首先用生鐵鑄造一個約籃球大小的空心罐,在這個空心罐中裝置一個鐵輪,然後將火藥壓實在這個生鐵鑄造的空心罐中,並通過引線將鐵輪與生鐵罐外面的觸發裝置連通。
當觸動觸發裝置的時候,“炸炮”內的鐵輪迅速轉動產生熱量,當熱量達到臨界值時,迅速引爆火藥,“炸炮”瞬間爆炸。
這個“炸炮”的罐口用蠟油密封,以確保在雨雪天等不良氣候條件下,埋置的“炸炮”不會進水或受潮,從而影響“炸炮”的使用。而蠟油密封的另一個好處是,當觸動觸發裝置時,蠟油會立即鬆動,並不會影響引爆的操作過程。
經過反覆的試驗改進,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這個“炸炮”已經完全具備了良好的戰鬥性能。
周定成與唐家父子、焦玉一合計,這種新式武器可是個好東西,立即投入量產。
到了六月初的時候,黑石嶺中已製造出了約一千枚“炸炮”。
唐家父子看着這千餘枚“炸炮”,是成就感十足,恨不得立即把這批新式彈藥送到常遇春軍營去。唐家父子這麼想,周定成當然也是這麼想的。
他們三人一合計,不如立即通知錐子山。柳懷鏡的隊伍去和州的時候,順便帶上黑石嶺中這批“炸炮”送到應天去。至於這東西送到了應天聯絡處,如何交到常遇春軍中,應天的鄭有功自有辦法。
但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這批“炸炮”是個新東西,不派人去軍營教一下兵士們怎麼使用可不行,畢竟這可是火器,弄得不好就傷了自己人。
考慮到焦玉已來黑石嶺中快三年了,而且就憑他研製出這“炸炮”,都有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感覺了。周定成和唐家父子也覺得沒什麼好教他的了,不如讓他這次跟着去應天,順便跟着鄭有功的人把這批“炸炮”送到常遇春的軍營,並教會軍營的兵士如何使用。
當週定成和唐家父子跟焦玉談起這事兒的時候,焦玉自然毫不推辭,他也想早日回到鄧愈身邊,爲其效命了。
就這樣,焦玉還是被蒙着眼,跟着這批“炸炮”來到了應天。那個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了,常遇春的隊伍差不多快到長興了。
對於常遇春隊伍的行蹤,鄭有功還是有大致瞭解的。他聽說這批“炸炮”是新式火器,而且威力非凡,當即就決定立即派人將這批“炸炮”送到長興常遇春的軍營。
鄭有功立即找到李善長,因爲李善長負責整個作戰物資的調配、運輸嘛。李善長聽說了鄭有功的請求,讓鄭有功立即備人備車,兩天之後,應天就有一批物資運往長興,鄭有功的運輸隊就跟着這支前往長興的大運輸隊就行了。
鄭有功一看這是個好辦法,跟上應天出發的大運輸隊,一路上安全問題也有保障。鄭有功立即準備了一個車隊,拉上這批“炸炮”,並囑咐車隊的人全程要聽從焦玉指揮,畢竟車上是易燃易爆品,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到達長興,交接物資完畢之後,車隊立即返回。而焦玉肯定得到長興待一段日子了,畢竟這“炸炮”如何使用,還得靠他當技術指導。
就這樣,焦玉帶着這批“炸炮”於七月底來向常遇春報到了。常遇聽說黑石嶺又搗鼓出新名堂,也是迫切想看一看效果。
在伏擊“五太子”的援軍中,這批“炸炮”第一次發揮了威力。
按照焦玉的技術指導,在“五太子”援軍到達伏擊地域之前,常遇春部在南潯鎮的北邊空曠地域上埋置了五百餘枚“炸炮”。
當“五太子”的部隊遭遇常遇春的伏擊,大軍向北邊的太湖邊機動的過程中,十分不幸,焦玉佈下的五百餘枚“炸炮”陣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五太子”率領的東吳軍根本就不知道兵士們腳上踩的是個什麼東東,不少東吳兵士還認爲是身後追擊的西吳軍使用了什麼妖術,反正就是隨着一聲聲巨大的爆炸聲,不少東吳兵士就被轟上了半空,等落下的時候,幾乎已經難以找到全屍了。遍地都是散落的胳膊、腿、腦袋等人體零部件。
可是既然選擇了向北撤退,那就只能勇往直前了。這個時候,“五太子”要是再下一道命令,向東撤退,或者回身去與西吳軍拼命,那估計部隊就更亂套了。
就這樣,等到“五太子”帶着殘兵撤退到太湖邊,狼狽地爬上呂珍水軍前來接應的戰船的時候,兩萬人馬十去其九,只剩下兩千餘人了。
這一戰過後,常遇春是異常高興,斃敵一萬餘人,俘敵六千餘人,而自己這邊幾乎沒有什麼損失,這實在是幹得太漂亮了。
在南潯鎮大營,常遇春不僅是將焦玉狠狠表揚了一頓,還順帶着把黑石嶺中的周定成、唐家父子都表揚了一番。最後,常遇春還意猶未盡,還在焦玉面前把我也表揚了一頓,說我當初在黑石嶺中搞這個秘密基地,實在是太有眼光了。
就在常二哥唸叨我的好的時候,我帶着羅仁、丁德義他們出現在了南潯鎮大營。
本來就因爲打了大勝仗心情大好的常二哥,一下子見到了我們,那自然是更加高興。多的話不多,常二哥立即讓兵士們整幾個好菜,備了幾壺好酒,說是要爲我們接風。
本來這軍營是不可隨便飲酒的,但難得常二哥有這個興致,咱們就陪他喝一杯。
當晚,藍玉、裴德龍、崔道遠等人也是悉數到場,再加上我們從嘉興趕過來的這十多個人,還有焦玉,總共是坐了滿滿三大桌,場面也是十分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