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吃瓜

第1040章 吃瓜

蕭瑞這一回燕王府,第二天也沒信傳過來。

謝慕林不以爲意,只與家人一道把正月十六也當元宵節的尾聲一起過了,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吃元宵,在園子裡掛了從外頭買回來的各色彩燈,自娛自樂。不但家裡下人也跟着一道玩耍了,連久不出院子的謝老太太,都扶着珍珠的手,在園子裡的遊廊中逛了一圈,點評了各色花燈——雖然她點評得不怎麼在點子上。

正月十七打後,謝家纔算是平靜下來。街上的喜慶氣氛也有所減弱。衙門裡還未正式開始辦公,只有值守的官員時不時去露個面,處理一些緊急公務。各家各戶的太太奶奶們趁機四處串門子拜年,趁着年裡還算空閒,閒磕牙一番,若有想要說媒拉縴的,這時候就趕緊議一議了。

還有人因爲宛琴如今在正室文氏面前恭敬守禮的模樣,對她所生的一雙兒女的教養十分看好,在文氏面前試探地打聽謝四姑娘與謝四少爺的婚配呢。文氏自然不會多言。謝映芬是叫二房嗣母宋氏與小姑子謝梅珺看中了要配給楊淳的,謝涵之年紀還小,身體又弱,還是等再長几歲,身體養好些,也有了功名在身,再說親也不遲。文氏就含糊表示兩個孩子年紀尚輕,家裡不打算這麼早給他們說親,云云。客人們雖然不明白爲什麼,但聞言也知道了謝家的意思,不再多問了。

也在萬太太這樣與謝家走得比較近的官太太,私底下猜測,謝家長子的婚事都還沒定下來,後頭幾個兒子肯定沒那麼早說親的;至於謝四姑娘,前頭三位姐姐都有了人家,今明兩年就應該會陸續嫁出去了,謝家興許是不想一口氣嫁掉所有女兒,所以小女兒的婚事要再拖一拖。

衆位太太、奶奶們都覺得萬太太的推測有理,便都點頭稱是,還有人順道拍了拍萬太太的馬屁,誇她眼力高明。萬太太心中得意,嘴上自然是要意思意思地謙虛兩聲的。

她近來也有八卦的題材要跟衆位官眷太太、奶奶們分享呢。徐夫人近來似乎跟親家鬧起來了。

有傳聞說,除夕夜她親家族裡祭祖,尋了個藉口,說徐夫人的女兒身上不好,沒讓她出面主持儀式呢。雖然宗族裡的女眷身體欠佳時,缺席祭祖儀式,也是常有的事,但徐夫人的女兒認爲自己只是有一點小風寒,就被婆婆與妯娌架空了,是婆家在故意落她的臉,心裡委屈得不行,新年回孃家見母親時訴了苦,徐夫人就打發人去質問親家了。

徐夫人還是把自己放在了貴人的立場上,覺得女兒嫁進婆家是下嫁,一直以來對親家的態度都不太恭敬,從不覺得對方與自己是平等的。可她親家卻不是這麼想的,哪怕從前娶媳婦時,徐夫人還有燕王老太妃撐腰,是不折不扣的宗室貴人,如今也早就今非昔比了。爲了幫徐夫人乾點兒不合法紀的事,他們家的兒子連官都丟了,兒媳婦也沒能生下子嗣,憑什麼還要對徐夫人畢恭畢敬呢?

周家正守孝,又要臉面,拒絕了徐夫人的建議,徐夫人還能找誰家去?自然是女兒女婿家裡最親近了!但她的親家亦是北平望族,家中女兒不管嫡庶,都是好生教養了的,將來要正經說親去,憑什麼要給別人做小?做小還罷了,做的還是外室,簡直是把祖宗十八代的臉面都丟盡了!他們家只是跟昔日有恩於他們的燕王世子妃的後代聯姻罷了,可沒打算把全家人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一個側室擺佈了!

他們家讓兒媳婦歇一歇,就是想給徐夫人一個警告,暗示她千萬別亂來,厚顏無恥地向親家張這個嘴,沒想到她竟然還有臉派人來質問?!就連兒媳婦,也不靠譜得很。她明明知道婆家長輩的意思,回去跟親孃說一聲,讓後者打消利用姻親的念頭就是了,怎麼還告起狀來了呢?!

且別說徐夫人如今沒有了老太妃撐腰,又不受燕王府待見,周家兩位老人也先後去世了,光是傳聞中徐夫人爲了圖謀北方的兵權,打算從親戚家姑娘裡挑美人出來,給袁小將軍做外室這件事,就夠叫人噁心的了。

萬太太吃瓜吃得高興極了,哪怕燕王府與徐夫人以及徐夫人的親家三方都沒有大肆宣揚此事,她也非常樂意幫他們一把。正月裡,她無論上哪家去串門子,都要拿這件事好生議論一番,倒鬧得北平城裡的官宦人家幾乎都知道這件事了。

徐夫人的親家與她就這麼吵起架來了。徐夫人的女兒本想讓母親替自己撐一撐腰的,還留在孃家不肯走了,要丈夫彎下這個腰,親自來說好話接自己回去才行。然而她丈夫沒來,公婆也不出面,反倒是有傳聞說有親戚在替她丈夫物色二房了,這才慌亂起來,又跑到燕王府去向燕王妃哭訴,說她這個宗室受委屈了,要求燕王妃替自己出頭。

燕王府沒吭聲,徐夫人未與旁人見面,不清楚是什麼想法,但她的親家卻覺得十分丟臉,勒令兒子不許去接兒媳。要回來,就自己回來。哪兒有做媳婦的動不動就跑回孃家去久居的道理?!婆婆妯娌又沒罵她打她,不過是體諒她身體不適,叫她別出門吹風罷了,哪裡就受了委屈?!

徐夫人雖然不樂意讓女兒去向燕王妃求助,但也趁機向燕王妃提了許多要求。燕王妃一概以正月裡事多忙亂,沒空閒插手別人家的家務事,把她們打發走了,還以嬸孃的身份訓誡徐夫人之女,教導她爲人兒媳,不可對公婆無禮,云云。

整個正月,徐夫人都爲這一件事焦頭爛額的,也沒空去理會別人家裡如何了。萬太太在這邊吃瓜傳謠得那般熱鬧,她也沒能騰出手來警告兩聲,表表態,可見徐夫人眼下有多麼的無力、弱勢。

謝家人雖然不參與傳謠,但文氏也不會攔着別人議論。她只當是聽故事一般,並不多評論徐夫人的做法,只是私底下,她沒少拿這件事來教導家中的兒女,告訴他們,日後持身要正,不要總想着走歪門邪道去爭權奪利,否則是不會有好報的。

就在徐夫人與親家的熱鬧吸引了北平城裡衆多人士的注意力之際,蕭瑞暗地裡給謝慕林傳了信,說晚上要過來吃飯,順道告訴她一個重要的大消息。北平城中如今知情的還少,但用不了幾天,就應該會陸陸續續接到京城來的信了。

曹皇后薨了。

(本章完)

第1289章 請求第1240章 太后第798章 鬱悶第852章 求情第1490章 齋宮第731章 同伴第1480章 證物第1671章 用心第1041章 緣故第640章 黑鍋第830章 抵達第1586章 主動第604章 挑撥第1233章 安利第150章 可惜第708章 委屈第453章 摯友第638章 主意第137章 尷尬第1438章 辯解第1010章 上門第530章 惱怒第1660章 同心第545章 獻計第1192章 展望第1528章 懷疑第1207章 報告第1559章 野望第862章 庇護第1219章 勸母第1317章 出遊第106章 往事(上)第1550章 驚變第1397章 詢問第1182章 心意第1638章 探病第1236章 新房第850章 錨第1640章 吵嚷第1620章 惱怒第558章 筆跡第1158章 建議第939章 相見第975章 消息第1556章 各家第519章 賓主第618章 團聚第356章 憋悶第1652章 詢問第1182章 心意第39章 清點第880章 牆根第207章 動搖第1203章 威脅第1275章 慈母第673章 到達第554章 果報第598章 內情第1559章 野望第992章 壞事第1445章 衝突第768章 驚險第736章 坐談第269章 放話第353章 長草第444章 失言第286章 心事第731章 同伴第1168章 抵達第143章 北平第1290章 看望第1343章 悔恨第722章 詢問第1147章 誤會第611章 震驚第1084章 懷疑第1375章 疑惑第1365章 揚州第816章 消息第288章 爭吵第34章 倒黴(推薦加更)第627章 暗示第829章 聊天第1350章 宵夜第924章 罵俏第223章 分析第587章 貴客第584章 出城第928章 壞消息第1195章 密摺第970章 忙碌第1090章 來信第773章 相見第272章 細賬第691章 疑心第1104章 喜憂第358章 完滿第1476章 心切第741章 女婿
第1289章 請求第1240章 太后第798章 鬱悶第852章 求情第1490章 齋宮第731章 同伴第1480章 證物第1671章 用心第1041章 緣故第640章 黑鍋第830章 抵達第1586章 主動第604章 挑撥第1233章 安利第150章 可惜第708章 委屈第453章 摯友第638章 主意第137章 尷尬第1438章 辯解第1010章 上門第530章 惱怒第1660章 同心第545章 獻計第1192章 展望第1528章 懷疑第1207章 報告第1559章 野望第862章 庇護第1219章 勸母第1317章 出遊第106章 往事(上)第1550章 驚變第1397章 詢問第1182章 心意第1638章 探病第1236章 新房第850章 錨第1640章 吵嚷第1620章 惱怒第558章 筆跡第1158章 建議第939章 相見第975章 消息第1556章 各家第519章 賓主第618章 團聚第356章 憋悶第1652章 詢問第1182章 心意第39章 清點第880章 牆根第207章 動搖第1203章 威脅第1275章 慈母第673章 到達第554章 果報第598章 內情第1559章 野望第992章 壞事第1445章 衝突第768章 驚險第736章 坐談第269章 放話第353章 長草第444章 失言第286章 心事第731章 同伴第1168章 抵達第143章 北平第1290章 看望第1343章 悔恨第722章 詢問第1147章 誤會第611章 震驚第1084章 懷疑第1375章 疑惑第1365章 揚州第816章 消息第288章 爭吵第34章 倒黴(推薦加更)第627章 暗示第829章 聊天第1350章 宵夜第924章 罵俏第223章 分析第587章 貴客第584章 出城第928章 壞消息第1195章 密摺第970章 忙碌第1090章 來信第773章 相見第272章 細賬第691章 疑心第1104章 喜憂第358章 完滿第1476章 心切第741章 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