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

高聖澤從外面進來,叩首三次,擡頭道:“陛下,一切都準備好了。”

馬維嗯了一聲,目光掃過痛哭的妻子與茫然的兒女,最後落在徐礎身上,微笑道:“雖未同生,卻能共死,也不枉我與礎弟相識一場,想當年你我二人,以白衣而奮起刺駕之時,何等豪氣,今日之死亦不失壯麗。”

“我在騙你。”徐礎道。

馬維微笑點頭,“你是謀士,騙人是你的本行,我偶爾上當兩次,不會在意。”

“我是說這次進城,此時此刻。”

“什麼意思?”馬維稍顯疑惑。

“我剛纔說樑王欲奪天下,先要南下淮州。”

“我覺得很有道理,那是謊言嗎?”

徐礎搖頭,“那不是謊言,但是南下淮州只對樑王有用,換成寧王,北上淮、冀州卻是一着錯棋。”

“嗯?”

“立足江東以觀天下,則北方皆非當務之急,尤其是在籠絡到鮑敦之後,更是無需寧王親自出徵,上上之策乃是向鮑敦許以重賄,讓他強奪幷州,至少不要退出幷州,牽制冀、秦,令兩州不得聯手,遙指淮州,令盛家維持觀望之勢。北方不出強敵,寧王可傳心平定江南,大軍逆流而上,盡奪荊州,然後傳檄益州,共同發兵北上,分割諸州,聯弱攻強,大勢盡在寧王手中。”

“益州可傳檄而定?”

“益州新王可能纔剛剛誕生,鐵家兄弟並無爭鼎之心,卻常有北奪漢州之心,寧王只需保證新蜀王的名號與安全,再將漢州許給鐵家,傳檄可定。”

“嘿,你對我至少沒有撒謊。高聖澤……”

“請陛下聽我說完。”

馬維猶豫片刻,沒向老宦下令,轉而道:“我知道你在拖延時間,真的不必如此,至少在眼下,城裡不會有人救你。”

“待我說完,請陛下自定。”

“你說吧。”

“寧王確實是我的仇人,我不願看他奪得天下,因此遍行秦、並、冀三州,所作所爲只有一個目的,吸引寧王北征,誘他犯錯。”

“嗯。”馬維隱約明白了什麼。

徐礎拱手道:“實話實說,陛下兵敗幷州之後,所剩唯有鄴城一地,兵少將寡,難再稱雄,吸引不了寧王北上。”

“寧軍與鮑敦不日即將齊聚鄴城城下,據說是寧王親任統帥。”馬維有些惱怒。

“寧軍會來,寧王未必,這支寧軍很可能是從東都而來,打着寧王的旗號而已。”

馬維沉默一會,目光露出幾分嚴厲,“接着說。”

“我此次來,其實是要替漁陽奪取鄴城,用天成朝廷吸引寧王。”

“漁陽幹嘛不派兵來?”

“冀州軍大多還在幷州,漁陽兵少,僅能自保。”

“你……是來刺殺我的?”

徐礎搖頭,“我早已不用這一招,而且我也沒有這個本事,其實——”徐礎看一眼已經停止哭泣的林氏與幾個孩子,繼續道:“我猜到你會自殺。”

馬維目光冰冷,好一會才道:“但你沒料到我會拉上你?”

“我以爲陛下不會動手這麼早,至少會等敵兵到來。”

“我若死了,你自己有辦法守住鄴城?你知道城裡剩下多少兵卒?他們會聽你的命令?”

“我守鄴城,用的不是兵將,而是這張嘴。前來攻鄴者,一支是東都寧軍,一支是鮑敦之軍,寧王不在,兩將必然爭權。鮑敦與我有舊,我能勸他暫退一步,不出十天,冀州大軍亦會趕到。”

“好一個徐礎,果然詭計多端。”

“當初放生寧王,是我的錯,應當由我彌補。寧王有千軍萬馬,我只有這張嘴,不行險計,絕非他的敵手。”

馬維不語,跪在門口的高聖澤卻聽出幾分意思,忍不住道:“徐先生若能勸退鮑敦……”

馬維厲聲道:“那又怎樣?大梁沒有援兵,勸退鮑敦,還有寧軍和冀州軍。”

“鮑敦新附寧王,難言忠誠,他此前曾多次換主,寧王縱然信他,鮑敦自己心中不能沒有疑慮,我可能沒辦法勸他重歸陛下,但是能行離間之計,令鮑敦與東都寧軍反目,雙方都無力進攻鄴城。至於冀州軍,陛下原本就已歸順朝廷,我能讓歡顏郡主招回將士,唯有一點,陛下必須去掉帝號。”

“你與鮑敦很熟?”

“鮑敦第一個投靠的人就是我。”

馬維想起來了,鮑敦的確曾是徐礎的部下,但是堅守汝南,沒有跟來東都,只派去數百兵卒,“歡顏郡主會同意我獨佔鄴城?”

“晉王北遁塞外,雖說已非強敵,但是幷州一旦空虛,他還是會率兵重返,只憑這一點,我就能勸說成功。”

“嘿,歡顏郡主對你當然言聽計從。”

趁馬維不注意,林氏已將幾個孩子全拉到自己身邊,這時插口道:“大梁不絕如縷,縱有一線生機,陛下也不該放棄。”

馬維看向滿屋子的前樑遺物,又望向隔壁,那裡供奉着歷代樑皇牌位,喃喃道:“果真是祖宗顯靈嗎?”突然間,他擡高聲音,“徐礎,我焉知你這番話不是撒謊,用來保命?”

“陛下可自行定奪。”

馬維想了一會,“你將寧王引來北方,誰人獲益?”

“荊州宋取竹?”

“沒聽說過。”

“他眼下尚還弱小,但是已在荊州立足,郭時風替他南下湘、廣兩州……”

“郭時風跟他了?”馬維吃了一驚。

“沒錯,湘、廣雖是散州,人民不少,明年此時,就能向宋取竹提供兵將。”

“這個宋取竹什麼來歷?”

“他也是範閉的弟子,深受器重。他本人原是襄陽豪傑,人稱‘千手宋’。”

“哦,‘千手宋’我倒有幾分印象。”馬維疑心稍去,“我若守住鄴城,你拿什麼吸引寧王北征?”

“我會前去淮州,勸說盛家再入江東,報兵敗之仇,如果不成,只好順應時勢,改變策略。寧王平定荊州需要一段時月,我要在北方給他再尋一位對手。”

馬維盯着徐礎。

徐礎拱手道:“我此番所言皆是實話:陛下尚未入我眼中,朝廷與鮑敦,我會擇其善者而從之。”

“我要怎樣才能入你法眼?”馬維淡淡地問。

“獨守孤城而不氣餒,身落絕境而能重生,陛下何時能夠擁兵三萬,我會考慮,擁兵五萬,我會觀察,擁兵十萬,我則別無它選。”

高聖澤又在遠處插口道:“擁兵十萬,還用得着……”

馬維目光掃來,高聖澤立刻閉嘴,伏地不動。

“你給我出了一道難題。”

“若非難題,怎見本事?”

馬維重新看向妻兒,良久方道:“鮑敦大軍很可能後日便到。”

“我現在就出發,迎候鮑敦。東都寧軍若是先到,望陛下堅守,切莫棄城。”

“嘿,樑軍雖少,不至於連一兩日都守不住,你……”馬維兩步來到徐礎面前,“你若騙我,天理不容,我死後亦不饒你。”

徐礎一臉坦然,“陛下能暫棄帝號嗎?”

“可以。”

“那我不必騙你。”

馬維招下手,“老高過來。”

高聖潔起身小步跑來,“陛下有何吩咐?”

“先不要稱‘陛下’,我還做樑王。”

“暫時而已。樑王有何吩咐?”

“你帶上親信士卒,護送徐先生前去面見鮑敦,寸步不離左右,徐先生說什麼,任他說,你不必管,但是他若中途變計,不肯去見鮑敦,你替我殺了他。”

“遵旨。”

馬維回到寶座前坐下,以手扶額,無力地說:“全都退下,我要一個人待會。”

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馬維已是疲倦不堪。

在殿外,徐礎向林氏拱手道:“王妃珍重,樑王兒女,全要靠你一人。”

林氏唯唯一愣,隨即道:“徐先生一路上亦要小心。”

高聖澤已經叫來七八名衛兵,催促道:“徐先生,事不宜遲,快些上路吧,莫要嘴上說得好聽,做事時卻不盡心。”

徐礎笑道:“高總管對樑王忠心昭著,日月可鑑。”

“樑王真心待我,我亦以真心待樑王,廢話少說,出發吧。”

一行人先出王府,剛要上馬,徐礎道:“我還有東西落在住處,必須帶上。”

高聖澤只得又帶徐礎回住處將行李帶上,耽誤一些工夫,出門之後催得更急。

一行人騎馬走出不遠,當街被另一隊士兵攔下。

高聖澤大怒,喝道:“誰人攔路,不認得我是誰嗎?”

“天黑,看不清楚。”

“我乃樑王內侍總管高聖澤。”

“原來是高總管,請問因何深夜外出?”

高聖澤更怒,催馬上前,“誰是頭目,如此膽大……”

話未說完,對面幾名兵卒長槍亂刺,將他捅落馬下。

後面的衛兵大驚失色,正猶豫間,已被那隊兵卒包圍。

有人大聲道:“高聖澤欺下媚上,我等奉旨誅之,與你們無關。”

七八名衛兵立刻扔掉兵器,翻身下馬,站到一邊。

徐礎也下馬。

兵卒讓開,林氏從黑暗中走來,懷中抱着最小的兒子,“多謝徐先生相助,替樑王除此奸佞。”

“舉手之勞。”徐礎知道,這些話是說給周圍兵卒聽的。

林氏命兵卒將高聖澤的衛兵帶走,只留三名親信隨從在身邊,小聲道:“希望我沒有誤解徐先生的意思。”

“沒有。王妃又救我一命。”

“徐先生此前在殿中所言……”

“大部分是實話,但我沒辦法勸退鮑敦,鄴城即將失守。”

林氏再不多問,將懷中睡熟的幼子交給身邊的一名僕婦,交待道:“好好照顧我兒。”又向徐礎道:“我救徐先生,只爲這一件事。”

徐礎亦不推辭,“請王妃帶上其他孩子,隨我一同出城。”

林氏搖頭,“一個足矣。樑王的路即將走完,我的路也跟着到頭。唉,我不過是名尋常女子,再經受不住世事起伏。請徐先生切勿再勸,速速出城,能保住馬家一子,足感盛德。”

徐礎點下頭,牽馬走開,僕婦抱着樑王幼子,另外兩名男僕緊隨其後,匆匆奔向城門。

林氏望着幾個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只覺得心力交瘁,突然間又變得平靜,獨自走向王府。

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四章 文稿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話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九章 奠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十三章 求救第九章 奠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八章 新榜單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三百章 不說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頭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九章 奠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
第二百八十二章 邪門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四百九十三章 死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二章 橘枳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場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一百零五章 翻山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閒論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四百零三章 天王第四章 文稿第一百八十五章 屈伸第二百六十一章 離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四百五十章 失和第三十七章 信與不信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下城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話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八十八章 小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敵北迎第五十一章 名聲難得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一百三十七章 將帥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四百四十六章 忠臣第九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零九章 勸王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四百二十七章 六兄第三百五十一章 運氣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殺第九章 奠第二百九十四章 故事第十三章 求救第九章 奠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三百三十八章 欠酒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情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二百四十九章 恐嚇第八章 新榜單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第二十五章 強諫第二百七十一章 入土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四百八十二章 錯覺第二百六十章 西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七十二章 收軍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三百章 不說第二百九十七章 鑿缺第一百三十二章 矮人一頭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四百九十六章 遠勝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九章 奠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四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七十八章 逆徒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四百一十八章 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