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科技(中)

能留到現在還沒有離開揚州的,都是些心志相對堅定之輩,聽鄭玉說得慷慨激昂,紛紛大聲附和道:“師山先生所言甚是,若流血,請從吾等始。”

“捨生取義,乃我輩之幸。”

“昔子路以死殉道,我輩幸隨其後,必將名垂千古。”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後一句,卻實在有失妥當,話音剛落,周圍的氣氛頓時變得極爲尷尬,大宋最後一位丞相文天祥乃血戰不敵,才落入元軍之手,曾經多次拒絕忽必烈的拉攏,寧死不屈,而他們這些人,現在卻是爲了大元朝的恩義,在處心積慮找朱重九的麻煩,跟文丞相當年所爲根本就是背道而馳。

然而老儒鄭玉畢竟爲一代宗師,反應甚爲機敏,發現衆人的士氣迅速下降,立刻清了清嗓子,高聲補充道:“魯齋先生有云,夷狄入華夏則華夏,我大元立國七十載,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漢法,收民心,優渥養士,而那朱屠戶雖託光復之名,卻行顛覆之實,重小民而慢士大夫,好刑罰而輕仁德,其言其行,與禽獸何異,依鄭某所看,他纔是真正的化外蠻夷。”

“然,那朱屠戶軍中,就多有羅剎、色目之兵,也赤發碧眼,形如鬼魅。”伯顏手中、王翰等曾經在官場剛打過滾的人,立刻高聲補充。

“其所行之事,從不見華夏史冊。”

“故我等今日,非爲朝廷,,乃求華夏萬世之正統,千秋之大道,縱死,必流芳百世。”

“師山先生說得對。”

“身死而骨香,死得其所。”

“我儒者,知有君父,縱死,亦不與逆賊同車。”

“我心如鐵,必報大元。”

衆人紛紛接口,爲自己的行動尋找天然正義性。

雖然他們叫喊的聲音極大,但比起先前來,畢竟氣勢還是弱不少,那老儒鄭玉見狀,知道不可再久拖下去,趕緊趁着大夥的心氣還沒完全降到底的時候,開始分派任務,“守中,汝家乃江左望族,人脈頗豐,這前往徽州廣邀同道之事,就拜託汝。”

“敢不從命。”伯顏守中立刻心領神會,飄然下拜,然後大笑出門。

“原吉,汝乃兩江名士,可否往長洲一行。”目送伯顏守中的背影離開,鄭玉又將目光轉向前幾天剛剛吐過血的老儒王逢,大聲詢問。

“正,正如吾願。”老儒王逢支撐着快散架的身子,喘息聲中透出幾分悲壯。

“子義,你可願速往杭州一行,遍邀儒林同道,共襄盛舉。”鄭玉衝着他點點頭,然後又找上了來自嘉定的名士王彝。

這種氛圍下,誰還敢推辭,當即,名士王彝就做了揖,慨然答應道:“必不負諸君所託。”

揮手跟他告別,鄭玉又趁勢打鐵,連珠箭般點了其他人,“耀祖”

“不羈山人”

“陽江散人”

“半坡居士”

凡是被點到名號者,無不做出壯懷激烈模樣,發誓回去一定要召集充足的儒林正義之士,與朱屠戶不死不休。

剎那間,屋子裡又瀰漫滿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味道,原石先生鄭玉擦了擦淚眼,繼續給將餘下的人分派任務,或者繼續持筆爲刀,在《春秋正義》等報紙上,繼續征討青丘子小兒;或者外出打探消息,摸清朱屠戶的具體行程和淮揚官府的最新動向;或者放棄前嫌,去拜訪已經“從賊”親朋古舊,看看能不能以三寸不爛之舌,勸得對方翻然悔悟,或者去拜訪淮揚當地不得意的士紳才子,收集朱重九倒行逆施的鐵證

正所謂盛名之下絕無虛士,這些人學問做得好,智力和行動能力也相當出色,憑着過去的經驗和人脈,如水銀般四下滲透開去,開始悄然醞釀一場風暴。

然而,與已經存在了兩年多的軍情、內務兩處相比,名士們的行動,又顯得極其業餘,很快,第一波警訊,就由兩處的基層眼線之手,迅速傳遞到了剛剛成立的樞密院,傳到了朱重九面前。

“這是什麼鳥事兒啊。”朱重九將被陳基、張鬆兩人歸納總結過的情報仔細翻了一遍,滿臉鬱悶地抱怨,“他們又不是淮揚人,老子以什麼爲治國方略,他們管得着麼。”

“主公請慎言。”新任樞密院左副知事劉伯溫聞聽,立刻起身直諫,“一則樞密院不比軍中,諸公言行皆爲我等之表率,其二,那些人行事雖然孟浪,但終究,終究是士林翹楚,如果主公始終對他們不理不睬的話,恐怕,恐怕會對主公聲望有損。”

“我搭理他們,他們就會說我的好話麼,未必吧。”朱重九看了他一眼,聳肩冷笑,“再說了,他們一邊罵着我是賊頭兒,一邊給我上書議政,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麼,要上書,他們也該去找妥歡帖木兒和張士誠纔對。”

“這”劉伯溫雖然內心深處對鄭玉等人的觀點頗爲贊同,卻也解釋不了那些人的做事邏輯,臉色頓時開始發紅,拱了拱手,非常無力地解釋道:“儒者向來以拯救萬民爲己任,也許,也許他們以爲,主公日後,主公將來,這天下將來非主公莫屬吧,所以,所以才,才唯恐主公定錯了治國方略。”

這話顯然是驢脣不對馬嘴,鄭玉、王翰、伯顏守中等人,要麼是被各路紅巾軍擊敗,退隱山林的前大元底層官吏,要麼是自詡心懷忠義的地方名宿,唯恐淮安軍打過來,讓他們與草民一樣繳納賦稅,如果朝廷肯派兵征討淮揚的話,他們一個個恨不得都投筆從戎,怎麼可能會認定了這日後的天下必將姓朱,。

當即,樞密院右知事劉子云便站起來,笑着反駁道:“伯溫,雖爲儒林一脈,你也不能對他們迴護過多,這些人分明是欺軟怕硬,知道主公不會拿他們怎麼樣,才由着性子折騰,若是主公早抓幾個,當衆打得他們屁股開花,這股子歪風早就剎住了,豈會拖到現在。”

第26章 偶遇(中)第96章 迎新(下)第91章 抉擇(下)第86章 等待(下)第56章 復出第78章 破軍(上)第51章 負荊(中)第274章 殷鑑第131章 胡大海第66章 關係(中)第22章 神棍第121章 奪城第15章 天機第268章 沈萬三(下一)第169章 昏事第37章 文明(下)第39章 文明(下)第24章 備考(中)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11章 男兒(上)第94章 英雄(下)第70章 砍價第40章 糊塗案(下)第219章 無題第56章 風暴(上)第33章 異變(下)第13章 道義(下)第88章 陷阱第67章 秋露(中)第88章 陷阱第83章 激流(下)第167章 殺機第252章 忠犬第50章 打草谷第39章 奪營(中)第204章 圈套第53章 春歸(下)第79章 破軍(中)第74章 時勢(上)第70章 毒牙(下)第19章 科技(下一)第26章 生意(下)第24章 生意(上)第144章 新軍第286章 天算(下一)第62章 苦戰第64章 衆生(下)第187章 亂世第141章 完勝第56章 風暴(上)第172章 幸福的古人第16章 一個官兒迷第44章 徐州(中)第14章 短章第48章 市井(上)第73章 門庭若市第57章 阿速軍第3章 我在哪第140章 奇襲第71章 旁觀者(中)第232章 覆滅(上)第299章 毒計(下)第36章 族羣第10章 不適應第79章 秦鄭之好第94章 英雄(下)第26章 偶遇(中)第50章 先鋒(中)第81章 變第26章 仙家秘法第60章 戰前(下)第12章 赴會(下)第36章 年關(下)第72章 決戰(中)第74章 局中第298章 毒計(中)第35章 文明(下)第22章 光與影(下)第34章 潤物(上)第198章 高郵之盟(下)第4章 我是誰第304章 黃河賦(下)第44章 怪圈(下)第44章 怪圈(下)第37章 平等之惑第61章 雪崩(中)第189章 彈指第65章 苗軍(下)第162章 朱重八第67章 出洞(上)第20章 逆鱗第78章 算計(上)第68章 秋露(下)第210章 膠着(下)第71章 猶豫(中)第304章 黃河賦(下)第67章 涅槃第93章 渡河第16章 機會(下)第83章 華夏通寶(中)
第26章 偶遇(中)第96章 迎新(下)第91章 抉擇(下)第86章 等待(下)第56章 復出第78章 破軍(上)第51章 負荊(中)第274章 殷鑑第131章 胡大海第66章 關係(中)第22章 神棍第121章 奪城第15章 天機第268章 沈萬三(下一)第169章 昏事第37章 文明(下)第39章 文明(下)第24章 備考(中)第318章 黃河賦(下)第11章 男兒(上)第94章 英雄(下)第70章 砍價第40章 糊塗案(下)第219章 無題第56章 風暴(上)第33章 異變(下)第13章 道義(下)第88章 陷阱第67章 秋露(中)第88章 陷阱第83章 激流(下)第167章 殺機第252章 忠犬第50章 打草谷第39章 奪營(中)第204章 圈套第53章 春歸(下)第79章 破軍(中)第74章 時勢(上)第70章 毒牙(下)第19章 科技(下一)第26章 生意(下)第24章 生意(上)第144章 新軍第286章 天算(下一)第62章 苦戰第64章 衆生(下)第187章 亂世第141章 完勝第56章 風暴(上)第172章 幸福的古人第16章 一個官兒迷第44章 徐州(中)第14章 短章第48章 市井(上)第73章 門庭若市第57章 阿速軍第3章 我在哪第140章 奇襲第71章 旁觀者(中)第232章 覆滅(上)第299章 毒計(下)第36章 族羣第10章 不適應第79章 秦鄭之好第94章 英雄(下)第26章 偶遇(中)第50章 先鋒(中)第81章 變第26章 仙家秘法第60章 戰前(下)第12章 赴會(下)第36章 年關(下)第72章 決戰(中)第74章 局中第298章 毒計(中)第35章 文明(下)第22章 光與影(下)第34章 潤物(上)第198章 高郵之盟(下)第4章 我是誰第304章 黃河賦(下)第44章 怪圈(下)第44章 怪圈(下)第37章 平等之惑第61章 雪崩(中)第189章 彈指第65章 苗軍(下)第162章 朱重八第67章 出洞(上)第20章 逆鱗第78章 算計(上)第68章 秋露(下)第210章 膠着(下)第71章 猶豫(中)第304章 黃河賦(下)第67章 涅槃第93章 渡河第16章 機會(下)第83章 華夏通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