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退讓

第1050章 退讓

蕭瑞只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跟謝慕林說了說,並沒有說得太詳細。謝慕林知道了他的意思,也很贊同,然後就不再追問下去了。

她固然是覺得蕭瑞的做法很正確,可北平離京城太遠了,再好的做法,也要看時效性的。蕭明德將軍曾經做過一些讓她覺得納悶的事,似乎並不是什麼非常聰明的人,會如何選擇還真是難說。她着急又有什麼用呢?還不如安安靜靜地等待京城方面的迴音。

反正,就算蕭家真的無可救藥了,燕王與蕭瑞這邊也會幫着求求情,保住蕭家人性命的。只要性命保住了,權利、地位什麼的,也就不重要了。蕭家人接連犯蠢,又不知輕重地攪和進奪嫡之爭,支持的還是個心狠手辣卻沒有心胸與真才幹的三皇子,事敗後受到點懲罰也是應該的。蕭瑞能不忘養育之恩,到現在還願意給蕭家獻策,就已經很對得起這份恩情了。

謝慕林現在對於京城最近發生的薛老太師遇襲一案更感興趣。她問蕭瑞:“你覺得會是哪一方的勢力乾的呢?會是曹家嗎?”

蕭瑞略一沉吟:“不好說。如今曹家表現得十分老實低調,專心爲了曹皇后守孝,承恩侯乞病的摺子也遞上去了,還與皇上演了一出三留三辭的戲碼,把表面功夫做足了,正式致仕。承恩侯還給至今仍與他家保持往來的姻親故交去信,說明自己要退出朝廷,安心養病,連兒子本來預備要出仕的盤算都打消了。他又與二房曹二爺重歸於好,兄弟倆遇事有商有量的。連曹皇后的喪事,承恩侯也藉口有病在身,把很多庶務都交託給曹二爺代理,而非讓其子曹文泰出面。”

甚至連承恩侯乞病的摺子,都是通過曹二爺,請託江侍郎轉交呈到御前的。江侍郎原本一直在忙着打點吏部,希望能給自己謀一個富庶點的任所,但幫着轉呈了摺子後,他打點的動作就慢了下來。估計也是覺得,一旦曹家成了富貴閒人,對朝政再無影響力了,他家的姻親就沒有了顧忌。江家人就算不外放,也是沒問題的。江侍郎當然更情願留在中樞啦。

曹皇后死後,承恩侯如此主動地退出了權力中心,還公開向親友故交宣揚,無論他是真心還是假意,有這一番造作在,皇帝都會當他是真心要退,不會給他任何反悔的機會。曹家至少在未來十年內,都不會再回到朝中。十年之後,若是皇上不允,他們家還得繼續韜晦待時。興許等到下一任皇帝上位,曹家也未必能等到機會。但凡是有點腦子的皇位繼承人,在知道曹家曾經權傾朝野,甚至影響到了皇帝權威的過往後,都不可能重用他家,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可以說,承恩侯這一步走出去,就代表着曹家放棄了掙扎,願意在今上治下,做一個沒有實權的順臣了。

當然,曹家也通過這種方式,謀得了一條活路。他家在軍中曾經的威望,曾經掌握過的人脈,那些都不會這麼快消失的,仍舊可以爲他家所用。他家目前所掌握的財富,也能擔保所有人繼續過得富足。只要他們不行差踏錯,皇帝就不會再對他們下手。如今越發重視身後名聲的皇帝,原也不希望自己在史書上落得個“不善待功臣之後”的名聲。所以,只要曹家沒有明顯的反跡,皇帝就不會冒險。至於私底下後者要如何對付那些曾經猜忌過的曹家人,那就不是能放到檯面上議論的事了。

蕭瑞認爲,目前曹家一切都以低調爲先,得配合曹皇后的苦肉計,儘可能地向世人展現自己的退讓,讓皇帝相信他們不再是皇室的威脅。這是曹家的保命之法。在這條原則面前,其他一切都不那麼重要了。承恩侯只怕騰不出手來對付薛老太師和蕭家。曹家人只怕從來都沒把三皇子放在眼裡過。

謝慕林倒是覺得:“承恩侯可能騰不出手來,但不代表這事兒就真的跟曹家沒關係了。曹皇后能捨了自己的性命行苦肉計,斷了蕭貴妃與三皇子的後路,又怎會對蕭家手軟呢?只有蕭家敗了,三皇子才真正失去了崛起的機會。至於薛老太師……他倒是一心要支持太子呢,無奈太子自己不爭氣,薛家實力又有限。既然曹皇后都決心要讓太子放棄儲位了,再舍一個薛老太師,讓太子顯得更可憐更弱勢更無助,也更沒有反抗之力,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我甚至懷疑,連薛家摻和進揭穿蕭琳與三皇子私情一事,也是曹皇后的人在暗中搗鬼。”

不然三皇子與蕭琳私下在一起那麼久了,孩子懷上了又落胎,才稍稍顯露出點痕跡來,怎麼呼啦一下,就滿京城人都知道他倆的私事了?蕭夫人固然是在請婦科聖手一事上撒了謊,但沒有人故意傳播,誰會留意將軍府一個妾室的丫頭在藥鋪裡買了什麼藥,說了什麼話,正好跟蕭夫人的說辭相矛盾了呢?

就象是曹皇后遇刺一事,明明皇帝三令五申,不許宮人外泄消息了,小道消息還是在三兩天內傳遍了京城,甚至還前後換了兩個版本!沒有人故意放謠言,京城不會有那麼多人討論誰是那個罪魁禍首,更不會覺得蕭貴妃與三皇子更象是真兇,因爲蕭家有那個實力,而蕭家小姐又正好與三皇子珠胎暗結,雙方撕擼不開了!

這一切都象是曹皇后與曹家人一方在背地裡推波助瀾,那麼他們再拿薛老太師這個老親家重施一回苦肉計,把蕭家父子徹底拉下水,又有什麼不能理解呢?宮裡侍衛的異動,還可以說蕭家人只是有嫌疑,但京西大營的士兵襲擊朝廷重臣,蕭家父子卻是再也脫不了干係了。

蕭瑞想想,也不得不承認未婚妻的分析有道理,嘆息道:“三殿下也能想到這一點,可他有這份聰明,爲何不能用在正事上?如今蕭家泥足深陷,他也同樣討不了好。既然曹家都能爲了長久之計,都能放棄權勢,爲何他就不能老老實實做個富貴閒王?皇上明擺着就不考慮讓他繼位呀!”

謝慕林哂道:“那畢竟是一國之君的尊位,如果三皇子野心勃勃,只怕沒那麼容易放棄這個夢想。你也知道,他是個小氣又自負的人,對於認定的目標,應該是非常執着的。我倒是有些擔心,他本來都靠着算計蕭琳來爭取到蕭夫人與蕭琮的支持了,只需要慢慢說服蕭將軍,就有很大機會得到蕭家的助力,如今計劃失敗,他惱羞成怒之下,會不會又想出什麼陰謀詭計來?”

蕭瑞挑了挑眉,也想到了一件事:“太子若真要被廢,二皇子又很可能被貶爲庶人,只剩一個四皇子清白無恙。倘若四皇子出點什麼意外,哪怕三皇子身上有種種污點,只怕皇上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本章完)

第79章 計劃第51章 感嘆第550章 影射第1651章 效忠第821章 反悔第272章 細賬第133章 梨兒第1109章 夜談第1479章 耳語第157章 送人第1576章 閨密第37章 利落第788章 母女第636章 驚喜第132章 人手第111章 搬家第294章 回報第418章 捎話第59章 憋屈第831章 對望第1669章 朱玦第476章 不平第194章 清點第827章 歡喜第1244章 慈雲第1387章 底氣第1157章 真兇第473章 打擊第381章 一夜第341章 楊四第1094章 後賬第621章 母女第1122章 朱瑞第193章 接連第249章 “逃亡”第1154章 緣由第705章 怒火第562章 金山第174章 收拾第732章 永齊第150章 可惜第1270章 嗣子第384章 迴歸第136章 湯碗第879章 瘋語第1671章 用心第1371章 見面第1312章 操心第595章 思考第200章 謠言第650章 送行第1201章 戒心第1335章 齊備第491章 調養第124章 共識第525章 春盤第1318章 入住第182章 表露第519章 賓主第354章 中秋第980章 赴宴第446章 母女第491章 調養第913章 盤算第27章 策反第1618章 添堵第1570章 探病第946章 不滿第972章 傳聞第136章 湯碗第606章 來信第1215章 閒談第993章 鬱悶第1058章 疑慮第1174章 野望第1622章 願望第400章 請求第1582章 矯詔第734章 後續第842章 新幕第1005章 醒悟第1643章 新君第428章 警惕第96章 心跡第1490章 齋宮第517章 原委第556章 第五百五十兒章 不安第733章 失敗第1035章 爲難第661章 點燃第603章 襲擊第987章 八卦第912章 暢談第235章 蘇州第783章 好消息第1566章 雜亂第99章 報備第899章 心思第235章 蘇州第1463章 立場
第79章 計劃第51章 感嘆第550章 影射第1651章 效忠第821章 反悔第272章 細賬第133章 梨兒第1109章 夜談第1479章 耳語第157章 送人第1576章 閨密第37章 利落第788章 母女第636章 驚喜第132章 人手第111章 搬家第294章 回報第418章 捎話第59章 憋屈第831章 對望第1669章 朱玦第476章 不平第194章 清點第827章 歡喜第1244章 慈雲第1387章 底氣第1157章 真兇第473章 打擊第381章 一夜第341章 楊四第1094章 後賬第621章 母女第1122章 朱瑞第193章 接連第249章 “逃亡”第1154章 緣由第705章 怒火第562章 金山第174章 收拾第732章 永齊第150章 可惜第1270章 嗣子第384章 迴歸第136章 湯碗第879章 瘋語第1671章 用心第1371章 見面第1312章 操心第595章 思考第200章 謠言第650章 送行第1201章 戒心第1335章 齊備第491章 調養第124章 共識第525章 春盤第1318章 入住第182章 表露第519章 賓主第354章 中秋第980章 赴宴第446章 母女第491章 調養第913章 盤算第27章 策反第1618章 添堵第1570章 探病第946章 不滿第972章 傳聞第136章 湯碗第606章 來信第1215章 閒談第993章 鬱悶第1058章 疑慮第1174章 野望第1622章 願望第400章 請求第1582章 矯詔第734章 後續第842章 新幕第1005章 醒悟第1643章 新君第428章 警惕第96章 心跡第1490章 齋宮第517章 原委第556章 第五百五十兒章 不安第733章 失敗第1035章 爲難第661章 點燃第603章 襲擊第987章 八卦第912章 暢談第235章 蘇州第783章 好消息第1566章 雜亂第99章 報備第899章 心思第235章 蘇州第1463章 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