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蠢事

第1386章 蠢事

謝慕林聽得目瞪口呆。

說實話,雖然早就知道太子這人不太聰明,而且色令智昏,時常會爲了王湄如這個女人拼命得罪己方親人和盟友,無論是已逝的曹皇后還是承恩侯一家,都被他懟過,看起來就象是個沒腦子的蠢貨。可是……誰能預料到,他會蠢到如此清奇的地步呢?!

明知道皇帝早有意廢儲了,生母曹皇后已死,外家曹家又處境不佳,這太子不想着努力挽回局勢,穩定自己的儲位,卻還處處衝撞皇帝,得罪太后,這是生怕皇帝沒有藉口廢了他嗎?!難道說他也不在乎自己的太子之位了,所以破罐破摔地,主動提供了把柄,好催促太后與皇帝早些把他廢掉?

否則,如何能解釋他如今的作死行徑呢?

謝慕林忍不住環視了周圍一圈。這時候她與永寧長公主已經走出了慈寧宮的宮門,正在外頭的過道上。四周道路寬敞,視野清晰,百米之內都沒有人經過,而慈寧宮的宮門內,她方纔留意過了,並沒有宮人或內侍把守。可以說,如今在她與永寧長公主周圍,除了兩人帶的心腹侍女外,沒有別人在,不需要擔心隔牆有耳。

於是她便湊近了永寧長公主,壓低聲音道:“太子殿下到底是怎麼想的呢?皇上有意廢儲,應該很多人都看出來了吧?太子殿下理應清楚自己的處境纔是。這時候他不想着討好皇上和太后,穩固自己的儲位,卻爲了長女的冊封事宜屢屢頂撞皇上,連太后都得罪了,這是生怕……皇上不會更惱怒他麼?!”

永寧長公主給了她一個心領神會的眼神:“誰說不是呢?我見了他這模樣,都覺得他是瘋了!皇孫女固然是皇上的頭一個孫輩,雖說生母身份低微,但得太子寵愛,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日後若是皇上高興了,格外加恩,未必不會封她個郡主之位。這種事又有什麼好急的呢?太子竟然爲了這種小事忤逆太后和皇上,簡直就是昏了頭!他以爲這是疼女兒?也不怕那孩子受不住這麼大的福份,有個三長兩短的……

“不是我壞心要咒那孩子,實在是太子的做法不象是真心爲孩子着想的模樣!曹皇后從前就時常有出人意料之舉,有時候發起怒來,也是不管不顧的,把事情做絕了,氣得皇上大怒,事後也不知悔改。即使皇上與她有夫妻的情份,被她這麼十幾二十年地折騰下來,也殘存無幾了。偏曹後還不知自省,也不多爲太子着想,遇事總愛惹皇上發火,也不知道是什麼毛病!如今想來,太子還真不愧是曹後之子,沒學到皇上的冷靜睿智,卻把他母親的壞毛病繼承了一個十成十!”

謝慕林試探地道:“該不會是太子厭煩了繼續過如今這樣心驚膽戰的日子,所以故意激怒皇上,好催皇上儘快廢了他吧?否則怎會明知道自己處境不佳,還要主動獻上把柄?”

永寧長公主是絕對不相信太子會願意放棄儲位的:“我們的太子殿下可不是這麼貼心孝順的人。他若有心要讓出東宮儲君之位,早在曹後去世時,就能借着遵從亡母遺命的理由請辭了。如此大家面上都好看些,皇上也不必煩惱要如何廢太子,更不會有朝臣反對廢立,還說起了四殿下的壞話。太子沒有這個意思,也沒有這種舉動,還要處處惹惱太后與皇上,分明就是昏了頭!”

罵完了侄兒,永寧長公主又忍不住罵起了王氏。在她看來,王氏王湄如就是令太子犯下如此多過錯的罪魁禍首:“真不愧是犯官之女,同樣不懷好意,只怕也不是真心爲太子着想,反倒有些藉着太子權勢地位,給她自己出氣的意思!否則,她也是有女兒的人,但凡對太子有幾分真心,又爲皇孫女將來着想,她都會多多奉勸太子,別總是做傻事。太子看不上太子妃,卻對王氏言聽計從。但凡王氏能真心規勸太子,太子也不會犯下如此多的過錯!”

而這樣心懷叵測的女人,太子卻對她一往情深,言聽計從,永寧長公主想起這貨還是自己的親侄兒,小時候也曾有過乖巧可愛的時候,就忍不住嘆息。

遠處有宮人走近,永寧長公主住了嘴,拉着謝慕林繼續往西華門的方向走。路過宮人時,她淡定地接受了宮人的見禮,若無其事地繼續前行着。等到周圍再度無人時,她方纔繼續說道:“如今的太子越來越不象話,朝中還願意爲他說話的大臣,也越來越少了。即使他是中宮嫡出的皇長子,倘若性情明顯不適合成爲一國之君的話,即使再頑固的大臣,也會三思而行的。這可不是堅持禮法的時候。倘若因爲他們固守禮法,卻將一位無能的暴君送上了皇位,將來暴君爲禍天下,他們每一個人都要爲此負責!到時候,面對天下人的質問,難道他們說一句禮法爲重,就能搪塞過去麼?!”

謝慕林低聲問:“曹家那邊又是什麼意見?照理說,曹家人應該最希望太子能順利登基繼位的。如今他們看着太子連出昏招,難道就沒想着要勸他一勸?”

永寧長公主嘆了口氣:“誰說他們沒勸呢?可是光勸又有什麼用?太子爲着王氏的事,早就與承恩侯府鬧騰過,事後也一直對舅家心存不滿。即使有曹後從中說項,他也不理會,甚至還怨恨上了親生母親!這樣不孝的兒子,若不是曹後只有這一個骨肉,曹家也早就放棄他了!

“如今曹家再無其他選擇,明知道他是個糊塗人,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支持他了。太后娘娘與我回京之前,承恩侯夫妻就三不五時進宮進言;我們回來後,他們幾乎隔天就來,但都不管用!我有時候也覺得承恩侯夫妻挺可憐的,怎麼偏偏挑中了這麼一個阿斗,爲他拼上了身家性命,卻連半點好臉都得不到呢?”

不過承恩侯夫婦還算好的,哪怕受氣,至少還有一條活路——只要他們放棄支持太子,即使曹家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但皇帝總不會趕盡殺絕,至少不會讓曹家死絕,總還會給曾經的從龍功臣承恩公留下幾個血脈。

相比之下,太子妃似乎更可憐一些。她嫁給了太子,這一生的榮辱就跟太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太子榮,她未必能跟着沾光;可太子損,她就絕不會有好下場。然而,太子從頭到尾都沒把她當一回事,絲毫不顧及正妻的顏面。太子妃既沒有面子也沒有裡子,無論太子將來下場如何,她似乎都沒有好日子過呢!

永寧長公主感嘆道:“薛老太師傷重去世,如今三七都過了。太子妃失去了這位祖父的支持,如今在宮裡行走,都沒了底氣呢!”

謝慕林有些吃驚:“薛老太師去世了?!”

(本章完)

第632章 匆匆第1466章 對質第1561章 閉門第1156章 拜謝第1528章 懷疑第866章 信第1521章 廢儲第656章 藍氏第834章 萬家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319章 察覺第267章 危言第443章 詫異第1664章 新開始第381章 一夜第475章 別居第17章 打聽第542章 東昌號第757章 靈通第1111章 歸來第715章 願望第345章 家書第323章 莫名第1543章 清除第1380章 請帖第288章 爭吵第666章 異狀第754章 耳聞第351章 魚餌第165章 劃策第1653章 確認第646章 震驚第206章 分歧第1008章 投親第482章 艱辛第1387章 底氣第821章 反悔第175章 出發第1635章 異夢第459章 蜜語第1317章 出遊第1284章 遮掩第118章 歡喜第428章 警惕第1431章 偷聽第1558章 隱秘第476章 不平第1167章 志氣第649章 配合第113章 病了第1298章 安撫第1652章 詢問第710章 心思第164章 出謀第337章 點心第657章 報應第755章 吃醋第222章 細節第520章 感動第270章 委屈第1480章 證物第96章 心跡第692章 心機第610章 搪塞第960章 疑心第592章 上門第726章 相見第232章 路途第751章 過往第1023章 拜年第169章 反駁第1217章 冊封第970章 忙碌第1584章 表態第1419章 逗樂第1347章 迴歸第379章 明瞭第291章 晚餐第1142章 混淆第467章 準備第661章 點燃第1044章 算計第1523章 等待第955章 夜訪第64章 警告第46章 探監(下)第47章 旁聽(推薦加更)第198章 傷心第1048章 懷疑第1097章 好奇第1284章 遮掩第377章 警告第1265章 婉拒第972章 傳聞第1009章 改變第956章 返家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2章 差評第741章 女婿第466章 自薦
第632章 匆匆第1466章 對質第1561章 閉門第1156章 拜謝第1528章 懷疑第866章 信第1521章 廢儲第656章 藍氏第834章 萬家第45章 探監(中)(推薦加更)第319章 察覺第267章 危言第443章 詫異第1664章 新開始第381章 一夜第475章 別居第17章 打聽第542章 東昌號第757章 靈通第1111章 歸來第715章 願望第345章 家書第323章 莫名第1543章 清除第1380章 請帖第288章 爭吵第666章 異狀第754章 耳聞第351章 魚餌第165章 劃策第1653章 確認第646章 震驚第206章 分歧第1008章 投親第482章 艱辛第1387章 底氣第821章 反悔第175章 出發第1635章 異夢第459章 蜜語第1317章 出遊第1284章 遮掩第118章 歡喜第428章 警惕第1431章 偷聽第1558章 隱秘第476章 不平第1167章 志氣第649章 配合第113章 病了第1298章 安撫第1652章 詢問第710章 心思第164章 出謀第337章 點心第657章 報應第755章 吃醋第222章 細節第520章 感動第270章 委屈第1480章 證物第96章 心跡第692章 心機第610章 搪塞第960章 疑心第592章 上門第726章 相見第232章 路途第751章 過往第1023章 拜年第169章 反駁第1217章 冊封第970章 忙碌第1584章 表態第1419章 逗樂第1347章 迴歸第379章 明瞭第291章 晚餐第1142章 混淆第467章 準備第661章 點燃第1044章 算計第1523章 等待第955章 夜訪第64章 警告第46章 探監(下)第47章 旁聽(推薦加更)第198章 傷心第1048章 懷疑第1097章 好奇第1284章 遮掩第377章 警告第1265章 婉拒第972章 傳聞第1009章 改變第956章 返家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2章 差評第741章 女婿第466章 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