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差別

第1120章 差別

謝家裡頭只有謝映容一個生悶氣,其他人個個都心情很好,也沒什麼人留意三姑娘在生什麼氣。

反正她一天到晚都只是縮在自己的院子裡,不愛搭理別人。就算她生氣了,也只有生母大金姨娘與她自己院裡的人知道罷了。她不想跟家裡其他人打交道,時間長了,其他人也就慢慢忽略了她的存在。只要她不鬧出什麼事來,她在家裡就基本是個小透明瞭。

本來還會分心盯着她的幾位兄姐,最近的注意力都放在另一件事上。

謝謹之隨宋氏去了一趟昌平祭拜宋家先人,結識了好幾位北平本地的名家大儒,得到他們的許可,可以時時去向他們請教功課。他是個勤奮好學的人,回到家裡後,沒歇兩天,打聽得其中一位名家回了城,便立刻帶着自己的文章功課上門了,順便還捎帶上了長兄謝顯之。

這趟請教之行,還算順利。謝謹之與那位名家相處融洽,得對方指點,也弄明白了好幾個疑惑的地方,對自己寫文章的技巧也有了新的想法。他還順便與對方的子侄交了朋友,相約日後有時間就時常見面,討論文章。有這幾位新朋友的引領,謝謹之可以算是順利融入了北平年輕讀書人的圈子。

但相比之下,謝顯之得到的待遇就沒那麼好了。那家人對他雖然也很客氣,謝謹之隨名家進書房請教功課時,還派了子侄在客廳裡陪他聊天,態度很是溫和有禮。然而,他沒有得到單獨向名家討教的機會,對方也明顯沒有用心指點他的打算。他心裡的疑問,還是託了兄弟謝謹之在當面向名家請教功課的時候,順便提出來,纔得到了指點。謝顯之在這戶人家作客,隱隱約約感覺到了,自己與兄弟在他人眼中的不同。

若說這一次請教之行,讓謝顯之產生了疑慮,兩天後他們兄弟前往另一位大儒家的經歷,就更讓他確定了,在北平讀書人圈子裡,自己跟二弟謝謹之的身份真的有很大的差別。

謝謹之頂着宋氏嗣孫的身份,在本地士人眼中,便是宋祭酒的正統後人。宋祭酒在國子監任職多年,不但桃李滿天下,還沒少提攜、幫助北平出身的讀書人,本地士人圈子裡都記他一份香火情,待他的後人自然親切三分。再有宋氏的引介,謝謹之很輕鬆就能得到各位名家的指點,日後若是在外做官,遇上了北平出身的官員,也能敘得上交情。

但謝顯之卻是外戚曹氏的外孫。

勳貴、武將、外戚、權臣,四個身份每一個都點在傳統文人的鄙視鏈上,除非是不知道謝顯之身世的人,否則本地讀書人沒一個會看他順眼的。

哪怕他與謝謹之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身份不同,別人對他們的看法也就不同了。曹家過去是勳貴、武將,然後又成了外戚,還把持朝政多年,是一度權傾朝野的權臣。哪怕曹家曾經處境不佳的傳聞早已人盡皆知,他們的身份也沒有改變過。再加上曹家掌兵時期,並未在邊關抵禦過外敵,反倒是掌權後沒少打壓北平主政的燕王與幾位大將,所以他們在北平沒多少好名聲。

這種差別待遇雖然不是很明顯,但當事人的感受卻非常分明。謝顯之覺得十分困惑,但他又不能說別人做得不對。過去他還是一副耿直的書生脾氣時,也不是沒有對京城的勳貴、武將、外戚等人有過不以爲然的想法。只是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了,他纔會感到不好受罷了。

他們當然不會當面給謝顯之難堪,還會處處以禮相待。若他能厚着臉皮求教學問,被他求教的人也會簡單說上幾句,回答他的疑問。可除此之外,就不會有更多的了。那些名家大儒們不會用心指點他的學問文章,更不會象對謝謹之一般,把他當作世家子侄後輩愛護。他們會視他爲權貴子弟,並不認爲他是真心要做學問的人,更不需要靠着寒窗苦讀,才能在科場上搏得一個出仕爲官的機會。

謝顯之不希望二弟因爲自己的關係,失去得到名師指點的機會。

他只能私底下去尋胞妹謝映慧:“先前我聽父親說話的口氣,似乎打算讓我在婚後便回京長住,不再留在他身邊盡孝了,心裡一直感到很不安,擔心父親是嫌棄我了。可如今我才知道,父親其實是一片苦心。他是爲了我的前程着想,方纔勸我回京城去的。”

他又不想跟家裡人說起這件事,更不打算跟二弟謝謹之傾訴!二弟本是好意,才帶上自己去拜訪衆位名家大儒的,自己既然是去蹭課,又怎麼好意思抱怨人家沒把自己當成正經學生看待?若是抱怨了什麼話,令二弟心生顧慮,不再去向那些名家請教,又或是幫他向對方提什麼要求,那豈不是壞了二弟與衆位先生們的良好關係?!

如今曹家不再象從前那般勢大,他就算回京也不必擔心會受到曹家的騷擾了。等他迎娶了永寧長公主之女,夫妻回京長住,還能讓長公主與馬駙馬不必承受骨肉分離之痛,算是他這個女婿的孝心。而有永寧長公主夫婦庇護,他在京城也能過上平靜安樂的生活。到時候,靠着岳家馬家在士林文壇的聲望,他不必擔心會找不到名師大儒來指點自己的功課文章。苦讀幾年後,再去下場鄉試,中舉的把握也能高許多。

他在北平是得不到這麼好的師資的,父親謝璞讓他回京去,完全是在爲他考慮!

謝映慧默默聽着兄長的話,低聲道:“哥哥只管聽父親安排就是。父親對我們兄妹真真是寬仁慈愛,比起母親強了無數倍,我們又有什麼好顧慮的呢?若是哥哥擔心二哥的功課,大不了你在京城得了名師教導,便把他們說的要點都記下來,寄給二哥看就是了。若你能得到名師青睞,說不定還能請動他們把二哥的功課也一併指點了呢,就象是二哥如今也帶着你去拜訪那些名家一般。咱們雖說是兩房人,可事實上卻都是至親手足,何必分什麼你我?相互扶持着,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謝家將來只會越過越好,再也不會遇到四年前那樣的事了……”

謝顯之鄭重地點了點頭。

(本章完)

第694章 皇子們第1476章 心切第96章 心跡第240章 告密第789章 送信第606章 來信第1242章 賞賜第76章 作死第737章 提醒第600章 搞事第740章 答案第222章 細節第311章 提醒第289章 教導第589章 難堪第1067章 邀請第686章 臺階第333章 勸誘第484章 首日第699章 建議第1674章 爲難第1016章 猜測第785章 沉默第1509章 請求第392章 危急第502章 腹黑第777章 推斷第1029章 艱難第879章 瘋語第1291章 看開第673章 到達第1章 落水第1174章 野望第640章 黑鍋第1302章 猜忌第793章 耳目第695章 亂局第925章 旁觀第1406章 討論第1335章 齊備第337章 點心第980章 赴宴第475章 別居第683章 嫡庶第87章 玉佩第1172章 嫁妝第1520章 態度第1358章 吐露第1653章 確認第638章 主意第1143章 收藥第922章 撇清第1500章 打探第1013章 交易第634章 打趣第349章 織課第262章 前來第1485章 打擊第492章 開解第858章 遮掩第1399章 打聽第943章 雙保險第1380章 請帖第631章 挑撥第617章 程儀第5章 映容第294章 回報第488章 安排第1112章 嫁妝(上)第473章 打擊第421章 猜測第935章 冰嬉第1056章 懲罰第1448章 傳聞第382章 致謝第1319章 受教第720章 黃岩第392章 危急第402章 災後第132章 人手第862章 庇護第155章 驚怒第839章 夫妻第1206章 建言第1428章 成果第364章 定親第1114章 奩田第203章 枷鎖第962章 演戲第1123章 疑慮第713章 主僕第971章 袁燮第127章 犯病第838章 新居第1022章 大夫第523章 二月二第1130章 聽聞第1550章 驚變第596章 議定第926章 意圖
第694章 皇子們第1476章 心切第96章 心跡第240章 告密第789章 送信第606章 來信第1242章 賞賜第76章 作死第737章 提醒第600章 搞事第740章 答案第222章 細節第311章 提醒第289章 教導第589章 難堪第1067章 邀請第686章 臺階第333章 勸誘第484章 首日第699章 建議第1674章 爲難第1016章 猜測第785章 沉默第1509章 請求第392章 危急第502章 腹黑第777章 推斷第1029章 艱難第879章 瘋語第1291章 看開第673章 到達第1章 落水第1174章 野望第640章 黑鍋第1302章 猜忌第793章 耳目第695章 亂局第925章 旁觀第1406章 討論第1335章 齊備第337章 點心第980章 赴宴第475章 別居第683章 嫡庶第87章 玉佩第1172章 嫁妝第1520章 態度第1358章 吐露第1653章 確認第638章 主意第1143章 收藥第922章 撇清第1500章 打探第1013章 交易第634章 打趣第349章 織課第262章 前來第1485章 打擊第492章 開解第858章 遮掩第1399章 打聽第943章 雙保險第1380章 請帖第631章 挑撥第617章 程儀第5章 映容第294章 回報第488章 安排第1112章 嫁妝(上)第473章 打擊第421章 猜測第935章 冰嬉第1056章 懲罰第1448章 傳聞第382章 致謝第1319章 受教第720章 黃岩第392章 危急第402章 災後第132章 人手第862章 庇護第155章 驚怒第839章 夫妻第1206章 建言第1428章 成果第364章 定親第1114章 奩田第203章 枷鎖第962章 演戲第1123章 疑慮第713章 主僕第971章 袁燮第127章 犯病第838章 新居第1022章 大夫第523章 二月二第1130章 聽聞第1550章 驚變第596章 議定第926章 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