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王府追兇

太陽已經升起,春風帶着絲暖意。

然而,羅明子卻覺全身發冷。

他扭頭看了一眼,望着身後宮門緩緩關閉,不由的想起當初剛來京城。

那時他因與李衍交好,得知了趙長生的事,上報後引起重視,玄祭司傳來調令,皇帝親自召見,委以重任,專門抽調精銳調查趙長生。

那時候,他也算意氣風發。

長安畢竟不是京城,他在純陽宮也比不上那些嫡傳弟子。

若能將趙長生抓捕,可保神州社稷,也不枉多年苦修。

誰曾想,只是窺見了冰山一角。

越往下查,暴露的東西越是觸目驚心。

如今,京城眼皮底下都成了妖巢,已讓他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收起心中雜緒,羅明子加快腳步前行。

過了午門,羅明子便被宮中侍衛引至奉天門外。

此門廣場面積遼闊,東設“體仁閣”,西設“弘義閣”,兩閣飛檐各懸十二枚青銅劍鈴,合二十四節氣之數,每當欽天監裡的鐘聲響起,相應節氣的劍鈴便會震動,清除宮中晦氣。

大宣朝皇權大過神權,宮中佈置精妙也遠超各大玄門。

此時早已下朝,偌大的廣場,就只有羅明子一人站立。

等了許久,抱着拂塵的太監才快步走來,高聲傳旨道:

“羅道長,陛下於謹身殿召見。”

“有勞公公。”

羅明子低頭回應,隨後又跟着太監從華蓋殿旁穿過。

終於,他們來到了謹身殿。

皇宮佈置,乃是嚴格符合禮制典範。前朝後寢、左祖右社、中軸對稱。

前朝乃政務區,之前經過的奉天門爲皇帝“御門聽政”之地,門前金水河呈弓形,象徵“御箭鎮邪”,五座漢白玉橋分別代表“仁、義、禮、智、信”。

之後中軸線上有三大殿。

奉天殿即是“奉天承運”的意思,乃皇帝登基、舉辦大朝會的區域。

中央華蓋殿,代表玉帝華蓋護佑。

眼前的謹身殿,則代表帝王修身立德,乃殿試和宴請藩王之地。

但見殿頂螭吻銜劍,正是武當山所獻“真武斬妖劍”法器,以此劍爲陣法核心,加上神州社稷香火,別說普通修士,就是地仙來了也會被壓制。

羅明子剛要上臺階,就見宮門中走出一白鬚老道。

白鬚老道衣着華麗,仙風道骨,鼻樑上架着玳瑁眼鏡,正是欽天監的監正白辰山。

“見過前輩。”

羅明子見狀,連忙拱手施禮。

白辰山乃是神州數一數二的風水地師,地位不輸各大宗門教主。

“哦,是羅師侄啊。”

白辰山的臉色明顯有些疲倦,搖頭道:“我剛從豫州回來,向陛下稟告曆法修訂之事。”

說着,低聲道:“陛下似乎心情不好,你當心點。”

“多謝前輩。”

羅明子連忙拱手致謝。

待白辰山走後,他才擡腳進了大殿。

但見殿內一根根朱漆立柱高聳,樑枋繪金龍和璽彩畫,地面鋪“金磚”,大殿深處有金絲楠雕鑿的蟠龍寶座,後立紫檀屏風,兩側陳設銅鶴香爐、琺琅仙鶴燭臺。

龍椅後方,原本懸掛着《帝鑑圖說》,講述歷代明君治國典故。

而如今,卻換上了一幅巨大的《萬國海志圖》。

一名黃袍老者正背對着他,觀賞地圖。

其身形高大,只是冠冕下已是滿頭白髮。

“見過陛下!”

羅明子不敢怠慢,恭敬拱手彎腰。

如今的大宣皇帝名叫蕭啓玄,自小便英明神武,成年後剷除外戚專權,又經歷了皇家內亂,千辛萬苦登上皇位,隨後便是南征北戰,整頓朝綱。

使得已經有些頹勢的大宣,再次出現鼎盛之象。

可以說,是實打實的明君。

當然,脾氣也不太好,死在其手中的朝臣,不知有多少。

“羅卿,急着進宮,查出什麼了?”

皇帝依然沒回頭,只是拿着放大鏡查看海圖。

羅明子知道這位皇帝的脾性,不敢怠慢,連忙將事情講述了一番。

皇帝身子一頓,緩緩轉身。

但見其面龐瘦削似刀劈斧鑿,顴骨高聳如兩柄懸刃,眉骨隆起如臥龍,眉尾斜飛入鬢,瞳孔漆黑如點墨,望之如臨深淵,令人不敢直視。

羅明子看了一眼,連忙低頭。

這皇帝蕭啓玄性子剛硬霸道,雖非修士,但年輕時也是武道高手,戰場上腥風血雨經歷過的人,執掌江山多年,氣勢更加不凡。

唯獨面色有些青白,是久病未愈的面相。

“蟠桃會…”

蕭啓玄將放大鏡緩緩放下,冷聲道:“歷來帝王求長生者不少,無一不弄得臭名遠揚,貧苦者求富貴,有了富貴又想長生,便讓那些心術不正的術士鑽了空子。”

“朕都不敢想此事,他們倒好,吃起了活人,與妖魔有何不同?”

“此事你查清楚,朕這一朝,丟不起這人…”

聲音不急不緩,但卻殺意升騰。

羅明子聞言,頓時放下了心。

這位皇帝陛下,除了脾氣不好,便是好名聲。

因爲怕被人說容不下功臣和兄弟,所以對英王和蜀王多有寬待。

因爲開海,發現世界之大,又起了雄心。

顯然,這件事已讓他起了殺心。

畢竟“蟠桃”一事駭人聽聞,正史逃不過,民間更是不知會如何編排。

“還有一事…”

羅明子猶豫了一下,又將活陰差被獵殺,疑似有宗師參與的事說了出來。

他知道,以這位陛下的性子,一旦說出,玄門之中必然生出事端。

但若不說,又怎麼對得起李衍苦心查探。

“地仙…”

皇帝蕭啓玄面色變得陰沉,“嗯,此事朕已知曉。”

“此事也是那李衍查出?”

“是,陛下。”

“倒是名福將,問他是否願意加入玄祭司。”

“這…”

羅明子有些爲難,“貧道提過,李少俠說江湖粗人,不習慣入朝堂。”

“哼,終究是江湖草莽,上不得檯面!”

蕭啓玄擺了擺手,“查清此事,朕自有安排。”

“是,陛下。”

羅明子連忙拱手退下,出了大殿,後背已是溼了一片。

而大殿內的蕭啓玄,則擡頭看向大殿外的天空,喃喃道:

“地仙…是因人道變革,忍不住了麼?”

“人不曉天所爲,天安能知人所行?”

“來人,請諸位國師前來…”

…………羅明子回到莊園後,當即將情況講述了一番。

“那就好。”

李衍沉聲道:“看來皇帝還不糊塗。”

羅明子苦笑搖頭道:“我看陛下的意思,是不想此事鬧得人心惶惶,流言四起,只要抓到人,那些權貴自然有辦法處理,咱們依計行事便可。”

“嗯。”

李衍點頭道:“我們方纔商量,發現有個好機會。”

羅明子連忙道:“哦,說來聽聽。”

李衍將京城圖紙取來,放在桌子上,開口道:“彌勒教京城香主,乃是五仙堂的胡媛媛,我接了她的委託,鎮殺藏在英王府的陰犯烏勒吉。”

“因津門碼頭之事,英王府爲安撫人心,想借老王妃八十大壽擺氣派,到時不少京城權貴都會去,英王府與蟠桃會不清不楚,肯定有人前去,正好由龍姐進行鑑別。”

“我照常行事,由胡媛媛安排潛入,其他的就要道長來安排。”

“好說,此事不難。”

羅明子一口答應下來。

他如今手下都是都尉司和玄祭司精銳,這種事再簡單不過。

衆人定下計謀,李衍便先行一步返回京城,住進了胡媛媛安排的客棧。

待到窗外暮色漸沉,街巷間也浮動着炊煙與叫賣聲。

李衍倚在窗邊,目光掃過樓下往來行人,忽見一輛青布馬車碾過青石板,在客棧門口停下。

車簾掀起,胡媛媛披着素色斗篷閃身而出,發間銀釵微晃,眼角胭脂如狐尾上挑。

她身後跟着個矮胖男子,錦袍玉帶,滿臉堆笑,小心跟隨。

“李少俠久等。”

胡媛媛上樓後推門而入,將一枚桃符掛在門上,開口介紹道:

“這位是慶安堂管事劉三槐,也是教中的兄弟。”

慶安堂?

李衍微微點頭,“有勞了。”

他聽過慶安堂的名字,乃是京城有名的戲班。

“見過李少俠。”

劉三槐連忙彎腰拱手,咧嘴笑道:“早聽聞李少俠咸陽擂臺的威風!咱們慶安堂正缺您這樣的武生壓場子,英王府壽宴這齣戲,定要唱個滿堂彩!”

李衍眉頭微皺,“我可不會唱戲。”

“您放心。”

劉三槐笑道:“您是我請來助陣的滄州大武生王劍眉,英王府查的嚴,有個身份纔好進府,到時再找個生病的由頭,便能糊弄過去。”

胡媛媛也點頭道:“李少俠放心,三槐已打點好,戲箱夾層可藏兵刃。”

她忽壓低嗓音,“那烏勒吉所修之法,每逢朔月必飲童女血,壽宴當晚正是時機!”

…………

兩日後,英王府張燈結綵,朱漆大門前車馬如龍。

王妃的八十大壽宴會,在傍晚舉行,這些都是提前來送禮物的車隊。

有王府管事帶着僕人挨個查看,進行清點。

慶安堂的箱籠車馬,也緩緩駛向側門。

側門同樣有王府侍衛把守。

管事劉三槐點頭哈腰遞上名帖:

“貴府定下的賀壽堂會,勞煩軍爺通融。”

“都站好了!”

一名疤臉校尉厲喝,帶人掀開箱籠,仔細盤查。

李衍扮做青衣武生,抱臂倚在戲箱旁。

他餘光掃過府門,只見青磚影壁上雕着“英王破虜圖”。

尋常人家,頂多弄些八仙過海之類的浮雕,足見英王府權勢。

正如他們所料,王府盤查格外嚴苛。

那些軍士將箱子打開,甚至一件件翻找。

李衍看到後,頓時眯起了眼睛。

待會兒還要搜身,因此他將法器都藏在箱子暗格中,也不知能否矇混過關。

劉三槐見狀,心中也是一慌,連忙塞出散碎銀子,

“武戲用的未開刃道具,您瞧這木柄,弄亂了待會兒我們不好收拾…”

“滾開!”

那校尉惡聲惡氣,直接將他推開。

正要繼續盤查,卻聽得門內傳來一聲嬌笑:

“王統領,祖母還等着看《麻姑獻壽》呢!”

但見一名華服少女倚門而立,鬢邊金步搖輕晃,臉上滿是不耐煩。

校尉立刻收刀賠笑:“九小姐恕罪,這就放行!”

話雖如此,還是搜了所有人的身,纔將他們放行。

“你們快點!”

那少女催促道:“晚上人多,我央求了祖母,提前給我們唱。”

“郡主放心,定讓您滿意。”

劉三槐連忙賠笑,纔將這少女打發走。

戲班子車隊穿過三重儀門,來到了中院。

英王府的院子,面積同樣驚人,中院附近有花壇池塘,磚木戲臺就在池塘後方。

“都識相點,莫犯了主家忌諱!”

劉三槐訓斥一句,便拿起一捆麥秸稈,沿着戲臺拋灑。

這是戲班子的規矩。

戲班子是賤業,被稱爲下九流,很多人都有忌諱。

比如去別人村子演戲,不能隨便進村,更不能隨便進人家宅子,一般都是在破廟破窖中居住,這便叫“臺子搭在廟前頭,演員住在廟裡頭,死後埋在廟後頭”。

就是戲箱子壓了人家宅地,走時也必須放鞭炮,有講究的,甚至要用黑牛犁地,將宅地翻一遍,謂之淨宅。

至於唱堂戲,也得用秸稈繞着臺子撒一圈,意思是戲子低賤,怕踩壞了地皮,害的子孫後代無法做官,走之前還要將秸稈集中起來燒燬。

慶安堂在京城名聲不小,但到了王府,也得處處守規矩,免得引來災禍。

李衍也跟着其他人搬箱,但來到假山前時,卻伸手一彈,將芻靈紙人彈入假山縫隙。

待會兒,便要靠芻靈紙人探查。

他們剛將戲臺佈置好,就見對面廂房二樓內,一名名女眷涌出。

卻是王府女眷們想提前看戲。

按道理,這不符規矩,戲班子的人連飯都沒吃。

但他們哪敢有半句怨言,劉三槐低聲道:“諸位受累,先唱着吧。”

很快,鑼鼓一響,水榭戲臺便熱鬧起來。

“瑤池開宴也——”

隨着一聲清亮唱腔,扮作麻姑的旦角踩着雲步翩然登場。

她頭戴點翠鳳冠,身披五彩霞帔,水袖一甩如流雲瀉地,指尖蘭花輕翹,活脫脫畫裡走出的仙子。

“獻蟠桃慶壽誕,祝王母福壽綿長——”

樓上女眷們看得津津有味,而李衍卻低頭藏在戲臺後方陰暗處。

他目光森冷,偶爾瞥向二樓。

那裡女眷旁邊,還站着一名中年書生。

正是逃走的津門靜海幫三爺,於文海!

第53章 憋寶人趙驢子第561章 祭竈日,妖風重189.第189章 寶物亂人眼133.第133章 芻靈神術第578章 陰儺戲第298章 雲霧漸散第523章 新的任務308.第308章 圍殺妖女第466章 分隊行動第647章 破陣第509章 拜龍教往事242.第242章 雨夜鬥法第3章 李家堡的難纏鬼216.第216章 朱家堡第19章 神通異變第587章 突圍223.第223章 玄門之迷第538章 玉洞天,斬蛟刀378.第378章 在劫難逃第454章 變臉惑神157.第157章 事起恨人有172.第172章 朱雀大街,擊鼓入道第693章 京華故交第558章 黑夜鬥法419.第419章 峰迴路轉第685章 ‘蟠桃’之密265.第265章 陰司之迷196.第196章 案中有案359.第359章 雷火顯異象第598章 花神巡遊第610章 劍出紅塵411.第411章 巴山夜雨第491章 夜半酒宴第286章 大佛示警第632章 黑幕初現378.第378章 在劫難逃第595章 龍宮水府第102章 忽現神虎令26.第26章 天靈地寶159.第159章 羅酆法,北帝術387.第387章 道人訴因果第622章 雪山修行,各有道路407.第407章 反攻!319.第319章 大賽驚變第65章 隆昌戲園第708章 神拳之威第41章 秦漢戰鼓,金寶賭坊176.第176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96章 虎道人302.第302章 武昌王府164.第164章 神樓鼓隊356.第356章 龍窟悟道第520章 舊事已過,未來可期第94章 秦嶺古道第535章 丙丁生鬼符第562章 王府祭竈日第575章 雪停風不止第715章 京師亂雲193.第193章 烏船至鄂州第92章 重新上路第659章 大宣第一關第629章 金眼馮392.第392章 殘軍攻山第3章 李家堡的難纏鬼159.第159章 羅酆法,北帝術第609章 九鼎出,地脈動189.第189章 寶物亂人眼146.第146章 紙人第588章 峰迴路轉第522章 少年劍客第518章 失火的靈泉寺第717章 失蹤的廟祝第610章 劍出紅塵第286章 大佛示警163.第163章 黑夜裡的槍聲第685章 ‘蟠桃’之密第714章 青銅畫,兇靈石第272章 熱鬧的江湖市井第651章 張秋古鎮320.第320章 鼉鳴鸚鵡洲第533章 火頭陀,斬蛟刀322.第322章 墓中妖屍第582章 遊喜神方第675章 西方玄界,故人第693章 京華故交125.第125章 妖物夜襲267.第267章 各有算計第46章 拳腳不相讓248.第248章 村中詭事第495章 南充養屍地312.第312章 爭渡第613章 事後餘波,龍女的報酬第646章 洛陽鬥法184.第184章 一念之差第476章 你爭我搶,生死一線399.第399章 異獸攻山391.第391章 變故360.第360章 雷法機緣第628章 神都舊事358.第358章 紫霄宮,雷火殿
第53章 憋寶人趙驢子第561章 祭竈日,妖風重189.第189章 寶物亂人眼133.第133章 芻靈神術第578章 陰儺戲第298章 雲霧漸散第523章 新的任務308.第308章 圍殺妖女第466章 分隊行動第647章 破陣第509章 拜龍教往事242.第242章 雨夜鬥法第3章 李家堡的難纏鬼216.第216章 朱家堡第19章 神通異變第587章 突圍223.第223章 玄門之迷第538章 玉洞天,斬蛟刀378.第378章 在劫難逃第454章 變臉惑神157.第157章 事起恨人有172.第172章 朱雀大街,擊鼓入道第693章 京華故交第558章 黑夜鬥法419.第419章 峰迴路轉第685章 ‘蟠桃’之密265.第265章 陰司之迷196.第196章 案中有案359.第359章 雷火顯異象第598章 花神巡遊第610章 劍出紅塵411.第411章 巴山夜雨第491章 夜半酒宴第286章 大佛示警第632章 黑幕初現378.第378章 在劫難逃第595章 龍宮水府第102章 忽現神虎令26.第26章 天靈地寶159.第159章 羅酆法,北帝術387.第387章 道人訴因果第622章 雪山修行,各有道路407.第407章 反攻!319.第319章 大賽驚變第65章 隆昌戲園第708章 神拳之威第41章 秦漢戰鼓,金寶賭坊176.第176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96章 虎道人302.第302章 武昌王府164.第164章 神樓鼓隊356.第356章 龍窟悟道第520章 舊事已過,未來可期第94章 秦嶺古道第535章 丙丁生鬼符第562章 王府祭竈日第575章 雪停風不止第715章 京師亂雲193.第193章 烏船至鄂州第92章 重新上路第659章 大宣第一關第629章 金眼馮392.第392章 殘軍攻山第3章 李家堡的難纏鬼159.第159章 羅酆法,北帝術第609章 九鼎出,地脈動189.第189章 寶物亂人眼146.第146章 紙人第588章 峰迴路轉第522章 少年劍客第518章 失火的靈泉寺第717章 失蹤的廟祝第610章 劍出紅塵第286章 大佛示警163.第163章 黑夜裡的槍聲第685章 ‘蟠桃’之密第714章 青銅畫,兇靈石第272章 熱鬧的江湖市井第651章 張秋古鎮320.第320章 鼉鳴鸚鵡洲第533章 火頭陀,斬蛟刀322.第322章 墓中妖屍第582章 遊喜神方第675章 西方玄界,故人第693章 京華故交125.第125章 妖物夜襲267.第267章 各有算計第46章 拳腳不相讓248.第248章 村中詭事第495章 南充養屍地312.第312章 爭渡第613章 事後餘波,龍女的報酬第646章 洛陽鬥法184.第184章 一念之差第476章 你爭我搶,生死一線399.第399章 異獸攻山391.第391章 變故360.第360章 雷法機緣第628章 神都舊事358.第358章 紫霄宮,雷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