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武巴的虎蹲炮轟然炸響。
在青城山時,虎蹲炮已經過改造。
原先樣式,是炮口前方浮雕猛虎吞口,下方有兩足作爲支撐。
畢竟,這玩意兒威力太大,而且還用了新式火藥。
設計之初,就沒想過用作單兵武器。
原本此事沒可能,但因爲開窖大會,青城山上匯聚了神州衆多法脈修士,其中不乏煉器大師,幾人合力下,將虎蹲炮重新改造。
猛虎吞口不變,前方兩獸足改變弧度,成爲雙手持握,而後方則增加了墊肩,開火時可卡在肩膀上,將力道分散,部分向後,部分向下。
即便如此,也只有武巴這種怪力才能承受。
隨着炮聲轟鳴,他身後炮筒尾部一百零八個氣孔內,噴射出大量白氣,使得身後塵土飛揚,同時恐怖的力道向下傳遞。
咔嚓!
武巴腳下地面,瞬間出現蛛網狀裂痕。
雖動靜太大,但終究是穩穩站在了地面。
真正恐怖的,是其威力。
武巴用的並非散彈,而是一整顆鉛丸,且經過沙裡飛改造,又在裡面填充了大量磷火和新式火藥,一旦擊中目標,就會爆炸。
瞬間,炮火如赤龍貫入地宮洞口。
後方追擊的五色屍蛛,陶棺全部如紙糊般被扯碎。
亂石泥土掉落,淹沒巨大腐爛的蟲肢,地道口也被封堵。
轟隆隆!
不等衆人喘口氣,地脈深處便傳來悶雷般轟鳴。
正是虎蹲炮彈丸在地下爆炸。
但這一切,還沒停歇。
彷彿巨獸垂死掙扎,岩層崩裂的“咔嚓”聲連綿不絕。
裂縫如蛛網般從洞口向四周蔓延。
武巴張大了嘴巴,有些難以置信地看了看肩上虎蹲炮。
“快退,是地宮塌陷了!”
李衍高聲提醒,指出了原因。
卻是這座秦時假陰司地宮,從一開始建造時,就被徐福留下破綻,六國魔軍力量日夜侵染,加之年代久遠,早已搖搖欲墜。
武巴這一發火炮,算是徹底打破平衡。
下方整個地宮開始塌陷,那高聳的假“羅酆山”,也在巨大落石中,半截山體塌陷,緩緩傾斜,上面的“羅酆六宮”,更是徹底崩壞。
呼~
狂風呼嘯,黑霧翻涌。
濃濁的黑色妖眚之炁,裹挾塵土噴涌而出。
正是昔日被封鎮的六國魔軍。
滾滾黑霧,空中凝成猙獰鬼面,向着上方衝擊。
而就在這時,“隨侯蛇珠”卻開始發威。
正如陰九歌所言,秦宮這座假陰司,乃是以天地人三才佈置,“地”位與“人”位都有缺陷,唯獨這“天”位,完整且堅挺。
上方二十八顆隕石形成的“二十八宿”,齊齊顫動。
位於北辰的“隨侯蛇珠”,此刻更是大放光明。
李衍等人不知道的是,這“隨侯蛇珠”的佈置很有講究。
乃是以二十八顆隕石佈下二十八宿大陣,接引整個邙山地脈之炁,甚至牽連中龍脈,以“隨侯蛇珠”爲陣眼,化作蒼穹鎮壓。
千年來,正是因爲此陣,六國魔軍才難以脫困。
而“隨侯蛇珠”同樣不簡單。
此物已然通靈,鎮壓此陣的同時,千年受龍脈之炁侵染,已有化龍之象。
隨着六國魔軍脫困,竟開始主動鎮壓。
白色的先天罡氣,自寶珠中噴涌而出,空中蜿蜒盤旋,在蛇珠白芒映襯下,好似雲中神龍上下翻騰,與下方涌上的魔軍黑霧碰撞在一起。
妖眚之炁,乃異變的先天罡煞之炁。
而“隨侯蛇珠”,又吸收了大量神州龍脈炁息。
雖然比不上九鼎,但也着實玄妙。
兩種力量碰撞,竟爆發出耀眼的血色光芒…
轟隆隆!
李衍等人飛速後退。
直到離開北魏景陵所在區域,地裂才停止。
擡眼望去,但見前方大片山坡都已塌陷,佈滿蛛網狀裂縫。
此情此景,着實令人震撼。
衆人半天說不出話。
李衍也沒想到,裡面地宮塌陷,會弄出如此動靜。
“裡面……”
龍妍兒剛準備開口詢問,便驚駭地瞪大了眼睛。
但見那些裂縫之中,陡然冒起百丈血芒。
此時距清明不過一日,雖然沒有下雨,但天空卻是濃雲密佈。
被縫隙中射出的血芒照耀,半片天空都被染成了血色……
…………
地宮塌陷的影響,很多地方都已感受到。
翠雲峰,上清宮。
這裡是老子當年煉丹處,也是神州首座以“宮”命名的道觀。
大唐之時,還是皇家道觀,可謂底蘊深厚。
道觀內紅牆綠瓦,松柏成羣,碩大的丹爐正緩緩冒着青煙。
十幾名道人圍坐在丹爐旁,拂塵揮舞,掐訣唸咒。
或許是因爲老子在此煉丹的原因,上清宮也是以煉丹聞名。
他們不僅售賣普通丹藥,也煉製玄門真丹。
外丹求長生的路子,雖說已弄死很多皇帝,但仍有人前赴後繼。
這些道人慣會鑽營,如今的朝堂局勢,讓他們又看到機會。
當今大宣朝皇帝,自年輕時便英明神武,掌控朝堂,做下不少大事,使得大宣朝國力蒸蒸日上,又因爲開海,迎來更進一步的機會。
然而,人道變革已至,皇帝卻已年邁。
但有能力的人,最怕的就是“不甘”。
不甘一生心血被毀,
不甘在舞臺輝煌時落寞離開。
這,就是他們的機會。
當然,道人也沒想着煉那些鉛汞丸。
只需延年益壽,維持氣血精力,對他們來說就已然足夠。
這一爐丹,收集了不少天靈地寶,已持續煉製三月。
只需滿百日之數,便可煉出“地髓散”。
這是當年“河上公”傳下的方子。
他們好不容易纔湊足了靈材。
就在這時,宮觀檐角懸掛的鎮魔銅鈴,忽然無風自鳴。
三清殿內的小道童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恐。
老君神像前供奉的“都天五雷符”,竟驟然龜裂!
這可是當年張道陵傳下,一直是上清宮鎮宮之寶。
而外面煉丹道人,同樣心神震盪,口中齊齊噴血。
上清宮的另一個寶貝,便是這口丹爐。
傳說也是老子當年傳下,雖說事實並非如此,也是口寶爐。
煉製丹藥時,不僅成功率高,也效果驚人。
而此時,道士們驚恐的發現,這口寶爐竟嗡嗡顫動。
孔壁滲出黑水,一爐寶丹徹底報廢。
“是誰?!” 爲首的白鬚老道猛然起身,滿臉氣急敗壞。
還沒等他找出原因,便看到遠處天空佈滿血光。
老道渾身一僵,迅速掐指推演,隨即喃喃道:“糟了。”
“師尊,那是什麼?”旁邊道人連忙詢問。
“那是‘赤眚’!”
老道咬牙道:“《漢書·五行志》載:赤眚屬火,主兵戈、血疫。”
“那邊怕是出了事,鳴鐘,開壇!”
……
洛陽城內,城隍廟。
嘩啦啦!
廟中判官泥塑,忽然漆皮剝落,縫隙滲出血漬。
而正殿的“鑑察善惡”匾額,也轟然墜落。
呼~
周圍陡然陰風四起,隱藏在房樑上的紙錢,也密密麻麻如雪片灑落。
洛陽城氣運衰微,民生凋敝,城隍廟香火也不旺盛。
即便如此,廟內也有不少百姓前來上香。
他們都是外來的商客,因爲清明時節無法回去祭掃,所以來城隍廟上香,寄託哀思節,祈求城隍老爺保佑。
見此詭異情形,廟內百姓頓時嚇得臉色慘白。
他們想不通,判官神像爲何會流血?
更想不通,誰會把紙錢放在城隍廟橫樑上?
“諸位,城隍廟關閉,先請離開!”
一名滿臉陰沉的僧人和道人廟祝齊齊走入大殿。
這些外來商客行走四方,一個比一個心眼多,瞧見不對,立刻低頭離開。
有的不想惹事,迅速趕往客棧。
有的則跑往衙門口報官。
很快,大殿內便安靜下來。
道人廟祝看着滿地紙錢,猛然轉身,沉聲道:“怎麼回事,你們不是說等過了清明,事情便會了結嗎?怎麼又弄出這爛攤子?”
面色陰沉的僧人則看向邙山方向,“那裡,怕是出事了…”
話音古怪僵硬,又是來自東瀛的僧人。
“哼!”
道人廟祝一聲冷笑,拿起地上紙錢,“這法子只能用一次,今晚城隍便會照常巡邏,反正你們的要求貧道已經做到,今日過後,再無瓜葛!”
“嗯。”
僧人點頭答應,但低下頭,眼中卻滿是殺機。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喧囂聲。
道人廟祝連忙扭頭,頓時看到遠處天邊血色。
他先是吃驚,隨後眼中閃過一次恐懼,同樣掐訣推演,顫聲道:“今年清明,‘紫微偏移’,邙山血芒直衝紫微垣,這是‘鬼亢犯紫微’的亡國凶兆,你們到底在幹什麼?”
此時的他,心中已升起寒意。
洛陽城歷史悠久,城隍廟雖然香火衰微,但豢養的社令兵馬卻實力雄厚,引得上清宮和白馬寺爭相搶奪控制權。
正因如此,作爲廟祝的他,才兩頭吃的滿嘴流油。
之前洛陽紙人案,就是因爲他被要挾,社令兵馬無法正常運轉,才讓紙人一次次在深夜行兇。
原本以爲又是佛道相爭的戲碼。
但現在看來,恐怕遠沒那麼簡單。
噗!
正在他想轉頭詢問時,忽然胸中一痛。
道人口中噴血,低頭查看,一把倭刀已從胸口穿出。
身後的僧人,滿臉陰森…
…………
洛陽城外,白馬寺。
這座禪宗名剎,同樣出現異常。
寺內藏經閣地窖內,瓦甕碎裂聲不斷響起。
嘩啦啦!
唐代高僧埋骨的“塔林”,也無故傾斜。
僧人們蜂擁而出,看着眼前場景,不知所措。
……
龍門客棧內,河洛馬幫的人正在商議。
祭河伯的儀式上,出現棺材紙人,着實不祥。
所以說他們竭力壓制此事,但商會的生意也因此受到影響。
“掌櫃的,掌櫃的!”
衆人正一籌莫展,卻見客棧的夥計瘋了般闖進來。
“小五,怎麼這麼沒規矩?”
裴娘子見狀,立刻沉聲訓斥。
看似嚴厲,實則在保護。
畢竟她只是河洛商會舵主,而在座的也着實有幾個難纏鬼。
然而,夥計卻根本不理會,指着外面急聲道:
“水上,水上又出事了!”
衆人聞言,連忙出去查看。
但見伊河之上,咕嚕嚕不斷冒着水泡。
岸邊已經圍了很多人,他們分開人羣,頓時大吃一驚。
但見河中泥水翻涌,緩緩飄起一座沉船。
這船年代古老,縫隙之中全是泥沙,船上佈滿枯骨,全以鎖鏈捆綁。
更詭異的是,船體是由很多木片拼接而成。
河水沖掉表面泥沙,但見那些木片之上,皆刻着某某人之墓。
整艘船,竟全是由墓碑牌位打造。
“這…這是什麼東西?”
裴娘子只覺渾身汗毛倒豎,連忙詢問。
然而,周圍人皆是搖頭。
“這是‘收魂船’!”
就在這時,周圍人羣中響起個蒼老的聲音。
但見一名瞎眼青衣老者,揹着二胡從人羣中走出。
裴娘子眼前一亮,連忙拱手道:“可是‘地聽絃’前輩?”
來者,正是竹林六閒中“地聽絃”嶽三耳。
從蜀中離開後,他便回了豫州。
這位老者,在黃河沿岸玄門中名聲不小,因此直接被認出。
“敢問前輩,這‘收魂船’是何邪物?”
嶽三耳沉聲道:“這東西,年輕時老夫幫人船葬時見過,還是一位前輩指點,才知曉其來歷。”
“北魏年間,有一外道邪門叫陰符宗,擅驅使陰兵之術。他們仿照秦沉璧鎮水之法,將船沉於河底漩渦,一來借水脈養煞,二來收納戰死亡魂,戰時喚醒衝擊敵陣。”
“當時‘河陰之變’,爾朱榮於洛陽河陰屠殺北魏朝臣兩千餘人,河水盡赤,陰符宗趁機煉製‘收魂船’,犯了衆怒,被北朝玄門追殺,就此銷聲匿跡。”
“若是陰雨夜,有人會偶爾見到,民間傳爲‘鬼船過境’。”
“想必是當時的遺存,用桃木箭燒了即可,千萬不要讓其靠岸。”
說着,轉身抱拳道:“老夫受李衍小友之邀前來,但路上因爲一些事耽擱了時間,路上有人說,他們在龍門客棧出現過,裴舵主可知道去向…”
話未說完,周圍便再次響起喧譁聲。
只見伊河水面上,咕嚕嚕冒着氣泡,泥漿翻涌的面積不斷擴大。
而那詭異的“收魂船”,也一艘接着一艘浮起。
就在衆人目瞪口呆時,邙山方向天空,也變成了血色。
裴娘子顫聲道:“李衍他們,就在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