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紫竹

第1069章 紫竹

承德皇帝就是先帝的嗣皇父,親大伯,那位兒子們爲爭儲位爭得血流成河,盡皆死絕,不得不把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的獨苗苗兒子過繼回皇家兼祧兩房,繼承皇室香火的杯具皇帝。

他是在登基不久之後,才把親弟弟過繼到燕王府爲嗣的。

當時有個背景,就是新帝上位後,不打算給藩王們太多權力,更不想讓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們擁有人力物力財力,有機會威脅到中|央集權,所以,他一個擁有實際封地的親王都沒封,卻又不忍心看到同胞弟弟落得同樣的下場,便索性把人過繼到了燕王府,好叫弟弟享有燕王府超脫的實權。

但事實上,那也是因爲他對當時在位的燕王有些忍無可忍了。

這位燕王其實是順水順水、毫無異議地繼承了其父的王位的,本人也不是什麼好爭權的性格。對於北方的兵權,他幾乎從不過問,一應軍務都交給朝廷派來的將軍與大臣們處理,似乎是個很本分的藩王。

但他不爭權,也從不給軍隊輸血,似乎腦子裡完全沒有自掏腰包資助軍隊後勤的念頭。可問題是,當時承德帝在位時,邊疆大體承平,卻小戰不斷,國內又各種大災小難,皇宮與各處官衙、行宮等年久失修,漸漸都到了該重修或修整的時間。皇帝財政非常緊張,拿不出多少錢來支援邊軍。邊軍本來還能指望一下燕王那邊的援手,偏偏這位燕王自打繼位以來,就忘了北平府還有這麼一個任務似的,每年的財政盈餘都自個兒花了,一文錢都不掏給軍隊。

軍中的將領們苦哈哈地在邊疆勉強維持,將士們節衣縮食,燕王府卻大手大腳地花錢。燕王一年要辦幾十場宴席、詩會、茶會、花會……各種山珍海味,大魚大肉。等到後期他年紀大了,轉而篤信佛法時,又開始大筆花錢去修建寺廟、給佛像塑金身、大辦法事……等等等等。紫竹院就是這個時期,他從故紙堆裡翻出太宗皇帝時的圖紙,花了三年北平府財政盈餘修建起來的,還順道把從城中前往寺廟的水道給修了。

時任燕王是否知道軍方的想法,外人不得而知,反正軍方意見很大。他用的固然是自己的銀子,但燕王府本來就有統領北方軍權的傳統,北平府的財政也一向是要支持一部分軍費的,燕王不管事不要緊,卻連財權也一併收走了,軍方怎麼可能忍受呢?

皇帝初上位,也不好擅自對燕王下手。但這位燕王與正妃感情平平,沒有嫡出子嗣,卻有四個庶子,都同他一樣,喜好風花雪月、詩詞歌賦,是花錢十分大方的主兒。這四個庶子的生母出身都不高,性情各異,但興許是因爲世子遲遲沒有選定的關係,他們都有心去爭取,所以全都竭盡全力地巴結老爹,投其所好,努力證明自己最肖父,最有資格繼承父親的王位……

與謝慕林坐同一輛馬車的謝映芬便小聲對自家二姐道:“燕王府待咱們家好客氣呀。是因爲燕王殿下器重父親,還是因爲二姐夫的緣故?二姐夫這個侍衛在王府裡這麼得臉麼?”

她小聲問了蕭瑞。蕭瑞猶豫了一下,又看了看謝顯之等人的方向,方纔壓低聲音道:“確實有個緣故,但現在不方便說。過後我們遊園時,倘若有機會獨處,我再私下告訴你。你別跟人說去就是了。”

文氏見狀不由得讚歎:“王妃真是太周到了!”

徐夫人母女陪着她在紫竹院住了好幾年,這大約也是老太妃特別寵愛她們的原因之一吧。

謝慕林聽蕭瑞介紹完紫竹院的歷史,心裡暗暗疑惑。

紫竹院距離城中也不過二十里路,坐船走水路,平平穩穩、無風無波地就到了。蕭瑞親自引了謝家一行人下船,早已有燕王府的管事等候在碼頭上聽候吩咐,一排十輛馬車都已經在邊上停靠好了,就等着接謝家衆人入園。

皇帝與軍方能勉強忍受一個燕王的存在,卻不可能再忍受一個同樣能花錢的新燕王,所以,前者果斷地以王叔無嫡子承嗣的理由,把同胞親弟弟給空降過繼來了。

那位燕王估計也對此十分意外。他一輩子錦衣玉食,好大魚大肉又好飲酒,從沒委屈過自己的嘴,卻也沒想過要好好鍛鍊身體什麼的。本來他就有消渴症,受到打擊後,身體就更是每況愈下了。新嗣子還沒到北平呢,他就已經一命嗚呼,倒顯得皇帝過繼嗣子是未雨綢繆,十分恰當了。

謝慕林眨了眨眼,心中還真的生出幾分好奇來,連忙點了點頭。

至於前任建成的紫竹院,被他用來安置前任的心腹侍從們,沒花多少錢,卻維持得挺好的。等到他去世,老太妃先是喪夫,接着喪孫(燕王世子)然後喪子(先帝),心情很受打擊,漸漸的便不再理會王府事務,帶着苟活的小孫媳(徐夫人)與曾孫女(燕王世子與徐夫人之女),住進了紫竹院旁的園子,每日聽經禮佛。至於燕王府諸事,她就通通交給了過繼來的現任燕王夫婦處置了。

自打老太妃走後,紫竹院除了原本的和尚以及園子裡侍候的老僕老婢們,就很少有人入住了。燕王不好佛事,燕王妃更習慣在城中的慈雲庵中參禪禮佛,城中也有好幾家名剎古寺,兩人越發少往紫竹院去。也就只有前年夏天,天氣比較熱,事務又比較閒,燕王夫婦才一度帶着郡主,坐船到紫竹院裡小住了十來天避暑而已。在那之後,燕王府就再也沒人去過那裡了。

王府的管事笑眯眯地恭敬行禮,請了文氏與衆位謝少爺、謝小姐上車,又躬身與蕭瑞小聲商量了兩句話,便牽過蕭瑞的馬來,親自侍候他上了馬,自己也上車隨行在後,一路引領,一路替謝家衆人介紹這紫竹院的方向、格局以及今明兩日的安排,端得是周到細緻,誰都挑不出錯來。

既然燕王府一家很少往紫竹院去,眼下又不是夏天,而是春日尚嫌涼快的時節,燕王妃爲什麼會忽然生出前往紫竹院禮佛的念頭?真的沒有什麼特別的緣故嗎?

新嗣子就是先帝之父,如今在位的燕王的親祖父。他在位時間很久,本人作風簡樸、低調,但能虛心納諫。雖然他不通軍事,卻能恰當地支持軍方將領們治軍,又能任由能幹的文官,將北平經濟慢慢搞好,總算是漸漸填補上了前任在位時造成的虧空了。

謝慕林輕咳一聲,與對面的謝映慧對視一眼,略有些心虛地拿話混了過去。

大家國慶快樂!中秋快樂口牙~~~

(本章完)

第203章 枷鎖第711章 安排第39章 清點第734章 後續第27章 策反第886章 決定第839章 夫妻第717章 竅門第1596章 當年第229章 奪理第819章 擔憂第409章 投軍第863章 待客第539章 發熱第332章 磨牙第1083章 催促第373章 山雨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231章 出發第527章 糕點第1133章 夜訪第1207章 報告第291章 晚餐第1515章 引導第1026章 串門第743章 席面第1306章 織場第254章 安排第1074章 提醒第836章 長輩院第889章 鎮定第564章 無妄第73章 察覺第118章 歡喜第239章 甩鍋第618章 團聚第346章 惱怒第843章 獎勵第179章 天真第254章 安排第1227章 辭別第5章 映容第533章 火熱第1412章 線索第750章 親緣第648章 無言第636章 驚喜第1003章 雪來第1325章 實情第1079章 忌諱第635章 回朝第600章 搞事第1284章 遮掩第543章 消息第877章 聽聞第605章 私心第514章 分道第411章 涼薄第1359章 安撫第151章 事後第179章 天真第688章 固執第507章 反應第95章 猜測第1624章 避嫌第627章 暗示第1378章 遲歸第393章 準備第321章 閨學第406章 家宴第1014章 無依第717章 竅門第140章 煩悶第1205章 近侍第1629章 失望第538章 賠罪第1213章 冠服第758章 預感第969章 安撫第378章 狠毒第1634章 微妙第879章 瘋語第592章 上門第1271章 反響第352章 貶斥第669章 暗示第371章 結好第1074章 提醒第1632章 傳話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1577章 顧慮第1040章 吃瓜第1081章 急信第51章 感嘆第1074章 提醒第1556章 各家第522章 派人第1224章 母女第789章 送信第1285章 走運
第203章 枷鎖第711章 安排第39章 清點第734章 後續第27章 策反第886章 決定第839章 夫妻第717章 竅門第1596章 當年第229章 奪理第819章 擔憂第409章 投軍第863章 待客第539章 發熱第332章 磨牙第1083章 催促第373章 山雨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231章 出發第527章 糕點第1133章 夜訪第1207章 報告第291章 晚餐第1515章 引導第1026章 串門第743章 席面第1306章 織場第254章 安排第1074章 提醒第836章 長輩院第889章 鎮定第564章 無妄第73章 察覺第118章 歡喜第239章 甩鍋第618章 團聚第346章 惱怒第843章 獎勵第179章 天真第254章 安排第1227章 辭別第5章 映容第533章 火熱第1412章 線索第750章 親緣第648章 無言第636章 驚喜第1003章 雪來第1325章 實情第1079章 忌諱第635章 回朝第600章 搞事第1284章 遮掩第543章 消息第877章 聽聞第605章 私心第514章 分道第411章 涼薄第1359章 安撫第151章 事後第179章 天真第688章 固執第507章 反應第95章 猜測第1624章 避嫌第627章 暗示第1378章 遲歸第393章 準備第321章 閨學第406章 家宴第1014章 無依第717章 竅門第140章 煩悶第1205章 近侍第1629章 失望第538章 賠罪第1213章 冠服第758章 預感第969章 安撫第378章 狠毒第1634章 微妙第879章 瘋語第592章 上門第1271章 反響第352章 貶斥第669章 暗示第371章 結好第1074章 提醒第1632章 傳話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1577章 顧慮第1040章 吃瓜第1081章 急信第51章 感嘆第1074章 提醒第1556章 各家第522章 派人第1224章 母女第789章 送信第1285章 走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