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投資門檻

德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令以其科學成就而聞名於世,然而在上世紀30年代,德國的科學卻逐漸失去了優勢,窮兵黷武的侵略政策摧毀了科學發展的基礎,瘋狂殘暴的民族迫害嚴重破壞了科學家隊伍。

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高等院校和科研設施60%遭到了破壞,圖書館和藏書資料幾乎喪失殆盡,爲了擺脫**統治,許多科學家逃到了國外,大部分移居到了美國或英國,而這種人才的轉移,使英美的科學比德國大大超前發展了,戰爭結束後的十幾年中,由於主權喪失,極大的阻礙了德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復甦,很多優秀學者被美蘇兩國瓜分,直到1959年聯邦德國成爲主權國家之後,才重新制定統一的科學技術發展政策。

從60年代開始,像西德這樣一個缺乏原料和依賴產品出口的國家,爲了保持經濟發展的勢頭和後勁,就只能依賴其科學技術,只有科學才能培養用於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知識技能和寶貴原料,也正是對科學的這種認知,決定了國家科學政策的性質。

在整個冷戰期間,聯邦政府中專門設立了科學教育部,並且由他來制定政府的科學政策和管理科研經費,正是在這樣一個部門的主導下,德國不僅恢復和擴大了原有的大學,而且還新建了一批大學,從而使德國的教育系統空前膨脹起來,進而大大推動了科學基礎設施的建設,爲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社會環境。

60年代末期,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簽訂了一項關於促進學術研究的協議,根據這一協議,如一些大學,研究促進機構以及提供合同研究的機構的,也都制定了自己的研究政策和規劃,他們可以利用國家的科研經費,並能完全自主地加以支配,而不受政府的干預,課題不受國家管制。

與此同時,引進先進技術也成爲了聯邦德國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力,出於對美國多國公司的技術,將在西德佔主導地位的擔心日益增長,因此聯邦政府通過大量爭奪科研經費來刺激本國的科技研究與發展,在整個60~70年代,德國政府劃撥的科研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這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而且聯邦政府還採取各種措施激勵支持關鍵技術的發展,鼓勵開展自主研究開發工作,這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在冷戰期間,德國的科技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並使西德的科技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進入80年代後,西德政府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科技改革,並調整了科研的重點,緊跟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

而這是其中最關鍵的研發領域包括: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物工程,材料研究,環境和氣候研究,非核能研究和航天航空技術等等。

另外這些年來德國也非常注重技術轉讓,爲了促進科技成果的技術轉讓和應用,聯邦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包括鼓勵研究機構,高等學校和企業進行由雙方或多方投資並派遣科研人員參加的聯合研究,建立工業園技術園等。

所以現如今的德國對於“產學研”模式的開發是非常成熟的,而且放眼全世界,除了美國和英國之外,很少能找到比德國產學研模式發展的如此成熟的國家。

還有一點讓段雲非常感興趣的是德國的光學儀器非常先進,之前阿斯麥公司光刻機採用的鏡頭就是德國蔡司公司生產的,這原本是一家做顯微鏡的企業,後來被飛利浦公司收購,成爲了阿斯麥光刻機的光學鏡頭供應商。

除此之外,德國在微電子技術領域在世界也是非常領先的,雖然比不上美國和日本,但仍然有着非常強的實力。

“據我所知,你要是想在德國開辦研發中心,德國政府這邊是有嚴格要求的……”胡正明說道。

“有什麼要求?”

“主要是投資規模和就業人員的數量,投資金額不能少於一年200萬美元,在當地的僱員不能少於30人,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胡正明頓了頓,接着說道:“十幾年前的時候,美國的很多跨國巨頭也都在德國設立了研發中心,聯邦德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任何在德國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必須通過審覈,美國企業一般不會受到限制,但是其他國家就不一定了……”

“那您的意思是咱們花錢在德國設立研發中心,人家還不一定批准?”段雲有些意外的問道。

“確實是這麼個情況,第三世界國家來德國投資很少能夠獲得批准,中國也是嚴格審批的對象之一……”胡正明沉吟了一下,接着說道:“不過如果公司實力夠強,而且確實能夠給當地解決大量就業問題的話,也是可以通過批准的。”

“那咱們可以多僱幾個技術人員啊,我可以加強對德國這邊的投資。”段雲說道。

“我的建議是你最好不要僱傭太多的德國技術人員,因爲德國和中國美國都不一樣,他們和日本很類似,因爲幾乎所有的德國企業都是採取的終身僱傭制,就算他們消極怠工,你也不能輕易開除他們,否則將會面臨鉅額的罰款,這會成爲咱們企業的負擔。”胡正明頓了頓,接着說道:“所以我的想法是咱們可以和德國當地大學合作,直接向大學注資,在大學裡成立專門的實驗室,這樣就能快速獲得相關領域的人才,並且可以避免勞務糾紛,等時機成熟之後,咱們在設立相關的研發中心,將發掘到的優秀人才納入麾下,這纔是最完美的解決方式。”

“你說的對!”段雲聞言點了點頭。

正所謂入鄉隨俗,國外的環境和國內有着非常大的差異,如果沒有摸清情況就貿然進行投資,很可能會踏入一些陷阱,所以胡正明的保守做法得到了段雲的認可。

第八百一十三章 接班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五章 摸底第2168章 特別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2169章 分期付款購車第七百二十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南北兩霸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雲鵬電子市場第2394章 超級大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盜版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道謝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股份獎勵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七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鶴立雞羣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七百零五章 秦剛的妥協第2388章 特殊招聘第七百二十章 獎金改革第三百八十七章 訂單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新計劃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倪光南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企業文案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交接第七百三十一章 歸來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裁員名單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數字時代第六百四十五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瑞典考察第二千零九十二章 民族產業轉折第2391章 潛在機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視察廠區第四十九章 助手第七百三十四章 高利息貸款第九百三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五百一十七章 外貿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VHS錄像帶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一千七百章 愛國商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公款吃喝第2231章 長線獎勵機制第2389章 北科大演講第2319章 試探第六百八十六章 告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最大金主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磁頭生產線第八百二十二章 長遠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親疏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掃清障礙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見外第七百三十七章 深圳辦廠計劃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銷量喜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轉移重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低價購房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誠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倔強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即時通訊軟件第2431章 退出舞臺第六百八十章 瑞陽的邀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MD播放器第八百七十六章 螺旋槳模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無所有第六百四十二章 打水第二千零四十五章 新車下線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文泰來聯盟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選目標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長風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大手筆第2360章 力量平衡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潛力第一千零五十章 鉅額訂單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掌上電腦第2365章 內部競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七百八十一章 態度轉變第2285章 最低要求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輕傷不下火線第二十八章 上崗考覈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授經驗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新計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春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團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國百強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聞聯播第2358章 曉之以理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行
第八百一十三章 接班人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五章 摸底第2168章 特別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2169章 分期付款購車第七百二十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南北兩霸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雲鵬電子市場第2394章 超級大國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盜版天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道謝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股份獎勵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七十章 價格雙軌制第二千零二十四章 鶴立雞羣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七百零五章 秦剛的妥協第2388章 特殊招聘第七百二十章 獎金改革第三百八十七章 訂單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新計劃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倪光南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企業文案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八百四十四章 交接第七百三十一章 歸來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裁員名單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數字時代第六百四十五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瑞典考察第二千零九十二章 民族產業轉折第2391章 潛在機會第七百八十五章 視察廠區第四十九章 助手第七百三十四章 高利息貸款第九百三十九章 爭分奪秒第五百一十七章 外貿公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VHS錄像帶第2364章 接班人選第一千七百章 愛國商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公款吃喝第2231章 長線獎勵機制第2389章 北科大演講第2319章 試探第六百八十六章 告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最大金主第六百九十一章 春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磁頭生產線第八百二十二章 長遠計劃第三百零八章 親疏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掃清障礙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見外第七百三十七章 深圳辦廠計劃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銷量喜人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轉移重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低價購房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誠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最後的倔強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即時通訊軟件第2431章 退出舞臺第六百八十章 瑞陽的邀請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MD播放器第八百七十六章 螺旋槳模型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一無所有第六百四十二章 打水第二千零四十五章 新車下線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文泰來聯盟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選目標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長風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大手筆第2360章 力量平衡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潛力第一千零五十章 鉅額訂單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十字路口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掌上電腦第2365章 內部競爭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七百八十一章 態度轉變第2285章 最低要求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輕傷不下火線第二十八章 上崗考覈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授經驗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新計劃第六百九十三章 春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團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國百強第五百二十四章 新聞聯播第2358章 曉之以理第五百九十五章 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