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姑娘,要點兒臉
凌霄趕着騾車到了所謂的玉華亭,這玉華亭位於城西,亭子後頭有一條小河,河邊種着些垂柳和菊花,周遭房屋甚少,綠草如茵,頗具詩情畫意。
可能這洛水的人都知道縣令大人在此處辦詩會,所以此時已經又不少人前來圍觀。
凌霄站在騾車上遠遠的看了一眼,只瞧見,那亭子裡,擺了幾張桌子,桌子上擺着瓜果美酒還有香爐,香爐裡插了一柱已經燃了一半的香。裡頭,坐着幾個半百老者,正中間坐着的那個稍顯年輕些,只白了鬢角。她估摸着,中間坐着的那個,便是這縣令大人了。
亭子外,也擺了幾張長桌和筆墨,那長桌後站着些以儒巾束髮的書生和文人。凌霄毫不意外的在那些人中,看到了衛諺的是身影。他靜靜的站在長桌之後,正看着某處沉思着。他模樣俊秀,滿身書卷氣息,立在那些書生和文人之中,宛如林中秀竹,讓人有些移不開眼。看來,是她誤會他了,他收拾得那般周正並非是爲了去見那林小姐。
“瞧見沒,那人便上衛秀才,聽說他十六歲便中秀才呢?”
“這衛秀才長得可真好看,就像那畫上的人物一樣。”
“就是啊!只可惜,他已經娶妻了,據說還是個又肥又悍的母夜叉。”有人替衛諺感到惋惜。
“咦……他那妻子不是,從柺子手中救了孩子,還懲治了地痞無賴的林氏嗎?那樣的人怎麼會是夜叉?”
“她救了孩子,懲治了地痞無賴,不就證明她兇悍非常嗎?像衛秀才這樣的溫潤俊秀的人,自然是要個溫柔善良的女子才能配上的啊!”
“衛秀才這詩寫得真好,他這詩中的伊人,可是寫的我?”那小姑娘又開始了。
凌霄以爲是隻寫一首詩,誰寫得最好就誰是魁首呢!原來,這是要比好幾輪兒呢!不過,若是隻寫一首便定了魁首,那好像也沒啥看頭了。
聞言,凌霄微微蹙眉,這小丫頭怕是眼神不好吧!衛諺明明是衝她笑的好嗎?
不知道爲何?看到凌霄,這佳句便涌上了衛諺的心頭,他收回視線便提筆在紙上書寫起來。
“上一輪,諸位以梅花爲題做了詩,這一輪便以松樹爲題做一首詩,依舊是一炷香的時間。”那管家模樣的人,衝衛諺等人朗聲說道。
凌霄聽到了衛諺寫的詩,雖然她不太懂詩,但是卻也覺得他這詩寫得比旁人的都好。除了聽到衛諺做的詩,凌霄也聽到了張俊生做的詩,聽着倒是還不錯。
凌霄看錯了,她眼中那肥頭大耳的人,並非二十七八,人家實際上才十九歲而已。因爲這體態太過富貴,所以看着有些顯老而已。
“砰砰……”衛諺這一笑,讓凌霄的心跳不由加快,耳朵也跟着發起熱來。
凌霄滿懷怨念的瞪了那朵正在沉思的鮮花一眼。衛諺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朝她這邊看了過來。因爲凌霄站在騾車上,所以比其他圍觀的人高了許多,衛諺一眼便看到了她。
凌霄盯着那丫頭片子的頭頂,心道‘小丫頭咱們還能要點兒臉嗎?’
“呀!衛秀才對我笑後,便開始提筆寫詩了,莫不是我給了他靈感?”
“說得也是,這麼說來,這衛秀才還真是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哎呀!這可真叫人不好意思。”小姑娘害羞的捧着自己的臉。
他寫完沒一會兒,其他人也將詩做了出來,至於那些沒做出來的,便十分自覺的退到了人羣之中。
“笑、笑個屁……”凌霄有些心慌的嘀咕了一句,這死傲嬌笑起來還怪好看的。
她的同伴道:“他方纔不是對你笑了嗎?我估摸着就是寫的你。”
衛諺寫完之後,反覆看了一邊,才滿意的點着頭放下了筆。
題一出,張俊生和衛諺他們便走動起來,他們或看天,或看地,似乎都在冥思苦想着。只有一人,聽完那管家說的話後,便直接提筆在宣紙上書寫了起來。
凌霄的嘴角忍不出抽了抽,真想對着丫頭片子說一句,意淫是病,得治!
詩唸完之後,那亭子裡的幾個人商量了一番之後,便留下了十個人進入下一輪,其他人便直接出局了。
瞧見凌霄,衛諺微微愣了一下,隨即便衝她笑了笑,心想她定然是來看自己的。
被留下的十個人之中,衛諺和張俊生都在其中。其他的,年紀看着都比衛諺他們要大一些老成一些。還有一個人,讓凌霄覺得有些意外。此人看着大概有個二十七八歲的樣子,肥頭大耳,穿着紫色的綢緞衣裳,頭戴金冠總用鼻孔看着人,看着一點兒都不像個讀書人。
“喲,你瞧衛秀才對我笑了。”一個站在凌霄騾車前頭的小姑娘,扯着同伴的袖子頗爲興奮的小聲說道。
香爐之中的香燃盡之後,一個帶着方帽,四十歲左右,看着像個管家一樣的中年男子,領着一個帶着圓帽的小廝收了書生和文人們寫的詩,站在亭子外,一張一張的念着。
牛糞?聽得圍觀的年輕姑娘,如此議論她與衛諺,凌霄差點兒沒有噴出一口老血來。她們還誇衛諺溫潤,那是她們沒瞧過他的冷臉,和他那刻薄說話的樣子。說她是牛糞,這些死丫頭真的是有些過分了,雖然她現在的塊頭大了些,但是怎麼着也不該被說成是牛糞吧!要是她剛穿來哪兒會讓,她也就認了,可現在……呼呼,氣煞她也……
“喲!這朱公子竟然作得這般快,看來他才學不淺呢”
“是啊!上一輪,和上上輪,他都是想都未想,直接提筆就寫,想來他也是個文采非凡的人啊!看來以前我們都誤會他了。”不少人,都看着那已經把詩寫完,正鄙夷的看着衛諺的朱公子誇讚道。
“呸……”一個在上一輪淘汰的書生,憤憤道:“這朱大富在縣學裡,夫子一上課,他便睡覺,夫子佈置的課業都要他人代筆,他哪裡有什麼才學?”
另一個在縣學讀書的人書生也道:“朱大富這秀才的功名,都來得不明不白,他能提筆就寫,估摸着是早知道會這樣出題,提前找人寫好的呢!畢竟,這縣令大人是他嫡親的舅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