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此消彼長

雖然加裝防盜版芯片會提高一些VCD的生產成本,但是相比於這種產品帶來的利潤,是完全能夠接受的。

目前進口的鐳射光碟機在中國市場上價格在1萬塊錢左右,最便宜也要八到九千元,通過評估, VCD每臺的成本大概在兩三千元左右,價格定在四五千元,絕對會迅速替代進口的鐳射光碟機,成爲國民影音娛樂的新寵。

而且隨着技術的革新和產量的提升, VCD的成本會越來越低,最終的成本建有可能會降低到1000~2000左右。

在前世的時候,1997年是國產VCD最爲火爆的一年,當時國內出現了愛多,新科,萬利達,金正,先科等衆多的 VCD品牌,媒體曾經用井噴來形容VCD市場的盛況。

而且在那幾年, VCD不光在中國迅速崛起,還很快風靡了全球,成爲一個年銷售收入達到100多億的大產業,就連電子工業發達的日本美國都要參照中國的VCD來生產。

另外從1996年開始,中國的VCD市場每年以數倍的增長速度增長,銷量從1995年的60萬臺,猛增到1996年的600萬臺,1997年的銷售達到了1,000萬臺,使用了短短5年時間, VCD影碟機累計銷售已有5,000萬臺,並且催生了愛多,步步高,金科等國內響噹噹的品牌。

段雲打算在明年3月份之前,實現VCD的大規模量產,這比當年姜萬勐1993年9月開發出世界第1臺VCD影碟機整整提前了一年半的時間,當時的萬燕牌VCD一投放就被各個電子廠家全部買走做樣機,銷售異常火爆。

而在此之前,段雲還需要將產品在國內外先註冊專利,同時讓科研人員完成量產前最後的準備工作。

不過這裡面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天音電子廠產能的問題。

目前天音集團的學習機和復讀機以及錄像機佔用了大量的廠房設備生產線和工作人員,段雲如果想生產復讀機的話,還要再開辦一家工廠,建設新的廠房和生產線。

不過現如今深圳工業區的情況已經今非昔比,即便是天音集團這樣的納稅大戶,想要在深圳工業區申請一塊工業用地也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蓋新廠房安裝新生產線週期也比較長,最快也需要一年多的時間,而到了那個時候,按照前世的歷史進程,萬燕VCD已經開始上市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段雲需要暫時關閉一些電子產品的生產線,將產能騰出來生產VCD,畢竟VCD的利潤要遠比其他的電子產品高得多,而昔日曾經一度熱銷的學習機和復讀機等產品,在無數山寨廠家的圍攻下,已經開始進入微利時代。

學習機和復讀機開始被大量山寨,實際上也是給段雲上了一課,讓段雲深切的體會到,在當前的中國,國人的專利意識非常淡薄,維權成本太高,保護也不到位,而且因爲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地方保護主義很嚴重,很多當地政府明知是違法山寨的產品,但依然對廠家進行保護,這也就讓段雲處理山寨的競爭廠家變得非常棘手。

而且現在的天音集團可謂是樹大招風,產品不斷被其他廠家模仿,甚至新產品剛推出來,就被其他的廠家買去當樣品,然後進行逆向仿製,國內的專利保護幾乎形同虛設。

所以在中國要想產品不被模仿抄襲,最好的辦法還是提高防盜級別和產品技術門檻,最好能夠保證 VCD這種產品有2~3年的利潤週期,等到其他廠家破解仿製出來之後,段雲已經賺取了足夠的利潤,同時也將產品進行了技術升級,成本也壓縮到了最低,即便降價,也能保證足夠的利潤空間。

相比於學習機和復讀機利潤開始變得越來越少,天音集團的錄像機也同樣開始走下坡路。

尤其是VCD這種產品一上市,錄像機就會逐漸被市場淘汰,這也是一個市場發展的必然。

雖然說市面上已經出現了進口的鐳射光碟機,但是天音集團的錄像機銷量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進口的鐳射光碟機價格實在太過昂貴,動輒9000到1萬多塊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相對來說普遍售價在四五千元的錄像機,憑藉低廉的價格和相對成熟的技術,依然是目前最受國人歡迎的影音產品。

但是同樣價格的VCD一旦上市的話,錄像機就會被迅速淘汰,按照前世VCD火爆的程度來看,最快一兩年的時間,傳統的錄像機就會開始走向衰落,逐步從市場上消失。

所以段雲現在決定把VCD推向市場,實際上也等於斷了自己另外一條財路,儘管短期之內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在過個兩三年的時間,錄像機生產線停產是遲早的事情。

不過段雲早已經想到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將整個錄像機的生產線和技術轉賣出去。

當初從日本引進這條生產線段雲花了2000多萬美元,加上這些年的技術升級和改進,前前後後投進去的錢也不少,而且這其中還有一些在國內頂尖的電子技術,這些技術也應用於學習機和復讀機的生產線上,所以即便錄像機將來會被淘汰,段雲也絕對不可能賤賣相關的技術和生產線。

而且現在段雲很缺錢,尤其是缺大量的外匯,幾億美元的窟窿到現在還沒填上去,另外VCD的生產線投入和生產也需要花不少錢,這些都是對於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後,段雲決定去找馬福元。

在整個80年代的深圳,段雲創辦的天音集團和馬福園領導的賽格集團可以說是深圳電子產業的兩大巨頭,雖然這些年來賽格集團無論從技術實力,企業規模,以及企業利潤方面,都不如天音集團,甚至還有了不小的差距,然而還是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現如今的賽格電子配套市場發展的非常迅猛,市場的從業人員從幾千人發展到上萬人,商鋪數量多達3000個,日均客流量也達到了6~10萬人次。

在80年代的時候,中關村和深圳華強北可以說是南北兩個最大的電子市場,但現如今,以深圳賽格電子市場爲主的華強北電子一條街,發展速度顯然是要快過中關村的,可以說是穩壓一頭,賽格電子市場的成功,也爲賽格集團帶來了極其豐厚的利潤,這些年更是開始了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國外知名電子企業開始入駐賽格,使之成爲了中國最有活力的電子市場。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東第六百七十三章 接風宴第2323章 亞洲之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鉅額投入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方市場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斯德哥爾摩第二百三十五章 上門拍照第2247章 自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搬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2418章 紐約演講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福利第五百六十二章 員工培訓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九百一十二章 人靠衣裝馬靠鞍第七百六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微型汽車設計第2246章 坦白第二千零九十二章 民族產業轉折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擔憂第2400章 退居幕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最年輕的新聞發言人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四百七十九章 男人的承諾第2321章 實力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稅漏稅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九百四十七章 焦點人物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導地位第八百零二章 忠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講故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三不政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拿來主義第2371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科技樹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四百零五章 備選合作商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蘋果iPod第九百零五章 專家報到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國際問題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價格白刃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出差住宿第2322章 順水人情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心劑第六百七十四章 收尾階段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通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最強銷售網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產業轉移第2301章 尋求合作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資金問題第八百九十七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2248章 多面開花第2321章 實力第四百九十三章 設備到位第三百二十二章 買房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技術挑戰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兩難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國紅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忍痛割愛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經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概念產品第六百四十四章 轉移產能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2232章 無底洞第五百三十八章 螞蟻搬家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巨獸甦醒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親自操刀第八百三十章 老專家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合資硬盤廠第七百八十一章 態度轉變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才濟濟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摩托羅拉第2190章 偏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試生產成功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二百八十二章 解除誤會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天音汽車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廠計劃第九百二十八章 惡性競爭第二千一百章 數字革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暗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新年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技術儲備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會尾聲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五百零九章 車隊第九百六十八章 廣告續約第八十一章 售後服務第2248章 多面開花第三百二十八章 212吉普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東第六百七十三章 接風宴第2323章 亞洲之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鉅額投入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方市場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斯德哥爾摩第二百三十五章 上門拍照第2247章 自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搬家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2418章 紐約演講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福利第五百六十二章 員工培訓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九百一十二章 人靠衣裝馬靠鞍第七百六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微型汽車設計第2246章 坦白第二千零九十二章 民族產業轉折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擔憂第2400章 退居幕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二千零一十五章 最年輕的新聞發言人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四百七十九章 男人的承諾第2321章 實力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稅漏稅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九百四十七章 焦點人物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立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導地位第八百零二章 忠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講故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三不政策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拿來主義第2371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科技樹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四百零五章 備選合作商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蘋果iPod第九百零五章 專家報到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國際問題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價格白刃戰第五百六十八章 出差住宿第2322章 順水人情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心劑第六百七十四章 收尾階段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二十七章 通風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最強銷售網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產業轉移第2301章 尋求合作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資金問題第八百九十七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危機感第2248章 多面開花第2321章 實力第四百九十三章 設備到位第三百二十二章 買房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技術挑戰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兩難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國紅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忍痛割愛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經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概念產品第六百四十四章 轉移產能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2232章 無底洞第五百三十八章 螞蟻搬家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巨獸甦醒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親自操刀第八百三十章 老專家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合資硬盤廠第七百八十一章 態度轉變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才濟濟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摩托羅拉第2190章 偏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試生產成功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二百八十二章 解除誤會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天音汽車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廠計劃第九百二十八章 惡性競爭第二千一百章 數字革命第三百七十四章 暗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新年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技術儲備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會尾聲第二千零四十三章 座椅加熱第五百零九章 車隊第九百六十八章 廣告續約第八十一章 售後服務第2248章 多面開花第三百二十八章 212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