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酒殺

(求收藏求推薦)

大批宦者執燈,將資始園照得通明,又有宦者抱來十幾壇酒,站在一邊待命。

皇帝轉向廣陵王世子張釋端,語氣前所未有的溫和,“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你想說什麼都可以,即便責備朕無情無義,朕也不會阻攔。”

張釋端無力地搖頭,說出當晚的第一句話,也是唯一的話:“是我們父子辜負陛下,陛下……陛下對我仁盡義至。”

“江東富甲天下,淮南控扼咽喉——朕已讓出半壁江山,還是不能令王叔滿意嗎?朕痛徹心肺,若天下可讓,朕寧願退隱山林,不勞王叔三番五次派遣刺客。”

張釋端淚流滿面,無言以對,得知父親的確參與刺駕之後,他比任何人都要痛苦。

“天下自有公道,朕亦無力扭轉,唯有一杯濁酒,以盡私情。”

宦者立即送上兩隻大碗,另一名宦者抱着酒罈斟酒。

皇帝仰頭一飲而盡,擲碗於地,指天道:“晝夜輪迴,陰陽反覆,天地視萬物如芻狗,萬物亦視天地爲無情。”

皇帝登基之後,改名爲“萬物”,特意下詔,稱這兩字分開不爲忌諱,合在一起卻只有皇帝能夠言說、書寫,民間流傳的書籍,紛紛改版“萬物”爲“衆物”。

“天地無情,人不可無情,爾等皆曾與釋端結爲朋友,朕不問過往,許爾等敬一杯臨別之酒。”

衆侍從猜不透皇帝的心意,沒人敢上前,跟在皇帝身邊的邵君倩開口道:“從樓中軍開始。”

衆人當中,樓硬地位最高,與張釋端卻算不上朋友,挪到近前,從宦者手中接過一碗酒,含含糊糊地說了幾個字,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www☢Tтkan☢℃o

張釋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拿過酒就喝,沒有半點推脫。

皇帝走到一邊,背對衆人,似乎不忍觀看。

皇甫階第二個敬酒,接下來是幾位王子王孫,濟北王世子張釋虞敬酒時全身發抖,欲言又止,竟然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能將碗中酒喝得涓滴不剩。

幾杯酒之後,衆人明白過來,這是真正的“送行之酒”,別人輪着敬酒,張釋端卻是一碗接一碗,稍有猶豫,身邊的宦者就會幫忙硬灌。

張釋端的身體開始搖晃,宦者攙扶,被他一把推開,接過酒碗,仍是一飲而盡。

敬酒還得繼續,越往後的人越是驚恐不安,將送別的話省下,不敢看人,接過碗匆匆喝下,立刻走開。

張釋端站立不穩,必須接受宦者的攙扶,連手中酒碗也得宦者幫忙拿握。

“取槊牽馬來!”皇帝突然開口。

長槊、駿馬送至,皇帝翻身上馬,橫槊於鞍上,向邵君倩道:“有酒有槊,豈可無詩?你爲朕吟誦一首。”

剩下的侍從職位相差不多,已經排好隊列,按序敬酒,無需邵君倩召喚,他稍一尋思,朗聲吟誦《詩經》中的一首:

湛湛露斯,非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愷悌君子,莫不令儀。

聲音時緩時急、時高時低,與皇帝舞槊暗合符契,一遍之後又吟一遍,由莊重轉爲悲涼,皇帝手中之槊忽失章法,亂刺一通,失手落槊於地,縱馬馳向遠處無人無燈的角落,很快回來,停在衆人面前,身姿挺拔,一臉冷漠。

樓礎無官無職,排在最後一位敬酒,張釋端早已失去知覺,被四名宦者架着,兩名宦者專職灌酒。

大家敬酒都不說話,樓礎接過酒碗,卻想說點什麼,“據說醉死之人來生當爲花仙樹靈,總之世子切莫投胎帝王之家。”

聽到這兩句話,樓硬在一邊臉都白了,急忙扭頭,看到皇帝似乎沒注意聽弟弟說什麼,臉色才稍稍緩和。

樓礎喝光碗中的酒,宦者將酒硬倒進張釋端嘴中,被吐出一多半。

皇帝跳下馬,大步走來,從宦者手中奪過廣陵王世子,緊緊抱在懷中。

張釋端早已失去知覺,身體墜向地面,皇帝力氣不小,更是托住,牙關緊咬,神色越顯堅毅。

時間一點點過去,皇帝不開口、不下令,自然沒人敢說、敢動,束手站立,只覺得這個夜晚越發陰冷,冷入骨髓,冷入腑臟,冷入心中最深之處,即使明天豔陽高照,也沒法再讓他們暖和過來。

皇帝垂頭,失聲痛哭。

邵君倩最瞭解皇帝,代爲做主,輕輕揮手,命侍從、宦者全都退下,留皇帝一個人在園中悲痛。

皇帝的哭聲時斷時續,高亢時如狼嚎,嗚咽時如慈母送子,衆人等在園外,心中惴惴不安。

哭聲終於停止,又過許久,邵君倩悄悄進園,很快出來,輕聲道:“皇甫司馬、樓十七公子留下,其他人可以退下,清晨出皇城,明後兩天都不用來。”

衆人如釋重負,紛紛告退,樓硬心中卻不踏實,過來小聲道:“爲何留我弟弟?因爲他亂說話嗎?”

邵君倩道:“陛下自有道理,皇甫司馬不是也留下了?”

皇甫階臉上擠出一絲微笑,絲毫不覺得這是榮耀。

樓硬只敢在邵君倩面前問一句,拱手告辭,沒跟樓礎說話。

邵君倩帶樓礎、皇甫階入園,示意幾名宦者跟進來。

張釋端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皇帝僵立側旁,胸前沾着大片嘔吐污跡。

“釋端生爲世子,死爲世子,葬禮要符合身份。”

邵君倩與宦者稱是,要上前搬走屍體,皇帝卻擺手阻止,低頭看向那張已然凝固的臉孔,“他從小留在我身邊,名爲兄弟,實爲父子,我待他如同己出,以爲能夠慢慢感化王叔,從未想到會有這樣一天。”

皇甫階小心翼翼地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廣陵王父子謀逆……”

“謀逆的是廣陵王,釋端並不知情。”

皇甫階馬上改口,“本朝有連坐之法,父既謀逆,子當株連,自然不能因人廢置。端世子的遭遇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他本人,唯怨廣陵王狼子野心,害己、害人、害子,萬死難贖其罪。”

皇帝長嘆一聲,情緒稍緩,揮手命宦者擡走屍體。

“天下人當以朕爲殘暴?爲無情?爲大公無私?”

皇甫階剛要回答,皇帝的目光卻已轉向樓礎,皇甫階急忙識趣地閉口,後退兩步旁觀。

“陛下是問當今天下人,還是後世天下人?”樓礎道。

皇帝大笑,悲痛之情一掃無餘,“當今如何?後世如何?”

“當今天下人尚不敢談論縣宰,何敢橫議陛下所爲?後世天下人……唯以治國論賢愚,不以一時評高下。”

“不錯,明君亦有殘暴之舉,昏君也有聰武之時,後人評論先帝,不過看開疆多少、殖財貧饒、生民衆寡,朕前路漫漫,何必糾纏於一人?”

皇甫階察覺到皇帝心情變好,立刻上前道:“天下人仰視陛下,如幼子嗷嗷於父母,萬望陛下珍重,勿失民望。”

皇帝冷淡地說:“你也算是讀過書的人,本事卻都用阿諛奉承上,可憐可嘆,不如樓卿,至少敢說幾句實話。”

皇甫階笑道:“同一位先生教出的弟子還分三六九等呢,樓公子屬於上上,我屬於下下,並非不說實話、真話,實在是看不出陛下所作所爲有何錯處,樓公子一提,我才豁然開朗。”

皇帝嗤笑一聲,向樓礎道:“樓卿有才、有貌、有心,雖爲禁錮之身,不妨礙進言獻策、忠君報國,只可惜,樓卿之才乃是惡才,樓卿之貌乃是僞貌,樓卿之心乃是反心。”

園中只有四人,皇帝話說完,邵君倩不動聲色,皇甫階卻露出興奮至極的神情,隨即低頭掩飾。

皇帝終於要向樓家動手,樓礎反而感到一陣輕鬆,他應該恐懼,也一直以爲自己會恐懼,事到臨頭,卻發現心中並無多少觸動,或許是張釋端之死帶來的影響尚未消失,他對自己的安危不怎麼在意。

“陛下自滿,放眼天下,並無陛下可用之才。”

皇帝大笑,向另外兩人道:“爲什麼朕早沒發現他呢?若假以時日,或許能讓他爲朕所用。”

邵君倩笑而不語,皇甫階忍不住道:“吳國遺孽,反心附骨,生即有之,終歸不會忠於我天成。”

“嗯,吳人強項,寧死不屈,卻不懂得撫民治兵,以至於國破家亡,再多士民殉國而死又有何益?樓礎,你還有何話說?”

“只恨手無利刃。”

“哈哈,那裡有長槊一根。”

樓礎真看向不遠處的長槊,皇甫階搶先一步攔住去路,邵君倩慌道:“我去叫人。”

皇帝卻極冷靜,“不必,樓卿若想力取,朕給他一次機會。”

“萬萬不可!”皇甫階張開雙臂,做出誓死護駕的樣子。

樓礎沒動,他平時倒也舞刀,可無論是技藝,還是膂力,都與皇帝差得太遠,“微臣鬥智不鬥力。”

皇帝微笑道:“你覺得自己還有智可鬥?”

樓礎不開口。

皇帝盯着樓礎,向皇甫階道:“回去告訴你父親,可以動手了。”

皇甫階跪下磕頭,幾乎要歡呼出聲,起身告退,又看一眼地上的長槊,“我叫人進來……”

“朕說過不必。”皇帝根本不怕樓礎,像貓按住小鼠,只想如何玩弄,不關心自身安危。

皇甫階跑出資始園,皇甫家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到了。

“陛下今後要用誰除掉皇甫家?”樓礎問道。

皇帝微笑,“你會看到的,因爲朕要留你在身邊,讓你親眼見到樓家傾塌,羣臣束手拜伏,天下再無一人敢生異心。朕還要讓你看到亂賊灰飛煙滅,賀榮醜類盡屠。後世將稱朕爲千古一帝,而你——不會在青史上留下隻言片語,連你那可笑的刺駕計劃也不會被任何人記得。”

皇帝收起笑容,上前兩步,逼近樓礎,“廣陵王可以謀反,大將軍可以謀反,你不配,你和那個馬維都是無足輕重的螻蟻,心懷天下不過是你們用來安慰自己的謊言,天下與你們無關,你們只配做臣服之隸。”

樓礎安靜地聽着,不做辯解,無需辯解,目光直視皇帝,儘量不去看皇帝身後的邵君倩。

邵君倩雙手執槊,正站在那裡發呆。

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十七章 故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五章 榜單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十章 空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裝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四百五十四章 稱王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章 新朝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四十章 拒婚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五章 榜單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五百章 留下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四百章 大仇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
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五百二十七章 險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四百九十一章 殺俘第二百四十三章 勸老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燒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十七章 故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七十四章 傳授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一百九十六章 互猜第五章 榜單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六十六章 偏居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十章 空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裝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三百五十六章 分割第二百五十二章 將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四百八十三章 爭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要賞第四百五十四章 稱王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七十九章 人質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一百九十七章 耿士第一百章 新朝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一百一十二章 軍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三百二十五章 太早第二百二十一章 稍等第五十四章 相惜第四十章 拒婚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五章 榜單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五百三十六章 衆叛第九十六章 觀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對錯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人之請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三百三十六章 答酒第一百八十章 良機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三百四十章 扣押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一百七十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三十八章 小人第五百章 留下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二百零四章 同勝同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自做決定第四百章 大仇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輸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一百二十九章 執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三百一十四章 怪罪第三百二十章 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