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元旦。
798藝術區今天顯得格外熱鬧,會場內外人頭攢動,大量的記者擁擠在附近,不斷用鏡頭記錄着眼前的景象。
負責維持會場秩序的服務人員已經開始引導嘉賓和觀衆入場,記者們也迫不及待的跟隨着引導,從記者專用通道進入會場。
剛邁進內部,撲面而來的熱氣讓寒風中凍的直哆嗦的人們感覺格外的舒服,中央空調的暖風十分強勁,似乎要吹走觀衆們身上的所有寒氣。
觀衆們落座後,熱飲也很快發放到每個人手中。
暖暖的熱飲喝下後,溫暖的感覺順着胃部擴散到了全身,感覺毛孔的都張開了。
這貼心的服務讓觀衆心中等待的不滿頓時煙消雲散,不禁感慨校園網這發佈會安排的就是細緻,完全照顧到了觀衆們的體驗。
對於記者們來說體驗更是不一樣,雖然來發佈會現場是工作,屬於不得不來。
但是如果工作環境能舒服一點的話,也沒有人願意沒苦硬吃。
現在人家服務這麼周到,心情大好,按快門的時候手指更有力度,下筆寫報道的時候文字更有溫度了。
發佈會的現場佈置和傳統的那種俗氣的佈置不同,舞臺上只有一個小講臺。
中央懸掛着巨大的屏幕,兩側點綴着簡約的金屬框架燈柱,現場籠罩幽藍色光暈中,充滿了神秘的未來科技感。
舞臺前排的嘉賓區可謂是名人云集,椅背上貼着各個互聯網公司的標識,新浪、網易、搜狐、百度、企鵝……
記者們還發現企鵝的代表和臉書網的代表坐到了一起,雙方互相還有說有笑的交流着。
看起來之前鬧的商業糾紛和輿論風波並沒有影響到雙方關係,前一陣還對薄公堂,今天又坐而論道,看起來非常的魔幻。
搜狐的老總張朝陽親自出席,還帶着好幾個搜狐新聞的編輯,而其他互聯網公司也都是派了幾個副總級別的代表。
記者們把鏡頭對準了嘉賓區,各個角度拍了一通,把每個公司的嘉賓都錄入鏡頭中。
在正對着舞臺的過道上,有幾個穿着快播網標識的工作人員,扛着攝像機正在調試機器。
今天的發佈會快播網會全程在網絡上直播,讓全國網友都能看到。
隨着電子鐘錶數字不斷跳動,距離發佈會開始只有一分鐘了,會場此時已經座無虛席,記者們也都各自搶到了位置,照相機鏡頭全都對準了舞臺。
忽然舞臺的燈光驟亮,BGM響起,一個高大帥氣的年輕人跑到了舞臺上。
他穿着一身高領白毛衣,深藍色牛仔褲,像一個打扮時尚青年,臉上掛着微笑朝臺下揮手。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公司的老總,各路媒體記者,還有熱心觀看直播的各位網友們,大家元旦快樂!”
“現場有認識我的,也有對我陌生的朋友,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秦少言。”秦少言笑眯眯的看着閃成一片的閃光燈,“秦是秦國的秦,少言是少言寡語的少言,從名字就能看出來我這個人不善言辭。”
“今天主題是校園網的新產品發佈會,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哨兵科技有限公司的新產品發佈會。”
“但是這個描述也不準確。”秦少言自信的揮舞着拳頭,“應該說我今天要顛覆互聯網社交模式。”
秦少言一擺手,舞臺中央的大屏幕上忽然出現了幾個大字。
微博,爲創新而生!
緊接着屏幕上的PPT切換到了下一頁,“傳統社交?過時了!”
會場內一片安靜,只剩下照相機快門喀嚓聲。
“沒錯,互聯網傳統社交產品已經過時了。”秦少言輕描淡寫的說道,“從今天起,互聯網的社交模式將進入新的時代,我稱之爲社交2.0時代。”
“我並不是在誇大其詞,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喜歡埋頭做產品的創業者,不喜歡做PPT。”
“再出色的PPT也不如一個好的產品。”
“中國的互聯網誕生距離今天已經有12年了,1995年清華建立國內第一個BBS,1996年張朝陽建立了搜狐的前身。”
“之後就是網易、新浪、企鵝、阿里巴巴、百度……”
“從門戶網站、即時通訊軟件、電子商務、搜索引擎,包羅萬象,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但是……”秦少言露出個抱歉的微笑,“我要說但是了,提前對同行說聲對不起。”
“但是這些互聯網公司推出的產品都是在借鑑了美國互聯網成熟的產品,可以說前十年我們一直在模仿,跟隨着世界互聯網的腳步探索前進。”
“這十年,我們的互聯網在不斷的借鑑中創新迭代,有很多產品已經超過了國外同行,在和同行的競爭中也不落下風,這說明我們已經不再落後了。”
“今天,我要站在這裡說,我們已經擺脫了過去借鑑的模式。”秦少言揮舞着拳頭,“我們有了自己的互聯網創新產品。”
“那就是微博!”
舞臺下面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場的嘉賓神色各異,總體來說還是很給面子。
底下的其他觀衆們的掌聲可就真誠多了,這個時代的中國與十幾年後那個擁有大國自信的時代不同,落後標籤深深植入到每個普通人心中。
國內互聯網借鑑模仿每個互聯網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沒有人覺得不妥,落後就要積極追趕。
當亞馬遜、雅虎、谷歌、MSN這些互聯網產品進入中國時,每個人都是悲觀的,認爲本土互聯網根本無法抗衡。
但是這些出乎意料的是,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全部都抗住了壓力,甚至還佔據了優勢,把對手擠出了國內市場。
儘管如此,國內互聯網產品還是抹不掉抄襲借鑑的標籤。
現在秦少言向全國的網民宣佈,以後我們不再追趕美國互聯網的腳步,我們有了自己創新的產品。
這句話直接點燃了會場的氣氛,普通觀衆心中涌現出了一種喜悅的自豪感。
“從2003年9月1日,校園網上線,距離今天已經1218天。”秦少言豎起了手指,“這1218天中,我除了睡覺,每時每刻的都在思考,我們怎麼能做出一個讓用戶滿意的產品。”
“從校園網到臉書網,從快播網到YouTube,從《植物大戰殭屍》到《開心農場》,我一直在努力。”
“爲的就是今天,我們可以向全世界互聯網宣佈,我們率先開啓了互聯網社交2.0時代。”
“微博!爲創新而生,也是爲了社交,爲了熱點,爲了你的態度而生。”
秦少言做了個手勢,PPT畫面變成了微博的UI界面。
“什麼是微博,顧名思義,它是一個微型博客,每個人無需長篇大論,只需要幾個字甚至幾十個字就能發佈一條。”
“有人說140個字能幹什麼?”秦少言走到臺前,露出了神秘的微笑,“它能做很多事情啊。”
“效率,就是生命,互聯網讓我們的用戶進入到了快節奏的時代,效率成了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讓我們看看微博對標的第一個產品,不用多想也知道是博客了。”
“傳統博客像寫書?”秦少言露出了嫌棄的表情,“我不是針對誰,博客那種長篇大論用戶們已經看夠了,因爲太多無效信息了,而且標題黨實在太多了,嚴重浪費了用戶的時間。”
“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啊,同志們。”
“而微博,是在給信息裝上火箭發動機!讓效率一飛沖天。”
“用戶不僅能在網頁上快速的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內容,甚至不用電腦也可以做到。”
秦少言拿出了一部手機,“你用手機也可以隨時隨地的實現,前提是手機要有信號。”
“一條短信上限70個字,最多兩條短信就能完成一個微博。”
“這樣用戶就能在有靈感閃光的時候迅速記錄下來,心情、感悟、笑話,甚至只是打個招呼。”
“假如你是個記者,下班的路上遇見一個突發的新聞怎麼辦?沒有錄音筆也沒有照相機,只有手機怎麼辦?”
“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編輯一條短信發送到微博上,不用再像門戶網站那樣寫稿、編輯、審覈、發佈,更不需要傳統媒體那樣排版、印刷。”
“隨手一個短信,就能及時的撰寫新聞,同時能快速獲得讀者們的反饋,大家社交成本顯著降低了。”
“用戶也不需要書寫什麼,動動手指,隨手一個轉發就能表明自己的態度,方便快捷,低成本。”
“不需要像傳統的博客一樣,寫幾百字幾千字,可能幾十個字就能讓你成爲網絡紅人。”
“熱搜榜功能讓你隨時都看見全網的熱點動態,網民最關心的事情全在上邊,時政新聞、明星八卦應有盡有。”
“互聯網社交新時代,已經降臨!”
此時場下的觀衆們已經露出了期待的表情,微博這東西確實方便快捷。
不需要費心思琢磨怎麼寫文章,隨手幾十個字就能發,一口氣能看幾十條,這纔是真正的效率啊。
誰有耐心看那些又臭又長的博客,完全浪費時間啊。
而記者們的心情更加複雜,按快門的手都在抖。
微博這東西確實是一個顛覆性的互聯網新產品,自己註冊一個賬號,以後是不是搶新聞更方便了。
如果有了幾萬幾十萬粉絲,那麼自己也成爲網絡名人了,用不着看總編的臉色寫文章了。
……
發佈會現場,秦少言在觀衆、嘉賓和媒體的面前發送了第一條微博。
“社交2.0時代,已經降臨,歡迎進入互聯網新時代。”
當天無數的網民涌入微博,開始體驗這個新奇的東西,註冊用戶超過了五百萬。
十幾家媒體紛紛在科技版發佈了文章,對微博一頓吹捧。
《劃時代的新產品——微型博客》
“2007年,中國互聯網的天空被一道驚雷劈亮!當所有人還在用博客寫作文、用論壇爬高樓時,微博——這個註定載入史冊的社交新產品,橫空出世!140字?不!這是中國網民第一次真正擁有‘把世界裝進口袋’的超能力!”
《顛覆性創新,人均都是博客作者》
還在羨慕那些撰寫博客的名人?微博讓你原地封神!速時候一條短信,可能被千里之外的網友瘋狂轉發。
吐槽公交堵車,轉眼就能引爆同城熱搜!這裡沒有門檻,只有“轉發”鍵一點即燃的狂歡。
《秒殺傳統媒體!效率就是王道!》
報紙還在印刷廠?電視臺還在寫稿?微博已經讓新聞上熱搜!奧運火炬傳遞到哪了?股市暴跌真相是什麼?這裡永遠比全世界快一秒!
當然,有誇的自然有罵的。
很快有知名作者、專家教授撰文痛斥,“譁衆取寵的半成品,全是噱頭看不見半點創新。”
“簡易版的博客還能被吹捧,折射出網民的整體素質低下,缺乏應有的文學素養。”
“140個字能幹什麼?連個完整的句子都寫不出來,也就只能吹捧一下速度了。”
“信息流過於雜亂,內容質量不高,毫無營養的廢話和各種低俗惡俗粗俗的話語。”
有人連夜寫了十篇博客,對微博狠狠批判了一番,認爲這完全就是一個互聯網垃圾。
對於這些互聯網名嘴的批評和謾罵,大家的反應不一。
但是互聯網同行們表現出異常的沉默,除了搜狐新聞發表了幾篇中規中矩的新聞,其他門戶網站只發表一篇簡單報道。
尤其是新浪,更是全網站都找不到一個和微博相關的詞。
新浪表現的有些緊張也帶着些許的詫異和憤怒,微型博客,這不就是衝着我們來的嗎?
如果是別人搞個微博出來,新浪看都不會看對方一眼。
而秦少言不同,他這個人和其他互聯網老闆完全不一樣。
整個中國最會互聯網營銷炒作的人,也是最懂互聯網產品設計的人。
秦少言的赫赫戰績列出來就夠嚇人的,他不僅在國內能折騰,在美國更是如魚得水。
這麼手段百出的人,這麼隆重的搞出一個微博,肯定不是隨便耍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