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農道長說道,“如果資質不夠,道長伯伯也會想辦法幫你進入巖雀學院的。”
此刻,李化農的眼神中竟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堅定,似乎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張書記也沒有過多的猜測,既然對方不想明說,自然也沒必要去追問。在張書記的心裡,他已經認了這個道長伯伯了。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他能看得出眼前這位道長的真誠,是真心實意的對他好,且不求回報。
就這樣,這輛馬車,載着二人,一路朝着巖雀學院報名的城市——彩虹城的方向駛去。
這一路上,張書記從李道長那裡聽說了蒼茫大陸上許多新奇之事,有家族之間的恩怨情仇,有門派之間的內部鬥爭,有仙家鬥法的戰鬥場景,也有獲得機緣的神奇秘境。當然,說的最多的還是巖雀學院。
“說起那巖雀學院……”李化農道長也耐心的給張書記答疑解惑。
原來,整個蒼茫星實在是太大了,修真界也實在太大了。哪怕一萬個凡人中出現一個修士,那也有不計其數的修士存在於這世上。
起初,修真界也相當混亂,打家劫舍、燒殺搶掠之事時有發生。隨着修真體系的不斷完善,修真界的一些大佬聚集在一起,以各大陸爲界限,分成無數個洲、郡、府。然後統一制定修真界的規範,慢慢的形成了現在的體系。
而修士修煉,可以有三個途徑,學院、家族和門派。學院的修行較爲正統,也是獲得蒼茫星八大陸的認可,家族和門派的修行則可以多種多樣,也並不杜絕。畢竟,在蒼茫大陸上就有許多超級家族和門派的勢力不容小覷,有的家族也會將自己的子嗣送入學院和門派,有的學院在學員畢業後可以去家族供職,或者去門派再深造,這些也都被允許。
“原來如此!”張書記聽懂了,這就和前一世的大學體系相當,大學畢業後可以留校深造,也可以去大公司服務,甚至達到一定水準,還可以自主創業。
就這樣,二人花了十多天時間,來到了巖雀郡的彩虹城,因爲巖雀學院的報名地點,就在這彩虹城中。
到了彩虹城門口,李道長支付了馬車費用後,就和張書記一道走進了彩虹城。
面對這種規模的大城市,不要說是張書記了,就是李道長,也已有多年沒有來過彩虹城了。看着這麼多年的發展變化,李道長也是感觸良多。
彩虹城是巖雀郡的郡會城鎮,建築風格類似張書記前一世的徽派風,建築大多是以磚、木、石爲原料,以木構架爲主建設而成。
巖雀學院今年招錄學員的起始時間是在三日後,結束時間需要再等上十日,因此二人在時間上還是比較充裕的,於是就打算在彩虹城裡溜達溜達。
這叔侄二人尋找了一家客棧,將隨身攜帶的行李都放在房內鎖上後,帶着盤纏來到了彩虹城的街上轉轉。
二人先是去了一家酒樓,讓小二炒了幾個下飯的菜餚,隨意吃點就出門轉悠去了。
說起來這張書記,上一世,也沒什麼多大的興趣愛好,一心撲在了工作上,撲在了事業上,就算他生命的最後一課,也是堅守着工作崗位。
所以對吃的、喝的、玩的,都沒有太大的追求。跟着李道長在彩虹城裡轉悠了大半天,也才走了極小一部分地方,因爲彩虹城實在是太大了。
走着走着,二人來到一間兩層樓的前面停了下來,一旁的店招上寫着“藏寶閣”三個字,李道長看了一眼張書記,看到張書記也比較好奇,於是就走了進去。
說是藏寶閣,其實也就是賣一些兵器、防具、配飾之類的物品。
店裡面積雖然不大,但裡面的人還是不少的。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就是爲了在茫茫的藏品中淘得寶貝。
說白了,就是撿漏。這和張書記前一世的古董店裡撿漏差不多。
此刻,有個小二正好送走了一名剛買了一件斗篷的客人後,就接待了張書記二人,“二位客官,有什麼需要的嗎?”
“我們隨意看看。”李道長繼續回答,“你不用理我們,我們自顧自看看,有需要了再叫你。”
“好嘞,二位客官裡邊請。”說完,這二小就跑去到另外的客人那邊詢問有沒有中意的物品。
李道長和張書記二人,一個櫃子一個櫃子的看。有好幾個櫃子都是擺放兵器的,分門別類整整齊齊,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鐗錘抓,鏜槊棍棒,柺子流星,不同材質大小的兵器一應俱全。
才勉強看完兵器櫃子,二人心中就升起了別樣情緒,感嘆這藏寶閣真是樣樣齊全啊。
再來到防具櫃子,也是琳琅滿目,讓二人目不暇接,金銀銅鐵的鎧甲、護腿應有盡有,鑲嵌有紅的、白的、綠的、紫的各類寶石也是數不勝數,金屬的不喜歡?那還有絲制的、綢編的。白色的不喜歡?還有其他五顏六色的防護道具。穿在身上的不喜歡?那還有套在手上,按在臂上的材質、大小各異的盾牌。
二人繼續逛着。接下去就是一些零星瑣碎之物,沒有什麼讓二人心動之物。
於是二人就打算離開,在走出大門的時候,店小二歡送的聲音傳來,“二位客官,下次再來,慢走。”
李道長想到的是大地方就是不一樣,而張書記覺着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如何,與服務行業息息相關。
這三天,就在李道長和張書記二人的轉悠當中度過,其中李道長還特地出了一趟門,聽說是去找他的師兄,就是在巖雀學院跑外業的煉氣期師兄。
張書記也是聽李道長說“一切順利”,就沒再過問。
其實,張書記不知道的是,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在李道長的師兄看來,你一個凡人還想和他套近乎嗎?當然,在李道長將自己珍藏多年的三品靈芝送給他師兄後,他師兄明顯換了一副面孔,表示都是同門師兄弟,不要這麼客氣,嘴上這麼說,手還是把那三品靈芝收了去。
李道長也與他師兄在觥籌交錯中,定下來,要是張書記資質足夠,則進入學院深造未嘗不可,但如果資質不夠,他師兄可以幫助打點些關係讓張書記留在巖雀學院外門,等達到煉氣期後再進學院繼續深造不遲。
當然,李道長在和張書記說這段的時候,自然沒有把贈送三品靈芝之事告訴張書記的。
最後交代了張書記,以後做人做事,要“穩”!李道長說的“穩”,其實就是要小心行事,不能得罪小人,要多做明哲保身之事。
而在張書記聽來,這個“穩”不正是他這一世要追求的“摸魚”之道嗎?
在這大千世界芸芸衆生之中,摸出一條屬於他張書記的摸魚之道來。
此刻,在張書記看來,摸魚之道的“穩”字境界,已然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