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進位大典

四月間,天下間戰火稍熄,只剩清軍與明軍發生局部交戰,以及四川張獻忠和吳三桂還在混戰。

隨着豫南戰事的結束,天下間不定的大勢,開始清晰起來。

原本很不穩定的格局,開始向一個穩定方向發展,使得一個有點見識的普通人,也很容易對局勢進行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

這時,天下間原本最強的滿清,認清了自身沒有迅速一統天下的實力,逐漸改變鯨吞天下的策略,轉而鞏固現有地盤,準備積蓄實力,步步蠶食,進行長期爭霸。

偏安一隅的南京朝廷,在外部的重壓下,被動進行改革,意圖變法圖強,保住半壁江山。

西北方向的魏國,則已經逐漸從戰爭中走了出來了,開始着手藩國的建設,使自身成爲一個完整的新興政權。

這三方勢力,使得天下局勢,逐漸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鼎足之勢。

至於,川蜀、雲南的紛爭,則已經無法影響大勢,除非西南實力被整合爲一股,否則便已經失去了逐鹿天下的機會。

公元1647年,4月,25日,農曆丁亥年,庚辰月,戊辰日,西安城郊,數萬兵馬彙集,城外聚集了無法計數的百姓,旗幡招展,人頭如織。

高義歡從南陽府趕到西安後,先去高陵祭拜了黃帝,然後正是下教旨,定王京於西安,稱藩建國。

此時,西魏國在東郊的曠野上,構築了高臺,正在進行進位大典。

在高義歡決定遷都城於西安開始,隸屬於工部的工程隊,就開始在城中修繕被毀的秦王宮,將宮殿改爲西魏王宮,同時在東郊修築祭祀天壇。

修繕宮殿,耗費巨大,只能一點點的來,工部的力量主要用於構築天壇。

雖然工期很緊張,但在工部和禮部的敦促下,天壇還是在典禮之前,順利築造完畢。

當然這座用紅磚堆砌,成瑪雅金子塔形的高臺,自然無法與北京的相比。

這時在曠野上,魏軍前後左右中五軍,分別在高臺下的五個方位站立,每個方位各有近萬士卒,遍列五方旗幟,高臺上遍佈力士,同樣是旗幡招展。

整個大典由禮部尚書王世琮主持,他雙手端着一個托盤,上面放着西魏王的金印,還有金冊,請高義歡登壇。

高壇下,近百面大鼓有節奏的擂起,“咚咚咚”的鼓聲震人心魂,健碩的士卒一手叉腰,仰頭吹響號角,雄渾的號角聲,令人心潮澎湃,彷彿置身於十八路諸侯討董會盟的現場。

這時高義歡穿着黑色龍袍,頭戴冕旒冠,像是搓衣板上垂九條玉珠,腰間懸着寶劍,威武不凡。

他微胖的身軀,加上這一身裝扮,除了冕旒冠上的珠子少幾條外,還真有點像畫像中的秦始皇、漢武帝。

這時伴隨着激昂的大鼓和號角聲,高義歡整衣佩劍,從高臺下慨然而上,一步步的走到臺頂,然後焚香祭拜,告慰上天。

等上完香,他起身接過王世琮手中的托盤,遂即轉身過來,掃視高臺下如雲的旗幡,還有肅立的士卒,頓時豪情萬丈,大聲呼道:“漢祚不幸,胡虜南侵,虐流百姓,而朝廷不能護之。至此危難之際,孤進位西魏王,以三秦、漢中、豫南、愕北、鄂中之地爲西魏國,凡我臣民,當齊心戮力,內保黎庶,使百姓安樂,外抗韃虜,楊我大魏國威!“

高臺下方,如林的長槍,高高舉起,在陽光下閃爍着,一片銀光。

魏軍諸多大將,具都振奮不已,與士卒一起高舉兵器,振臂而呼,聲音直上九霄。

身穿冕服的高義歡,將托盤舉過頭頂,感受着四野傳來的歡呼,內心雄心勃勃,生出了一股一掃六合的氣概來。

圍觀的百姓和士子,也都被宏大的場面所震撼,心中都清楚,一個強大的政權,正從關中崛起,其勢,將是如日東昇。

這一場進位大典,耗費不少,花費白銀十萬兩,但是卻極大的振奮了民心士氣,西魏國作爲一方政治勢力,正式的登上了天下這個舞臺。

此時西安城中,可謂大事不斷,除了剛舉辦完的進位大典,馬上就是西魏王與明朝公主的大婚,另外西魏國建藩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也將在西安進行。

自雄才大略的隋煬帝,開創科舉以來,科舉就逐漸成爲了社會底層向上流動的重要通道,也是官府選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雖說科舉自身也有些問題,但是不得不承認,他是歷代以來,最公平的選官手段。

西魏作爲一個新興的政權,也需要通過這種手段來選官,來與滿清和明朝爭奪人才。

一般而言,會試在二三月間進行,不過這次卻被推遲到五月。

這原本是爲了照顧關中的士子,同時也因爲王京剛遷到西安,各個衙門事物太多,無法按期舉辦,卻不想這一推遲,卻將不少明朝和滿清的士子,都吸引了過來。

江南文化鼎盛,科舉考試競爭激烈,許多在南京落榜的舉子,聽到西魏將在五月舉行會試的消息,便千里迢迢的趕來,想要碰個運氣。

滿清控制的山西、河南,有些讀書人不願意,參加滿清的科舉,便也悄悄跑了來,看能否中舉。

這種情況,以前是不可能出現,但隨着西魏國的建立,情況便逐漸發生了一些變化。

此時,隨着科舉考試的時間越來越近,西安城也就越發的熱鬧起來,來自各地的近千舉子彙集關中,大大超出了藩府的判斷。

殘破的西安城,先是迎接了大批從豫南遷來的官員和家眷,還有許多隨行的富戶,現在又迎來這麼多舉子,福藩完全沒做好準備,城中的客棧和驛館根本不夠住,家家爆滿,高義歡只能下旨,搭建帳篷,或者將舉子安置進民宅。

西安原本是一座走向衰落了城池,人口銳減,可是隨着高義歡定都於此,便使得整個城池,重新充滿了活力,原本冷清的各家商鋪、酒館、青樓、客棧頓時都變得火爆起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755章兩面間諜第1062章軍資案封推感言第314章多鐸氣瘋了第933章攻取徐州第269章百姓苦第1019章擊敗豪格第100章兄弟相會第808章招募新軍第647章科舉結束第450章激烈搏殺第735章繞道入關第726章安置難民第258章失去天命的大順朝第8章熬出頭了第112章暴富了第134章準備迎戰第693章出使漠北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101章總兵虎大威第858章多爾袞很堅強第382章激烈攻防第490章佔據湘北第918章黃土崖大捷第963章福臨的危機第364章給何總督留點面子第764章高大王的真香定律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1009章撤向嶺南第785章總結再戰第519章這次不打高義歡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560章奪取武關中第324章猛拉糧價第276章栽了吧第878章天山會盟上第965章福江藩第28章棋子而已第628章滑不溜丟第973章淮河防線第391章有陰謀第176章關中變化第190章黑旋風陣斬盧光祖第90章決戰中州六第85章決戰中州一第788章朱慈烺膨脹了第884章兩條情報第770章河東開局第322章看門狗還要自己買骨頭吃?第571章能跑也是本事第1028章三皇會戰第107章北兵掠東省第237章上朝(二)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430章勝利的曙光第1084章樑以樟督師東南第993章狂奔的馬士英第988章高皇帝明牌第510章塵埃落定第384章拿下夷陵第522章韃子搞事情第116章闖軍斥候第332章夜襲關城第1066章暫時妥協第180章射死那廝第286章清軍暫退第1033章開戰第784章攻擊不利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927章突襲蒲津上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697章海上航行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784章攻擊不利第891章再次招降第921章震動江淮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122章面見李自成下第611章談判泄露第100章兄弟相會第1032章制定戰略第342章叫人家李先生了第549章奪回郾城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926章密會清使第410章又搶我的圓圓第38章登城首功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117章李自成要來汝寧第282章偷襲滎陽第499章使者到來第295章都是豬第102章金聲桓要投降第655章鑿空西域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741章硬接一陣
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755章兩面間諜第1062章軍資案封推感言第314章多鐸氣瘋了第933章攻取徐州第269章百姓苦第1019章擊敗豪格第100章兄弟相會第808章招募新軍第647章科舉結束第450章激烈搏殺第735章繞道入關第726章安置難民第258章失去天命的大順朝第8章熬出頭了第112章暴富了第134章準備迎戰第693章出使漠北第319章多鐸被驚呆了第101章總兵虎大威第858章多爾袞很堅強第382章激烈攻防第490章佔據湘北第918章黃土崖大捷第963章福臨的危機第364章給何總督留點面子第764章高大王的真香定律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1009章撤向嶺南第785章總結再戰第519章這次不打高義歡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560章奪取武關中第324章猛拉糧價第276章栽了吧第878章天山會盟上第965章福江藩第28章棋子而已第628章滑不溜丟第973章淮河防線第391章有陰謀第176章關中變化第190章黑旋風陣斬盧光祖第90章決戰中州六第85章決戰中州一第788章朱慈烺膨脹了第884章兩條情報第770章河東開局第322章看門狗還要自己買骨頭吃?第571章能跑也是本事第1028章三皇會戰第107章北兵掠東省第237章上朝(二)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430章勝利的曙光第1084章樑以樟督師東南第993章狂奔的馬士英第988章高皇帝明牌第510章塵埃落定第384章拿下夷陵第522章韃子搞事情第116章闖軍斥候第332章夜襲關城第1066章暫時妥協第180章射死那廝第286章清軍暫退第1033章開戰第784章攻擊不利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927章突襲蒲津上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697章海上航行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784章攻擊不利第891章再次招降第921章震動江淮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122章面見李自成下第611章談判泄露第100章兄弟相會第1032章制定戰略第342章叫人家李先生了第549章奪回郾城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926章密會清使第410章又搶我的圓圓第38章登城首功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117章李自成要來汝寧第282章偷襲滎陽第499章使者到來第295章都是豬第102章金聲桓要投降第655章鑿空西域第1021章紅毛夷毀約第741章硬接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