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餘波(上)

華夏三年五月,舊曆蒙元至正十四年,淮安軍以炮艦護送大軍逆流而上,繞過集慶,攻取太平路,元太平路總管朵察耐措手不及,只能帶領麾下兵馬沿江列陣,以強弩利箭阻止淮安軍登岸,淮安水師統領朱強下令以重炮摧之,須臾,岸上屍骸枕籍,朵察耐當場身死,行省中丞蠻子海牙領義兵千戶方蓉、蒙古軍千戶別也等人退守當塗。

淮安軍徵南先鋒胡大海率部登岸,休息一日,第二天兵臨當塗城下,蠻子海牙不敢出城迎戰,緊閉四門,胡大海又以淮揚百工坊所制攻城車、攻城鑿、火藥包等物炸開西牆,大軍蜂涌而入,蒙古千戶也別當場被胡大海劈死,義兵千戶方蓉保護着蠻子海牙自城東門遁走,半路口渴難耐,致村中討水,百姓見他二人身穿蒙元袍服,紛紛持木棍來攻,須臾間,將方蓉砸翻在地,蠻子海牙自知無倖免之理,拔劍自刎。

至此,馬江東側再無蒙元守軍,胡大海分兵巡視各地,將其一一收歸淮安軍之下,待徐達領主力至,太平府已經平定大半,二人商量一番,繼續兵分兩路,以淮安第二、第三軍團併力向東,直撲江寧,第五軍團則由吳良謀率領,渡過馬江向西,攻打蕪湖、繁昌二地,蒙元蕪湖守將李興自知大勢已去,不待吳良謀兵至,主動自縛雙手請降,繁昌守將陳野先卻受了朱重八的感召,搶先一步將城池及大清江之西各地獻給了和州。

至此,整個太平路被淮安軍、和州軍一分爲二,不再復爲蒙元所有,集慶路則受到淮安第一、第二、第三兵團的腹背夾攻,岌岌可危。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街頭巷尾,茶館酒肆,幾乎每一個有人羣聚集的地方,都在議論着這場聲勢頗爲浩大,但場面卻遠不如去年激烈的戰爭,然而出乎所有當事方意料的是,人們的關注重點,卻不是徐達和胡大海、劉子云三人何時能擊敗康茂才,全取集慶,而是吳良謀所率領的第五軍,何時能夠將陳野先這個三姓家奴,從繁昌驅逐出去。

換句話說,人們已經習慣了淮安軍的戰無不勝,認爲集慶路正在進行的戰鬥,根本不存在什麼懸念,但對於淮安軍與和州軍之間的盟約能維持多久,卻充滿了懷疑。

“王叔,你聽說了麼,早在淮安軍攻打採石磯時,就跟咱們和州軍交上了手。”廬州路桐城府,有人在酒館裡,神神秘秘地說道。

“怎麼沒聽說,那淮安軍太欺負人了,咱們家朱總管,當日硬生生被氣吐了血,只是爲了顧全大局,才沒有下令開炮還擊。”被稱作王叔的人是一個頭發花白的小吏,身上的衣服熨燙得齊齊整整,臉上的皺紋卻是縱橫交錯。

拜淮安軍始作俑的報紙所賜,這年頭,茶館酒肆已經成了各類官方和非官方消息的集散地,凡是口袋裡有幾個銅板的,都會時不時到這兩處地方坐一會兒,先排出幾個大子兒要碗酒水或者茶湯,然後豎起耳朵,堆起笑臉,開始跟周圍的人做更深入的交流。

報紙也有多種,其中以各地總管府所推出的最爲權威和及時,五文錢就能買到厚厚的一大摞,論字數,遠遠比去書坊買書合算,那些民間商戶爲了賺錢而辦的小報,則要單薄得多,印製質量也會差上許多,但民間小報卻又一個好處,那就是,時不時會泄漏出一些官方報紙不會涉及的秘密來,當然,這些“秘密”經常會被證實乃爲以訛傳訛,信與不信,如何去蕪存菁,就需要考驗讀者的智商了。

就拿淮安軍在攻打採石磯時,曾經向趕去助戰的和州軍開炮之事來說吧,當事雙方的官辦報紙上,都對此隻字未提,而烏江那邊一家船行老闆私辦的小報,卻信誓旦旦地將此事給捅了出來,更令人百思不解的是,那份報紙只在市面上露了一個頭,還沒等擴散到外地,就被另外一名有錢的大戶給包了圓,緊跟着,船行和報館也都換了主人,老闆帶着大筆的錢財跑路,據說是去了揚州,但是誰也不知道其何時上的船,到揚州後又去了什麼地方,。

結果就是,這件事越傳越神秘,越傳越不靠譜,從淮安軍誤擊和州軍戰船,到淮安軍蓄意搶在和州軍之前搶佔採石磯,並且給採石磯的韃子守軍張目,再到淮安軍邀請和州軍參戰,卻派人炮擊朱重八的座艦,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乾脆信誓旦旦的聲稱,當日向和州軍發炮的人是個蒙古族後裔,姓玉里伯牙吾,是個混入淮安軍內的大奸臣,深恨和州朱總管驅逐韃虜,才故意放炮謀殺於他,不信可以找水師統領廖永忠詢問,他早年間爲水寇時,就知道姓俞的根底兒。

無論謠言怎麼傳,但整體風向只有一個,那就是淮安軍仗勢欺人,壓根就沒想給和州軍,給朱重八總管活路,而淮揚人霸道,大夥也都是有目共睹,從江上駛來的巨大貨船向來是直入碼頭,對當值的和州官吏愛理不理,需要裝卸的貨物則每次都排在第一位,無論之前碼頭前有多少船隻在等待,只要打着淮揚商號的貨船一到,就得統統把位置讓開,什麼時候淮揚商號的貨物上下完畢,才能重新恢復次序。

所以絕大部分和州、廬州兩地的市井閒漢,都覺得謠傳說得未必不是事實,那淮安軍即便沒有仗勢欺負和州的爺們,至少其隊伍中也有些不法之徒,欺上瞞下,偏偏這些人,是最喜歡湊熱鬧的,猜到了事實“真相”後,就喜歡四下打聽、驗證,以彰顯自己見識非凡。

最好的驗證渠道,當然還是通過官方,故而王姓小吏的先前的話音剛落,就激起了一片義憤填膺的討伐之聲,“那姓朱的,那淮揚朱怎麼如此囂張,虧他還是天下紅巾兵馬副元帥,竟然半點兒也容不下人,。”

“那還不簡單麼,咱們和州朱總管功高震主了唄,你們想想,咱們朱總管起兵才幾天,那朱重九都起兵多長時間了,這兩年,眼見着咱們和州朱總管攻城掠地,將韃子打得落荒而逃,他那邊卻始終被韃子壓着打,這心情,能舒暢得了麼。”沒等王姓小吏接口,一個落魄書生搖着摺扇,冷笑着插嘴。

這下,頓時讓大夥眼前豁然開朗,淮安朱總管糾集數路大軍南下揚州的時候,和州朱總管不過是聯軍當中的一名小校,如今,雙方卻都成了總管,隱隱已經有了並駕齊驅之勢,那淮安朱,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估計巴不得有人替他將和州朱總管給謀害了,以解除心腹之患。

“諸位請想想,自古以來,便是天轄地,地載萬物,而萬物當中,又是陽轄陰,雄轄雌,父母管子女,賢良教不肖,如此,才能紅日東昇西墜,江河由高向低。”那落魄書生見大夥都被自己的真知灼見給鎮住了,拿起扇子呼呼啦啦扇了幾下冷風,繼續吐着暗黑色的舌頭說道,“所以天地之間,秩序爲大,蒙古人無視秩序,才導致君臣相殘,父子相公,天下大亂,而咱們和州朱總管自舉義氣之後,便以理學爲治國之本,招賢納士,打擊奸佞,恢復綱常,所以大夥的日子才能越來越安生,但是那淮揚朱總管,卻只信奉武力,毫無上下尊卑之念,其麾下也都是一羣虎狼,所過之處,大戶之家輕則破財,重則身死族滅,兩家所施之政,如水火不同爐,那朱屠戶見到咱們和州如此上下齊心,他睡得能安生麼。”

“對,就這樣。”

“可不是麼,我聽人說過,那邊隨便一個潑皮無賴,都能拉着讀書人去打官司。”

“我就知道,那淮揚人都不是什麼好鳥。”

“敢欺負到咱們廬州人頭上,爺們跟他們拼了。”

“一套朱漆餐盤,在揚州街上只賣五六十文,到了咱們桐城,卻要兩三百文,咱們廬州人爲啥沒有揚州那邊富,錢都被他們給搶去了。”

“可不是麼,咱們這邊做買賣三十稅一,那揚州卻是十稅一,賣的東西都那麼貴,誰能做得過他們。”

“強盜。”

“民賊。”

“勢不兩立。”“勢不兩立。”

酒館中,人聲鼎沸,許多站在遠處喝酒的苦力漢子,根本沒聽見書生在說些什麼,也跟着揮舞胳膊,熱血上涌。

“反正大夥心裡頭有個數就行,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那朱屠戶甭看眼下如此驕橫跋扈,早晚會犯了衆怒,屆時等着他的就是死路一條。”落魄讀書人偷偷看了一眼王姓小吏的眼色,將聲音陡然提到最高,“王叔,您老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嗯!”王姓小吏非常嘉許地衝着他點頭,先慢條斯理地在桌上排開五文大錢,然後緩緩站起來,衝着四下拱手,“各位老少爺們,各位老少爺們聽我一句,是戰是和,自然有上頭來安排,咱們這些平頭百姓,就該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平素別給朱總管添亂,也別信那揚州那邊的什麼歪理邪說,總之,山高水長,最後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

第55章 破賊(下)第262章 武學(下)第1章 春來(上)第107章 巨龍的咆哮第85章 遠謀(下)第16章 血祭(中)第69章 秋露(下)第43章 經濟(上)第167章 殺機第79章 破軍(中)第121章 奪城第17章 三千城管第117章 徐州對(下)第17章 清洗(中)第257章 股權(下)第71章 決戰(上)第207章 第五軍第43章 經濟(上)第138章 少年第17章 三千城管第28章 衝突第53章 春歸(下)第223章 血債(上)第68章 報復第6章 漸近線(下)第106章 火 火 火第34章 年關(上)第68章 報復第49章 朱重九賣甲第71章 執旗者(上)第73章 是非第86章 騰淵第15章 紫微(中)第66章 關係(中)第41章 劫持第170章 刑天第36章 文明(下)第4章 哈麻第79章 業餘刺客第50章 後路第56章 風暴(上)第4章 借刀(下)第85章 等待(中)第24章 星圖(下)第56章 吳良謀第88章 抉擇(中)第74章 滌盪(下)第85章 等待(中)第44章 徐州(中)第17章 血祭(下一)第240章 寬恕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81章 變第52章 春歸(上)第221章 揚州總管第90章 將計就計(中)第30章 餘波(中)第54章 家國天下(中)第47章 賺錢的捷徑第23章 鬼怪魍魎第271章 普天之下(上)第244章 大麻煩第74章 時勢(上)第188章 高郵第199章 盟約(上)第55章 破賊(下)第315章 黃河賦(下)第219章 無題第17章 三千城管第72章 猶豫(下)第23 過江第197章 高郵之盟(中)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255章 血酬第40章 糊塗案(下)第97章 無題第239章 歧途第74章 滌盪(下)第33章 封神演義第28章 基業(中)第93章 困獸第25章 初露鋒芒第41章 文明(下)第16章 清洗(上)第261章 武學(上)第39章 轉身(中)第238章 內訌(下)第16章 機會(下)第130章 左軍第20章 血祭(下)第68章 報復第74章 局中第92章 獵殺第39章 轉身(中)第8章 觀星(上)第209章 膠着(上)第212章 萬人敵(下)第143章 間隙第314章 黃河賦(下)第292章 國策(下)
第55章 破賊(下)第262章 武學(下)第1章 春來(上)第107章 巨龍的咆哮第85章 遠謀(下)第16章 血祭(中)第69章 秋露(下)第43章 經濟(上)第167章 殺機第79章 破軍(中)第121章 奪城第17章 三千城管第117章 徐州對(下)第17章 清洗(中)第257章 股權(下)第71章 決戰(上)第207章 第五軍第43章 經濟(上)第138章 少年第17章 三千城管第28章 衝突第53章 春歸(下)第223章 血債(上)第68章 報復第6章 漸近線(下)第106章 火 火 火第34章 年關(上)第68章 報復第49章 朱重九賣甲第71章 執旗者(上)第73章 是非第86章 騰淵第15章 紫微(中)第66章 關係(中)第41章 劫持第170章 刑天第36章 文明(下)第4章 哈麻第79章 業餘刺客第50章 後路第56章 風暴(上)第4章 借刀(下)第85章 等待(中)第24章 星圖(下)第56章 吳良謀第88章 抉擇(中)第74章 滌盪(下)第85章 等待(中)第44章 徐州(中)第17章 血祭(下一)第240章 寬恕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81章 變第52章 春歸(上)第221章 揚州總管第90章 將計就計(中)第30章 餘波(中)第54章 家國天下(中)第47章 賺錢的捷徑第23章 鬼怪魍魎第271章 普天之下(上)第244章 大麻煩第74章 時勢(上)第188章 高郵第199章 盟約(上)第55章 破賊(下)第315章 黃河賦(下)第219章 無題第17章 三千城管第72章 猶豫(下)第23 過江第197章 高郵之盟(中)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255章 血酬第40章 糊塗案(下)第97章 無題第239章 歧途第74章 滌盪(下)第33章 封神演義第28章 基業(中)第93章 困獸第25章 初露鋒芒第41章 文明(下)第16章 清洗(上)第261章 武學(上)第39章 轉身(中)第238章 內訌(下)第16章 機會(下)第130章 左軍第20章 血祭(下)第68章 報復第74章 局中第92章 獵殺第39章 轉身(中)第8章 觀星(上)第209章 膠着(上)第212章 萬人敵(下)第143章 間隙第314章 黃河賦(下)第292章 國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