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勝利者的評價(文中附作者注,很長,謹慎訂閱)

兩大派系之間的博弈,最後以丹明之亂這種最爲慘烈的方式結束,溫和派無爲而無不爲,不親自參與,但是卻笑到了最後,戰後接管最高權力,延續而今。

從後往前看,溫和派的勝利是歷史的大勢所趨,若是依着強硬派的路子走下去,必然是滅門絕嗣的下場,溫和派閉門封山,休養生息,同時繼續他們那套無爲而無不爲的手段,才讓一氣門實現了真正的中興。

人皆言,不以成敗論英雄。不過青史自有明鑑,一切拆開了看,若是讓吳毅回到昔日,哪怕不恥於溫和派的做法,但是依舊會選擇支持溫和派,不爲其他,因爲這纔是正確的道路。

而勝利者對失敗者的評價,落在青史上,就是好戰黷武,引狼入室,同時申明夷夏之防,告誡後人要小心異類。

正因如此,玄真子纔在此時,以這個例子來反駁吳毅的舉例。而吳毅真的算是丹明之亂後第一個招收異類爲正徒(單慧是巫女)的一氣門高層了。

(作者注:想了很久要不要寫,但是最後還是決定寫一下,否則埋伏一百多章,草蛇灰線,腦袋都想炸了。故事的原型是什麼?背後的影射是什麼?若是隻感動了自己,讀者沒有看懂,未免過於可惜。

若是讀者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再加上我的許多暗示,應該能夠看出來文章中的丹明之亂,說的就是安史之亂。二者背景不同,事件發生過程以及結果,自然不會都一樣,一些人物請不要生搬硬套。

唐朝是我國古代最爲開放的一個朝代,唐之後,就在多方面漸漸走向了沒落封閉,持續進行着治亂循環。

我筆下的丹明之亂,重在民族問題,而我現在也主要說說唐朝的民族問題。

說在前面,無意挑撥民族關係,一切以史書爲載,事實上,仔細看我的文章,就會發現散人還是很惜命的。

唐朝皇室,是有着少數民族血統的(鮮卑族),所以唐朝對民族問題也極爲開放。

中學生去翻翻歷史教科書,還能夠找到唐太宗那句“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如一。”

說這句話,不僅僅因爲血統,也是因爲當時少數民族將領在軍中大量當任高層,地方邊疆上存在大量的羈縻州。

安史之亂,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麾下漢族子弟佔據八成(因爲是募兵制,府兵制被取代,節度使掌握財政大權,士兵有奶便是娘)。

相反,平叛隊伍當中卻不乏高仙芝,哥舒翰這樣的少數民族將領,早期甚至是主流。

所以,總結一下,安史之亂這種王朝中期普遍出現的問題,是人口陷阱的結果,也就是資源增長無法與人口增長相適應,簡而言之,飯不夠吃了。

之所以以這種方式出現,就是制度問題了,和民族之間的關係的不大,但是唐朝中期少數民族將領佔據軍隊高層,卻是一個事實。

漢族百姓爲什麼不願當兵,因爲府兵制下的他們免稅,地位還高,退役之後還能夠當國家基層幹部,但是募兵制下的他們,就是一羣糙漢,上司任意剋扣兵響,地位不高,養家餬口都困難(此處指的是普通士兵,將軍的親衛,地位以及待遇,可是很高的,這些也是將領的私兵,打仗基本靠這些人,埋下割據的隱患)。

至於府兵制爲什麼會崩潰就不多說了,否則洋洋灑灑幾萬字可以說。

社會經濟的發展,漢族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比如做文官。但是一個國家註定需要一定的軍事存在,少數民族英勇善戰,自然而然填補了這個空缺。

再說說溫和派與強硬派的原型,其實就是唐朝中晚期的牛李黨爭,文章中對牛黨其實做了一些美化。

牛李黨爭作爲我國古代不怎麼光彩一面,一般中學生都不清楚,樹立文化自信的教科書,也不會在這裡多落筆墨。

事實上,除清末之外,基本上教科書對王朝末年的記載,都可憐至極。

一般人瞭解,可能就是學李商隱的時候,語文老師帶了一下,鑑於你們可能還不會使用或者不習慣使用百度這個功能,這裡用最簡潔的文字說一下。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世家門閥的天下,而隋唐科舉興起,普通地主階級,開始進入官場,牛黨(小說中的溫和派)就是這批中小地主,也就是中產階級的代表。

而與之對應,李黨(小說中的強硬派)就是原先的那批門閥世家,主要是關隴貴族,北周,隋,唐三朝王室都是這批人,顯赫至極。

說說主要分歧,李黨的根基在軍隊,只有不斷的戰爭才能夠爲他們帶來榮譽與戰功,維繫地位。

而打仗必然收稅,上層貴族收不到,底層百姓窮得收不了,只有朝中產,也就是牛黨的根基開刀,牛黨自然反對。

黨爭這種東西,沒有好處,是敵人堅持的我都反對,敵人反對的我都堅持,最後必須死一個。作爲矛盾的另一面,活下來的往往也會自行消失。

李黨的主張,客觀上有利於維護唐朝的統一,但是黨爭的時候,四面開火,全不顧忌百姓承受能力,而且自身極度腐敗,導致戰事敗多勝少。

牛黨的主張,客觀上有利於休養生息,但是黨爭一起,一切邊疆地區全部放棄(沒有成行,但是連一些有收復機會的地區也放棄了,很可惜),即便是唐朝末年,疆域也是極其龐大的。

中國強勢朝代,疆域面積到那裡,不是因爲軍事實力不足,而是財政不足,因爲需要統治成本,往往這些地區還沒有多少收益,除了增強國民自信心之外,收益爲負。

在穩定農耕區安全後,王朝一般不再繼續擴張,否則就有御史跳出來說帝王窮兵黷武。

牛李黨爭的時候,這些成本由牛黨根基出,最後牛黨還得不到多少收益,好處讓李黨的人霸佔了,牛黨的人自然不願意。

歷史的大潮流,是中下地主逐漸崛起,到了宋朝,再不見門閥地主,牛李黨爭,是門閥世家最後的輝煌,及黃巢亂起,盡數飛入尋常百姓家。

總結,牛李黨爭在安史之亂後面,二者沒有直接因果關係,小說是寫着順手,寫作文寫錯了,用錯典故不要找我。

小說雖然有原型,但是還是之前那句話,不要生搬硬套,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科學的思想武裝自己。

一個作者注,寫着寫着就寫了一千五百字,你們要是覺得這個錢花的不值,反正就一毛錢的事情,加微:q15979346895,這是我寫小說後專門開的小號,大號:chenxiasanren001,隨便哪一個,我把錢還給你們,QQ錢包沒有錢,不必加了。

希望大家看的開心,認同我的觀點與否不重要,希望你們能夠學會用唯物史觀看待問題,不人云亦云,作出自己的判斷。)

第三百七十章:品丹之地第五百七十九章:蠱蟲第九百八十二章:擠兌第三百二十章:荒島法陣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惡第九百六十二章:金雕化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黑甲蟲之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魷魚亡物之庇佑第一百五十八章:過黃沙地界第一百六十八章:天梯事畢,元草殿行第一百九十章:萬書一冊,橫波峰行第九百六十六章:劫氣再聚第九百五十二章:誰是贏家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先輩遺址第六百八十章:仙人神通,白焰顯化第三百二十九章:探亂魂海第七百八十章:對策第一百五十五章:火毒衝腦,大開殺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追亡逐北第一千零九十章:與劫氣相對的力量第九百一十八章:明知,默契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千金市馬骨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魔念種子的擴張第八百八十二章:送寶之風雷扇第三百六十二章:戰事啓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滅魔第七百五十二章:玉甲屍第五百五十九章:石碑世界晉升第七百九十二章:遺蛻之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舞盡繁華第九百七十一章:運來天地皆同力第三百三十七章:幽明鼎第九百六十九章:兩強之爭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纏龜第八百章:變故第十四章:日入鎮中鬼夜行第六百零四章:考較單慧第一千二百零五章:草木精靈,朝生夕死第六百七十二章:人皇之道源流,闡釋之爭內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內亂即外憂第六百四十三章:徐殷名之邀第四百五十一章:危機第五百二十六章:先機,深層次目的第四百八十三章:攻守兩難第七十五章:寄居郊野遇故人第八百九十三章:劫氣暴動第五百零九章:罰惡神使,司法之權第一千一十章:再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古今交接,愈思愈迷第八百一十三章:另一個時空下的焚皇第一千三百三十章:界壁玄冰,北海海眼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血海煉蠱第六百二十七章:三真人到來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三百七十六章:姬殤之難第二百五十二章:看人還是人,看影也是人第四百四十四章:當來而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誓言願力第一百七十三章:萬計史書,閣主要求八百八十一章:以退爲進第一百零六章:鬼寵突破第四百六十二章:大能洞天,紫青上人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推選之地第十五章:鬥靈鬼誰笑最後第六百七十七章:鉅變,巨亂第四百八十七章:斷絕後路第八百五十九章:演武堂第五十三章:舉國同慶藏風波第八百七十二章:青玄上仙之承諾第七十五章:寄居郊野遇故人第五百八十九章:第二位客人第九百五十五章:處置,百夫長第五百九十九章:懷璧之由第二百一十八章:村落被破,五方神鳥第三百六十七章:神意之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無勢人爲勢,何須與衆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意外收穫第四百七十八章:驚人發現三百一十一章:法相天地,無恥老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反目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六百七十三章:大乘小乘之別,人皇之道境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懷璧其罪,龍爪之至第七百二十六章:智天玄的慾望第三百零六章:大發雌威第一百五十四章:地脈異變第七百七十三章:智天玄來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天地熔爐,器靈之劫第四百七十七章:生存方式第七百三十九章:幽冥法身現第四百三十四章:君如寇仇第六百一十七章:石碑世界新體系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檮杌源流第四百九十九章:莽幽鬼主,虯龍之身第六百零三章:道號無一第九十八章:雲霞嶺
第三百七十章:品丹之地第五百七十九章:蠱蟲第九百八十二章:擠兌第三百二十章:荒島法陣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惡第九百六十二章:金雕化形第一千三百六十章:黑甲蟲之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魷魚亡物之庇佑第一百五十八章:過黃沙地界第一百六十八章:天梯事畢,元草殿行第一百九十章:萬書一冊,橫波峰行第九百六十六章:劫氣再聚第九百五十二章:誰是贏家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先輩遺址第六百八十章:仙人神通,白焰顯化第三百二十九章:探亂魂海第七百八十章:對策第一百五十五章:火毒衝腦,大開殺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追亡逐北第一千零九十章:與劫氣相對的力量第九百一十八章:明知,默契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千金市馬骨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魔念種子的擴張第八百八十二章:送寶之風雷扇第三百六十二章:戰事啓第一千三百二十章:滅魔第七百五十二章:玉甲屍第五百五十九章:石碑世界晉升第七百九十二章:遺蛻之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舞盡繁華第九百七十一章:運來天地皆同力第三百三十七章:幽明鼎第九百六十九章:兩強之爭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纏龜第八百章:變故第十四章:日入鎮中鬼夜行第六百零四章:考較單慧第一千二百零五章:草木精靈,朝生夕死第六百七十二章:人皇之道源流,闡釋之爭內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內亂即外憂第六百四十三章:徐殷名之邀第四百五十一章:危機第五百二十六章:先機,深層次目的第四百八十三章:攻守兩難第七十五章:寄居郊野遇故人第八百九十三章:劫氣暴動第五百零九章:罰惡神使,司法之權第一千一十章:再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古今交接,愈思愈迷第八百一十三章:另一個時空下的焚皇第一千三百三十章:界壁玄冰,北海海眼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血海煉蠱第六百二十七章:三真人到來第一百四十一章:小試身手第三百七十六章:姬殤之難第二百五十二章:看人還是人,看影也是人第四百四十四章:當來而來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誓言願力第一百七十三章:萬計史書,閣主要求八百八十一章:以退爲進第一百零六章:鬼寵突破第四百六十二章:大能洞天,紫青上人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推選之地第十五章:鬥靈鬼誰笑最後第六百七十七章:鉅變,巨亂第四百八十七章:斷絕後路第八百五十九章:演武堂第五十三章:舉國同慶藏風波第八百七十二章:青玄上仙之承諾第七十五章:寄居郊野遇故人第五百八十九章:第二位客人第九百五十五章:處置,百夫長第五百九十九章:懷璧之由第二百一十八章:村落被破,五方神鳥第三百六十七章:神意之爭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無勢人爲勢,何須與衆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意外收穫第四百七十八章:驚人發現三百一十一章:法相天地,無恥老妖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反目第二百零二章:文房四寶,勾魂攝魄第一千零八十六章:立誓願第六百七十三章:大乘小乘之別,人皇之道境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懷璧其罪,龍爪之至第七百二十六章:智天玄的慾望第三百零六章:大發雌威第一百五十四章:地脈異變第七百七十三章:智天玄來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天地熔爐,器靈之劫第四百七十七章:生存方式第七百三十九章:幽冥法身現第四百三十四章:君如寇仇第六百一十七章:石碑世界新體系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檮杌源流第四百九十九章:莽幽鬼主,虯龍之身第六百零三章:道號無一第九十八章:雲霞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