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虛空,空曠漆黑,無天地四方,無日月輪轉,令人分不清具體時間。
這是天地最恐怖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規則概念,秩序生靈進入其中,將會陷入混沌,有的人立刻異形,千首千面、四肢顛倒,又或是由生轉死,形態隨時變化,生命本質發生改變。
譁!
此時此刻,一身影驟然出現。
此人並未受到混沌環境的影響,法體澄明,法眼獨照,一雙法眼看遍萬物氣數。
隨着他的出現,混沌漸漸穩定,如同開天闢地,日月初照,星辰浮現,廣袤無垠的洪荒大陸形成。
此方世界,竟比外面的宇宙還要大。
“原來這纔是太一。”
樑嶽喃喃自語,略有領悟。
太一不是人格之神,應是天道的化身,此方世界正是太一所化。
樑嶽降落中央大陸,身形飄然如仙。
草木蔥鬱,巨樹參天,看着像是真正的世界,而不是剛剛纔從混沌當中誕生出來的世界。
樑嶽利用自身的仙帝大道將此界的氣數奠定下來,混沌才因此演化成世界。
樑嶽漫步林中,法眼掃視四方。
這個世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忽然走到幽深僻靜之處,小橋流水,落英繽紛,林中站着一名身着青衣,樣貌奇古,衣袍飄飛如仙鶴的老人。
老人身邊站着一名黑袍年輕人。
兩人低聲交談,不知說着什麼。
見到樑嶽過來,兩人對視一眼,眼中帶着一絲意外。
“看來我二人錯了,來者並非所想之人。”老者溫和笑道,“道友何方神聖?老朽姬軒轅。”
“在下顓頊。”黑袍年輕人惜字如金。
樑嶽也覺得不可思議,衆人尋找了這麼多年的王者,竟然身在此處,不對,是魂在此處。
“在下尸解仙樑嶽,二位有些不知,來者並非廣成子前輩……”
樑嶽將這幾千年的經過簡單敘述了一下。
兩人時而沉思,時而感慨。
樑嶽這一路的顛沛流離,亦是非常人難以堅持下來。
黃帝說道:“歷經千帆,道心澄淨,道友心境已圓融無礙。”
“天命在身,實至名歸。”顓頊這個絕地天通的上古帝王,此時也認可了這個陌生人。
三人說話的同時,黃帝與顓頊的身形漸漸變淡。
樑嶽有些錯愕,道:“兩位前輩,這是……”
“吾等即將魂飛魄散,以後人族交給你了。”
黃帝沒等樑嶽說話,指着上空高懸的烈日道:
“太一神乃天道化身,此乃宇宙大道之心,我們二人當年來此,藉助時空大道將先天靈蠶送出……”
千古秘密終於解開了,先天靈蠶正是黃帝與顓頊大帝的手筆,做完這些事,兩人元氣耗盡而亡,若不是湊巧樑嶽用氣數逆轉了此地大道,說不定還見不到兩人留下的殘魂。
顓頊繼續說:
“仙帝之上是大羅天仙,古往今來,從未有神達到這個境界,接下來看你的了。”
說罷,兩人緩緩消失。
樑嶽朝兩人深深鞠了一躬,目光堅定道:
“兩位慢走,我們終有一日會見面。”
自他甦醒,已明白外界天翻地覆,人族故人十不存一,已然到了滅亡的邊緣。
但是還有翻盤的機會。
樑嶽望向空中太陽。
此中蘊含了宇宙破滅的大恐怖,如今的道行亦不能抵擋。
他的目光漸漸堅定。
“須有“不破不立,羽化重生”之大毅力、大決心。”
樑嶽毫不猶豫,飛向虛空太陽。
這一次,他是先天靈蠶。
外界,人族即將遭遇最後的審判。李淳風、東君以及其他後天人族在天上結成周天星斗大陣。
羣星璀璨,三萬六千人,此乃人族最後的數量。
“同僚們,一起上!!”
李淳風擦乾嘴角鮮血,沾染鮮血的長劍遙指天空。
天上陰雲密佈,暗紅雲層漸漸降落,定睛一看,雲中是萬千醜惡鬼怪。
最中央是一隻金眼三足金烏壓陣。
這不是帝俊親自來臨,帝俊奠定天庭體制之後,將各族最頂尖的九名女子充入後宮,並輔以天材地寶,誕生出九個兒子。
眼前這隻三足金烏便是帝俊的三兒子。
剩餘的人類面對強大的先天神靈,此舉不亞於螳臂當車。
譁!
無邊太陽真火淹沒衆人。
“結束了。”
三足金烏收起火焰,化身爲樣貌俊美的青年。
人族有生力量徹底消失。
www⊙TTκan⊙¢O
“可惜,找不到樑嶽蹤跡。”
不過此人改變不了任何結局,人族數量本身就多,遺漏一兩個全無大礙。
三太子擡手示意,很快,衆靈消散,天地恢復寂靜,原地唯有人族遺蹟。
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族仍然有抵抗的力量,只不過不影響大局。
這個時代,正是妖族天庭的時代。
太一世界,烈日高懸。
痛!劇痛,痛不欲生!
烈日世界內是無邊金色焰火,樑嶽初入其間,第一反應是熱,隨後法身與元神剎那間蒸發。
整個過程極快,幾乎是一瞬間,樑嶽唯有一點真靈存活。
氣數急速下降,再下一息,樑嶽將真靈湮滅,永不超生。
“緊守靈臺,靜心凝神。”
樑嶽默唸口訣,不再試圖反抗宇宙大道,而是儘可能融入其中。
按照黃帝的說法,此乃宇宙大道所化,而樑嶽自己也是宇宙之一,爲何不能融入呢?
不知過去多久,烈火之中飄搖的青色真靈漸漸穩定下來。
樑嶽整個人陷入玄之又玄的境界,似與宇宙融爲一體,成爲繼太一之後,真正的天道。
青色真靈漸漸被同化,一旦同化成功,便是下一個太一,雖不是大羅真仙,但也不懼仙帝。
帝俊也好,帝江也罷,彈指間灰飛煙滅。
“不對!”
樑嶽忽然驚醒。
此道並非自己之道。
自己的道是有情之道,是人性大道。
剎那間,道路已定,真靈化爲人形,重塑肉身,白衣如羽,氣質若仙,眼眸恢復成黑瞳,彷彿與凡人之時沒有區別。
他打量了周身,欣慰笑道:“這纔是人間之道。”
說罷,他將烈陽縮小,一口吞下,領悟那最後的大羅真仙之道。
……
太元十一年秋,樑嶽成家,太守徵辟不應召。
閒雲野鶴,怡然自得。
此生逍遙天休問,古來萬事東流水。
會稽山腳,樑嶽與祝英臺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