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彈劾

“別這麼說,周小弟,你的人想練就練,不練則罷,不必強求,我此番前來找你,實是有事相求。”

“娘娘請講。”

“是這樣的,周小弟,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

......

“見過金公公。”在宮門前守候的石亨微微躬身,行了一禮。

“石大人有禮了。”金英雖是專門服侍景帝的大太監,卻也不敢在石亨面前託大,“陛下身子不舒服,無暇召見大人,大人請回罷。”

“陛下聖體有恙?嚴重麼?”石亨皺着眉頭問。

“老毛病了,陛下身子骨本來就弱,今早上朝許是貪涼,受了些風寒,不礙事,吃幾貼藥就好。”金英答道。

“那……還請公公盡心服侍陛下,代我向陛下問個好。”

“那是自然,石大人走好,不送。”

石亨輕籲一口氣,舉步向外走去,一出太和門,遠遠看見幾個身影,忍不住重重哼了一聲,一拂衣袖,也不打招呼,徑自離去。

“石亨這廝,仗着京師一戰立有大功,就驕橫跋扈,還縱容從子侵佔民田,倒賣軍糧,種種罪責,罄竹難書,徐大人,你放心,我等既爲御史,自當爲國請命,早晚要將此賊拿下問罪。”

見石亨走遠,一個青袍朝服的官員義憤填膺地開口說道。

“正是,我等御史自當爲國爲君,除此民賊。”旁邊數人也紛紛開口。

“諸公爲國爲民之心,元玉深自敬佩。”徐有貞團團作了一揖,“不過,石亨有功於朝廷卻是不假,又深得陛下信任,不可貪功冒進,咱們還是按之前說好的,徐徐圖之,每個月有那麼一兩個人上奏彈劾於他即可。

俗話說得好,三人成虎,長此以往,石亨終將失去聖心,這不,今日散了朝,陛下不是單獨召見於他了麼,咱們所圖之事,已然初見成效。”

徐有貞字元玉,去歲因治理黃河有功,回到京師之後,升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升官進爵的他,始終念念不忘土木之變時,因首倡南遷而遭受的種種羞辱。

這些羞辱,徐有貞統統歸罪到當今的景泰帝和兵部尚書于謙的身上。

儘管朱祁鎮、孫太后一脈因沾染上白蓮教,實力大損,朱祁鎮本人也被嚴密囚禁監控,難以再掀起什麼風浪。

而杭後又攜着當今太子,已在回京的路上,不出意外的話,皇位當由朱祁鈺一脈傳承下去。

但徐有貞仍不死心,雖然都察院副都御史的位置已然不低,但他深知自己背有污點,若皇帝就這麼由景帝及其子孫坐下去,于謙不會下臺,他也再難更進一步。

因此,如何禍亂朝綱,是徐有貞矢志不渝的信念。

想來想去,他把目標放在了武清侯石亨的身上。

石亨得於謙提拔,在京師一戰中因功封侯,其後與于謙鬧翻,與其侄石彪一道違法亂紀,這些徐有貞都知道。

他如今所做的,就是唆使手下御史不時攻訐石氏叔侄二人的劣跡。

畢竟石亨有大功於國朝,若是御史一窩蜂地彈劾他,景泰帝只會覺得有人想搞石亨,戒心一起,反而起不到什麼作用。

現如今這種細水長流的方式才更爲有效,奏摺不但要彈劾石亨叔侄的不法行爲,還要將其與于謙兩相對比,長此以往,不但能逐漸令石亨失卻聖心,更能激起他的怒火。

石氏叔侄二人皆起於宣大二府,與代王甚是相得,石彪甚至親自爲代王出面,爲其增加食祿。

若石亨不再受今上的信任和重用,以他驕橫跋扈的性子,估計會動點歪腦筋的。

“石亨既然蒙陛下召見,怎會這麼快就出來了呢?”有人問道。

徐有貞輕嘆一聲,表情凝重,“天子聖軀不安,恐怕才讓石大人逃得一劫。”

內心卻很興奮,景泰帝近些年愈發多病,一旦薨逝,太子尚未成年,就是禍亂朝綱的大好時機。

更重要的,是于謙去歲到張秋巡視黃河支流與運河河堤之後,本該與徐有貞一道北返京師,孰料還未出發,就有噩耗傳來。

其母身故,于謙不得不回鄉丁憂,這一去,就是二十七個月,徐有貞覺得機不可失,這段時日自己大有可爲,因此一回京師,就開始着手對付石亨。

表面上看去,他這是踐行御史職責,實際上如何,就只有徐有貞自己才清楚了。

石亨回到自己府上,在丫鬟的服侍下換了朝服,徑自朝自己書房走去,頭也不回地吩咐,“去,把仝先生給我請來。”

在金刀白蓮一案徹底塵埃落定之後,石亨見自己沒有受到牽連,沒隔多久,就把仝寅從大同召回了京師,繼續爲自己效勞。

今日又被那幫御史彈劾,要不是今上身體不適,說不得還要被敲打一番,石亨覺得任其繼續下去也不是辦法,遂動了向仝寅請教的心思。

進了書房,沒多大一會兒,仝寅就到了,石亨把前因後果一說,虛心求教。

仝寅拈了一會兒下巴上稀疏的鬍鬚後,開口說道:

“於本兵回鄉丁憂,不在京師,會不會是他擔心侯爺沒了掣肘,特意吩咐都察院這麼做的?不時用這等小事敲打侯爺一番,以防侯爺坐大?”

“什麼!”石亨大怒,‘騰’的一下站了起來,“他……他怎敢如此!”

嘴裡雖然這麼說,心下卻已是信了仝寅的說辭。

畢竟在京師一戰之後,于謙已是文臣之首,雖然管不到都察院,但只需稍作暗示,自有大把的人上趕着效勞。

更何況今日在太和門前,他可是見到了副都御史徐有貞,此人治河是于謙引薦的,于謙丁憂前,還專程去了一趟張秋巡查河堤。

想必兩人早已沆瀣一氣,說不定不時彈劾自己一事,就是于謙回鄉前吩咐徐有貞的。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石亨氣得直哼哼,如同困獸一般,在書房內來回走動。

“我和他好歹也並肩作戰過,當初舉薦其子,也是一片好心,他怎能如此待我?”

第315章 夾谷山第237章 入關第261章 鄰居第399章 萬勝第139章 破廟第76章 鴨舌羹第205章 逃逸第136章 張秋第35章 想法第313章 丐幫中人第55章 奢侈一回第125章 被攆第282章 挑釁第398章 搦戰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122章 悶棍第143章 走爲上第31章 認栽第298章 見面禮第360章 家門不幸第374章 教育爲本第47章 暫別第355章 萬事俱備第267章 收網第188章 燕山雪花大如席第318章 相見第287章 緩和第253章 麻煩第140章 發死人財第185章 添雙筷子第52章 衝陣第181章 病因第303章 礦藏第163章 發願第102章 開蒙第378章 稅警第87章 路引第156章 逃離第170章 罷鬥第120章 二人行第238章 賠罪第280章 河套第145章 失魂第119章 再失蹤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67章 往事(2)第194章 貓冬第103章 捱打第382章 大人第38章 隱患第18章 爭議第258章 金刀第321章 闖陣第258章 金刀第179章 奶茶第60章 火光第37章 夏雨第74章 救星第236章 火牛陣第389章 驚變第99章 定價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95章 武威第231章 大同第151章 西行第342章 蔣安第132章 動刀第233章 私章第346章 登門第250章 枯守第348章 阻礙第158章 板升城第311章 佈局第61章 再會(上了個推薦,四千字大章答謝)第96章 麪包第327章 遇刺第37章 夏雨第375章 離別第198章 詠雪第236章 火牛陣第59章 獨行第274章 良駒第168章 天賜之物第24章 故事第289章 渡河第122章 悶棍第345章 染病第395章 武威第296章 整合第59章 獨行第76章 鴨舌羹第123章 報官第304章 丁口第187章 謝禮第197章 討厭第137章 泰安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304章 丁口
第315章 夾谷山第237章 入關第261章 鄰居第399章 萬勝第139章 破廟第76章 鴨舌羹第205章 逃逸第136章 張秋第35章 想法第313章 丐幫中人第55章 奢侈一回第125章 被攆第282章 挑釁第398章 搦戰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122章 悶棍第143章 走爲上第31章 認栽第298章 見面禮第360章 家門不幸第374章 教育爲本第47章 暫別第355章 萬事俱備第267章 收網第188章 燕山雪花大如席第318章 相見第287章 緩和第253章 麻煩第140章 發死人財第185章 添雙筷子第52章 衝陣第181章 病因第303章 礦藏第163章 發願第102章 開蒙第378章 稅警第87章 路引第156章 逃離第170章 罷鬥第120章 二人行第238章 賠罪第280章 河套第145章 失魂第119章 再失蹤第324章 更進一步第67章 往事(2)第194章 貓冬第103章 捱打第382章 大人第38章 隱患第18章 爭議第258章 金刀第321章 闖陣第258章 金刀第179章 奶茶第60章 火光第37章 夏雨第74章 救星第236章 火牛陣第389章 驚變第99章 定價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95章 武威第231章 大同第151章 西行第342章 蔣安第132章 動刀第233章 私章第346章 登門第250章 枯守第348章 阻礙第158章 板升城第311章 佈局第61章 再會(上了個推薦,四千字大章答謝)第96章 麪包第327章 遇刺第37章 夏雨第375章 離別第198章 詠雪第236章 火牛陣第59章 獨行第274章 良駒第168章 天賜之物第24章 故事第289章 渡河第122章 悶棍第345章 染病第395章 武威第296章 整合第59章 獨行第76章 鴨舌羹第123章 報官第304章 丁口第187章 謝禮第197章 討厭第137章 泰安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304章 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