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困境

第655章 困境

謝慕林在謝徽之的求饒聲中,拿到了蕭瑞輾轉通過他在蘇州私下新置辦的產業負責人傳過來的親筆信。

這處產業位於蘇州城區不太發達的區域,店面也很小,生意做得不大,但勝在成本不高,利潤不小,不顯山不露水的,還能與三教九流打上交道,順便幫着傳遞信件、打聽消息,乃是蕭瑞今年才置辦下來的,預備着將來若要調回江南時能派上用場。眼下它主要是協助蕭瑞與家中親人以及金山衛時期的故人們保持聯絡,偶爾也會替他從杭州帶走的那一批人手傳遞一下家書。

謝徽之還是在離開湖陰之前,才從湖陰縣城裡那一間“瑞記”小店的夥計處,知道有這家店的存在,今兒還是頭一回上門呢。蕭瑞能事先寄存一封信在那裡,並且能送到謝慕林手上,多少也有些運氣的成分在。

謝徽之每次要在蕭瑞的事情上賣關子,都在自家二姐手上討不了好,但今日他還是不死心地跳了這個坑,又一次被謝慕林給轟走了。他倒是不生氣,還覺得很有趣,甚至有心情跑去給謝老太太請個安,嘴甜地哄一鬨老人家,再轉頭去探望大金姨娘,送上自己才從蘇州城裡買到的小玩意兒,交流一下自己逛過的小店信息,最後當着謝映容的面說了一番嘲諷的話,方纔高高興興地走了。

這種事早已是這位三弟的日常。謝慕林留意了一下他沒跟謝映容又吵起來,便沒有多加關注了。

她的注意力都在蕭瑞的這封最新來信上。

蕭瑞大概也是想到他倆馬上就能在京城見面了,而這封信也未必能順利送到謝慕林手中,所以並沒有用太多的篇幅談情說愛,主要還是告訴謝慕林,自己已經在八月中旬順利回到京城述職,也順利升了職。如今他初授武德將軍,驍騎尉,官拜正五品的正千戶,以他年方十八的歲數,在本朝軍中,也稱得上是出色的後起之秀了。

蕭瑞這個名字,如今終於進入了軍中大佬們的視野,而不再僅僅是作爲柱國將軍蕭明德的庶子而存在着。

只不過,出了名,並不代表着蕭瑞今後就能事事順利了。

北方有什麼不好呢?就算他不留在邊境線上刷軍功了,也可以去北平,去燕王麾下當差吧?至少燕王會樂意栽培他,也不會讓任何人插一隻腳進來,妨礙他的前程。

蕭將軍給了蕭瑞兩個選擇,一個是當初的老上司金山衛,恰好有正四品的指揮僉事之職出缺,有金指揮使做保,蕭瑞暫時以正五品的官身去頂正四品的缺,也不會有人提出異議;另一個選擇是當年沒去成的長淮衛,有一處千戶所缺了主官,蕭瑞若去了,也算是獨掌一地軍務了。

孝字當頭,他什麼都做不了。父親蕭將軍又素來不管家裡的瑣事。蕭瑞只能拿出私房錢來打點家中下人,好讓李姨娘生活得舒適一些。另一方面,他也更加堅定了要爭取更高官職並獨掌一地軍務的決心。否則,他如何能向父親提議,把姨娘接到他任上去呢?

當年蕭瑞擅作主張,瞞着父親北調。蕭將軍知道後無法阻止,只得由得他去。如今他好不容易回了京城,敵也殺了,功也立了,官也升了,品階比他的嫡長兄蕭琮還高兩級呢,還跑什麼?趕緊調回南方安全的地方來,省得老父親再提心吊膽了!

蕭將軍一心想要把蕭瑞調離燕王的勢力範圍,跟蕭瑞談了幾次都不歡而散。若不是他自己還有京西大營的軍務要處理,說不定就直接開片揍兒子了。蕭瑞如今十天裡有五六天都不在家待,有時是去找他的紈絝損友董慧武了,有時候不知道歇在哪兒。蕭夫人有往外放話,說他“眠花宿柳”,不過蕭瑞在信裡向謝慕林解釋,他其實是躲到自己私下買的小宅子去了,順便給自己的幾處小產業盤了一下賬。

兩個選擇都不錯,但蕭瑞都不是很想選。金山衛那邊的職位,其實是有人選的,只不過蕭將軍仗勢搶了過來罷了。倘若蕭瑞真去了,豈不是擠走了過去的老夥計?他幹不出這種事來。

他的嫡長兄蕭琮一直留在父親蕭將軍身邊,在京西大營裡穩紮穩打,慢慢學習歷練中,沒經歷過什麼戰事的考驗,因此升官極慢,如今還是個六品的小武官。蕭琮看到蕭瑞升官,沒當面說什麼酸話,還樂呵呵地恭喜弟弟,但蕭夫人看蕭瑞的表情就不大對勁了。長年不曾受過正室搓磨的李姨娘都少有地捱了幾次敲打,據說最近連日常三餐的待遇都下降了,全靠私房錢撐着。蕭瑞說起這事兒時,也是一肚子的火。

只是,目前他還未能得到返回北方邊境的文書許可。雖然北方邊境大戰已經結束,敵軍元氣大傷,三五年內都不可能再有什麼大動作,但還是有零星小戰事可以給將士們積累軍功的。他想回去,他父親柱國將軍蕭明德卻不大樂意。

他本人還想繼續回到北方邊境去打拼。正五品的武官,對他而言還是有些小了。他希望自己能再升高一些,至少要升到可以主掌一地軍務的程度,纔有足夠的底氣脫離家族影響力,獨立門戶。而這“一地”,自然也是越大越好。正五品,只夠做個小小的守備罷了,還有極大可能會被調到西南邊境去。他既然想要娶妻生子,自然希望能爲妻子提供更安穩的環境與生活。

至於長淮衛,自然是好地方,地方富庶又安逸,做到千戶這個份上,當地已經沒什麼不長眼的人敢去招惹了。他去了,將來還能世世代代把這個職位傳承下去,惠及子孫。這也算是蕭將軍對庶子的一片慈愛與關照之心了吧?問題是蕭瑞一旦領了這個官職,將來想要再往上走,就很難了。而這個職位卻不是穩固不變的,兵部什麼時候下個文書,他隨時都有可能被撤掉。別說三皇子了,就算是他那嫡母蕭夫人,想做到這一點都不算難。他能滿足於一時安逸,冒此大風險麼?

如果僅僅是家中的嫡母嫡兄對他使心眼,蕭瑞可能還不至於如此煩惱。如今更令他頭疼的,還有三皇子殿下。

這兩年多的時間裡,京中形勢變化莫測。曹皇后、東宮太子與曹家一方由於曹家守孝的關係,衰落了不少,屢遭二皇子與林家一派打擊,損失慘重。但二皇子與林家一脈可能做事太過激進了,行事作風也過於囂張,不知收斂,惹了衆怒,還犯了皇帝的忌,如今開始遭到打壓,情況也不是很好。

這本來是三皇子崛起的大好時機,但他卻急躁不已。因爲皇帝剛剛向蕭貴妃提議,打算把藍氏許配給三皇子爲妻。

藍氏,落魄勳貴壽昌伯之女,那位在東宮選妃時期,曾一度與太子傳出桃色緋聞的姑娘。

(本章完)

第46章 探監(下)第764章 仇恨第1437章 質問第636章 驚喜第626章 送別第1574章 邀請第989章 建議第188章 蠱惑第783章 好消息第603章 襲擊第158章 扭送第362章 打版第1312章 操心第616章 來人第476章 不平第675章 用意第752章 同理心第505章 發火第680章 不平第1497章 漣漪第213章 端午(下)第284章 敲打第823章 憤然第1541章 逆鱗第1214章 發愁第1506章 告知第1138章 異樣第1613章 內情第856章 犧牲第31章 茫然第602章 好處第1619章 誓言第884章 試探第1613章 內情第1058章 疑慮第376章 撤離第506章 背鍋第299章 問候第1667章 迎鳳第218章 怒容第989章 建議第754章 耳聞第167章 頭痛第1188章 收穫第1552章 混亂第510章 提前第27章 策反第90章 火光第122章 轉變第1545章 道賀第402章 災後第455章 算盤第1347章 迴歸第1016章 猜測第1500章 打探第1016章 猜測第852章 求情第1137章 驚聞第513章 探問第1183章 出嫁(上)第1009章 改變第1338章 週三第701章 謊言第14章 大用第1545章 道賀第1431章 偷聽第141章 結交第1635章 異夢第178章 嘲諷第762章 羞恥第1094章 後賬第120章 決定第667章 宴請第283章 笑鬧第365章 傳聞第1088章 謠言第1386章 蠢事第1443章 舊誼第1207章 報告第1011章 選擇第684章 老叔第916章 示好第658章 分析第1313章 家書第1604章 驚聞第957章 結果第808章 仿效第104章 警告第1156章 拜謝第1007章 大雪第1162章 商討第1452章 憐愛第1411章 宗室第311章 提醒第120章 決定第83章 變化第755章 吃醋第1164章 打發第945章 現實第778章 告狀
第46章 探監(下)第764章 仇恨第1437章 質問第636章 驚喜第626章 送別第1574章 邀請第989章 建議第188章 蠱惑第783章 好消息第603章 襲擊第158章 扭送第362章 打版第1312章 操心第616章 來人第476章 不平第675章 用意第752章 同理心第505章 發火第680章 不平第1497章 漣漪第213章 端午(下)第284章 敲打第823章 憤然第1541章 逆鱗第1214章 發愁第1506章 告知第1138章 異樣第1613章 內情第856章 犧牲第31章 茫然第602章 好處第1619章 誓言第884章 試探第1613章 內情第1058章 疑慮第376章 撤離第506章 背鍋第299章 問候第1667章 迎鳳第218章 怒容第989章 建議第754章 耳聞第167章 頭痛第1188章 收穫第1552章 混亂第510章 提前第27章 策反第90章 火光第122章 轉變第1545章 道賀第402章 災後第455章 算盤第1347章 迴歸第1016章 猜測第1500章 打探第1016章 猜測第852章 求情第1137章 驚聞第513章 探問第1183章 出嫁(上)第1009章 改變第1338章 週三第701章 謊言第14章 大用第1545章 道賀第1431章 偷聽第141章 結交第1635章 異夢第178章 嘲諷第762章 羞恥第1094章 後賬第120章 決定第667章 宴請第283章 笑鬧第365章 傳聞第1088章 謠言第1386章 蠢事第1443章 舊誼第1207章 報告第1011章 選擇第684章 老叔第916章 示好第658章 分析第1313章 家書第1604章 驚聞第957章 結果第808章 仿效第104章 警告第1156章 拜謝第1007章 大雪第1162章 商討第1452章 憐愛第1411章 宗室第311章 提醒第120章 決定第83章 變化第755章 吃醋第1164章 打發第945章 現實第778章 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