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

“產量低,主要是沒有良種。”劉姥爺遺憾道。“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歷朝歷代都高度的重視農業生產,奉農業爲國之根本。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亂,國家廢興存亡之本也。 糧食、農業是人民的根本,天下安定動亂,國家衰敗興盛、存在和滅亡的根源。”

妮兒心裡腹誹:就是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消滅了人們的血性,缺乏了強盜性格,總之一言難盡……

“民以食爲天。”連幼梅說道。

“嗯!良種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科學種田。”姚長海認同地點點頭。“解放前,甭說科學種田了,能平平安安的種田都是奢望……產量能上去纔怪呢!”

劉姥爺回憶道,“我記得,我到外地出診的時候,有些村既不靠湖,也不挨着河。從52年,許多地方組織起農業生產互助組,大家互幫互助,解決了缺少大型農具和耕牛的問題及勞力的問題。後來,逐步組成了農業合作社,組織起來力量大了,有力量打井了。到了55年,每村的周圍都有計劃的打了不少磚井。地下水豐沛,平原上挖三米就出水了、開始使用轆轤打水,接着用畜力拉水車,然後用人力搖的輕便水車。幾年前有些地方還用上了內燃機帶動的水泵。當然,有時也用水渠方來的水。但水渠裡的水並不常有.主要還是靠水井吃飯。”

“水渠,紅旗渠不是還正在建設中嘛!”姚長海敬佩地說道。“當地的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

這個妮兒知道,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物質極端匱乏的條件下,當地人民憑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 建成的生命之渠。

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可以把南方的羊城與北國的冰城起來。

在沒有大型機械設備的幫助下,只靠着雙手……這時候的人可真是令人敬佩!

連幼梅笑道,“由於,有了水,再加上使用優良品種,加強管理。貫徹了毛主席的農業八字方針(水,肥,土,保,密,種,工,管),糧食產量大大提高。到了1956年,糧食產量提高一倍多,甚至一倍半。小麥產量達二百多斤。有的達三百斤,所以,農民的生活大大改善,由以前的糠菜半年糧,成了吃飽,過節吃白麪。”她話鋒一轉道,“這麼說今年東方紅農場的小麥也是喜獲豐收了。”

“應該是。”姚長海點點頭道,“對了,幼梅的產假還有一個半月就休完了,咱的房子也蓋好了,咱們什麼時候搬家回去。”他接着說道,“房間我已經烘烤了半個多月了,完全乾了,住進去。也不用擔心返潮,得溼疹。”

劉姥爺想想了道,“在你們麥收後吧!正好幼梅也要上班了,也不需要搬啥子,只要帶上衣服就成。有需要的話,離得近,騎着自行車來拿就成了。”

“爸,你們搬走了,那這個院子不就剩下我一個人了。”劉淑英說道。

“想看我們隨時來!”劉姥爺笑道,反正老人家心裡打定主意回鄉下住。

劉淑英輕蹙了下眉頭道,“我看你們倒是方便。左右多走幾步路。可是爸,幼梅上班後,這飯怎麼吃,您可是君子遠庖廚的忠實信奉者。”

“啊……”劉姥爺一拍大腿道,“我怎麼把這個茬給忘了,做飯可是我的短板。”

“我離農場近。早上和晚上我都在家,大不了中午我不在農場食堂吃,回來做。”連幼梅笑着說道。“姥爺,媽媽,放心吧!餓不着你的寶貝外孫女。”

“不成。還是不成,這咋辦啊!”劉姥爺一下子慌了神,“可不能餓着妮兒了。尤其幼梅上班後,一去就是一上午。中間怎麼着也得給妮兒加餐吧!”

“不怕,不怕,幼梅啊!從明兒開始教姥爺我做雞蛋羹,麪疙瘩湯,這些嬰兒可以吃的。”劉姥爺當機立斷道,真是爲了孩子豁出去了,他不相信,他學不會做飯。

其他四人震驚地看着老爺子。

“爸!”

“姥爺!”

“咿咿呀呀……”妮兒深切地感受到了真心實意的關愛。

“咋了!就這麼決定了。”劉姥爺直接拍板定案道,“行了,趕緊吃飯吧!這都端上來了。”

初夏的飯桌上總算有了些變化,不再是鹹菜唱主角了。由於自家種的菜,才一個多月,都沒開花結果呢!

不過初夏時節野菜香,野菜都是姚長海帶來的,劉淑英把野菜能蒸的蒸,能煮的煮,能涼拌的涼拌。

今兒劉淑英把野菜配上雜糧面,攤成煎餅讓他們吃。

劉淑英做的涼拌菜也很好吃。掃帚苗、野莧菜、豬毛英等,用開水一燙,瀝乾水,香油、醋拌好的蒜汁澆在上面,翠綠欲滴,清香撲鼻,吃到嘴裡,滿口生津,脣齒留香。

“豬毛英,用蒜兒調,一人吃,倆人瞧。”這句順口溜正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吃完飯,連幼梅麻溜的收拾起碗筷,在竈臺上,燉上一鍋熱水,讓大家梳洗一下再睡覺。

而劉姥爺他們就坐在院子裡閒聊,“流星……”姚長海指着漆黑地夜空道。

劉姥爺隨手起了一卦道,“要變天了,該來的始終要來。”

這話只有劉淑英聽得懂,她有些擔心的看着老爺子。

‘變天’妮兒皺着眉頭,想想所處的時代,可不是要變天了。

在場的只有姚長海一聽變天,立馬問道,“姥爺,怎麼要下雨了。”只有他一人沒有聽出弦外之音。

他清楚知道姥爺有看氣象的本事,這時候下雨小麥可是死得快,難怪要如此緊張了。

“呃……不是下雨。我的意思是天要熱起來了。”劉姥爺不疾不徐的解釋道,朝劉淑英微微搖頭,表示沒事。

“哦!是該熱了。”姚長海點頭道。

“行了,洗洗早些睡吧!明兒還得早起。”劉淑英說道。

一家人洗漱一下。躺下睡了,妮兒則跟着劉淑英一起,實在不願意打擾小夫妻倆親熱。

自從能吃肉後,他們雖然不是夜夜春宵吧!可也差不多。她纔不要忍受‘磨音’折磨。

第二天,劉姥爺果然兌現自己的承諾,先學做雞蛋羹。

雞蛋羹幾乎是家裡必做的一道菜,體虛牙口不好的老人、病後恢復中的家人、剛斷奶的幼兒,都可以吃這個來補充營養。但弄不好蒸出來的雞蛋羹呈泡末狀,口感也會不盡人意。

雞蛋羹的原材料很簡單,就五樣,雞蛋、鹽、水、油、蔥花。

連幼梅指導道,“水放涼白開最好了,蛋和水的比列是1:2。妮兒不能吃太鹹。所以有點兒鹽就好。”

她接着說道,“隔水蒸的話,水一定要開以後,再把蛋液放上蒸隔,然後開小火。鍋蓋一定要留縫,不要蓋嚴實了。這樣蒸出來的蛋羹絕對不會有蜂窩眼,口感也不會老。蒸上一刻鐘就好了。”

劉姥爺在她的一步一步的指導下,終於蒸了一個雞蛋羹。

“不錯哦!姥爺,一次成功。”連幼梅笑道,“來來,讓妮兒嚐嚐。”

她用小勺子舀了一點兒。吹涼後,送進了妮兒嘴裡。

嗚嗚……妮兒激動地,嘴巴里終於嚐到鹽的味道了。

連幼梅只餵了妮兒三分之一,她可是謹記姥爺的叮囑,加餐剛開始不能吃太多,慢慢來。一步步的加。

到了六月中旬,麥收完畢,又點上了玉米,這段期間,劉姥爺已經學了會了幾道簡單的菜。尤其是雞蛋羹更是蒸的倍棒兒。

嫩嫩滑滑的雞蛋羹,在上面撒些蔥花,擱點香油,那香氣便帶着歸屬的溫情與暖意在屋子裡彌散開來 。

一個字:香!

傍晚時分,夕陽沉沒,?藍藍的天幕猶如熒光燈的照射,呈現不同的景象,翻新着不一樣的色調,一會兒如大海深藍色的血液,在涌動,一會兒象大塊兒的深紅色的絲綢造就的河流,在變幻,……陽光的碎屑紛亂而有序地遊走在那變幻不停的“浪尖”上,“波濤”中。

太陽,已將多半個身體埋向樹梢的後面去了,還剩下少半個裸露的,赤紅的脊背也正努力地蹭進去。那通紅的背,雖光滑卻已不再灼人的眼,但卻似淌着的殷紅的血,染紅了身邊薄薄的雲,也染紅了多半邊的天。

“爸!這是最近的報紙。”劉淑英晚上下班回家把報紙遞給了老爺子,她在郵局上班,接觸的報紙的機會要比其他人多。

劉姥爺翻看了一下,眉頭越皺越緊,“看樣子要亂起來了。”

連幼梅抱着妮兒探頭看了一下報紙,皺着眉頭道,“每次都是學生衝在最前面。”

劉淑英撇撇嘴,什麼也沒說,不過看錶情就知道了。她可是看過各種學生運動的,當然從來都是旁觀者。

近代可是學生運動的頻發期,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動輒罷課,學業損失太大,且血氣方剛的學生,衝動、易怒,很容易被人挑動利用。

近代各種政治勢力總是喜歡爭奪學生。他們想達到自己目的的時候,往往自己並不出面,挑動學生衝到前面。也就是說,如果出事了,衝在最前面,最激進的學生,一定不是真正的組織者。實際上,真正的組織者永遠也抓不到。

而代價卻讓這些不明就裡的毛頭小子們承受, 搭上了可能是一輩子。

ps:

感謝開心珞巴、茶茶陽光投的粉紅票!!

第243章 不怕……第477章 真相第354章 炸窩第491章 救治第423章第163章 出來了第403章 打出去第279章 割尾巴第313章 勸說第43章 抓子兒第179章 姥姥晉級第65章 家裡的娘子軍第358章 各方反應(二)第156章 夢話……第401章 田姑爺‘大禍臨頭’……第71章 悲劇?第180章 暫時分別第415章 不養?第271章 變化第395章 下鄉插隊去第406章 三巴掌第430章 變化第324章 公社第321章 離別第205章 重點關照第420章 出路第386章 新來的政委(一)第323章第326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424章 檢查團第195章 前奏第275章 刨地瓜第375章 岳母、婆婆第79章 沒孃的孩子是根草第192章 最有文藝味兒的‘牛倌’第268章 脫粒難!!第378章 辦妥了第14章 一聲嘆息第290章 古都一日遊第265章 南瓜是個好東西第104章 守林員第255章 定心第65章 家裡的娘子軍第196章 風起農場第186章 熱鬧的清晨第175章 心路歷程第399章 肥年第442章 一言難盡第80章 理髮第479章 見面第90章 餘波(一)第67章 花捲第120章 姚家議事第244章 天地都在一掌中第209章 他……他們想幹什麼……第113章 聚餐第182章 倦鳥歸巢第397章 父子夜話第90章 餘波(一)第259章 安置第331章 好了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第179章 姥姥晉級第185章 紡花第126章 農場(二)第259章 安置第419章 送禮第173章 解決之道(二)第158章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第336章 羣起而攻之第228章 還是您老考慮的深……第342章 麥收的喜悅第179章 姥姥晉級第466章 連成天第216章 一聲嘆息第10章 掃盲班第240章 是好?是壞?第492章 完結第36章 拜大年第268章 脫粒難!!第30章 祭祖第350章 懷孕第30章 祭祖第387章 新來的政委(二)第150章 遠行第490章 後續第277章 愁完桃子,愁地瓜第460章 艱鉅任務第158章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第378章 辦妥了第52章 牛棚暖心第217章 收徒第322章 春回大地第134章 大家齊上陣第325章 熟人第271章 變化第240章 是好?是壞?第194章 起風了第351章 該打?第27章 上墳
第243章 不怕……第477章 真相第354章 炸窩第491章 救治第423章第163章 出來了第403章 打出去第279章 割尾巴第313章 勸說第43章 抓子兒第179章 姥姥晉級第65章 家裡的娘子軍第358章 各方反應(二)第156章 夢話……第401章 田姑爺‘大禍臨頭’……第71章 悲劇?第180章 暫時分別第415章 不養?第271章 變化第395章 下鄉插隊去第406章 三巴掌第430章 變化第324章 公社第321章 離別第205章 重點關照第420章 出路第386章 新來的政委(一)第323章第326章 保證完成任務?第424章 檢查團第195章 前奏第275章 刨地瓜第375章 岳母、婆婆第79章 沒孃的孩子是根草第192章 最有文藝味兒的‘牛倌’第268章 脫粒難!!第378章 辦妥了第14章 一聲嘆息第290章 古都一日遊第265章 南瓜是個好東西第104章 守林員第255章 定心第65章 家裡的娘子軍第196章 風起農場第186章 熱鬧的清晨第175章 心路歷程第399章 肥年第442章 一言難盡第80章 理髮第479章 見面第90章 餘波(一)第67章 花捲第120章 姚家議事第244章 天地都在一掌中第209章 他……他們想幹什麼……第113章 聚餐第182章 倦鳥歸巢第397章 父子夜話第90章 餘波(一)第259章 安置第331章 好了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第179章 姥姥晉級第185章 紡花第126章 農場(二)第259章 安置第419章 送禮第173章 解決之道(二)第158章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第336章 羣起而攻之第228章 還是您老考慮的深……第342章 麥收的喜悅第179章 姥姥晉級第466章 連成天第216章 一聲嘆息第10章 掃盲班第240章 是好?是壞?第492章 完結第36章 拜大年第268章 脫粒難!!第30章 祭祖第350章 懷孕第30章 祭祖第387章 新來的政委(二)第150章 遠行第490章 後續第277章 愁完桃子,愁地瓜第460章 艱鉅任務第158章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第378章 辦妥了第52章 牛棚暖心第217章 收徒第322章 春回大地第134章 大家齊上陣第325章 熟人第271章 變化第240章 是好?是壞?第194章 起風了第351章 該打?第27章 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