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京都風波起波瀾

臨安府內,知府徐大人轉屏風入座,三班衙役排班就位。卻看這徐大人眼睛都還沒睜開,一副睡意矇矓的模樣。

“何人報官啊?”徐大人鬆了鬆衣領這纔看向堂中。

下面跪着兩人,據其自報家門一人名張三,另一人則喚牛二。

“大人,我等昨夜便想來報官,奈何一時驚慌亂了分寸!”這倆異口同聲道。

堂前,向北皺着眉頭看着這二人,總感覺他倆有些鬼鬼祟祟的樣子……

“所爲何事?”徐知府管轄京都臨安已然數載,這臨安城內向來是風調雨順,即便有案子也是雞毛蒜皮大點兒,所以他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所以平日升堂都是在午後。

昨夜他本就沒怎麼睡踏實,今天一早又聽當差的說有人要報官,所以此時的他是極其不耐煩,若是沒有什麼天大的事兒,他只想着儘快結了案子回去休息。

“究竟是何事兒令你二人來報官?”徐知府沉聲問道。

張三和牛二相視一眼隨後齊聲道:“大人,我等要告一人!”

“何人?”

“京都教坊……楊桂枝!”

聽到這,徐知府倒是沒什麼反應,反而是向北上前走了一步。不過他很快便反應了過來,此時乃是在公堂之上,於是便默默地站了回去。

“哦?京都教坊楊桂枝?所犯何事?”徐知府漫不經心地問道。

那二人遲疑片刻,隨後當即道出:“昨日聽聞京都教坊頭魁楊桂枝要在和春樓商演,於是我二人便前去吃酒賞戲,可誰知那楊桂枝,竟當着酒樓衆人的面,唱了金國歌謠,此乃亡國之音,而那楊桂枝很可能便是金人的奸細,聽說她無父無母乃是張梅香撿來的孤女,或有可能是金人的孽種啊!此事今早已傳遍臨安,路人盡知!”

“啪!”

“說什麼!”徐知府的烏紗帽差點沒掉下來。

這是什麼地方?大宋京都,首府臨安!在天子腳下,他這地方官竟不知道此時街道上傳播着這樣的事兒?當下,一應利害關係便是竄入他腦中。

“那爲何現在纔來報?我問你們,所言可屬實?”徐知府緊盯着堂中二人問道。

“小人怎敢扯謊,此事茲事體大,我等平民百姓也是懷着一腔赤誠之心,所以才前來報官!請大人速止謠言,將那妖女細作正法啊!”

眼瞧着這倆睜眼說瞎話,向北一腔的怒意,他手壓在刀柄上恨不得當場宰了這倆滿口胡話的傢伙。

“竟有這等事……”徐知府剛想着上門拿人,可再轉念一想,這京都教坊張大司與吳太后關係非常,若這般直接上門拿人,怕對方搬出太后這層關係,到時候他也難辦。

“這可如何是好?”心中正愁,他看向臺下那倆,“你二人且留衙內,向北,你帶人去一趟京都教坊,帶那楊桂枝前來問話!”

向北接命退下,但他卻並未帶人,只是獨自前往京都教坊。

原先他便是北瓦耍雜技的,飛檐走壁對他而言輕而易舉,只是腳下快上幾步,轉眼便是來到了教坊,他直接從後院翻了進去。

恰巧此時良叔剛拿了吃食與桂枝,兩人看着一個人從牆頭翻下來都嚇了一跳,待看清是向北後,這才鬆了口氣。

“你怎麼來了?”桂枝看着向北問道。

向北眉頭緊皺:“剛纔有人去報官,而且我一路來也打聽了不少,街面上到處都在傳播你昨晚在和春樓唱了亡國之音!不少人都在議論,說你是敵國奸細!”他並沒有詢問桂枝到底有沒有那樣做,昨晚他就在現場,自然是清楚桂枝是被栽贓的,雖然那時他將其帶走了,但後來和春樓內發生了什麼,的確無從知曉。

“我沒有!”桂枝已經被這莫須有的罪名弄得心煩意亂了。

“我知道我知道!哎!可是徐大人現在要讓我帶你去臨安府衙門與那二人當堂對質,若你去了,憑當下這麼多人的傳言,恐怕你會被關入牢內!”向北一邊說着一邊咬着嘴皮,顯然,這令他十分爲難。

桂枝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站在原地。

“這樣,你先不要離開京都教坊,待我爲你拖些時間去街面上問問我的小弟們,打聽一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在我弄清楚之前,你絕對不要去臨安府,不然肯定會被直接關入牢內的!”向北見不得桂枝受苦,他覺得大牢那種地方,關押個惡霸人販還

差不多,但桂枝乃是聖女,不該受此褻瀆。

“那……向北你要小心!”桂枝緊張地握住向北的手。

後者一時恍惚,但很快恢復理智,“放心好了!”話音落下,他便是再度翻牆而去。

不過與此同時,大內皇宮偏殿內,宋孝宗正在行書留楷,他平時素愛文字,每日退朝後便是會在此寫幾幅字,順便叫些大臣來談談話。

“閭閻多勃鬱,有愧此閒身……官家,您的筆法越地有力、靈活,此子顏筋柳骨、銀鉤蠆尾,真乃胸中翻錦繡,筆下走龍蛇呀!”一旁侍奉的太監見趙昚放下筆,便是當即稱讚道。

“字好又如何?可抵千軍萬馬否?近日金人屢屢來犯,朕憂心得很啊!”趙昚長嘆一聲,負手而立。

太監都是人精,話接的自然快,“官家乃天子,非那萬千烏合之衆可比,您日夜操勞,百姓都看在眼裡呢!”

年初時,邊境恰逢漫天暴雨洪災,而那金兵又趁此機率軍侵犯,當下,邊關三十萬大軍正在死守,而趙昚對軍隊是極其重視的,決不允許在此時有任何的差池。

“希望如此吧!”趙昚輕笑一聲坐了回去。

而就在此時,簾外傳音道:“稟官家,左諫議陳大夫求見!”

趙昚頓了頓,倒是有些意外,“陳良翰?他來做甚?”

“宣。”

片刻後,陳良翰踱步入殿內,來到龍書案前跪拜。

“臣陳良翰,叩見官家。”

趙昚一邊寫着字一邊點頭回道:“起來吧。”

“謝官家!”陳良翰撩衣起身,但仍舊垂首。

“何事?”趙昚沒有多言,而是直接開口問道。

陳良翰當即回答:“微臣夜觀天象,隱約聽聞一陣不祥之音!”

趙昚此刻最不想聽到的就是“不祥、意外”這類詞眼,但他仍未動聲色,而是示意後者說下去。

“官家,前方邊關我軍將士奮勇抗金,可臣擔心,那金人久攻不下,怕是會使心計!

而且近日臣也的確從坊間聽到了一些關於……亡國之音的流傳!”

前面說了那麼多宋孝宗都沒有什麼反應,唯獨“亡國之音”這四個字說完後,他手下的筆卻是頓住了。

見此,太監和陳良翰及侍女皆紛紛垂首跪倒。頓了片刻,孝宗點手示意衆人起來,隨後又問道:“此音由何而來?”

“回官家,今日微臣府上家丁出街採賣,卻聞路人口中皆在相傳此事,盤問後才得知,昨夜一酒樓內,京都教坊張梅香之女楊桂枝於大庭廣衆之下唱金國歌謠,百餘人皆親眼所見!臨安城內人心惶惶,認爲這是亡國之音,官家!臣以爲,邊境金人久攻不下,怕是想憑此手段亂我人心,藉機打擊我朝勢力!而據說那楊桂枝本身便是養女,出身不明,恐怕她另有來頭!”陳良翰義正言辭地說着。

“京都教坊……”趙昚聽後放下了筆,眉頭微微一皺。

“官家!此事需儘快解決,否則邊境軍心恐怕大亂!”陳良翰再度諫言。

“既如此便傳朕口諭,立即着人督辦此事,查清那優伶的由來,如若屬實,必須加以嚴懲示衆,安撫民心。”趙昚說完,便是揮了揮手,示意陳良翰離開。

後者深施一禮,倒退着離開了側殿。

看着他離開,趙昚也是沒了書寫的興致, 將筆放下後便緩緩閉上雙目,“今日就到這吧。”小太監瞭然,隨後趕忙安排備駕。

雖然孝宗並沒有說太多,但這簡簡單單的督辦二字,已經夠了!

而陳良翰之所以會來此,乃是因爲趙汝愚今早剛找過他……

京都教坊內。

“各位……”張梅香突然發話,也是讓剛纔一直在絮絮不止的衆人停了下來。

他們站在周圍,靜候着張梅香發話,看她究竟有何話要說。

卻見片刻後,張梅香先是朝着衆人深施一禮,隨後起身說道:“今日之事,絕不會牽連各位,待會兒請賬房掌事將教坊現有錢銀散與諸位,隨後諸位便可離開教坊,此事與你們無關,自然不能牽連大家,各位離開後,便各謀生路吧!”

聽到這兒,有不少人心中得意,但也有一些心中向着教坊,不想離開此處的人勸阻:“夫人,我們在教坊已待了數年,若我們這麼離開,豈不是辜負了您一直以來對我們的照料?我等本是優伶,在此卻有一處遮風擋雨之所,向您感恩還來不及,在此

危急關頭又怎能棄教坊而去?”

看到不少心中還有教坊的人,張梅香也感到十分欣慰,但是她明白,不能因爲這件事讓所有人都受到牽連,不然的話,她恐怕這輩子都無法原諒自己。

“我意已決,還請諸位莫再推辭了!”張梅香再施一禮,隨後轉身上了樓。

衆人無奈,只好隨掌事入賬房,領了錢財後各自散去。

一時間,教坊內所有人都在匆忙收拾東西準備出逃。

第五十一章 桂枝下訪鎮江城第四章 桂枝樹塢入迷途第二十四章 皇后擺佈顯威風第五十七章 官家出席盛壽宴第六十四章 宮闈深深恨難消第二十五章 袖招裙襬舞翩翩第四章 桂枝入宮遇波折第七十三章 美酒鬥詩飛花令第七十七章 玉簪梅香映笑顏第七十五章 一往情深難自禁第三十九章 趙擴桂枝情深切第四十六章 清溪楊氏成皇后第二十八章 宴會籌備細細忙第三十九章 金使囂張阻御街第十三章 杜婉茵權衡利弊第二十七章 翩然離去赴新職第一百零九章 三人再遇王老六第四十五章 使臣驕橫宋都中第四十一章 秘訪臨安險中行第九十四章 雨後臨安城色變第三十章 藍衣終究作紅衣第三十六章 樂聲悠揚驚衆人第二十八章 杖下血痕映朝霞第五十五章 皇后潤州治水艱第七章 臨終託孤桂認梅第五十五章 宮中壽宴準備忙第四十八章 宮闈秘事波濤起第一十九章 朝朝暮暮習才藝第三十三章 北瓦求藝識大鼻第四十八章 宮闈秘事波濤起第五十五章 皇后潤州治水艱第五十三章 桂兒節目驚四座第三十一章 後位之爭暗流涌第一百零一章 別後相思情難寄第六十章 聚元樓下多才俊第一百零九章 三人再遇王老六第九十四章 汝愚憂憤難自安第九十九章 趙相辭官淚沾衣第一百零二章 宗尹梅香終相見第十七章 宮燈照影獨憔悴第一百零七章 惡霸夜襲美人屋第四十一章 秘訪臨安險中行第四十九章 徑山驚爆縱火案第十六章 弄潮兒向北奪冠第二十二章 形神勁律舞翩翩第三十九章 金使囂張阻御街第一百章 昔日榮光今何存第九十九章 趙相辭官淚沾衣第八十四章 兒行裡母擔憂第四十章 馬球驚落貴妃傷第三章 梅香已逝情難抑第二十二章 形神勁律舞翩翩第五十七章 牢門一別終無悔第二十五章 後宮持齋爲國悲第九十三章 私奔之念苦糾纏第三十四章 小七暫避向家院第十五章 後宮新寵韓皇后第三十六章 三年學藝傳輪滑第七十二章 李後權傾朝野亂第一百零二章 臨安城變已難料第四十一章 秘訪臨安險中行第十二章 桂枝智繪錢塘景第一百零四章 雁舞人驚紛擾多第一百零二章 宗尹梅香終相見第五十七章 官家出席盛壽宴第八十八章 夜談宮闈謀新君第五章 驚鴻一瞥救雁兒第三十九章 趙擴桂枝情深切第九十九章 趙相辭官淚沾衣第七十七章 玉簪梅香映笑顏第九十五章 酒樓共飲金散第九十四章 汝愚憂憤難自安第六十八章 綠衣女子臨安笑第八十六章 趙王靜候風雲變第三十一章 世事如雲任變遷第九十四章 汝愚憂憤難自安第一百零七章 惡霸夜襲美人屋第九十一章 宮門內外換新顏第七十六章 遺詔難違衆臣嘆第八十六章 共度時光心自安第二章 新皇登基乾坤轉第六十九章 桂兒琴聲泛輕舟第四十五章 使臣驕橫宋都中第十章 舊人歸夢淚滿腮第五章 驚鴻一瞥救雁兒第七十六章 笑語盈盈暗香去第十八章 桂枝出宮遇風波第五十一章 夜來風急思萬端第九十章 崇禮憂思日漸添第七十九章 禪位遺詔暗潮生第八十四章 兒行裡母擔憂第五十二章 宮牆深鎖心事重第三十九章 趙擴桂枝情深切第二十五章 袖招裙襬舞翩翩第六十九章 桂兒琴聲泛輕舟第一十八章 舞動其容樂從之第四十五章 朝堂立後起紛爭第十九章 桂香滿苑春已至第五十三章 潤州向北懲惡官
第五十一章 桂枝下訪鎮江城第四章 桂枝樹塢入迷途第二十四章 皇后擺佈顯威風第五十七章 官家出席盛壽宴第六十四章 宮闈深深恨難消第二十五章 袖招裙襬舞翩翩第四章 桂枝入宮遇波折第七十三章 美酒鬥詩飛花令第七十七章 玉簪梅香映笑顏第七十五章 一往情深難自禁第三十九章 趙擴桂枝情深切第四十六章 清溪楊氏成皇后第二十八章 宴會籌備細細忙第三十九章 金使囂張阻御街第十三章 杜婉茵權衡利弊第二十七章 翩然離去赴新職第一百零九章 三人再遇王老六第四十五章 使臣驕橫宋都中第四十一章 秘訪臨安險中行第九十四章 雨後臨安城色變第三十章 藍衣終究作紅衣第三十六章 樂聲悠揚驚衆人第二十八章 杖下血痕映朝霞第五十五章 皇后潤州治水艱第七章 臨終託孤桂認梅第五十五章 宮中壽宴準備忙第四十八章 宮闈秘事波濤起第一十九章 朝朝暮暮習才藝第三十三章 北瓦求藝識大鼻第四十八章 宮闈秘事波濤起第五十五章 皇后潤州治水艱第五十三章 桂兒節目驚四座第三十一章 後位之爭暗流涌第一百零一章 別後相思情難寄第六十章 聚元樓下多才俊第一百零九章 三人再遇王老六第九十四章 汝愚憂憤難自安第九十九章 趙相辭官淚沾衣第一百零二章 宗尹梅香終相見第十七章 宮燈照影獨憔悴第一百零七章 惡霸夜襲美人屋第四十一章 秘訪臨安險中行第四十九章 徑山驚爆縱火案第十六章 弄潮兒向北奪冠第二十二章 形神勁律舞翩翩第三十九章 金使囂張阻御街第一百章 昔日榮光今何存第九十九章 趙相辭官淚沾衣第八十四章 兒行裡母擔憂第四十章 馬球驚落貴妃傷第三章 梅香已逝情難抑第二十二章 形神勁律舞翩翩第五十七章 牢門一別終無悔第二十五章 後宮持齋爲國悲第九十三章 私奔之念苦糾纏第三十四章 小七暫避向家院第十五章 後宮新寵韓皇后第三十六章 三年學藝傳輪滑第七十二章 李後權傾朝野亂第一百零二章 臨安城變已難料第四十一章 秘訪臨安險中行第十二章 桂枝智繪錢塘景第一百零四章 雁舞人驚紛擾多第一百零二章 宗尹梅香終相見第五十七章 官家出席盛壽宴第八十八章 夜談宮闈謀新君第五章 驚鴻一瞥救雁兒第三十九章 趙擴桂枝情深切第九十九章 趙相辭官淚沾衣第七十七章 玉簪梅香映笑顏第九十五章 酒樓共飲金散第九十四章 汝愚憂憤難自安第六十八章 綠衣女子臨安笑第八十六章 趙王靜候風雲變第三十一章 世事如雲任變遷第九十四章 汝愚憂憤難自安第一百零七章 惡霸夜襲美人屋第九十一章 宮門內外換新顏第七十六章 遺詔難違衆臣嘆第八十六章 共度時光心自安第二章 新皇登基乾坤轉第六十九章 桂兒琴聲泛輕舟第四十五章 使臣驕橫宋都中第十章 舊人歸夢淚滿腮第五章 驚鴻一瞥救雁兒第七十六章 笑語盈盈暗香去第十八章 桂枝出宮遇風波第五十一章 夜來風急思萬端第九十章 崇禮憂思日漸添第七十九章 禪位遺詔暗潮生第八十四章 兒行裡母擔憂第五十二章 宮牆深鎖心事重第三十九章 趙擴桂枝情深切第二十五章 袖招裙襬舞翩翩第六十九章 桂兒琴聲泛輕舟第一十八章 舞動其容樂從之第四十五章 朝堂立後起紛爭第十九章 桂香滿苑春已至第五十三章 潤州向北懲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