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風暴(上)

徐徐圖之,這也許是朱重九眼下唯一能採用的辦法,除非他想將花費了無數生命和熱血建立起來的淮揚政權親手毀滅。

而很顯然,他沒有殺伐果斷到那種地步,也沒有將眼前這一切成就推翻掉再重來一次的勇氣,在真正冷靜下來之後,他只能選擇代價最小,動作同時也最爲溫和的解決方案,雖然這種解決方案的效果會非常緩慢,甚至非常可疑。

畢竟,他不是另外一個時空中的朱元璋,也不是法國大革命中的羅伯斯庇爾,前者可以毫不猶豫地殺死敢於阻礙自己的任何人,後者,則通過一次次大革命,最後將他自己也送上了斷頭臺。

在朱重九的軀殼裡,缺乏與前二人同樣的勇氣與執着,況且在另一個時空的記憶當中,也清晰地證明,貪慾和私心會伴隨着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而行,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將其根除,天下爲公的上古之治,只存在於儒家的夢囈當中,十億神州盡舜堯,也不過是某位老人美好的期待。

所以躲在內宅中舔乾淨了傷口之後,第二天上午,朱重九便主動將蘇明哲和逯魯曾兩個人召集到了大總管書房,開始平心靜氣地瞭解情況,平心靜氣地跟二人一道商量解決辦法。

與頭天晚上他猜測的差不多,蘇、祿二人的確是因爲怕波及面太廣,纔開口替韓老六說的情,而這兩個老臣能想到的具體解決方案,大體上也沒超出昨晚祿雙兒和祿芙蓉等人的議論範圍。

第一招,是劃定時間點,以情況變化爲由,從今以後,停止各級官吏再大肆安插私人。

第二招,則是大總管府的核心官員們,每人每年擁有三個舉薦配額,額度之內,他們可以自行分配,額度之外,則任何舉薦都要先到吏局報備,然後經過統一考覈之後,再決定是否錄用。

第三招,便是宣佈由吏局對各級官員,兵局對各級武將,定期進行考覈,凡考績不合格者,無論背後的舉薦人是哪個,都會被降級使用,直至削職爲民。

第四招,相對來說就比較嚴厲了,規定官員們在推薦人才的同時,也負有連帶責任,在頭五年內,當被舉薦人犯下大錯,舉薦人也要受到識人不明的追究,在頭五年之內,萬一被舉薦人立下了大功,伯樂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獎賞。

第五招,看似與前幾項規定都沒什麼關聯,實際上則是杜絕官員再“出售”推薦名額的機會,由大總管府命令宣告,凡接受禮物超過十貫,則以受惠罪論處,無論雙方之間有沒有權錢交易,行賄和受賄者將同時受到追究

第六招,禁止領軍諸將和各級文官的親朋,長輩、子侄,干預軍務政務,如果有膽敢再犯者,則直接追究文武官員本人,若是發現賣官鬻爵,或者結黨謀私的情況,將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林林總總,共計十二大條,每一條,都是針對目前已經發現的問題所設定,算是亡羊補牢。

如此一來,韓老六的罪責就非常容易判斷了,兩年來大肆提拔私人屬於奉命而行,不能入罪,在鹽政大使位置上行沒有明顯的徇私舞弊行爲,賬目清楚,所以也同樣不受彈劾,至於接收被舉薦人的禮物,因爲先前沒有規定不準收,並且金額沒達到十貫一樣,亦可以既往不咎,但以爲其所舉薦的人才當中,有三個私下盜售軍火,他註定難逃牽連。

因此,大總管府的吏局按照規矩,解除了韓老六的鹽政大使職務,但念在其以往的功勞和所舉薦的大部分人才還算合格的份上,將其降級安排爲揚州路衙門兵科知事,專門負責新兵徵召及傷殘士兵撫卹安置等事務,那三名私自向友軍盜售火藥者,則交給兵局按照軍法嚴懲。

消息一出來,整個大總管府上下,許多人都同時鬆了口氣,因爲按照韓老六的例子,他們以前偷偷給族人和親朋尋門路的舉動,就可以一筆勾銷了,只要今後不再重犯,上頭就永遠不會追究。

還有一些消息相對靈通者,通過各種渠道得知朱重九被氣吐血的事實,心中忍不住接連打了幾個哆嗦,暗中發誓,再也不幹這種因小失大的愚蠢舉動了,因爲大總管雖然承諾不會追究,但誰知道他會不會將以前的事情記在心裡頭,萬一將來影響了大夥在新朝的位置,到時候可是哭都來不及。

只剩下極少數腦袋實在不太靈光者,覺得朱重九出爾反爾,未免有些過於涼薄,但他們所發出來的抱怨聲,很快就被周圍的吐沫星子給徹底淹沒,因爲周圍幾乎所有同僚都還記得,四年以前,大夥被貪官污吏禍害得有多悲慘,所以並不認爲,自己當了官之後,就可以做得和最初的蒙元官吏一樣過分,更不願意,自己的行爲哪天也激起民變來,讓自己落到當年被百姓誅殺的那些官吏同樣之下場。

畢竟這支隊伍還年青,還沒有病入膏肓,而各級官吏們,還牢牢地記得自己被逼着提刀造反的緣由,不願意重蹈蒙元官吏的覆轍,所以在大總管府的“廉政”命令下達之後兩個月內,很多剛剛興起的風潮,就迅速被遏制了下去,至少,從表面上看,各級官員任人唯親的情況,大爲改觀。

那些在府學和集賢苑當中表現出色,品行可靠的才俊,即便沒有薦書,也能得到一個比較不錯的職位,而那些靠着別人庇護走了捷徑者,則發現除了入門時相對容易之外,自己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路都要靠着自己的雙腳走,曾經答應過照顧自己的親朋,變得非常不講情面,輕易不敢再爲任何人出頭。

至於這場“廉政”風暴能刮多久,效果最後能維持多長時間,朱重九就很難判斷了,因爲,很快,就有更爲要緊的情報,擺在了他的案頭。

天完政權出事了。

六月中,天完國左丞相倪文俊,率領麾下十萬精銳,倒戈歸順蒙元,被蒙元朝廷封爲湖廣行省平章政事兼義兵都元帥,天完政權剛剛光復沒幾天的黃州、德安、安陸三府,再度落入蒙元四川行省丞相達矢八都魯之手,天完朝的國都門戶洞開,危在旦夕。

第40章 文明(下)第309章 黃河賦(下)第312章 黃河賦(下)第11章 男兒(上)第10章 暗戰(下)第70章 旁觀者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85章 等待(中)第12章 赴會(下)第61章 絕響(上)第90章 諍臣(下)第35章 潤物(下)第240章 寬恕第198章 高郵之盟(下)第258章 鏡子(上)第151章 震動第16章 血祭(中)第67章 出洞(上)第70章 砍價第276章 國士第267章 沈萬三(中)第22章 光與影(下)第8章 暗戰(上)第50章 先鋒(中)第301章 黃河賦(中)第275章 路第53章 點將(中)第56章 風暴(上)第37章 文明(下)第6章 彌天大謊第39章 轉身(中)第46章 渡河(上)第20章 逆鱗第47章 賺錢的捷徑第37章 文明(下)第39章 糊塗案(上)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49章 較量(下)第199章 盟約(上)第172章 幸福的古人第66章 爆發第167章 殺機第91章 遇敵第75章 時勢(下)第161章 馬大腳第55章 點將(下)第262章 武學(下)第62章 絕響(中)第80章 血海深仇第85章 遠謀(下)第171章 包辦第52章 負荊(下)第21章 光與影(下)第44章 黃老歪第36章 年關(下)第62章 絕響(中)第41章 轉身(下)第52章 初試啼聲一百六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70章 砍價第61章 扼殺第31章 討價還價(上)第140章 奇襲第301章 黃河賦(中)第269章 沈萬三(下二)第26章 偶遇(中)第82章 歧路(中)第62章 絕響(中)第191章 權衡第41章 改元第45章 徐州(下)第2章 黑手第25章 匕現(上)第60章 戰前(下)第96章 斯文掃地第2章 餘恨第27章 天變第5章 催命第191章 權衡第70章 秋露(下)第200章 盟約(下)第298章 毒計(中)第88章 抉擇(中)第143章 間隙第59章 歷史的塵埃(下)第64章 苗軍(上)第78章 不明覺厲第194章 朱公路(下)第31章 討價還價(上)第261章 武學(上)第20章 逆鱗第88章 戰爭(下)第18章 半萬熊兵第60章 雪崩(上)第167章 殺機第80章 算計(下)第57章 風暴(中)第80章 獠牙(上)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42章 鑄錢
第40章 文明(下)第309章 黃河賦(下)第312章 黃河賦(下)第11章 男兒(上)第10章 暗戰(下)第70章 旁觀者第186章 張九十四第85章 等待(中)第12章 赴會(下)第61章 絕響(上)第90章 諍臣(下)第35章 潤物(下)第240章 寬恕第198章 高郵之盟(下)第258章 鏡子(上)第151章 震動第16章 血祭(中)第67章 出洞(上)第70章 砍價第276章 國士第267章 沈萬三(中)第22章 光與影(下)第8章 暗戰(上)第50章 先鋒(中)第301章 黃河賦(中)第275章 路第53章 點將(中)第56章 風暴(上)第37章 文明(下)第6章 彌天大謊第39章 轉身(中)第46章 渡河(上)第20章 逆鱗第47章 賺錢的捷徑第37章 文明(下)第39章 糊塗案(上)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49章 較量(下)第199章 盟約(上)第172章 幸福的古人第66章 爆發第167章 殺機第91章 遇敵第75章 時勢(下)第161章 馬大腳第55章 點將(下)第262章 武學(下)第62章 絕響(中)第80章 血海深仇第85章 遠謀(下)第171章 包辦第52章 負荊(下)第21章 光與影(下)第44章 黃老歪第36章 年關(下)第62章 絕響(中)第41章 轉身(下)第52章 初試啼聲一百六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70章 砍價第61章 扼殺第31章 討價還價(上)第140章 奇襲第301章 黃河賦(中)第269章 沈萬三(下二)第26章 偶遇(中)第82章 歧路(中)第62章 絕響(中)第191章 權衡第41章 改元第45章 徐州(下)第2章 黑手第25章 匕現(上)第60章 戰前(下)第96章 斯文掃地第2章 餘恨第27章 天變第5章 催命第191章 權衡第70章 秋露(下)第200章 盟約(下)第298章 毒計(中)第88章 抉擇(中)第143章 間隙第59章 歷史的塵埃(下)第64章 苗軍(上)第78章 不明覺厲第194章 朱公路(下)第31章 討價還價(上)第261章 武學(上)第20章 逆鱗第88章 戰爭(下)第18章 半萬熊兵第60章 雪崩(上)第167章 殺機第80章 算計(下)第57章 風暴(中)第80章 獠牙(上)第4章 建章立制(下)第42章 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