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雙引計劃

“我想修改一下二期工程的設計方案,對個別建築進行一些改變,你覺得如何?”段雲對王忠說道。

“當然沒問題!”王總很乾脆的回了一句。

雖然在關外修建科技園名義上是市政府的規劃,但實際上是以天音集團爲主導的工程,整個項目也由天音集團出資,所以段雲自然掌控了整個工程的話語權。

“是這樣的,我打算在二期工程的這個地方……”段雲看了一眼桌面上放着的工程圖紙,用手在一個區域畫了一圈,然後說道:“就是靠近深圳機場的這邊,你給我修建築一個主題爲俄羅斯風格的建築羣,就是那種大圓頂,上面偶爾點綴幾個五角星,有很濃的斯拉夫風格……”

“斯拉夫風格的俄羅斯建築?”聽到這裡,王忠有些驚訝的問道。

王忠雖然不是學建築出身,但是對於俄羅斯風格的建築並不陌生,因爲在五六十年代的時候,蘇聯還是中國的“老大哥”,援助過全套的中國工業體系,而筒子樓就是那個時候蘇聯留下來的建築風格。

但是現如今已經是90年代,王忠實在有些不能理解段云爲什麼要修建一些蘇聯的斯拉夫風格的建築,這看起來完全就是一件逆潮流而動的事情。

“沒錯,就是蘇聯的那種斯拉夫風格,除此之外,我還需要在這個新的園區修建一個東正教的教堂,你們工程隊現在有能力修建這種建築羣嗎?”段雲問道。

“可以是可以,不過需要花費一些時間……”王忠眉頭微皺說道。

“那就把把工期延長到年底之前,總而言之,二期工程我需要你們修建一個以俄羅斯風格爲主題的園區,如果需要提高預算,你直接來找我說就行。”段雲眉頭一挑說道。

段雲這麼做的目的很明顯,他就是想將日後招納過來的蘇聯作家安頓在這個新園區,讓他們能夠很快適應這裡的生活環境。

“好的!”儘管段雲提出了這個要求讓王忠有些摸不着頭,但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明年開始三期工程,我還需要你們修建一個具有歐洲風格的工業園區,你們可以先找相關的建築專家設計出方案來,我的要求就是第3期的園區也需要符合歐洲人的生活環境,除了研發中心的主體建築,還需要有天主教堂,咖啡廳,酒吧,網球場之類的生活設施……”段雲安頓道。

按照段雲的計劃,整個關外科技園三期工程要在1992年年底之前完成,使其成爲一個國際化的研究中心。

“段經理,你的意思是讓外國人來園區工作?”聽到這裡,王忠總算是反應了過來,於是一臉驚訝的對段雲問道。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段雲點點頭,接着說道:“咱們科技園區除了要吸引國內的人才,也要招攬一些國外的高級技術人員,只有這裡的環境硬件設施到位,人家纔會長期留在這裡工作,所以你們在做園區規劃的時候,儘量要考慮到國外的建築風格和生活習慣,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我明白了,我回頭就去和公司的設計部人員商量一下,讓他們把2期和三期工程的建築規劃重新設計一下。”王忠說道。

“那就辛苦你了。”

“不辛苦,這都是我應該做的。”王忠微笑着說道。

王忠打心眼裡還是挺佩服段雲的,無論如何,能夠請到外國人來中國打工,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畢竟在這個年代,國人普遍崇洋媚外,能夠聘請這麼多外國人在中國國內工作,這不是國內一般企業能夠做到的。

“我要說的就這些,你忙吧。”段雲說完,起身就要離開。

王忠見狀,也連忙起身,將段雲送出了項目部。

回家的路上,坐在車上,看着窗外的風景,段雲不由得陷入沉思。

這次去德國參加IFA展會,除了見識到當前世界新電子技術的發展之外,也讓段雲切身感覺到了當今世界格局的快速變化,尤其是柏林牆被推倒後,東西方冷戰即將走向終結的那種強烈的氛圍,讓段雲看到了即將到來的重大機遇。

對於像天音集團這樣的科技公司來說,對人才有着非常強烈的渴望,尤其是一些尖端的高級人才,將會成爲自己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

蘇聯有着鋼筋世界1/4的高學歷技術人才,在前世的時候,短短几年中,蘇聯數萬科研人才紛紛外流,一開始主要是西方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等國,這些專業人才帶了大批蘇聯科研成果,讓西方國家掀起若狂。

而與此同時,中國。也看到了這一重大機遇,隨即果斷出手,對這些前蘇聯專家進行了邀請,加入了這一輪人才的爭奪。

當時中國政府爲此啓動了一項“雙引工程”,所謂的雙引工程就是即引進軍事技術,也要引進相關人才。

於是在該項目的資助下,中國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引進了數以千計的軍工專家,這爲中國軍工在近年來的騰飛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過當時爭奪這些人才的還有美國,德國,英國等國,蘇聯最頂尖的一批科學家也相繼投靠了這些歐美國家,而中國,以色列,韓國,新加坡,只能從這些歐美國家挑剩的人才中進行篩選,獲得自己想要的人才。

這期間韓國的人才計劃卓有成效,烏克蘭專家只要聯繫韓駐烏使館,就可以拿到簽證和機票,並且提供一個月的工資,工資報酬沒有統一標準,是專家的個人資歷和貢獻大小,一般1500~2000美元左右,知名專家3000~4000美元一個月。

中國這邊則是主動出擊,由政府組織團隊,乘坐火車從滿洲里出去,穿過西伯利亞許多莫斯科再到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進行摸底,契合,很快知道了對方有哪些技術可以進行合作,之後馬上有大批的烏克蘭專家赴華介入具體項目。

中國當時的基礎技術比較落後,剛開始技術交流的層次比較低,規模也比較小,後來中國用輕工產品交換先進設備,烏克蘭專家開始大規模赴華,這讓中國從中獲取了大量的技術和人才。

但總的來說,前蘇聯的大部分先進技術和人才都被美歐等國家捷足先登,段雲要想獲得一些頂尖的蘇聯人才,他就要提前進行佈局,先摸底再出手,趕在美歐國家動手之前,爭取拿下一批頂尖的蘇聯專家……

第2179章 商業風險第八百一十八章 離職計劃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2203章 照單全收第九百八十六章 機械廠的新任務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銷量拐點第二千零九十四章 碾壓優勢第三百三十八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七十八章 內行看門道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利益捆綁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諮詢團隊第二百八十八章 母親的忠告第2309章 內部分工第2383章 先機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研發投入比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VCD樣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年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三百三十二章 電子一條街第一百零四章 拘留第三十六章 家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歐洲科技之光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個塑料外殼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六十章 重振士氣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海獅麪包車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五百一十七章 外貿公司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三百七十章 普法教育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申請通過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一元拍賣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零三章 混戰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七百二十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集團運作第二十九章 天真第三百二十六章 副總工程師第二百八十九章 土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母親的心思第七百二十八章 加班飯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銷量喜人第八百三十章 老專家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顛覆印象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外交部發言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最長的等待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華第六百一十一章 分房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辦廠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黑貓白貓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嚴峻形勢第三百零六章 新辦公室第二十九章 天真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學期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2243章 謝爾曼第2201章 重心轉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思想博弈第八百零一章 學霸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銷售返點第六百四十五章 輕裝上陣第五百八十三章 專利申請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稅漏稅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特殊客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一碗水端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驚喜第九百九十一章 軍工技術第七百零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網絡先行者第九百七十章 廣告續約第2372章 豪車研發第五百二十八章 國貨精品第五百五十五章 評比結果第七十二章 當事人第九百四十二章 深圳春節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投資門檻第2369章 瀋陽重卡基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產品三包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性增長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軟件研發中心第六十六章 培養員工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走後門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見外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人以羣分第八百九十章 清高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危機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基建奇蹟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優勝劣汰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媒體的影響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二章 年
第2179章 商業風險第八百一十八章 離職計劃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2203章 照單全收第九百八十六章 機械廠的新任務第二千零八十九章 銷量拐點第二千零九十四章 碾壓優勢第三百三十八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術業有專攻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七十八章 內行看門道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利益捆綁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諮詢團隊第二百八十八章 母親的忠告第2309章 內部分工第2383章 先機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研發投入比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VCD樣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年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三百三十二章 電子一條街第一百零四章 拘留第三十六章 家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歐洲科技之光第一百一十八章 第一個塑料外殼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掃清障礙第八百六十章 重振士氣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海獅麪包車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五百一十七章 外貿公司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三百七十章 普法教育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申請通過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一元拍賣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百零三章 混戰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七百二十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集團運作第二十九章 天真第三百二十六章 副總工程師第二百八十九章 土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母親的心思第七百二十八章 加班飯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銷量喜人第八百三十章 老專家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顛覆印象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外交部發言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最長的等待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華第六百一十一章 分房計劃第三百六十三章 辦廠計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黑貓白貓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嚴峻形勢第三百零六章 新辦公室第二十九章 天真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學期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2243章 謝爾曼第2201章 重心轉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思想博弈第八百零一章 學霸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銷售返點第六百四十五章 輕裝上陣第五百八十三章 專利申請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稅漏稅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特殊客人第三百七十六章 劇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一碗水端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驚喜第九百九十一章 軍工技術第七百零二章 如魚得水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網絡先行者第九百七十章 廣告續約第2372章 豪車研發第五百二十八章 國貨精品第五百五十五章 評比結果第七十二章 當事人第九百四十二章 深圳春節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投資門檻第2369章 瀋陽重卡基地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產品三包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性增長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軟件研發中心第六十六章 培養員工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走後門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見外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人以羣分第八百九十章 清高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危機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基建奇蹟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優勝劣汰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媒體的影響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分歧第三百一十二章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