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懲罰

第1056章 懲罰

清白不清白的,哪有這麼容易證明?

蕭貴妃自己不幹好事,纔會掉進曹皇后一方的人設好的圈套裡,如今曹家人只會盼着釘死她,怎麼可能讓她有脫身的機會?三皇子一點兒證據都找不着,想要證明生母的清白,可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辦到的。

他本身就惹了皇帝不快,禁足結束後雖然有所緩和,卻又鬧出了與蕭琳有私情的醜聞。皇帝只會覺得他一點兒都不乖巧孝順,對自己這個皇父的命令陽奉陰違,心裡怎會有好感?皇帝本來就不打算讓他做新儲君,還要嫌他不省心總愛惹事,就算心裡知道蕭貴妃多半隻是被曹皇后算計了,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順水推舟叫蕭貴妃擔下這個惡名。反正那是他的妃子,生活在他的後宮,名聲差一點兒,也不會餓死,還能替他省下不少麻煩。皇帝何樂而不爲呢?

三皇子沒有皇帝爲他撐腰,親舅舅蕭明德仍舊不肯支持他奪嫡,他還要死撐親生母親,力圖以一個清白無垢的背景去謀求新任儲君之位,只怕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了。

反正三皇子想要達成的目標一直沒有實現的希望,他又每每爲了生母,惹得皇父不快,總是被皇帝轟出去,連請求賜婚的旨意都遲遲沒有求下來。蕭夫人與蕭琮還在着急,蕭琳終日以淚洗面,只得轉過頭去求蕭明德出面了。以蕭明德在皇帝心目中的份量,爲女兒求一個皇子側妃的名分,應該是可以的吧?他們也不敢奢望皇帝會取消先前的賜婚,撇開名正言順的未來三皇子妃藍氏,讓蕭琳坐上三皇子正妃的寶座了。

蕭明德猶豫了兩日,終究還是去求見了皇帝。他與皇帝談了什麼,沒人知道。但他出宮之後,便交出了京西大營的虎符、官印,向家人宣佈他即將入兵部做左侍郎了,今後不會再擁有京西大營的兵權。

以蕭明德的官職品階與軍中威望,進了兵部後居然不是任尚書,而僅僅是做個左侍郎,已經算是一種降職了。然而蕭明德自己卻十分淡然地面對了這件事。他告訴自己的妻兒:現任兵部尚書上任不滿兩年,一直兢兢業業,也辦成了幾件大事,沒有任何失職之處,若是調職,無論是平調還是升職,都沒有安插的地方,皇帝不可能讓功臣平白無故地降職,就只爲了給他蕭明德空出位置來。所以,他只能是左侍郎了。從實權武將轉任文官,雖然有些丟臉,但也沒所謂。蕭明德認爲自己年紀不小了,也該歇一歇,尋個清閒的職位,好好考慮養老的生活。

不僅僅是蕭明德轉了文職,連蕭琮的調職文書也在次日送到了他的手上。蕭琮被調出了京城,前往長淮衛任職。他的新職位比當年蕭明德爲蕭瑞謀求的要高几級,但性質是差不多的。長淮衛安穩、富庶又清閒,卻沒多少立功的機會。調職到那樣的地方,倘若家族不給力,說不定就要在那兒蹉跎上十年八年的了。蕭家倒是個給力的家族,問題是,皇帝已經透露出了意思,蕭明德只得明白地告訴兒子,讓他不要指望三五年內能調回京城。

這是在懲罰蕭琮手握兵權卻爲了私心,摻和了皇子奪嫡之事。但同時,也是皇帝對蕭家獨子的保全。蕭明德認爲,皇帝肯定相信自己仍舊是個忠誠的臣子,所以爲了保住自己的血脈子嗣,才故意將蕭琮遠遠調開的,目的就是不讓他繼續跟皇子們攪和了,這樣才能在未來保得平安。蕭明德警告兒子,不要再跟三皇子有任何往來。

至於蕭琳,皇帝鬆了口,允許她嫁給三皇子,等身體養好之後直接就可以進門,不需要什麼儀式了。醜事鬧得沸沸揚揚的,皇家也要臉面呢,巴不得安安靜靜地把這件事混過去,別再引來外界的議論!當然,宮裡也暫時不會給蕭琳什麼側妃的名分,那是在打皇帝賜婚的正經三皇子妃的臉。等到三皇子與正妃大婚過後,若是正妃點頭,又或是蕭琳有孕,皇帝再考慮冊封之事。

皇帝的仁慈就只有這麼多,蕭琳可以自己選擇,到底是就這麼低聲下氣地嫁給三皇子,有情飲水飽,日後巴結討好了正室又或是生了孩子再擡舉爲側妃,還是不肯放下身段,以侍妾身份嫁給三皇子,仍舊在蕭家做個名譽掃地的大小姐?

蕭琳沒有給出確切的答覆,只是大哭一場,又在家裡鬧着要上吊自盡什麼的。蕭夫人一邊勸女兒,一邊求丈夫再去求皇帝開恩。蕭明德什麼都沒答應,只盯着兒子收拾行李,催他儘快啓程。蕭琮則是神色灰敗,看向妹妹的目光中都帶上了幾分怨恨。

蕭家失去了對京西大營的城衛軍的掌控權,三皇子的如意算盤似乎落了空。但他目前還在專心爲生母翻案奔走,蕭家那兒已經有好些天沒去過了,哪怕明知道蕭琮這位表哥兼副大舅子即將離京到遠方赴任,他似乎也沒什麼表示。這是否意味着他會疏遠蕭家呢?外人尚不得而知。

萬隆接連五日的情報將蕭家的最新變故說得清清楚楚,燕王得了信,已經在跟親信們以及衆位將領討論,本朝的軍事力量格局是否會產生變化了。目前京西大營是蕭明德原本的副將在代管着,新任領軍大將的任命書還未下達,也不知是哪位大將軍能得此殊榮。倘若是個跟北方軍中將領們合不來的,只怕將來還會有麻煩呢。燕王與蕭明德原本是軍中兩極,雖然來往不多,卻也相安無事,彼此間都有一定的默契。新任京西大營統領也不知有沒有那麼好打交道。

蕭明德進了兵部任左侍郎,更是把原本出身北方、與北方衆位將領關係不錯的左侍郎給擠走了,日後北方軍中要錢要糧,還能象從前那麼順利麼?雖說北平府也能供應不少錢糧,但朝廷的大將,也不能全指望燕王養了,是吧?

男人們都討論軍政大事去了,謝慕林從蕭瑞這邊得了信,更留意的是薛四姑娘的動靜。

這姑娘似乎還是謝映容單方面認可的恩人、好友呢!也不知爲什麼,認定了三皇子能有所成就,哪怕明知道他如今處境不佳,也仍舊供錢供人,連倒貼錢替人家正妃出嫁妝的事都幹了,還想拉攏自己的家族去支持他。三皇子莫非是給人灌了什麼迷|魂|湯?怎的薛四姑娘與蕭琳對他就這麼死心踏地呢?!

(本章完)

第137章 尷尬第1189章 消息第1601章 敲打第594章 詢問第479章 祖孫第884章 試探第1537章 孤行第580章 發瘋第1354章 獎勵第25章 生怨第1571章 疑惑第273章 水泥第1474章 佛堂第542章 東昌號第1631章 摔傷第846章 登高第402章 災後第1037章 約定第856章 犧牲第1365章 揚州第1663章 安定第1470章 栽贓第413章 密信第1490章 齋宮第845章 消停第73章 察覺第33章 釣魚第239章 甩鍋第1291章 看開第1453章 簪子第1585章 轉移第738章 舊案第924章 罵俏第892章 埋汰第671章 選擇權第268章 聳聽第1410章 猜忌第51章 感嘆第672章 再勸第1216章 準備第312章 讀信第574章 回信第1318章 入住第269章 放話第1154章 緣由第1182章 心意第254章 安排第1441章 平昌第687章 商議第530章 惱怒第648章 無言第1323章 察覺第189章 手足第150章 可惜第521章 猜測第1271章 反響第1309章 熱心第1427章 舊人第1246章 私語第351章 魚餌第711章 安排第1380章 請帖第1295章 建議第1124章 憤怒第1394章 煩躁第1476章 心切第416章 聯想第1331章 討論第895章 決定第1204章 讒言第996章 壞心第438章 病重第720章 黃岩第1641章 疑點第773章 相見第518章 和氣第1181章 保證第554章 果報第1533章 勢單第1515章 引導第360章 離開第268章 聳聽第177章 噎人第1356章 直白第1007章 大雪第104章 警告第880章 牆根第224章 驚慌第216章 掩人第513章 探問第1165章 陪房第173章 振作第926章 意圖第1055章 投靠第692章 心機第1124章 憤怒第517章 原委第1249章 盥饋第668章 不言第825章 天津
第137章 尷尬第1189章 消息第1601章 敲打第594章 詢問第479章 祖孫第884章 試探第1537章 孤行第580章 發瘋第1354章 獎勵第25章 生怨第1571章 疑惑第273章 水泥第1474章 佛堂第542章 東昌號第1631章 摔傷第846章 登高第402章 災後第1037章 約定第856章 犧牲第1365章 揚州第1663章 安定第1470章 栽贓第413章 密信第1490章 齋宮第845章 消停第73章 察覺第33章 釣魚第239章 甩鍋第1291章 看開第1453章 簪子第1585章 轉移第738章 舊案第924章 罵俏第892章 埋汰第671章 選擇權第268章 聳聽第1410章 猜忌第51章 感嘆第672章 再勸第1216章 準備第312章 讀信第574章 回信第1318章 入住第269章 放話第1154章 緣由第1182章 心意第254章 安排第1441章 平昌第687章 商議第530章 惱怒第648章 無言第1323章 察覺第189章 手足第150章 可惜第521章 猜測第1271章 反響第1309章 熱心第1427章 舊人第1246章 私語第351章 魚餌第711章 安排第1380章 請帖第1295章 建議第1124章 憤怒第1394章 煩躁第1476章 心切第416章 聯想第1331章 討論第895章 決定第1204章 讒言第996章 壞心第438章 病重第720章 黃岩第1641章 疑點第773章 相見第518章 和氣第1181章 保證第554章 果報第1533章 勢單第1515章 引導第360章 離開第268章 聳聽第177章 噎人第1356章 直白第1007章 大雪第104章 警告第880章 牆根第224章 驚慌第216章 掩人第513章 探問第1165章 陪房第173章 振作第926章 意圖第1055章 投靠第692章 心機第1124章 憤怒第517章 原委第1249章 盥饋第668章 不言第825章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