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私心

第1555章 私心

四皇子目前三觀正常,智力中上,性格沒什麼大毛病,似乎也沒有強有力到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外戚。在皇帝和很多人看來,他是目前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了。

他唯一的缺點,就是年紀還太小了。

本來,若是皇帝沒有中毒,立個年紀小的儲君還是比較有利的。皇帝可以慢慢培養小儲君,等到小儲君長大成年,能力足以獨當一面的時候,皇帝年紀也大了,差不多到了退場的時候。如此,皇室權利可以達成平穩過度。儲君繼位登基,也有足夠的能力與威信主持大局。

可偏偏,皇帝中毒了,他可能連今年上半年都撐不過去。四皇子在這時候繼位,年紀還小,遠未到可以親政的時候,最有可能的就是皇帝臨終前任命幾位顧命大臣,爲年少的新君主持政務,等到他長大成人——比如說大婚之後——方纔將權力歸還,如此完成皇室權利的順利過渡。

太后年紀已經大了,身體也不是很好。四皇子的生母喬賢妃顯然不是靠譜知性的女子。這兩位皇室貴婦人都不可能垂簾聽政。皇室的長輩中,燕王是藩王,又要鎮守北方邊境,能留在京城的時間有限;其他宗室親王中,血緣更近的大都是與皇帝爭奪過皇位的失敗者又或是失敗者的附庸,跟當今皇室不可能一條心,即使有不參與政治鬥爭的親王,那也都是富貴閒人,無心朝政,幫不上什麼忙;武將之中,蕭家關係到三皇子,肯定要被排除在外的,何家兄弟倒是與四皇子關係密切,卻又令人擔心會再出一門顯赫的外戚,威脅皇權……

這麼算起來,能承擔起顧命大臣重責的人,也就只有那幾位內閣重臣了。他們當中有皇帝的心腹,也有名門世宦之後,無論是能力還是名望,都有足夠的份量。

但是對於這樣的重臣,皇帝卻不敢完全信任。萬一他們爲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攬過大權,避免新君身體不佳影響朝政,又或是在四皇子身體不好的時候,替他選擇一名不符合皇帝與四皇子意願的繼承者,又該怎麼辦呢?

皇帝心裡很清楚,四皇子的身體,目前看起來沒毛病,但當初解毒時,畢竟是留下了後遺症的。萬一這個後遺症影響到了四皇子的健康,使得他日後變得體弱易病,那顧命大臣也好,內閣諸臣也好,會不會藉口新君身體不佳無法執掌朝政,就一直握緊了實權不放,讓四皇子以及他的繼任者淪爲傀儡呢?

雖然這些大臣大部分都是皇帝的心腹,即使不是心腹,也是他倚重的重臣,但皇帝自己有私心,便不敢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他們身上。皇帝可以爲了保證小兒子順利繼位,囚禁、出繼自己的其他兒子,可他還沒無私到爲了大明江山的穩固,主動犧牲自己所有兒子前程的地步。他心裡還是盼着自己的血脈子孫可以順利繼承皇位,世世代代做大明朝的主人,而不是被別人的子孫所取代的。

等到宗室與外臣們都退下後,他就私下向燕王表明了自己的擔憂。燕王跟朱瑞也私下討論過這個問題,可他們也想不出什麼有用的法子。

興許燕王會因爲兄弟之情,願意爲了兄長去保護侄兒,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但朱瑞與謝慕林不是這樣的人。他們還是要考慮一下得失利弊的。

謝慕林聽了也跟着發愁,她試圖給朱瑞出點主意作參考:“如果……我是說如果,讓王爺去做這個顧命大臣,又或是攝政王什麼的,你覺得怎麼樣?王爺自是不會貪圖權力的,他也清楚四殿下的身體情況,他既有兵權又有威望,應該可以鎮壓住宗室與文臣武將們的異議吧?”

謝慕林想想也是:“確實……自來攝政王就沒什麼好下場,顧命大臣也少有能得少年君主好感的。少年君主執掌大權後,說不定就要倒過來報復曾經保護過他、教導過他的人了。不能把希望都放在四皇子是個不會多想的好孩子身上。我們也該多保護一下自己。更何況,王爺就算做了攝政王,將來卸任後還是要回北平去做燕王的。地位、權勢都沒有上升,反倒有可能承受新君報復泄憤的風險,太不值當了!”

因此,除了暗地裡發愁,朱瑞也實在是想不出什麼辦法來解決眼下的麻煩。

他們也希望四皇子的身體不出問題,這樣顧命大臣們頂多就是包攬朝政幾年,最遲等到四皇子及冠,就無論如何也必須要親政了,快的話興許他完成大婚就可以了,那也就是兩年的功夫。可未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四皇子自己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身體出問題,但這不是人力所能決定的,還要看天意。

朱瑞頓了一頓:“父王固然是能辦得到,但我私心裡……還是盼着他不要插手管這樣的事。顧命大臣還罷了,攝政王可不是什麼好差使。我父王的性情,我自然是清楚的。可即使他要做周公,旁人也未必不會疑心他是曹操。四殿下眼下看着挺明白事理的,但他長年生活在宮中,身邊還有喬娘娘這樣任性的生母在,萬一被什麼人引得對父王起了猜忌之心,總跟父王作對,又或是暗地裡號召朝中大臣倒過來對付父王,父王又因爲一片忠心,無意與他爲難,那最終吃虧的,必定是父王!怎麼能讓父王冒這樣的風險?”

他們倒是盼着皇帝能再多撐幾年,好歹撐到四皇子大婚之後。十六歲的皇帝雖然年輕,但也勉強夠得上不需要顧命大臣的歲數了。可這種事哪裡是他們想要怎樣就怎樣的?皇帝自己也想多活幾年呀,這不是他辦不到麼?!

謝慕林不由得嘆氣:“真是麻煩啊……三殿下到底是誤打誤撞,還是早就預見到了局勢會有這樣的發展?他這是想逼皇帝,爲了確保皇權不會被削弱,皇位更迭也不出現動盪,就放棄原本看好的儲君,選擇他這個一身毛病的兒子做繼承人?但他這個如意算盤也未免打得太精了吧?他就不怕他如此豁出去,皇帝還是不選他,他卻再也沒有退路,連未來的生活都無法保障了嗎?!

朱瑞冷笑一聲:“他有什麼好怕的?只要他不死,將來四殿下一旦遲遲未能有子嗣,宗室與朝臣們再回想起今天他說過的話,興許就會開始爲皇家挑選嗣子了。無論是廢太子還是二殿下,他們的子嗣都不可能被選中的,最有希望的仍舊是他的子孫。他還覺得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呢!”

因爲皇帝是絕對不會想讓別人的子孫坐上皇位的,無論是跟他要好的兄弟,還是跟他不和的兄弟,全都不行。

三皇子,賭的就是皇帝的這份私心。

(本章完)

第596章 議定第1497章 漣漪第976章 氣憤第967章 立功第31章 茫然第227章 倚仗第714章 圓謊第1349章 提醒第253章 侍疾第195章 撞破第221章 流言第1082章 秘信第524章 邀請第1109章 夜談第1045章 醜事第31章 茫然第1022章 大夫第609章 商量第56章 拆穿(推薦加更)第586章 失蹤第1404章 抱怨第787章 爭吵第651章 開啓第501章 擺脫第421章 猜測第519章 賓主第1561章 閉門第1040章 吃瓜第632章 匆匆第277章 微妙第951章 顧慮第702章 卞家第1232章 推廣第446章 母女第1446章 碰頭第675章 用意第1460章 自救第396章 慕林第594章 詢問第1044章 算計第1515章 引導第1046章 熱議第529章 借人第440章 密信第1章 落水第840章 清晨第1028章 後路第1524章 圈禁第4章 映芬第684章 老叔第1424章 相約第1301章 送行第185章 上門第423章 告狀第592章 上門第473章 打擊第1587章 請求第863章 待客第1171章 相看第1242章 賞賜第741章 女婿第687章 商議第1611章 慌亂第684章 老叔第95章 猜測第1305章 聰明第1598章 糾結第307章 太宗第178章 嘲諷第512章 推託第1058章 疑慮第906章 擠兌第1069章 紫竹第1500章 打探第1246章 私語第1619章 誓言第814章 母子第51章 感嘆第1008章 投親第885章 乖巧第201章 紛雜第94章 議論第1161章 疑點第24章 南屋第910章 細節第1488章 騷動第1448章 傳聞第1449章 情報第674章 鎮壓第468章 木匠第1143章 收藥第516章 法會第675章 用意第884章 試探第1006章 大度第1629章 失望第1030章 姻親第1008章 投親第1490章 齋宮第565章 爆紅
第596章 議定第1497章 漣漪第976章 氣憤第967章 立功第31章 茫然第227章 倚仗第714章 圓謊第1349章 提醒第253章 侍疾第195章 撞破第221章 流言第1082章 秘信第524章 邀請第1109章 夜談第1045章 醜事第31章 茫然第1022章 大夫第609章 商量第56章 拆穿(推薦加更)第586章 失蹤第1404章 抱怨第787章 爭吵第651章 開啓第501章 擺脫第421章 猜測第519章 賓主第1561章 閉門第1040章 吃瓜第632章 匆匆第277章 微妙第951章 顧慮第702章 卞家第1232章 推廣第446章 母女第1446章 碰頭第675章 用意第1460章 自救第396章 慕林第594章 詢問第1044章 算計第1515章 引導第1046章 熱議第529章 借人第440章 密信第1章 落水第840章 清晨第1028章 後路第1524章 圈禁第4章 映芬第684章 老叔第1424章 相約第1301章 送行第185章 上門第423章 告狀第592章 上門第473章 打擊第1587章 請求第863章 待客第1171章 相看第1242章 賞賜第741章 女婿第687章 商議第1611章 慌亂第684章 老叔第95章 猜測第1305章 聰明第1598章 糾結第307章 太宗第178章 嘲諷第512章 推託第1058章 疑慮第906章 擠兌第1069章 紫竹第1500章 打探第1246章 私語第1619章 誓言第814章 母子第51章 感嘆第1008章 投親第885章 乖巧第201章 紛雜第94章 議論第1161章 疑點第24章 南屋第910章 細節第1488章 騷動第1448章 傳聞第1449章 情報第674章 鎮壓第468章 木匠第1143章 收藥第516章 法會第675章 用意第884章 試探第1006章 大度第1629章 失望第1030章 姻親第1008章 投親第1490章 齋宮第565章 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