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反響

第1271章 反響

宗室元老們認可了人選,又有燕王與永安郡王朱瑞私下裡推動,興平郡王的嫡孫朱瑎,很快就被選定爲順義郡王府嗣子。

事情上報到燕王府,燕王立刻就拿去給太后過目了。太后問明朱瑎的身世、性情與爲人,又把他和他的妻子白氏宣進紫禁城裡見上一面,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了,乾脆利落,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

當然,就算北平這邊把事情確定了下來,朱瑎要坐穩了順義郡王府的嗣子之位,並且正式承襲順義郡王的爵位,還得先上報京城,由皇帝下旨,宗人府上冊才行。不過,太后都點了頭,四皇子與燕王夫婦都沒有異議,又有誰會在這件事情上添阻礙呢?

朱瑎離開紫禁城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恍惚的。他怎麼也沒想到,身爲家中小透明的自己,娘早死爹不愛的,只有祖父祖母對自己還有幾分關照,走運娶了個稱心如意的妻子,無奈前程受父親與繼母、嫡長兄約束,難以出頭,正想着要分家出來,另尋出路呢,萬萬沒想到餡餅就砸在了他的頭上。

宗室長輩們是直接跟他祖父興平老郡王商量此事,而祖父興平老郡王又直接傳了他父親過去宣佈結果的,並沒有讓他父親考慮,又或是在他家裡另外挑人的意思。他父親雖然有所質疑,無奈祖父拿定了主意,便是繼母哭到眼都腫了,嫡長兄家的嫂子鬧個沒完,這事兒也沒有改變的可能。他就這麼胡里胡塗地被過繼出了這個家,從此以後,就要成爲郡王了。

祖父老郡王還對此十分滿意:“如今這任的燕王一向人品不錯,打仗打得好,持身正派,也願意彌補我們這些老王的血脈後裔。雖說不能叫我們得了燕王府的基業,但好歹多補給我們家一個郡王的爵位,也不算虧了。你別理會你爹孃兄嫂都說什麼閒話,這事兒雖然未下旨,但太后都點了頭,便算是定下了。皇帝再怎麼樣,也不能駁了他親孃的面子。

“回頭你去見一見仁和縣主,放話震懾一下她公婆和婆家人,她便會認你了。然後你就收拾東西,帶着你媳婦搬進順義郡王府去吧!順義郡王府開府已久,連個正經主人都沒有,全府上下只由得一個偏房妾室指手滑腳,太不象話!沒得丟盡了我們宗室的臉面!你們夫妻趕緊去清理一番,重新立起規矩來,也叫外人不至於小看了你嗣祖母和嗣父。再怎麼說,他們也是先帝的原配和嫡長子,你如今也算是先帝的孫子了,不比永安郡王差!”

朱瑎聽得目瞪口呆,但他還算聽話,乖乖回頭跟妻子白氏商量了一下,兩人連家都沒回,出了祖父的郡王府,轉頭就往仁和縣主家去了。

仁和縣主近日正忙碌着與丈夫收拾行李,預備進京去謀官呢。他們打算跟着太后與四皇子一起走,所以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可他們到底要帶些什麼行李,還沒個頭緒,女兒是否要同行?儀賓要不要帶幾個堂兄弟表兄弟去做幫手?這些事也都沒定下來。仁和縣主想帶女兒走,可婆婆覺得孩子小,萬一撐不住長途跋涉就麻煩了,還不如放在家裡,反正有祖父母照看,不會有什麼差錯。仁和縣主哪裡捨得?再加上婆婆又想往儀賓身邊塞丫頭,哪怕說了不是通房,縣主心裡也老大不情願,正跟婆婆鬧官司呢。儀賓雖覺得不耐煩,但如今正要依靠妻子帶揳去謀官,只能忍了,尋了個藉口跑去前頭書房,避開母親和妻子的爭端。

朱瑎就是這時候帶着妻子上的門。聽說他就是北平宗室與燕王府合力爲順義郡王選定的嗣子,還得到了太后與四皇子的認可,仁和縣主就震驚了:“這事兒怎麼定得這樣快?!我都沒聽到消息,只知道我娘還在各府裡挑人呢!”

朱瑎訕訕一笑,一臉憨厚地說:“長輩們都說,要儘快定下人選,等太后娘娘回朝跟皇上說了,皇上自然就會下旨了。年底的時候祭祖,總要讓祖母與父親在知道追封恩典的同時,也聽到自家後繼有人的好消息纔好。”

白氏也在旁道:“是呀,姨娘想挑個年紀小的,固然是好養熟。可是縣主這兒處境也不容易,若能早些得個年紀大些的兄弟撐腰,總比等着小兄弟長大強。”

這話正說中了仁和縣主的心事。其實縣主也不是沒怨過母親徐夫人的,無奈徐夫人堅持,說是真要挑嗣子的話,就得挑個年紀小又聽話的,進了郡王府後就由她教養,自然能養得貼心,日後也會成爲縣主的好幫手。可遠水救不了近渴,縣主哪裡能等得了這麼長的時間?無奈母親做慣了主,根本不肯聽她的勸。

如今連宗室裡別房的長輩們都知道她的難處,特地挑個年紀大些的兄弟來替她撐腰了,母親卻還一無所知,真真不知該叫人說什麼纔好。

仁和縣主嘆了口氣,忽然不想跟嗣弟多言,卻瞥見朱瑎已經跟儀賓搭起了話,聽着只是說些家常,卻在幾句話之後,便試探出了儀賓母子都不願意讓縣主帶女兒上京的想法。

朱瑎雖然在家時是小可憐,但興平郡王一番話給了他底氣,如今他算是先帝的孫子了,對着一個縣主儀賓又有什麼好心虛的?他毫不客氣地數落了姐夫的態度,指責儀賓意圖分離姐姐與外甥女,心思不正。小姑娘家家的怎能離開母親身邊?交給祖母教養,萬一跟生母生分了可怎麼好?!仁和縣主的婆婆先前就有過挑撥兒子兒媳的言行,實在令人信不過。

至於旅途辛苦——他們是跟着太后與四皇子的儀駕回京,太后都經得住的辛苦,仁和縣主的女兒又沒聽說有什麼疾病,怎會經不住?!更何況太后隨行的人員裡還有太醫在呢,有事請太醫診治就好了。小姑娘又不可能一輩子不進京去跟父母團聚,與其自行上路,還不如跟着太后走呢!倘若能有幸被太后召見,得了太后的青眼,這輩子都受益不盡!

儀賓被新出爐的小舅子說得啞口無言,反而開始考慮起女兒若能同行,是否真能成爲巴結討好太后的工具,爲他帶來利益了。仁和縣主直接紅了眼圈,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有個靠譜的孃家兄弟,能給人帶來什麼樣的安心感。

“阿弟!”縣主拉住了朱瑎的手,“我娘那兒你只管放心,有我在呢。她總歸是心疼我的,知道阿弟處處護着我,爲我着想,又怎會不接納你?往後……我要隨儀賓進京,我孃的養老就交給阿弟與弟妹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把她老人家照顧好的!”

(本章完)

第168章 打探第1003章 雪來第1280章 衆目第1041章 緣故第1017章 怨氣第529章 借人第1170章 決裂第716章 傳聞第546章 貴人第1621章 坦言第484章 首日第14章 大用第96章 心跡第685章 傳話第1141章 收藥第1612章 騷動第626章 送別第850章 錨第1613章 內情第1094章 後賬第1663章 安定第793章 耳目第974章 臘八粥第902章 好詩第965章 哭訴第187章 決心第1449章 情報第1537章 孤行第472章 靠山第1642章 齊聚第89章 結論第204章 入住第6章 書房第1141章 收藥第1117章 糾結第886章 決定第895章 決定第529章 借人第525章 春盤第41章 採買(推薦加更)第110章 邀請第127章 犯病第351章 魚餌第663章 嗣子第317章 固執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344章 反省第857章 分析第40章 清晨第1625章 惡化第293章 贏家第764章 仇恨第1287章 熱鬧第571章 來信第685章 傳話第1323章 察覺第491章 調養第1383章 防備第464章 喪禮第1124章 憤怒第1175章 客商第1616章 相勸第1240章 太后第826章 通州第376章 撤離第820章 商量第889章 鎮定第1366章 操江第1504章 把柄第635章 回朝第1649章 守門第739章 助拳第614章 哀求第1359章 安撫第1227章 辭別第1294章 圓謊第700章 警告第1579章 鼓勵第136章 湯碗第939章 相見第432章 夜客第1393章 計劃第298章 正軌第1475章 嫁禍第978章 相送第1321章 顧慮第588章 問題第984章 詢問第744章 烏龍第911章 母親第1131章 反應第1621章 坦言第713章 主僕第1160章 無能第708章 委屈第1001章 本子第803章 會面第958章 未來第1051章 情報 萬第32章 貨郎(推薦加更)
第168章 打探第1003章 雪來第1280章 衆目第1041章 緣故第1017章 怨氣第529章 借人第1170章 決裂第716章 傳聞第546章 貴人第1621章 坦言第484章 首日第14章 大用第96章 心跡第685章 傳話第1141章 收藥第1612章 騷動第626章 送別第850章 錨第1613章 內情第1094章 後賬第1663章 安定第793章 耳目第974章 臘八粥第902章 好詩第965章 哭訴第187章 決心第1449章 情報第1537章 孤行第472章 靠山第1642章 齊聚第89章 結論第204章 入住第6章 書房第1141章 收藥第1117章 糾結第886章 決定第895章 決定第529章 借人第525章 春盤第41章 採買(推薦加更)第110章 邀請第127章 犯病第351章 魚餌第663章 嗣子第317章 固執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344章 反省第857章 分析第40章 清晨第1625章 惡化第293章 贏家第764章 仇恨第1287章 熱鬧第571章 來信第685章 傳話第1323章 察覺第491章 調養第1383章 防備第464章 喪禮第1124章 憤怒第1175章 客商第1616章 相勸第1240章 太后第826章 通州第376章 撤離第820章 商量第889章 鎮定第1366章 操江第1504章 把柄第635章 回朝第1649章 守門第739章 助拳第614章 哀求第1359章 安撫第1227章 辭別第1294章 圓謊第700章 警告第1579章 鼓勵第136章 湯碗第939章 相見第432章 夜客第1393章 計劃第298章 正軌第1475章 嫁禍第978章 相送第1321章 顧慮第588章 問題第984章 詢問第744章 烏龍第911章 母親第1131章 反應第1621章 坦言第713章 主僕第1160章 無能第708章 委屈第1001章 本子第803章 會面第958章 未來第1051章 情報 萬第32章 貨郎(推薦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