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勝利者的評價(文中附作者注,很長,謹慎訂閱)

兩大派系之間的博弈,最後以丹明之亂這種最爲慘烈的方式結束,溫和派無爲而無不爲,不親自參與,但是卻笑到了最後,戰後接管最高權力,延續而今。

從後往前看,溫和派的勝利是歷史的大勢所趨,若是依着強硬派的路子走下去,必然是滅門絕嗣的下場,溫和派閉門封山,休養生息,同時繼續他們那套無爲而無不爲的手段,才讓一氣門實現了真正的中興。

人皆言,不以成敗論英雄。不過青史自有明鑑,一切拆開了看,若是讓吳毅回到昔日,哪怕不恥於溫和派的做法,但是依舊會選擇支持溫和派,不爲其他,因爲這纔是正確的道路。

而勝利者對失敗者的評價,落在青史上,就是好戰黷武,引狼入室,同時申明夷夏之防,告誡後人要小心異類。

正因如此,玄真子纔在此時,以這個例子來反駁吳毅的舉例。而吳毅真的算是丹明之亂後第一個招收異類爲正徒(單慧是巫女)的一氣門高層了。

(作者注:想了很久要不要寫,但是最後還是決定寫一下,否則埋伏一百多章,草蛇灰線,腦袋都想炸了。故事的原型是什麼?背後的影射是什麼?若是隻感動了自己,讀者沒有看懂,未免過於可惜。

若是讀者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再加上我的許多暗示,應該能夠看出來文章中的丹明之亂,說的就是安史之亂。二者背景不同,事件發生過程以及結果,自然不會都一樣,一些人物請不要生搬硬套。

唐朝是我國古代最爲開放的一個朝代,唐之後,就在多方面漸漸走向了沒落封閉,持續進行着治亂循環。

我筆下的丹明之亂,重在民族問題,而我現在也主要說說唐朝的民族問題。

說在前面,無意挑撥民族關係,一切以史書爲載,事實上,仔細看我的文章,就會發現散人還是很惜命的。

唐朝皇室,是有着少數民族血統的(鮮卑族),所以唐朝對民族問題也極爲開放。

中學生去翻翻歷史教科書,還能夠找到唐太宗那句“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如一。”

說這句話,不僅僅因爲血統,也是因爲當時少數民族將領在軍中大量當任高層,地方邊疆上存在大量的羈縻州。

安史之亂,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麾下漢族子弟佔據八成(因爲是募兵制,府兵制被取代,節度使掌握財政大權,士兵有奶便是娘)。

相反,平叛隊伍當中卻不乏高仙芝,哥舒翰這樣的少數民族將領,早期甚至是主流。

所以,總結一下,安史之亂這種王朝中期普遍出現的問題,是人口陷阱的結果,也就是資源增長無法與人口增長相適應,簡而言之,飯不夠吃了。

之所以以這種方式出現,就是制度問題了,和民族之間的關係的不大,但是唐朝中期少數民族將領佔據軍隊高層,卻是一個事實。

漢族百姓爲什麼不願當兵,因爲府兵制下的他們免稅,地位還高,退役之後還能夠當國家基層幹部,但是募兵制下的他們,就是一羣糙漢,上司任意剋扣兵響,地位不高,養家餬口都困難(此處指的是普通士兵,將軍的親衛,地位以及待遇,可是很高的,這些也是將領的私兵,打仗基本靠這些人,埋下割據的隱患)。

至於府兵制爲什麼會崩潰就不多說了,否則洋洋灑灑幾萬字可以說。

社會經濟的發展,漢族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比如做文官。但是一個國家註定需要一定的軍事存在,少數民族英勇善戰,自然而然填補了這個空缺。

再說說溫和派與強硬派的原型,其實就是唐朝中晚期的牛李黨爭,文章中對牛黨其實做了一些美化。

牛李黨爭作爲我國古代不怎麼光彩一面,一般中學生都不清楚,樹立文化自信的教科書,也不會在這裡多落筆墨。

事實上,除清末之外,基本上教科書對王朝末年的記載,都可憐至極。

一般人瞭解,可能就是學李商隱的時候,語文老師帶了一下,鑑於你們可能還不會使用或者不習慣使用百度這個功能,這裡用最簡潔的文字說一下。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世家門閥的天下,而隋唐科舉興起,普通地主階級,開始進入官場,牛黨(小說中的溫和派)就是這批中小地主,也就是中產階級的代表。

而與之對應,李黨(小說中的強硬派)就是原先的那批門閥世家,主要是關隴貴族,北周,隋,唐三朝王室都是這批人,顯赫至極。

說說主要分歧,李黨的根基在軍隊,只有不斷的戰爭才能夠爲他們帶來榮譽與戰功,維繫地位。

而打仗必然收稅,上層貴族收不到,底層百姓窮得收不了,只有朝中產,也就是牛黨的根基開刀,牛黨自然反對。

黨爭這種東西,沒有好處,是敵人堅持的我都反對,敵人反對的我都堅持,最後必須死一個。作爲矛盾的另一面,活下來的往往也會自行消失。

李黨的主張,客觀上有利於維護唐朝的統一,但是黨爭的時候,四面開火,全不顧忌百姓承受能力,而且自身極度腐敗,導致戰事敗多勝少。

牛黨的主張,客觀上有利於休養生息,但是黨爭一起,一切邊疆地區全部放棄(沒有成行,但是連一些有收復機會的地區也放棄了,很可惜),即便是唐朝末年,疆域也是極其龐大的。

中國強勢朝代,疆域面積到那裡,不是因爲軍事實力不足,而是財政不足,因爲需要統治成本,往往這些地區還沒有多少收益,除了增強國民自信心之外,收益爲負。

在穩定農耕區安全後,王朝一般不再繼續擴張,否則就有御史跳出來說帝王窮兵黷武。

牛李黨爭的時候,這些成本由牛黨根基出,最後牛黨還得不到多少收益,好處讓李黨的人霸佔了,牛黨的人自然不願意。

歷史的大潮流,是中下地主逐漸崛起,到了宋朝,再不見門閥地主,牛李黨爭,是門閥世家最後的輝煌,及黃巢亂起,盡數飛入尋常百姓家。

總結,牛李黨爭在安史之亂後面,二者沒有直接因果關係,小說是寫着順手,寫作文寫錯了,用錯典故不要找我。

小說雖然有原型,但是還是之前那句話,不要生搬硬套,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科學的思想武裝自己。

一個作者注,寫着寫着就寫了一千五百字,你們要是覺得這個錢花的不值,反正就一毛錢的事情,加微:q15979346895,這是我寫小說後專門開的小號,大號:chenxiasanren001,隨便哪一個,我把錢還給你們,QQ錢包沒有錢,不必加了。

希望大家看的開心,認同我的觀點與否不重要,希望你們能夠學會用唯物史觀看待問題,不人云亦云,作出自己的判斷。)

第三百七十五章:紫氣成四象,虛實運汪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大閱兵第三百四十章:後事第五百二十五章:黑雀第二百五十一章:氣運挪移,心魔血煞第六百三十八章:金鐘天地,心神爭鋒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時空裂縫,空間塵埃第一百二十九章:無盡回溯第七百五十八章:焚皇之道第一百九十六章:黑熊身隕,一母三胞第六百四十四章:推心置腹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和困境第一千零六十章:寡斷誤人第九百七十六章:半神不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一步錯,步步錯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靈潮入世,法碑聳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奏對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玉璽變遷事第七十八章:心魔化影魖逞威第四百九十五章:石明鬼主來見第二百二十章:跟蹤第五百零二章:五方鬼主,各自根底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前路之爭第三百七十四章:天蛇虛影第五十二章:立定協約初煉體第七百九十六章:蓬門爲君開第五十二章:立定協約初煉體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東海敖震,積年往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守護石靈之求第一百四十八章:徐陽傳道第三百六十章:混沌太虛丹第七百六十九章:追殺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心生魔障,進止何方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空叟之回憶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思潮激盪,登基典禮第四百一十章:敵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有所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魔君降世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改造血魔界第三百九十七章:門戶,奇點第五百四十九章:丹書鐵券,鐫以法令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一百三十八章:李固族兄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二十章:深入敵營第二百八十六章:幽月生,琉璃去第七百三十章:魔鬼細節第六百一十章:焚皇現身(一)第三百九十二章:三大殺星第九百二十三章:螟蛉之子第一百三十二章:圍三缺一,驅妖爲兵第七百九十六章:蓬門爲君開第四百三十六章:先鋒第五百一十四章:瞞天過海,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引而不決,劫氣逆演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六道雛形,兇獸出山第七百三十八章:戰章莪妖尊第二百七十三章:赤鏈蛇,敲打事第三百七十五章:紫氣成四象,虛實運汪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何爲英雄?第七百二十六章:智天玄的慾望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使民以寧,天子駕崩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因果顯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圍剿第七百六十章:南疆之亂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二百三十五章:精氣神三劫,大道柱盡亮第三百五十八章:白澤視界第九百三十四章:破案(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兩年後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風雨如晦,雞鳴不止第二百七十章:智天玄往事第五十五章:大享殿催生種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人身之事第六百零四章:考較單慧第十四章:日入鎮中鬼夜行第九百二十五章:背後隱秘第八百九十一章:劫就是我,我就是劫第六十八章:入經閣白澤送書第六百一十六章:野無遺才第六百五十九章:五象出,拿日晷第七十五章:寄居郊野遇故人第七百三十一章:假如吳毅是巫修,如何抓住遁去之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安逸之念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五百一十章:神器顯化第二百四十六章:西山嶺,入異界第九百五十二章:誰是贏家第八百九十八章:向劫而生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以事喻事,以小見大第一千二百六十章:劫前重諾,陣圖張揚第七十七章:劉鶴阻道修隱遁第一千二百五十章:二身分離,弱進強守第一百六十八章:天梯事畢,元草殿行第五十一章:金丹出手破心魔第六百五十六章:巡天日晷蹤跡第四百九十三章:空間捲曲,時空倒流第二百四十三章:以死求活,求取真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先輩遺址
第三百七十五章:紫氣成四象,虛實運汪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大閱兵第三百四十章:後事第五百二十五章:黑雀第二百五十一章:氣運挪移,心魔血煞第六百三十八章:金鐘天地,心神爭鋒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時空裂縫,空間塵埃第一百二十九章:無盡回溯第七百五十八章:焚皇之道第一百九十六章:黑熊身隕,一母三胞第六百四十四章:推心置腹第七百八十八章:戰和困境第一千零六十章:寡斷誤人第九百七十六章:半神不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一步錯,步步錯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靈潮入世,法碑聳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奏對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玉璽變遷事第七十八章:心魔化影魖逞威第四百九十五章:石明鬼主來見第二百二十章:跟蹤第五百零二章:五方鬼主,各自根底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前路之爭第三百七十四章:天蛇虛影第五十二章:立定協約初煉體第七百九十六章:蓬門爲君開第五十二章:立定協約初煉體第三百九十五章:島嶼中央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東海敖震,積年往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守護石靈之求第一百四十八章:徐陽傳道第三百六十章:混沌太虛丹第七百六十九章:追殺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心生魔障,進止何方第八百四十四章:凌空叟之回憶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思潮激盪,登基典禮第四百一十章:敵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有所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魔君降世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改造血魔界第三百九十七章:門戶,奇點第五百四十九章:丹書鐵券,鐫以法令第八百一十五章:釋惑第一百三十八章:李固族兄第一千零三十五章:伴君如伴虎第五百二十章:深入敵營第二百八十六章:幽月生,琉璃去第七百三十章:魔鬼細節第六百一十章:焚皇現身(一)第三百九十二章:三大殺星第九百二十三章:螟蛉之子第一百三十二章:圍三缺一,驅妖爲兵第七百九十六章:蓬門爲君開第四百三十六章:先鋒第五百一十四章:瞞天過海,李代桃僵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引而不決,劫氣逆演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六道雛形,兇獸出山第七百三十八章:戰章莪妖尊第二百七十三章:赤鏈蛇,敲打事第三百七十五章:紫氣成四象,虛實運汪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何爲英雄?第七百二十六章:智天玄的慾望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使民以寧,天子駕崩第一千一百一十章:因果顯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圍剿第七百六十章:南疆之亂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二百三十五章:精氣神三劫,大道柱盡亮第三百五十八章:白澤視界第九百三十四章:破案(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兩年後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風雨如晦,雞鳴不止第二百七十章:智天玄往事第五十五章:大享殿催生種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人身之事第六百零四章:考較單慧第十四章:日入鎮中鬼夜行第九百二十五章:背後隱秘第八百九十一章:劫就是我,我就是劫第六十八章:入經閣白澤送書第六百一十六章:野無遺才第六百五十九章:五象出,拿日晷第七十五章:寄居郊野遇故人第七百三十一章:假如吳毅是巫修,如何抓住遁去之一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安逸之念第八百三十五章:地關佛寺第五百一十章:神器顯化第二百四十六章:西山嶺,入異界第九百五十二章:誰是贏家第八百九十八章:向劫而生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以事喻事,以小見大第一千二百六十章:劫前重諾,陣圖張揚第七十七章:劉鶴阻道修隱遁第一千二百五十章:二身分離,弱進強守第一百六十八章:天梯事畢,元草殿行第五十一章:金丹出手破心魔第六百五十六章:巡天日晷蹤跡第四百九十三章:空間捲曲,時空倒流第二百四十三章:以死求活,求取真經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先輩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