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火繩槍也很厲害

儘管在射擊兩百步(300米)距離的目標時,命中率已經下降到了50%左右,但懂行的大明官員和將士們還是被震得七暈八素的。

大明王朝對火器的管制是很嚴格的,爲什麼管制嚴格?因爲大明朝廷把火器當成了戰略武器,極爲重視火器問題。所以,在大明朝,只要是懂兵事的文官,就不會不重視火器。

也因此,當明末明軍被後金軍隊壓制的時候,很多官員把希望都寄託在了從西洋引進的紅夷大炮上面,推崇“大炮就是真理”的思想。爲此,也被葡萄牙人狠狠敲詐了一筆。一門英格蘭鑄造的18磅鑄鐵長炮,成本絕不超過百兩銀子,但卻被黑心的葡萄牙商人賣出了千兩一門的超高價格。而大明朝廷,居然還認了,甘願充當這個冤大頭。

事實上,弗朗機炮比紅夷大炮更加適合充當陸戰炮,用於打擊敵人。不過,當時因爲明朝火炮沒有可移動的炮架,弗朗機炮搬運同樣困難。另外,明朝工部對於弗朗機炮也是粗製濫造,導致子銃和母炮之間契合不好,漏氣嚴重,才導致弗朗機炮不堪大用。

在馬林看來,有效射程300米的弗朗機炮,因爲射速快,其實更適合充當陣前的步兵炮。因爲,在敵人的騎兵衝到我方陣前之前,能多打幾炮是幾炮。一口氣把5個子銃打完,絕對能給對方造成極大的殺傷。如果子銃裡裝的是霰彈,那殺傷就更猛了。

只不過,大明火炮一直沒有好的可移動的炮架(虎蹲炮倒是放在戰車上射擊過,但虎蹲炮威力、射程和射速都不行,是標準的土炮,不過在抗倭中倒也建過不少功勳),一般弗朗機炮都是架在城頭或炮臺上的,自然發揮不出其優勢。弗朗機炮之所以被紅夷大炮取代,就是因爲在城頭和炮臺上,射程更遠的紅夷大炮顯然更適合。而弗朗機炮,實際上最適合的是放在陣前。但前提是,需要一個運輸方便、部署快速的近代炮架……

馬林這次進獻弗朗機炮,就把連帶着近代炮架的整炮獻給了大明朝廷。有了近代可移動炮架,未來弗朗機炮必然會被搬上戰場,正面轟擊敵人的。

……

靶場上,不只是劉孟一個懂行的文官激動。很多其他懂兵事的文官,包括徐勇等將領,也慢慢看出了這種新式火炮的優越性——射程遠、威力大,部署和射擊速度都很快,是絕對的戰場利器……

就在現場的大明官員和將士們都嗨起來的時候,孔泰咳了咳,道:

“沈大人、劉大人、徐將軍,敝國還有火槍沒有展示呢……”

劉孟頓時一驚,繼而滿是期待地說道:

“啊,對對對,還沒看火銃的效果呢,孔副使,請爲老夫展示一下!”

然後,廣州前衛指揮使徐勇,立即命令手下的千戶,把千戶所靶場的炮靶都換成了火槍靶子……

不過,大明朝目前主流的火槍是三眼銃。三眼銃是單手持的,一般火銃手右手持銃,左手點燃引線,以激發三眼銃。

三眼銃是綁在木柄前段的三個鐵管,點燃引信後,會打出三連發。但是,三眼銃的復裝非常麻煩,速度很慢。所以,一輪射擊後,火銃手就會手持三眼銃,把三眼銃當做鐵錘用,用來砸靠近的敵人。三根銃管綁在一起的頭部的確挺重,砸中敵人的話,不能立即殺死敵人,越能把敵人砸傷了。因此,大明軍隊中的三眼銃,主要作用就是接戰前給對手來個三連發,然後火銃手就成了近戰的錘兵……

而且,三眼銃的射程很近,一般最佳射程只有三十步(45米左右)。三十步內,可破重凱,可對付敵人的重甲騎兵。

正是因爲三眼銃的存在,漠北蒙古諸部,在明代,逐漸取消了重騎兵,基本都演變成了輕騎兵。爲啥?因爲成吉思汗時代的敢死騎兵沒用了啊。在三眼銃面前,重甲敢死隊也是送的。而後來滿清之所以能贏,是因爲他們採用了更加適合抵擋火槍的棉甲。而棉甲技術,也是學自大明的……

而在三十步以外,三眼銃就不能傷到披重甲的敵人了。但在50步的時候,還能傷到完全不披甲的敵人。但一般這種不披甲的敵人,都是些炮灰兵。用三眼銃打他們,也是浪費彈藥。

總的來說,三眼銃的威力,大概和短火槍的威力差不多。當然,三眼銃的槍管長度也很短。如果不算木柄長度,其槍管長度,和西方短火槍的長度也差不多,威力自然相似。

而火繩槍的槍管,動輒一米多長。槍管越長,子彈出槍口的初速度越快,射程也就越遠,火炮也是這樣。所以,馬林帶來的長管火繩槍,威力自然要大得多。

按照三眼銃的射擊習慣,廣州前衛的火銃手們,把槍靶子設在了20步遠的地方(注:三眼銃的破甲殺傷距離雖然有三十步,但在20步內,才方便瞄準。20道30步內,這個距離瞄準了也未必一定命中。而火繩槍也是如此,一般在70碼(63.7米)內可瞄準。但是,火槍在50米的射程外,就有點打不準了。而極端的龍蝦兵火槍手,會強頂一波敵人的射擊,到30米內纔開槍。在這個距離內,就是新兵也能打中)。孔泰一看,嫌棄太近。於是,和徐勇交涉,把靶子放到了30步的距離……

“30步的距離,難道他們的火槍也比大明的好?”圍觀的大明官員們議論紛紛。

不過,看到北海國的火槍手們拿出來的火槍,那槍管,就比大明的三眼銃槍管長好多……

長槍管是很難加工的,槍管不同於炮管。炮管是鑄造出來的,一般管壁很厚。而槍管一般都是打造出來的,管壁很薄。但是,真正說起來,管壁很薄的槍管,加工難度比炮管要大多了。

大明朝有個不好的傳統——把工匠當成奴隸一般。一般入了匠戶籍的工匠,基本就成了朝廷的奴隸。隨便一個芝麻大的文官,都能對那些大匠師們呼來喝去的。這個傳統,其實明朝也是繼承自元朝。蒙元王朝把漢人都當成奴隸,匠戶自然也不例外。而明朝,也繼承了這種不合理的制度。所以,大明匠戶地位低微。因爲看不到希望,就算有發明,功勞也會被文官搶走,所以大明工匠水平停步不前,到了明朝後期,就被西方超過了……

明朝前期之所以使用短身管的三眼銃,也和沒有製造長槍管的技術有關。直到嘉靖年間,葡萄牙人爲了巴結明朝,才把製造長槍管的技術和弗朗機炮一起傳到了明朝……

三十步的距離,對於北海國這次派出來的火槍手而言,實在沒有難度。要知道,這些人都是北海國特地挑選出來的神槍手,就是爲了向大明展示的。所以,他們的射術都很精湛。

隨着一陣槍響,硝煙漸漸散去。大明廣州前衛千戶所的火銃手們,在看到北海國火槍手們都放下了火槍後,紛紛去把槍靶子取了回來,給兩位布政使看……

沈銳和劉孟看了之後,驚奇地發現——這些槍靶子上都有槍眼……也就是說,這輪射擊,參加射擊的15名火槍手全部上靶了。而且,大部分人打出的彈孔,還很靠近靶子中間,成績相當好……

“果然好射術!”劉孟誇讚道。

要知道,這可是三十步遠啊,也即是45米遠。45米遠處,槍靶子在視野中已經相當小了。能夠上靶,都算不錯了,更何況是彈孔靠近靶子中心?所以,懂行的劉孟的誇讚,一點也不過分。

沈銳不太懂火器,但劉孟說好,他也就在一旁撫着鬍鬚,微笑地作滿意狀……

然而,兩位大佬還沒誇完,孔泰再度要求——40步距離再設靶子……

在場的大明官員和將士都大吃一驚——40步的距離,可是大明火銃手練習射擊的距離的兩倍了,西洋火器如此犀利?

很快,他們就知道了結果——這一輪射擊下來,比30步距離的要差多了,但15人都上靶了,只是,彈孔多半不靠中心點了,而是分佈在靶子邊緣區域……

但是,懂行的廣州前衛千戶所的火銃隊指揮官百戶李三水大吃一驚:

“40步遠也能穿靶?”

“怎麼?李百戶,40步穿靶有何說道?”劉孟感興趣地問道,沒有計較李三水的失禮行爲。

李三水抱拳屈身,回答道:

“回大人,我們千戶所所用的火銃靶子,都是用較硬的櫸木製成。而且,這種靶子很有講究。但凡能擊穿這種木靶,就意味着子彈也有破重鎧的能力。因爲這種櫸木靶子,就是模仿重鎧的防護之力而製成的。能穿靶,就能破重鎧!”

“那,我大明的三眼銃幾十步可破重鎧?”外行沈銳問道。

“回大人,只有30步!”

“啊?那不是說北海國的火銃也勝過大明?”沈銳有些不高興地說道。

“怕是如此……”李三水也有些鬱悶。身爲大明火銃兵頭領,他也有些不舒服。畢竟,他以前都是以身爲大明火銃兵指揮官而驕傲的。

而這時,邊上一直默不作聲的孔泰插話道:

“稟二位大人,徐將軍,我北海國所產的火槍,在66步(100米)內,都有破重鎧的能力。只是,在40步外,就難以保證命中了……”

“66步……很厲害啊……能40步內保證命中,也算火銃中的利器了……”劉孟思索着說道。

孔泰這時很明白——大明朝廷大概有些掛不住面子了,這是馬林之前交待過的,必須讓大明挽住面子……

於是,他行了個漢禮,道:

“兩位布政使大人,徐將軍,我北海國國小民寡,能拿得出手的,也就火器了。而我們大公爵殿下,則早就對繁榮強盛的大明心嚮往之,特自請爲大明藩屬。”

“大公殿下曾說過——自古寶劍配英雄,大明王朝之富庶強大,冠絕當世。我北海國的犀利火器,也自當獻予強盛的大明,以表誠心……”

說完這麼長一段“臺詞”,孔泰忍不住翻了翻袖子裡夾着的《朝貢寶典》,上面寫滿了馬林指導如何派大明馬屁的不要臉的“臺詞”。孔泰剛剛的話,就出自這本寶典。這玩意,很像是後世往上流傳的《面試寶典》……不過,兩種寶典,一個是知道如何面試的,一個是指導如何拍馬屁的……畢竟,孔泰中文詞彙量有限,還組織不了太多不要臉的拍馬屁的中文詞彙……所以,馬林臨行前塞給了孔泰一本“寶典”,有些類似諸葛亮的“錦囊妙計”……

聽到孔泰這樣說,沈銳和劉孟兩位布政使臉色才轉好。畢竟,火器落後於人,的確丟人。但北海國姿態放這麼低,讓他們心情舒爽了很多。

劉孟點點頭,對孔泰說道:

“既然馬國主(馬林‘被’姓馬了,當然,他上輩子的確姓馬)如此有誠心,本官自當奏明朝廷,將馬國主的拳拳之心,報予皇上和閣老們知曉……”

“如此,卑下就謝過劉大人了!”說完,孔泰一揖到地,表達對劉孟的感激之情……

第1931章 兵甲換耕牛第744章 來就送毛妹!第799章 格德司出兵第122章 抓獲漢斯國王第591章 黑麥二鍋頭第445章 下一盤大棋第434章 下完毒就跑第419章 丹麥的大軍第719章 不菲的嫁妝第575章 退出四方同盟第43章 閃電突進第23章 既然糧食辣麼多,那就養豬吧!第8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下)第1747章 甩鍋第571章 申訴第1697章 海地島的資源第662章 陸地上的交鋒第1009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上)第1800章 平虜大炮第269章 夏爾馬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第402章 透露點背景第848章 不小心搞出了無煙火藥(下)第1214章 名貴木材第1026章 背後捅刀第1369章 恐嚇諸侯第753章 火繩槍也很厲害第344章 意大利戰爭的核心第1645章 以人爲本第441章 截殺第886章 高碳鋼刀的缺陷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790章 轉移注意力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274章 家庭會議(爲萌主大人加更2)第796章 紹爾的建議第1429章 騎兵先行第126章 如願以償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696章 先勒索,後撕票第758章 超級暴利的茶磚貿易第1356章 揮師南下第1969章 菲律賓第441章 截殺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1506章 出手幫忙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1587章 匈牙利形勢第1519章 出兵日本第1784章 向海地島派遣援軍第1106章 騎士的盒飯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366章 買下曼哈頓島第1577章 關門打狗第241章 搞定科隆大主教第1689章 賣慘第478章 我們去欺負丹麥吧!第933章 教皇借兵第131章 丹麥生蠔第150章 艾草驅蚊第1567章 雨天出城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1596章 各司其職第1069章 借錢給皇帝第1402章 坑害路易十二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731 又是豐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糧食第1094章 了斷和阿德勒的新安排第1877章 威脅和武力嚇阻第432章 凱瑟琳之死第369章 陰魂不散的法國人第1418章 兩個安娜和費城伯爵第501章 水路進軍計劃第113章 挑撥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667章 甩鍋哪家強第1364章 會見腓特烈三世第152章 除蟲菊和土農藥第366章 買下曼哈頓島第454章 陣地戰(二)第1794章 沙漠爭鋒第1229章 “偉大”的名字第351章 盜賊團計劃第674章 圍城開始第1264章 錢幣正面朝上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203章 尋找出磺坑第1689章 賣慘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103章 收買克里米亞的想法第1682章 朱利亞諾第1801章 鐵鑄炮和提高門檻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1049章 兵臨城下第738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下)第940章 鑄幣權和大頭像
第1931章 兵甲換耕牛第744章 來就送毛妹!第799章 格德司出兵第122章 抓獲漢斯國王第591章 黑麥二鍋頭第445章 下一盤大棋第434章 下完毒就跑第419章 丹麥的大軍第719章 不菲的嫁妝第575章 退出四方同盟第43章 閃電突進第23章 既然糧食辣麼多,那就養豬吧!第8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下)第1747章 甩鍋第571章 申訴第1697章 海地島的資源第662章 陸地上的交鋒第1009章 喋血街頭之戰無不勝(上)第1800章 平虜大炮第269章 夏爾馬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第402章 透露點背景第848章 不小心搞出了無煙火藥(下)第1214章 名貴木材第1026章 背後捅刀第1369章 恐嚇諸侯第753章 火繩槍也很厲害第344章 意大利戰爭的核心第1645章 以人爲本第441章 截殺第886章 高碳鋼刀的缺陷第320章 戰馬卡爾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790章 轉移注意力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274章 家庭會議(爲萌主大人加更2)第796章 紹爾的建議第1429章 騎兵先行第126章 如願以償第458章 差點出大事第696章 先勒索,後撕票第758章 超級暴利的茶磚貿易第1356章 揮師南下第1969章 菲律賓第441章 截殺第704章 生擒亨利七世第1506章 出手幫忙第1722章 倫敦示威第1587章 匈牙利形勢第1519章 出兵日本第1784章 向海地島派遣援軍第1106章 騎士的盒飯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366章 買下曼哈頓島第1577章 關門打狗第241章 搞定科隆大主教第1689章 賣慘第478章 我們去欺負丹麥吧!第933章 教皇借兵第131章 丹麥生蠔第150章 艾草驅蚊第1567章 雨天出城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27章 哥倫布回來了第1596章 各司其職第1069章 借錢給皇帝第1402章 坑害路易十二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731 又是豐收秋季,想着法子消耗糧食第1094章 了斷和阿德勒的新安排第1877章 威脅和武力嚇阻第432章 凱瑟琳之死第369章 陰魂不散的法國人第1418章 兩個安娜和費城伯爵第501章 水路進軍計劃第113章 挑撥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667章 甩鍋哪家強第1364章 會見腓特烈三世第152章 除蟲菊和土農藥第366章 買下曼哈頓島第454章 陣地戰(二)第1794章 沙漠爭鋒第1229章 “偉大”的名字第351章 盜賊團計劃第674章 圍城開始第1264章 錢幣正面朝上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1203章 尋找出磺坑第1689章 賣慘第1679章 奄美大島第103章 收買克里米亞的想法第1682章 朱利亞諾第1801章 鐵鑄炮和提高門檻第910章 摩洛哥是個坑第1049章 兵臨城下第738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下)第940章 鑄幣權和大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