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生而爲賢,死而爲聖(求訂閱)

朱慈烺交給孔胤正的任務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他想要的就是一本《儒學ABC》,最好簡單到識點字就能看明白的地步。所以不要用文言——朱慈烺本人的古文很好,他是兩輩子的學霸,能不好嗎?而且現在文官的奏章多半都是文言,朱皇帝天天看,文言的水平能低得了?

但是他也知道,學文言是很痛苦的事兒。一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用不上的語言是很容易遺忘的;二是文言的歧義比較多,爲了省字兒嘛!那時候文言是刻在竹簡木板上的,必須得省字兒。但是現在有那麼多紙,爲什麼不能多寫點字,把事情說清楚?

儒家那些東西,說實在的,用白話文來寫是很容易理解的。無非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再加一個天人合一的天理——就是儒家的上帝嘛!

這一套東西如果精煉一下,再用白話文來寫,唸完小學就能粗通,讀完中學肯定就能講得頭頭是道了。可是要上全文言,那可就難了!光是讀通就費老鼻子勁兒了。

當然了,儒學要往高深了去是沒有盡頭的,儒家學說往高深的方面研究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探尋天理,或者叫尋找上帝!但這並不是絕大多數儒生需要追尋的事情,而是大儒們的研究方向,和傳播儒家學說沒有什麼關係。

而朱皇帝要擴張儒學,使其與佛教一起天朝文明圈子的雙主線,當然就需要一本通俗易懂的《儒經》了。

“衍聖公,您說陛下要編一本通俗易懂的《儒經》?”

“正是,天子真是我儒家的大聖啊!他這是要讓儒家大興,要讓天下人人習儒,個個成聖。孔某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看過一本白話《儒經》就能成聖?成聖哪兒那麼容易?就是我等都稱大儒者,誰又敢言成聖?”

“不能成聖就不要習儒了?聖人的道理難道只是爲了可以成聖的人準備的?”

武昌城的武漢太學(現在的太學有應天太學、武漢太學,還預備開一個天津太學)內,從東湖宮過來的孔胤正,正在和武漢太學的祭酒黃宗羲,司業王夫之、張果中討論編纂《儒經》的事情。

孔胤正摸着自己的鋼針一樣的絡腮大鬍子,一臉佩服敬仰的表情:“先聖就說過要有教無類,所謂無類,當然也包括愚笨魯鈍之人。文言其實是古言,對於今人而言晦澀難懂,光是讀懂就是大學問了。愚笨魯鈍之輩光是一個文言就不知要學多久,哪兒還有多餘的精力和財力去學聖人的道理?

聖人的道理,難道是爲天資聰穎,而又負擔得起多年苦讀之費的人準備的嗎?對於我等教書育人之輩而言,是傳播聖人的道理重要,還是教人學文言重要?因爲文言難學而耽誤了聖道的傳播,不是捨本逐末嗎?

幸好有聖天子編《儒經》教化天下,要不然我等妄稱大儒之輩,就只能眼睜睜看着聖道難傳,真是慚愧啊!”

黃宗羲和王夫之聽了孔胤正的“馬屁話”,都露出了一些鄙夷的神色。這個衍聖公,學問和武藝都是很好的,對儒家的大道也有貢獻,稱爲大儒也名副其實。只是太喜歡拍馬屁......看來這輩子是沒機會成聖了。

“衍聖公說的有理,現在的確是聖道難傳啊!”說話的是河北大儒孫奇逢的高足張果中。

他老師孫奇逢是河北大儒,少時時保定府著名的神童,十七歲中舉,當時還是萬曆年間,可謂早成。二十二歲入京應禮部試時聞父親過世,回家結廬守孝,守完父孝之後剛準備再去考試,他母親又過世了,然後繼續守孝,又是三年。從萬曆年一直守到天啓年。接着又撞上了魏忠賢把持朝政,而他又和東林黨人走得太近,奔走營救左光斗等人,還給當時的遼東督師孫承宗上書,請他入朝收拾魏忠賢......這麼一鬧騰,自然也甭想在魏忠賢手裡中進士了。於是就只能醉心學問,當一個大儒了。

後來崇禎上臺,孫承宗、範景文要舉薦他出仕,他都推辭不出,安心在鄉著書立說,教書育才,培養出了一大批河北名儒,形成了一個夏峰學派(夏峰是孫奇逢的號)。

再後來遇到了甲申之變,天子南幸,東虜入關等一系列的劇變,原本打算一輩子做學問的孫奇逢也不能在鄉下呆着了,只好帶着門人子弟投奔高鴻圖、左懋第,一塊兒保衛孔林了。

結果孔林還是叫人給倒了鬥......還倒出了一個《子論格物篇》,於是孫奇逢也不做官了,帶着門人子弟在山東登州辦了個夏峰書院,專門研究《子論格物篇》,還研究出了一些成果,他的學生張果中還因此入了太學,先是當教授,後又當上了武漢太學的右司業。

不過孫奇逢和夏峰學派出了點成績,也改變不了儒學在北方難傳的現狀!

張果中嘆息道:“如今雖大儒輩出,但是小儒卻比不上崇禎年間了......河北鄉間的後生都不怎麼習儒了,即便習了一些,也是粗通而止了。”

黃宗羲道:“那是因爲沒了科舉!太學畢竟不是科舉,而考試爲吏也不能和科舉入仕相比,所取之人多了,門檻當然就低。而且小吏是辦事的,武藝算學這些比儒家道理更實在,所以下面的吏員考試也只要求粗通儒學。”

王夫之也道:“太沖兄言之有理,不過以往的儒生的確花費了太多的精力鑽研文字而誤了實學。之前沒有《子論格物篇》,也沒那麼多學問可以鑽研,可以多學點文言......現在《子論格物篇》的學問那麼多,哪兒還有功夫鑽研文言?所以現在不僅是河北鄉間少人習儒,就是東南人文鼎盛之地,也不怎麼鑽研四書五經了。這幾年許多太學生連八股文章都寫不好了,許多新晉的文官甚至和武官一樣,開始用白話寫文書了。”

孔胤正道:“白話文書好,一看就懂,歧義也少,不耽誤事......所以聖上纔要咱們用白話編《儒經》。這樣習儒就容易了,後生們就能多花點時間在實學上了。”

張果中點點頭:“那就編吧!”他想了想,“我先來個拋磚引玉,《儒經》應該突出兩點,一是道德;二是天理。要說清楚道德和天理間的關係......要讓世人敬天理而有道德。”

“對對,這就對了!”孔胤正笑道,“道德應該突出忠和孝,爲臣民要忠君愛國,爲兒女要孝敬父母......這就是存天理!而不忠不孝的那些,都是必須去除的邪妄人慾。而存天理滅邪欲者,才能生而爲賢,死而爲聖!”

“生而爲賢,死而爲聖?”張果中拍了拍手,“這個好,這個好啊......這個有點像基督教的上天堂啊!衍聖公,那些爲國捐軀,名入忠烈祠的算不算聖?”

“當然是聖了!”孔胤正一臉正色,“此乃國之聖賢!”

“聖賢還要分等級?”王夫之問。

“看來是要分級的,”黃宗羲想了想,笑着說,“得分儒之聖賢、國之聖賢、鄉之聖賢......還應該設賢良祠以奉儒之聖賢和鄉之聖賢。”

第1408章順治順治在哪裡?第2210章 不是貸王,是賴王!第1116章 日本難民(求訂閱)第1930章要飯尚未成功,皇帝還需努力第508章 殺猴給雞看!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2004章 新年新氣象,詐降又詐和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874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一(求訂閱)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1285章 走,我們去四川!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1065章 向我靠攏!(求訂閱)第455章 這一屆滿洲人可厲害呢!(求月票)第1136章 誰是韭菜?第721章 怎麼還有準噶爾的事兒呢?第832章 王師又來了(求月票)第316章 商稅就是一起發財啊第888章 大清還有忠臣在!(求訂閱)第620章 大清要利空出盡了?第1843章 這就是天命啊!第1457章 沙皇都糊塗了!第2198章 羅生門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1330章 好狠的知縣(求訂閱)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982章 敵人要一個個打(求訂閱)第1214章 有福同享,有坑同跳(求訂閱)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327章 不上吊,改投水了?(第四更)第1623章 危機邊緣第206章 有求必應大師兄第1919章 湖廣要飯總代理第2037章 豪貝勒,萬歲爺說了......第459章 朱太子怎麼惱了?(求月票)第931章 窮啊,真的窮啊!(求訂閱)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580章 奇才鄭建功第1323章 拆遷啦!(月票來吧!)第2003章 年關難,李扒皮第943章 上船,去美洲!(求訂閱)第1910章 把兄弟,沐天波第224章 七宗罪第235章 太子,你撫軍江北好嗎?第1111章 又是自古以來了!(求訂閱)第451章 王爺,別怨我!(第五更)第479章 日本必須道歉第十章 大明好岳父(求收藏,求推薦)第2020章 黃臺吉,快到包圍圈裡來!第969章 哪有什麼腐國?(求訂閱)第五章 戰場逃跑專業戶(我拜求收藏、推薦專業戶)第489章 你比李自成還黑啊!第一百章 貳臣(求收藏,求推薦)第347章 我的東林黨第2249章 原來封建擴張也是一門生意啊!第1407章好一個代王(求訂閱)第2210章 不是貸王,是賴王!第2136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戰!第966章 我就是來留學的(求訂閱)第1237章 有時間?有陰謀?第1491章 肉越多,事兒越大!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1164章 好地方不多,要抓緊啊!第1042章 打仗啦,要發財啦!(求訂閱)第423章 大縱深防禦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689章 小本殖民,大國外交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1787章 炮打黃臺吉 五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254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上第171章 洪承疇,危險啊! (拜求訂閱)第1822章 有了你們,朕就不怕西賊了!第1990章 自由的壟斷,壟斷的自由(求一波訂閱)第1676章 三國,又見三國第887章 新九邊重鎮(求訂閱)第701章 由小學生引出的黨爭第2010章 天下第一強兵(求一波訂閱)第1106章山本中舉(求訂閱)第1645章 錦衣衛大大的壞啊!第1418章 玄燁,把你爹帶回去!第1236章 和查理二世的牀上外交第1779章 瀋陽城,張小旗第1921章 一隻肉夾饃引發的血案第616章 史大儒的反擊第757章 印度孝子,大清慈父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1751章 勳貴們,上山下鄉去吧!第1552章 好人亨利第87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 (求訂閱)第1237章 有時間?有陰謀?第1357章 如意算盤都會打(求訂閱)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99章 保我名教,衛我孔孟!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571章 大清皇阿瑪第1128章 生日快樂(求訂閱)第2026章 大汗,您別笑了
第1408章順治順治在哪裡?第2210章 不是貸王,是賴王!第1116章 日本難民(求訂閱)第1930章要飯尚未成功,皇帝還需努力第508章 殺猴給雞看!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2004章 新年新氣象,詐降又詐和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874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一(求訂閱)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1285章 走,我們去四川!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1065章 向我靠攏!(求訂閱)第455章 這一屆滿洲人可厲害呢!(求月票)第1136章 誰是韭菜?第721章 怎麼還有準噶爾的事兒呢?第832章 王師又來了(求月票)第316章 商稅就是一起發財啊第888章 大清還有忠臣在!(求訂閱)第620章 大清要利空出盡了?第1843章 這就是天命啊!第1457章 沙皇都糊塗了!第2198章 羅生門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1330章 好狠的知縣(求訂閱)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982章 敵人要一個個打(求訂閱)第1214章 有福同享,有坑同跳(求訂閱)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327章 不上吊,改投水了?(第四更)第1623章 危機邊緣第206章 有求必應大師兄第1919章 湖廣要飯總代理第2037章 豪貝勒,萬歲爺說了......第459章 朱太子怎麼惱了?(求月票)第931章 窮啊,真的窮啊!(求訂閱)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580章 奇才鄭建功第1323章 拆遷啦!(月票來吧!)第2003章 年關難,李扒皮第943章 上船,去美洲!(求訂閱)第1910章 把兄弟,沐天波第224章 七宗罪第235章 太子,你撫軍江北好嗎?第1111章 又是自古以來了!(求訂閱)第451章 王爺,別怨我!(第五更)第479章 日本必須道歉第十章 大明好岳父(求收藏,求推薦)第2020章 黃臺吉,快到包圍圈裡來!第969章 哪有什麼腐國?(求訂閱)第五章 戰場逃跑專業戶(我拜求收藏、推薦專業戶)第489章 你比李自成還黑啊!第一百章 貳臣(求收藏,求推薦)第347章 我的東林黨第2249章 原來封建擴張也是一門生意啊!第1407章好一個代王(求訂閱)第2210章 不是貸王,是賴王!第2136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戰!第966章 我就是來留學的(求訂閱)第1237章 有時間?有陰謀?第1491章 肉越多,事兒越大!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1164章 好地方不多,要抓緊啊!第1042章 打仗啦,要發財啦!(求訂閱)第423章 大縱深防禦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689章 小本殖民,大國外交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1787章 炮打黃臺吉 五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254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上第171章 洪承疇,危險啊! (拜求訂閱)第1822章 有了你們,朕就不怕西賊了!第1990章 自由的壟斷,壟斷的自由(求一波訂閱)第1676章 三國,又見三國第887章 新九邊重鎮(求訂閱)第701章 由小學生引出的黨爭第2010章 天下第一強兵(求一波訂閱)第1106章山本中舉(求訂閱)第1645章 錦衣衛大大的壞啊!第1418章 玄燁,把你爹帶回去!第1236章 和查理二世的牀上外交第1779章 瀋陽城,張小旗第1921章 一隻肉夾饃引發的血案第616章 史大儒的反擊第757章 印度孝子,大清慈父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1751章 勳貴們,上山下鄉去吧!第1552章 好人亨利第873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二十 (求訂閱)第1237章 有時間?有陰謀?第1357章 如意算盤都會打(求訂閱)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第199章 保我名教,衛我孔孟!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571章 大清皇阿瑪第1128章 生日快樂(求訂閱)第2026章 大汗,您別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