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義助小僧

那小僧人還在認真看書,根本沒注意到,直到聞到了燒衣物的味才猛然發現坎肩被燒着了。

他趕緊去滅火,卻已經來不及了,坎肩已經被燒了桃子大一個洞。

這小僧人知道闖禍了,連忙去找這妙智庵的主持,也就是剛纔在那鄭員外旁邊賠不是的那個老僧。

那主持也沒辦法,只好拉着小僧人去找鄭員外,乞求那鄭員外的原諒。

這不,鄭員外就對那小僧人開訓了,正好又被我們趕上了。

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我們也覺得那小僧人挺可憐的。我和沈萬三點頭示意,都有了解救這小僧人一次的意思。

因爲沈萬三是本地人,所以在當時那種情況下,由他開口比較合適,我則沒有作聲。

沈萬三對那鄭員外拱了拱手道:“鄭員外,你大人有大量,沒必要跟這麼一個小孩子過不去。再說了,他也不是有意的,要不你看在我們的面子上,放這小僧人一馬如何?”

聽了這話,那鄭員外扭過頭,看了看沈萬三和我,不屑地說道:“看在你們的面子上?你們是誰?你們的面子多少銀子一斤?”

在這鄭員外說話的當兒,我看見那小僧人向我們投來了感激的目光。

那鄭員外這話也太逼人,直接把沈大哥給噎住了。

我趕緊開口說道:“鄭員外,你看這樣可好?你放過那小僧人,他畢竟還小,這件坎肩的錢我們賠給你,可好?”

那鄭員外聽了這話,一陣陰笑,然後說道:“你們賠,你們賠得起嗎?”

聽了他這話,我就來了氣,說道:“你說這坎肩要多少錢?”

那鄭員外還是一副不屑的神情,搖頭晃腦地說道:

“我這坎肩的面料用的是上等絲綢,這上面的刺繡也是請的咱蘇州最好的繡工繡的。

那裡面夾層的棉花,是從西域買過來的。

看你們幾個也不是什麼富貴人家,我就不跟你們漫天要價了,你們就賠我一萬兩銀子得了。”

聽了這話,我差點都噴了出來。

我瞄了瞄周圍的人,那主持和那小僧人都驚得合不攏嘴巴,沈萬三也是一臉的憤怒。

要說他這件坎肩的用料、做工,那的確算得上是上等,但估計也就一百兩銀子的事兒。

但這傢伙真是獅子大開口,隨口一說就是一萬兩銀子。

我看了看那鄭員外,他還是一副十分不屑的神情。

我估計他就是料定我們拿不出這麼多錢,故意刁難我們的。如果我們此時跟他討價還價,就更給了他刁難的機會。

我咬了咬牙,一萬兩就一萬兩。

我們這趟出門帶了不少銀鈔,估計還剩下至少五、六千兩。

沈大哥也是闊綽之人,帶我們出來玩,每次都帶着上萬兩的銀鈔,今天上午去寒山寺,也沒用多少。

我們兩方的錢加起來,一萬兩還是綽綽有餘的。

於是,我把羅仁喊過來,小聲在他耳邊嘀咕,問他手中還有多少。

羅仁給我報的數字是六千二百四十兩的銀鈔。

我又在沈大哥耳邊輕聲地嘀咕,告訴他我準備出這一萬兩銀子,救這小僧人,但手頭只有六千多兩,讓他借四千兩給我。

沈萬三聽了我這話,有點吃驚。

估計他是驚訝我怎麼這麼傻,當這個冤大頭。

但他看見我那堅定的眼神,也明白了我的意思,不能在這個鄭員外面前敗了陣勢。

於是,沈萬三從腰間掏出一把銀鈔遞給羅仁,讓他拿出一萬兩去給那鄭員外。

沈萬三這一把銀鈔足足有八千多兩,加上羅仁手中的六千多兩,綽綽有餘了。

於是,羅仁數好了一萬兩,遞給了那鄭員外。

那鄭員外還真沒料到,我們肯出這一萬兩銀子。但見了錢,哪有不歡喜的。

他將錢收在了腰間,問我們道:“敢問二位尊姓大名?”

這次輪到我們不屑了,沈萬三輕描淡寫地說道:“周莊沈富。”

我則沒答他的話。

那鄭員外也是覺得沒趣了,對我們拱了拱手,就告辭了。

這下,那老主持立即把我們迎進了屋,給我們沏了茶,跟我們道謝。

我們只讓他們不要客氣,隨便就問了這妙智庵,以及那小僧人的一些事情。

原來這小僧人姓姚,本名叫姚天僖,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出生。

這姚天僖自幼酷愛讀書,但因出生貧困,連吃飯都成問題,還談何讀書。

他幼年的經歷與朱元璋極其相似,因爲鬧饑荒,父母雙亡。

爲了能混口飯吃,十四歲的姚天僖就在這妙智庵剃髮爲僧。

這當僧人在當時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這首先吃穿不用愁,其次他愛看書,這廟裡書多的是。

出家之後,姚天僖的法名道衍。

因他受看書,人又聰明,所以這老主持還是十分喜歡他的。

今天這道衍闖下了這麼大的禍,所以這老主持還是極力地替他說情。

不過今天要不是我們,那鄭員外不知還得把道衍訓斥到什麼時候。

這老主持對我們道完謝後,那道衍小和尚也是“撲通”一聲,跪在我和沈萬三的面前。

我們一看這使不得,趕緊把他扶了起來。

那道衍小和尚十分真誠地請教了我和沈萬三的名字,並堅定地表示,他已經記住了我們這兩個大恩人的名字,他日如有機會,定當以死報答。

我們當時也沒想到,多年以後,他還真給我們幫了忙。這是後話。

在妙智庵也耽擱了不少時間,我們匆匆告辭了那老主持和小道衍。

在陽澄湖邊隨便晃了晃,想抓只大閘蟹,可惜沒抓到。

直到天黑了,我們纔回到了周莊沈宅。

接下來,我們又在蘇州盤桓了幾日。

八月十三日到的沈宅,直到八月二十七日,我們一行十人,才離開了周莊。

因爲汪耀南就留在蘇州,繼續跟着沈萬三做生意,所以我們離開蘇州的時候就只有七男三女了。

沈大哥早給我們安排好了去和州的船,這船是發往和州的專船,拉了一船鹽。

聽沈大哥講,我們在和州、濠州那邊鹽賣得很好,據說是經常脫銷。

沈萬三直到把我們送上了船,他才返回。

在蘇州這段日子,我還幹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把汪耀南手中的那個《島夷志》又抄了一遍。

這樣,這《島夷志》現在就有兩本了,一本在我手中,一本在汪耀南手中。

走水路坐船就輕鬆多了,在船上閒着沒事,拖拉機再次搞起。

這次一行有了十人,直接就是支了兩副場子。

到和州碼頭的時候,已經是九月初十了。

到了和州,老熟人就多了,首先這和州辦事處主任陳元貴就跟我彙報了我不在這段時間,和州的各項工作情況。

據陳元貴所說,現在我們的經濟形勢是一片大好。

沈萬三每個月都從蘇州發一船鹽過來,足有四萬多斤。且每個月都賣完了,當然這其中,有柳懷鏡不少功勞。

自打我去泉州後,這從和州運鹽賣鹽的事就一直是柳懷鏡在全權負責,常遇春只跟着他們來過和州一趟。

仔細算算,我離開和州也快三個月了,咱們的私鹽生意能迅速佔領市場,這柳懷鏡確實功不可沒啊。

用現在的話說,他也算是一個優秀的營銷經理了。

按陳元貴推測,不出五日,柳懷鏡應該又會帶人來和州拉鹽了。

我們索性就在和州休整幾天,過幾天和柳懷鏡的運輸隊伍一起回定遠。

當然,這之前,我們得把沈大哥船上的鹽卸下來裝進倉庫,讓他們的船好回去。

現在的沈大哥可是把我教他的那句“時間就是金錢”經常掛在嘴邊了。

因此,他手下的人可不敢在外面做過多的停留。

果然不出陳元貴所料,才九月十三日,柳懷鏡的人馬就來了。

我一看,浩浩蕩蕩的,足有五十多輛馬車。

柳懷鏡向我彙報,因現在私鹽銷量好,他特意請示二當家常遇春把運輸隊伍擴展到五十輛馬車。

每次從和州拉約三萬六千斤鹽到定遠,餘下的鹽由陳元貴賣給了和州這邊的一個鹽號的老闆。

三萬六千斤鹽,柳懷鏡每次在半路賣給滁州的一個鹽號老闆五千斤。

定遠縣鹽號的方老闆,每個月兩萬斤鹽是雷打不動地要。

餘下的鹽,拉回錐子山後,經常有濠州那邊的私鹽販子找他要貨。

有時這餘下的一萬多斤鹽,還不夠那幾個私鹽販子分的。

聽了柳懷鏡這個彙報,我知道當初是選對人了。這傢伙不僅辦事穩當,開拓市場、維繫客戶他還是有一套的。

在和州的日子,我也把偰蘭兒的事跟陳元貴、柳懷鏡他們都交待清楚了。

晚上,我一個人躺在牀上,思考着下一步的打算,和柳懷鏡他們一道回定遠、回錐子山後。我要先去黑石嶺看看周定成、劉善榮他們幾個折騰得怎麼樣了。

那隕鐵有沒有給我煉出來,那塊鋁合金板子,他們研究得有沒有眉目了。

同時,我想把譚誠他們四個也安排在黑石嶺,就在那裡給我開工印僞鈔。

畢竟那地方隱蔽,不易被人察覺。

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四百六十四章 商機再現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立和州辦事處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六百零七章 去陸家求親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錐子山傳來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
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蜜桃成熟時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四百四十二章 死神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十二章 張然殞命第四百六十四章 商機再現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立和州辦事處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一百二十五章 活捉阿古達木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六百零七章 去陸家求親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偰遜病逝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一百零三章 絕症肺癆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六百二十章 假伊尹,真董卓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錐子山傳來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