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雲汽車

6月1日,金盃汽車廠廠區內敲鑼打鼓,慶祝第一臺康雲轎車的正式量產下線。

參加這次新車量產下線儀式的嘉賓可謂是陣容強大,除了天音集團總經理段雲,瀋陽汽車研發中心經理陳喬,金盃汽車廠廠長趙希友之外,這次前來的貴賓有SY市的市長張榮茂,書記張國光,還有包括市委領導班子的幾個成員,也都悉數到場,另外還有包括金盃汽車廠兄弟單位的領導,以及開發區汽車配套廠家的主管,嘉賓人數超過兩百人,場面看起來非常的喜慶。

早晨9點,新車量產下線儀式正式開始,市長張榮茂做了一方慷慨激昂的開場白,緊接着幾個市委領導先後發言,段雲最後壓軸上場,說了一祝福的話語之後,隨着熱烈的掌聲,開始了剪彩儀式。

一排身着花色旗袍的女子拖着一條長長的紅綢帶,幾個嘉賓剪刀落下,剪彩儀式正式成功。

“這車好啊,康雲轎車,這名字聽着就順耳。”在組裝車間的門口,張榮茂走到第一輛下線的轎車面前,用手輕輕的摸了一下前機蓋,對,段雲說道:“真的是不簡單,要說你們天音集團的效率實在是太高了,我原本以爲今年年底之前,新車應該很難量產下線,沒有想到,這才過了幾個月時間,你們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這都離不開張市長和各位領導的關心支持,否則的話,我們也不可能按計劃完成任務。”段雲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其實後半年我們還有更大的計劃,我們打算研究一款新型的小型轎車,對標的車型就是天津的夏利,最快明年的這個時候,應該就可以正式量產。”

“很不錯!”張榮茂讚許的點了點頭,接着說道:“不過有句話我要提醒你,造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貪多嚼不爛,要我的意見就是目前你們不要太多的新車項目,先穩住目前的產品生產,等到各方面機會成熟之後,在開啓新項目的研發……”

張榮茂對於汽車產業的發展還是有自己的見解的,而且他以前在省政府工作的時候,也是主管重工業的,他明白汽車產業是個綜合性的產業,涉及到很多的產業分類,投入也是相當的巨大,就像目前天音集團開發了這款新型轎車,據他了解已經投入了四千多萬元人民幣,而且這還僅僅是研發費用,不包括其他附屬配套設備和設施的成本,如果全部算下來,總經費早已過億。

而要想開發比微型轎車技術難度更高一級的小型轎車,那麼研發投入將會高速很多,即便是像天音集團最大的企業,如果這樣大手筆無止境的搞研發項目擴張,那麼將來會對企業現金流造成很大的壓力,一旦研發失敗,損失也會非常的慘重,甚至有可能拖垮整個企業。

張榮茂以前的時候,就曾經見過很多的企業出現這種情況,有些是民營企業,有些事市屬或省屬的企業,國企有國家託底,但給地方財政帶來了很大的負擔,而民營企業這麼玩,很大概率會被玩破產了。

張榮茂和段雲關係很好,他自然不想看到天音集團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也算是給他提個醒,讓他做這種決策的時候,儘量要謹慎一些。

“多謝張市長提醒,不過新車的研發是我們集團公司既定的重點項目,而且以我們集團公司的財力,也是完全可以支撐全部研發費用的,這一點請您放心。”段雲微笑着說道。

“你心裡有數就行,既然你是量力而行,那我也就放心多了。”張榮茂點點頭,接着說道:“還有一點就是,你這款轎車實在太小了,完全不符合公務用車的要求,所以這次我們這邊可能沒法給你們下訂單……”

對張榮茂而言,除了各種資源和政策的扶持,這次在新車銷售方面,他直接表態無法提供幫助。

說起來以前國內的任何一家汽車企業,都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扶持,就像早年金盃汽車廠出品的金盃麪包車,最初也是靠着SY市政府和遼寧省政府才慢慢扶持起來的,那個時候遼寧省政府直接給全省的政府部門和國企單位下達了相關的文件,要求他們儘可能的採購本省生產的金盃麪包車,也正是靠着省裡的這份文件,金盃汽車廠還順利的拿到了第一批訂單,在賺取到新車的第一桶金之後,企業有了錢,這才改進了技術升級的生產線,最終,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金盃汽車廠在國內的熱銷。

而上次沃爾沃轎車在瀋陽落戶,也同樣是在SY市政府乃至遼寧省政府的幫助下,沃爾沃轎車才最終進入了政府採購公司的名單,並且這兩年全省總共給金盃汽車廠提供了三千多輛轎車的訂單,這對金盃汽車廠和天音集團來說,絕對稱得上是雪中送炭。

但是這一次,因爲康雲轎車是面向於民用的微型轎車,從各種指標來看並不符合公務車的標準,所以張榮茂也沒法依靠政府的力量給金盃汽車廠帶來訂單,這無疑對新車上市的起步階段,少了很多的助力。

“張市長您放心,目前新車已經有了1500輛的訂單,按照目前產量來說,足夠維持咱們生產線兩個半月的運作了。”段雲微笑着說道。

“1500輛!?”聽到段雲爆出的數字,張榮茂頓時愣了一下,隨即驚訝的問道:“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訂單?這車不是剛剛纔投產下線嗎?”

1500輛汽車的訂單在當前的國內絕對不是個小數目,要知道,作爲當前金盃汽車廠銷量最高的海獅麪包車,去年一年的銷量總共也就8000輛左右,這個數字已經是非常驚人了,可以說是去年同類車型中的銷量冠軍,也是金盃汽車廠除了沃爾沃車型之外,最熱銷的一款汽車。

而康雲轎車新車剛剛下線,就已經有了1500輛汽車的訂單,這在張榮茂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爲他時代無法想象一款還沒有正式面市的車型,是如何拿到這麼多的訂單的。

“目前我們天音集團在國內有二百多家汽車4s店,每次有新車上市,這些店面都要訂購一批新車進行展示和推銷,所以這1500輛的訂單,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展車。”段雲微笑着說道。

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高度評價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萬里挑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出口獎勵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百萬富翁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上海大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魚吃小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風暴將至第三十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學校長第八百八十一章 兌換外匯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七百四十五章 暫停生產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上海開發區第2287章 無線上網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潘宗光第四百六十三章 兼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情況惡劣第七百三十一章 歸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內定合作企業第2229章 手機代理第四百零三章 謀而後動第2254章 互助會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免稅第2185章 眼光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輕傷不下火線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厚此薄彼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巨大轟動第八百四十九章 濃情蜜意第2236章 重要合同第七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慮第四百三十五章 婚房第八百五十四章 領先地位第2304章 囤地第四百一十章 質檢體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仿製失敗(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七十三章 諸侯經濟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企業經營理念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幸福時刻第四百四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嚴謹作風第2185章 眼光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六百四十四章 轉移產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規則制定第六十一章 拳腳相加第2220章 研發節奏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集團公司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合資辦廠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內部銷售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無第九百六十五章 新形勢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腳踏實地第六百四十三章 女大十八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收穫頗豐第五百七十章 默契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出海第一章 緣滅緣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導地位第2367章 艱難挑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土特產第六十八章 程清妍第2301章 尋求合作第八百七十二章 開業前夕第十二章 技術革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約定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廣州第四十二章 推銷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無塵車間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頭戲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重要人物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測試成功第五百四十二章 參展計劃第八百四十章 大婚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婚(第2卷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授經驗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2350章 條件第四百六十一章 苦口婆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EDA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柳傳志第三百一十章 雞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婚事簡辦第七百八十三章 上海辦事處第五百八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八十九章 摩托翻新第六百一十七章 定價第四百四十六章 排憂解難第十五章 家底第2349章 共識第2335章 平等夥伴第六百二十四章 開門紅
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高度評價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萬里挑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出口獎勵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百萬富翁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上海大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魚吃小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風暴將至第三十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學校長第八百八十一章 兌換外匯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七百四十五章 暫停生產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上海開發區第2287章 無線上網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潘宗光第四百六十三章 兼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情況惡劣第七百三十一章 歸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內定合作企業第2229章 手機代理第四百零三章 謀而後動第2254章 互助會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免稅第2185章 眼光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輕傷不下火線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厚此薄彼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巨大轟動第八百四十九章 濃情蜜意第2236章 重要合同第七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大局考慮第四百三十五章 婚房第八百五十四章 領先地位第2304章 囤地第四百一十章 質檢體系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仿製失敗(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六百七十三章 諸侯經濟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企業經營理念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幸福時刻第四百四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嚴謹作風第2185章 眼光第七百六十一章 山寨產品第六百四十四章 轉移產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規則制定第六十一章 拳腳相加第2220章 研發節奏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集團公司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合資辦廠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內部銷售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互通有無第九百六十五章 新形勢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腳踏實地第六百四十三章 女大十八變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收穫頗豐第五百七十章 默契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出海第一章 緣滅緣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主導地位第2367章 艱難挑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土特產第六十八章 程清妍第2301章 尋求合作第八百七十二章 開業前夕第十二章 技術革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約定第九百零二章 重返廣州第四十二章 推銷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無塵車間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頭戲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重要人物第七百一十三章 前往特區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二千零三十二章 測試成功第五百四十二章 參展計劃第八百四十章 大婚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婚(第2卷完 )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授經驗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2350章 條件第四百六十一章 苦口婆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EDA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柳傳志第三百一十章 雞肋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婚事簡辦第七百八十三章 上海辦事處第五百八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八十九章 摩托翻新第六百一十七章 定價第四百四十六章 排憂解難第十五章 家底第2349章 共識第2335章 平等夥伴第六百二十四章 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