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備考(中)

“果然是勝利者書寫歷史。”朱重九看了劉伯溫一眼,嘴角處浮起一絲冷笑。

劉伯溫的話說得很有氣魄,然而,朱重九卻不敢苟同,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妓女,而是人類在世界上活動的一份忠實記錄,勝利者可以將歷史篡改一時,卻不可能篡改永遠。

所以,儘管蒙元勝利之後,拼命宣揚“夷狄入華夏則華夏”,拼命宣揚自己的“混同南北”之功,短短七十年後,依舊會有漢家男兒記得他們當年的暴行,帶領大夥奮起討還血債。

所以,儘管另一個時空中我大清文字獄的數量曠絕古今,短短兩百年後,依舊會有人記起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依舊會有人會問,明末丁口不足億,張獻忠如何屠川六萬萬。

而人類越往後發展,信息傳播越快,判斷力越強,越能將二十四姓家譜中那些墨寫的謊言,戳得千瘡百孔,而那些試圖篡改歷史者,無論打的是什麼旗號,都註定和他們精心編織的謊言一道,最終成爲歷史的笑話,貽羞萬年。

“微臣的意思是,驅逐韃虜,功在千秋,即便中間手段有所暴烈,亦屬無奈之舉,不會有損於主公之聲名。”被朱重九笑得心裡發虛,劉伯溫趕緊咧了下嘴,快速補充。

他學得乃是帝王術,講究的是隻問結果,不問手段和過程,故而只要能迅速蕩平北方,殺多少人,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如果能以殺戮帶來太平,他也不在乎將剛剛施展於泉州的手段,在所過之地統統施展一遍,反正淮揚目前所奉行的那套政令,肯定得不到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將北方的世家大族全都直接殺掉了,白紙上正好揮毫潑墨。

只是,朱重九顯然不甘心於他所給出的答案,嘴角翹了翹,繼續冷笑着說道:“是啊,只要事成,哪怕血流漂杵,最終亦會落下個聖德神功文武皇帝之譽,至於你我身後,何必管他洪水濤天。”

聖德神功文武皇帝,乃爲元世祖忽必烈的諡號,乃元代腐儒爲拍當政者馬屁,故意顛倒黑白,以褒獎他殺人千萬之武功,劉伯溫作爲讀書人中的翹楚,對此至於諡號的來歷和內涵,當然清清楚楚,但後面那句“我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則來自於朱大鵬的記憶,遠遠超出了劉伯溫所知道的典故範圍之外,令此人聽到之後不覺微微一愣,隨即,青白的臉色迅速開始發烏,(注1)

“主公,微臣乃爲淮揚的樞密副使。”輕輕向後退了半步,劉伯溫躬身說道,“臣所謀,乃是如何保證主公迅速直搗黃龍,平定天下,而不是如何活人,那乃是主公與宰相所慮,微臣智拙位卑,恐不能及也。”

“我早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朱重九又笑了笑,輕輕搖頭,如果只是站在朱老蔫的時空,劉伯溫的謀劃並無可指摘,這個時代的人原本就比幾百年後朱大鵬所處的時代野蠻,有時候拿自己的生命都不當回事兒,又何況他人的生死。

並且劉伯溫的辯解之詞,也並非完全不在理兒,他是淮安軍的總參謀長,當然要一心琢磨着如何節省淮安軍的實力,保全自家將士的性命,而不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考慮其他。

只是,有些事情,劉伯溫可以不考慮,朱重九自己卻不能,畢竟,他有一部分靈魂來自於幾百年後的時空,不可能一點兒也不受那時的道德和觀念的影響,因此,不待劉伯溫繼續自辯,他也笑着向後退開了半步,鄭重施禮,“但若是朱某想請先生在謀劃北伐方略時,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殺戮,先生可有良策教我,哈麻出海之前,曾經有言贈予朱某,我淮安軍若想在大都站穩腳跟,關鍵在北地漢人,而不是蒙古人,既爲同族,朱某希望能少殺一些,就少殺一些。”

這,已經是請求,而不是責問了,劉伯溫既然作爲臣子,如何能夠拒絕,瞪大了眼睛思量再三,終是長長嘆了口氣,“主公仁德,真令伯溫自慚形穢,然古來朝代鼎革,哪有不死人的可能,況且北方百姓之生計,比幾年前的淮揚要艱難十倍,田產土地,幾乎無不集中於豪門大戶之家,地方官員,也十有七八出於望族。”

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追隨了朱重九這麼長時間了,劉伯溫早就摸清了自家主公的脾氣和心態,否則,他前幾天也不會故意欺騙朱重九,不說明自己派遣陳友定去接管泉州的真實意圖了,但北方的現實就是這樣,你朱重九既想要“百姓耕者有其田”,就不可能不動世家大戶的利益,你朱重九既然堅持士紳於百姓一起納糧,就等同於砍掉了大部分有錢人特權,那些利益受損的士紳大戶們,怎麼可能不造你的反,即便大軍經過時暫且蟄伏下去,待大軍一走,立刻機會揭竿而起,而一旦雙方動起手來,結果要麼是殺人,要麼是被殺,淮安軍哪裡會有第三個選擇。

“據傅友德昨日所奏,騎兵旅在泉州市舶司所獲甚多。”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太不現實,朱重九想了想,低聲補充,“陳友定也單獨有本上奏,他從蒲家抄沒金銀珠玉甚巨,摺合不下百萬餘貫,請求派船解往揚州。”

陳友定殺完了人心虛,所以把所得拿出一大筆來邀功,朱重九原本不打算收下,而現在,既然陳友定的罪行追究不得,這筆錢對於大總管府來說,就不要白不要了。

突然間多出上百萬貫金銀來,如果都當獎賞發給將士們,然後再流通到市面上去,肯定會給淮揚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倒不如拿出其中絕大部分來,從北方豪門手裡收買田產,進而緩和雙方之間的衝突,減少沒必要的殺戮。

“主公必爲千古仁君。”劉伯溫聞聽,再度認認真真地給朱重九施禮,“然百萬巨資,未必足用,況且許多人在乎的不是錢財,而是其與君王共治天下之權。”

第170章 刑天第32章 文明(上)第22章 韃子來了第4章 借刀(下)第68章 出洞(下)第155章 追趕第132章 奪魄第195章 聯盟第80章 算計(下)第204章 圈套一百五十七章 機牀第56章 破賊(下)第92章 齊心第57章 歷史的塵埃(上)第71章 決戰(上)第67章 秋露(中)第53章 點將(中)第41章 劫持第72章 旁觀者(下)第38章 監軍第70章 旁觀者第10章 暗戰(下)第31章 異變(上)第66章 苦戰(下)第64章 抗命第251章 帝王心術(下)第285章 天算(中)第311章 黃河賦(下)第78章 生意(下)第87章 趙君用第111章 迷團第46章 渡河(上)第279章 膛線第71章 執旗者(上)第96章 迎新(下)第4章 糊弄(中)第11章 讀書人第110章 焦玉第55章 椅子(中)第253章 朋友第50章 打草谷第288章 天算(下)第56章 椅子(下)第89章 諍臣(上)第18章 清洗(下)第24章 星圖(下)第25章 備考(下)第182章 拉朽(中)第94章 英雄(下)第25章 生意(中)第56章 椅子(下)第68章 秋露(下)第66章 苦戰(下)第52章 初試啼聲第199章 盟約(上)第26章 生意(下)第200章 盟約(下)第57章 阿速軍第65章 通淮(上)第2章 朱老蔫第40章 國際傭兵第47章 賺錢的捷徑第224章 血債(下)第119章 逯德山第155章 追趕第66章 秋露(上)第171章 包辦第113章 時代的序幕第194章 朱公路(下)第6章 赴會(上)第18章 千頭萬緒(中)第224章 血債(下)第83章 激流(下)第34章 年關(上)第13章 移宿(下)第87章 抉擇(上)第65章 苦戰(中)第2章 餘恨第3章 借刀(上)第20章 老師死得早第14章 紫微(上)第61章 絕響(上)第235章 審判(中)第81章 歧路(上)第33章 回頭第261章 武學(上)第41章 伊萬諾夫第48章 渡河(下)第12章 男兒(中)第200章 盟約(下)第50章 負荊(上)第18章 科技(中)第198章 高郵之盟(下)第74章 局中第95章 水太涼第78章 生意(下)第38章 文明(下)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137章 吳良謀的謀第17章 千頭萬緒(上)
第170章 刑天第32章 文明(上)第22章 韃子來了第4章 借刀(下)第68章 出洞(下)第155章 追趕第132章 奪魄第195章 聯盟第80章 算計(下)第204章 圈套一百五十七章 機牀第56章 破賊(下)第92章 齊心第57章 歷史的塵埃(上)第71章 決戰(上)第67章 秋露(中)第53章 點將(中)第41章 劫持第72章 旁觀者(下)第38章 監軍第70章 旁觀者第10章 暗戰(下)第31章 異變(上)第66章 苦戰(下)第64章 抗命第251章 帝王心術(下)第285章 天算(中)第311章 黃河賦(下)第78章 生意(下)第87章 趙君用第111章 迷團第46章 渡河(上)第279章 膛線第71章 執旗者(上)第96章 迎新(下)第4章 糊弄(中)第11章 讀書人第110章 焦玉第55章 椅子(中)第253章 朋友第50章 打草谷第288章 天算(下)第56章 椅子(下)第89章 諍臣(上)第18章 清洗(下)第24章 星圖(下)第25章 備考(下)第182章 拉朽(中)第94章 英雄(下)第25章 生意(中)第56章 椅子(下)第68章 秋露(下)第66章 苦戰(下)第52章 初試啼聲第199章 盟約(上)第26章 生意(下)第200章 盟約(下)第57章 阿速軍第65章 通淮(上)第2章 朱老蔫第40章 國際傭兵第47章 賺錢的捷徑第224章 血債(下)第119章 逯德山第155章 追趕第66章 秋露(上)第171章 包辦第113章 時代的序幕第194章 朱公路(下)第6章 赴會(上)第18章 千頭萬緒(中)第224章 血債(下)第83章 激流(下)第34章 年關(上)第13章 移宿(下)第87章 抉擇(上)第65章 苦戰(中)第2章 餘恨第3章 借刀(上)第20章 老師死得早第14章 紫微(上)第61章 絕響(上)第235章 審判(中)第81章 歧路(上)第33章 回頭第261章 武學(上)第41章 伊萬諾夫第48章 渡河(下)第12章 男兒(中)第200章 盟約(下)第50章 負荊(上)第18章 科技(中)第198章 高郵之盟(下)第74章 局中第95章 水太涼第78章 生意(下)第38章 文明(下)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137章 吳良謀的謀第17章 千頭萬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