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趙君用拜師

“好教善公得知,我徐州紅巾的要求其實很簡單!”趙君用再次退後,脫離逯魯曾的掌握。然後半躬着身體,像晚輩回答長輩問話般恭敬地彙報,“目前只有招安、授官、過往之事一筆勾銷三條。因爲目前只是大總管和晚輩等幾個人的決定,不敢讓更多弟兄知曉。所以,也不敢落於紙面上。此節,還請善公見諒!”

“理當如此,理當如此!”逯魯曾尷尬地笑了笑,連連點頭。

如果趙君用想都不想就開始提筆拉清單兒,逯魯曾絕對會認爲其中必定隱藏着什麼陰謀。而趙君用嘴上說得痛快,卻死活不肯將要求落在紙面上,暫時也沒有任何細節方面的東西。在逯魯曾看來,則恰恰說明他和芝麻李二人真的想如同方國珍那樣,用手中的紅巾將士換一場個人富貴。招安之心,反而確鑿無疑!

而趙君用顯然怕他自己的推脫舉動惹得逯魯曾起疑,不肯替他將招安請求轉達給朝廷。又拱了拱手,信誓旦旦地說道:“老大人有所不知,學生在起兵之初,就一直跟芝麻李說,一定不能把事情做絕,斷了自家後路。所以我徐州紅巾,至今也沒切斷運河水道。並且活動範圍僅僅限於黃河以南,上次爲了救人,才提大軍到北岸走了一趟。也是去去就回,沒試圖攻打任何州縣!”

“嗯,這點,老夫自然會向萬歲當面說明!”逯魯曾向北拱了拱手,大聲保證。

的確與其他紅巾勢力急着四下攻城掠地不同,徐州紅巾造反到現在也有八個月了,勢力卻沒有迅速向周邊地區擴張。對於近在咫尺的運河,也只是接管了原本就存在的關卡,照常收稅而已,根本沒試圖切斷南北航運。以前朝廷上下沒有人曾經考慮過這兩件事情背後的深層含義,如今看來,卻是芝麻李和趙君用兩個早就在向朝廷示好了,奈何明月照溝渠,滿朝文武,除了天天叫嚷着要將徐州紅巾上下殺光之外,誰也沒意識到芝麻李和趙君用兩個的良苦用心。

正感慨間,又聽趙君用急切地補充,“還有,半月前在黃河以北,我徐州紅巾悍將朱八十一,以少擊多,大敗途中偶遇的阿速左軍。最後卻把俘虜全都讓當地士紳花錢贖了回去,不曾亂殺一個。此番與大人會獵於南岸,所俘鹽丁只要願意離開的,徐州紅巾也將他們都盡數遣返,並且各自發給了川資,以免他們騷擾沿途百姓!大人,我等爲何這樣做,難道您老還看不明白麼?!”

“明白,明白!君用,你儘管放心,一切都包在老夫身上!”逯魯曾聞聽此言,眼前頓時就出現了一夥被逼上梁山,卻天天盼着替天子效力的義士形象。想都不想,大聲承諾。

此時民間雜劇中,出現得最多的人物,就是根據《大宋宣和遺事》所演繹出來的梁山一百零八條好漢。並且每一位好漢都懷着忠義之心,只是爲奸臣所迫才落草爲寇。最後則一道選擇受了招安,爲朝廷四處征戰,百死不悔。

逯魯曾博聞強記,對民間這些喜聞樂見的摺子戲,自然是了熟於心。平素跟那些蒙古、色目官員應酬,有限的幾項共同愛好裡邊,坐在一起聽戲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根本不用細想,便給芝麻李和趙君用等人紛紛定了位。那英勇善戰的芝麻李,瞬間就化作了托塔天王晁蓋。而眼前苦苦哀求要自己向朝廷轉達善意的趙君用,不是及時雨宋江,又是哪個?!

至於毛貴、彭大和朱八十一等,在逯魯曾眼裡,也都迅速與傳說中的燕青、李逵、盧俊義對上了號。包括剛剛投降徐州紅巾的胡通甫和耿德甫,也都隱隱與索超、呼延灼等人暗合,只是未曾像後者那樣曾經被朝廷重用而已。

而他自己,則成了如假包換的宿太尉。一百零八名忠義之士的引薦人,大宋徽宗皇帝身邊唯一一個忠直之士,貪官污吏和權臣的死對頭。名字日後必將隨着宋江、李逵等人的事蹟一道,傳唱千古。(注1)

“大人,大人!除此之外,晚輩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趙君用的話清晰地傳來,將逯魯曾迅速從摺子戲裡,拉回現實。

“但說無妨,但說無妨!”逯魯曾不知不覺間就用上了戲臺上的動作,左手胸前輕擺,右手捋着溼漉漉的鬍鬚說道。

“此番招安,只是李總管和晚輩兩個,只是我們兩個人想爲徐州紅巾上下八萬子弟尋一條出路。此番苦心,未必能被所有弟兄們知曉。因此,事成之後,晚輩請求拜入老大人門下,以便日日聆聽教誨。如果能得償所願,晚輩將感激不盡!”

說罷,又是長揖及地。

逯魯曾聽了,心中怎能不一片滾燙?!趕緊伸出手去,將趙君用拉起來,正色說道:“好,好。事了拂衣去,恰是我輩君子所爲。老夫,老夫應下了。老夫現在就可以收下你!”

“善公且慢!此刻招安之事未成,晚輩不敢以戴罪之身侮辱了師門!”趙君用卻又掙扎着拜了下去,哽咽着說道。

“好,好!”感覺到對方的良苦用心,逯魯曾連連點頭,“就依你,依你。爲師這就起身,替你去大都城跑一趟。即便拼着被天下人誤會,也一定要將你徐州上下這八萬子弟,重新引回正途!”

“白日出行,恐怕會引起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晚輩與李總管已經商議過了,今夜亥時,親自送老大人去運河上。晚輩在那裡,已經悄悄借商賈之手爲大人買下了一艘輕舟。船上的水手都是商販代爲出面僱的,誰也不知道您老的真實身份。連夜出發的話,明日上午,您老就能抵達濟州!”趙君用又搖了搖頭,非常謹慎地提議。

“好,依你,依你!”此刻逯魯曾心裡,完全已經被自己勾勒出來的形象佔據,根本無暇去思考趙君用所言的真僞。無論後者說什麼,都連連的點頭。

趙君用則趁熱打鐵,把一些其他將領期望得到的官職,也統統說了出來。並且小心翼翼地提醒逯魯曾,其中哪幾個將領對招安之事抱着厚望,哪幾個其實認爲招安可有可無,隨時都可能變卦。總之,事不宜遲,朝廷越早做出決定,越容易令徐州軍上下歸心。千萬別猶豫來猶豫去,導致將士們性子都變得野了,連自己這個長史都無法左右。

逯魯曾的當然知道打鐵要趁熱的道理,立刻親自動手,將所有要求和提醒,都謄寫在了紙上。並且主動向趙君用表示,自己離開之後,他和芝麻李兩個依舊可以對外界擺出一幅進攻姿態。只要不攻克宿州、濠州這些大的城市,朝廷就不會追究。以免在朝廷考慮招安與否的這段時間內,被軍中的狂悖之徒鑽了空子。

對於老夫子如此體貼的安排,趙君用當然滿懷感激的答應了下來。然後師徒二人又坐在一起說了許多貼心的話,看看天色已晚,才依依不捨拱手告別。

到了夜晚亥時,趙君用果然帶着一小隊士卒,拿着芝麻李的手令,將逯魯曾和他的家僕送出了徐州城外。碼頭上,也果然有一艘小舟等在那裡。船艙之內,牀榻桌椅,筆墨紙硯,臉盆水壺,一應設施都購置齊全。連同蚊帳被褥都是嶄新的,邊角上還縫着揚州某家大商號的標記,一看就知道價值不菲。

除了生活用品之外,趙君用還趁着家僕和隨從們誰都沒留意,悄悄地塞給了逯魯曾一把鑰匙。告訴後者,牀底下的箱子裡,另有一些壓艙之物。等到了安全地點之後,老大人就可以取出來,作爲在京師裡頭爲徐州軍上下奔走的開銷。如果不夠用的話,只要派遣一名心腹帶着信來徐州,自己這邊立刻就會再送上一筆過去,絕對不會讓師門爲此倒貼!

“君用,君用太仔細了!”逯魯曾感動得眼睛發酸,拉着趙君用的手,低聲致謝。後者卻搖了搖頭,用極低的聲音說道:“這些都是從貪官家裡抄來的不義之財,晚輩借善公之手歸還給朝廷,也算物有所用。此地不宜久留,善公速速動身爲好。待事成之後,晚輩再於徐州城中,謝善公拯救之恩!”

說着話,快步走到船頭,將身體輕輕一縱,幽靈般落到了碼頭上。隨即又向逯魯曾躬身施了禮,轉過頭,大步流星的去了!

“船家,快起錨,快起錨!”不待岸上的人影融入黑暗中,幾個家僕已經大聲催促了起來。“哎,客官坐好了!開船嘍——!”隨着夥計們的答應聲,輕舟微微晃了晃,如同樹葉般,從水面上向北滑了過去。轉眼間,就將徐州城遙遙地拋在了身後。

“啊!”逯魯曾狠狠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確信眼前一切不是做夢。立刻鋪開紙張,給朝廷寫起奏摺來。先爲自己喪師辱國之舉,狠狠地請了一番罪。然後又鼓動生花妙筆,將自己如何臨危不懼,舌戰徐州羣雄。終於喚醒了對方的忠義之心,決定接受招安的事情,一一奏明。爲了促成朝廷接受此事,在奏摺末尾,還特地強調,徐州紅巾接受招安之後,自己可以帶着他們去攻打劉福通、布王三、徐壽輝等賊人。五年之內,一定還朝廷一個四海清平,再不聞兵戈之聲!

一夜當中,數易其稿。直到天光放亮,才終於滿意地放下了筆,準備上牀休息。誰料還沒等把外邊的長衫脫下來,腳下船板忽然猛地一頓,將他整個人甩到了艙門口,登時摔了個七暈八素。

“怎麼開的船?!哎呀,疼死老.....!”逯魯曾大怒,揉着屁股跳起來,吹鬍子瞪眼。沒等一句話說完,耳畔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號角聲,“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驚愕地擡起頭,他看見有一支規模浩大的運輸船隊,已經塞滿了正前方的河面。運河兩岸,旗號遮天蔽日。數不清的將士滾滾而來,直撲自己眼前。

“知樞密院事”“月闊察兒”兩面寫滿的八思巴文的戰旗,高高地挑在右岸隊伍的正前方。戰旗下,有位渾身金甲的蒙古將軍騎着高頭大馬,威風不可一世。

注1:在施耐庵動手整理之前,水滸一百零八將故事,已經在民間傳誦。很多摺子戲,都以這一百零八人的事蹟爲藍本。

第30章 與子同袍第81章 變第82章 長遠問題第255章 血酬第100章 腹黑耿再成第82章 激流(中)第175章 瑣事第156章 工業第200章 盟約(下)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20章 血祭(下)第7章 赴會(中)第32章 處置第153章 一步之遙第148章 開科舉第267章 沈萬三(中)第315章 黃河賦(下)第142章 鬼神第72章 投效第25章 匕現(上)第9章 暗戰(中)第285章 天算(中)第89章 何謂英雄第43章 徐州(上)第248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一)第31章 餘波(下)第84章 遠謀(上)第87章 抉擇(上)第46章 祿公第35章 潤物(下)第160章 岔路第20章 科技(下二)第137章 吳良謀的謀第220章 退一步第17章 千頭萬緒(上)第202章 華夏(下)第16章 血祭(中)第14章 短章第283章 天算(上)第83章 華夏通寶(中)第8章 觀星(中)第233章 覆滅(下)第312章 黃河賦(下)第33章 討價還價(下)第49章 討伐(上)第19章 走前人的路第38章 火藥時代第12章 赴會(下)第15章 機會(中)第310章 黃河賦(下)第10章 不適應第12章 赴會(下)第285章 天算(中)第12章 赴會(下)第261章 武學(上)第256章 股權(上)第80章 獠牙(上)第41章 吳家有女第245章 大買賣第177章 千刀萬剮朱麗葉第50章 先鋒(中)第52章 初試啼聲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294章 警訊(中)第227章 人(下)第293章 警訊(上)第19章 血祭(下)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302章 黃河賦第72章 決戰(中)第276章 國士第45章 怪圈(下)第60章 君與臣(上)第48章 市井(上)第38章 轉身(上)第36章 鬼才李四第87章 趙君用第25章 備考(下)第123章 鐵甲第309章 黃河賦(下)第30章 勾結(下)第220章 密謀第209章 膠着(上)第58章 想飛的菜鳥第27章 基業(上)第70章 猶豫(上)第50章 打草谷第70章 旁觀者第146章 三三第69章 關係(下)第197章 高郵之盟(中)第24章 基業第26章 匕現(中)第257章 股權(下)第12章 男兒(中)第77章 黃雀(下)第82章 激流(中)第22章 韃子來了第26章 仙家秘法第168章 朱重九
第30章 與子同袍第81章 變第82章 長遠問題第255章 血酬第100章 腹黑耿再成第82章 激流(中)第175章 瑣事第156章 工業第200章 盟約(下)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20章 血祭(下)第7章 赴會(中)第32章 處置第153章 一步之遙第148章 開科舉第267章 沈萬三(中)第315章 黃河賦(下)第142章 鬼神第72章 投效第25章 匕現(上)第9章 暗戰(中)第285章 天算(中)第89章 何謂英雄第43章 徐州(上)第248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下一)第31章 餘波(下)第84章 遠謀(上)第87章 抉擇(上)第46章 祿公第35章 潤物(下)第160章 岔路第20章 科技(下二)第137章 吳良謀的謀第220章 退一步第17章 千頭萬緒(上)第202章 華夏(下)第16章 血祭(中)第14章 短章第283章 天算(上)第83章 華夏通寶(中)第8章 觀星(中)第233章 覆滅(下)第312章 黃河賦(下)第33章 討價還價(下)第49章 討伐(上)第19章 走前人的路第38章 火藥時代第12章 赴會(下)第15章 機會(中)第310章 黃河賦(下)第10章 不適應第12章 赴會(下)第285章 天算(中)第12章 赴會(下)第261章 武學(上)第256章 股權(上)第80章 獠牙(上)第41章 吳家有女第245章 大買賣第177章 千刀萬剮朱麗葉第50章 先鋒(中)第52章 初試啼聲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294章 警訊(中)第227章 人(下)第293章 警訊(上)第19章 血祭(下)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302章 黃河賦第72章 決戰(中)第276章 國士第45章 怪圈(下)第60章 君與臣(上)第48章 市井(上)第38章 轉身(上)第36章 鬼才李四第87章 趙君用第25章 備考(下)第123章 鐵甲第309章 黃河賦(下)第30章 勾結(下)第220章 密謀第209章 膠着(上)第58章 想飛的菜鳥第27章 基業(上)第70章 猶豫(上)第50章 打草谷第70章 旁觀者第146章 三三第69章 關係(下)第197章 高郵之盟(中)第24章 基業第26章 匕現(中)第257章 股權(下)第12章 男兒(中)第77章 黃雀(下)第82章 激流(中)第22章 韃子來了第26章 仙家秘法第168章 朱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