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0章要飯尚未成功,皇帝還需努力

大明崇禎五年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對於襄陽府的幾十萬士紳庶黎而言,今年中秋的月亮特別的圓,月餅也特別的甜,生活也特別的美好!

因爲就在中秋節到來前的幾日,襄陽府下屬各縣的縣城城門內外,終於貼出了安民告示,宣佈在襄陽府就食的百萬要飯兵中的九十五萬,將會從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開始陸續撤離襄陽——其實根本沒有百萬要飯兵,算上家眷也就五六十萬,現在撤走了五十餘萬,還留下兩三萬在襄陽安置。他們中的丁壯會成爲襄陽府兵(歸知府指揮的軍隊),老弱則會得到一些襄陽本地人看不上的坡地

雖然沒有全部撤走,但是能撤走絕大部分,對於襄陽的士紳庶黎們而言,就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當然了,幾十萬要飯兵也不會白白離開......要飯兵嘛,當然是要到了飯後纔會走。

所以在貼出來的安民告示上,除了宣佈要飯兵離開之外,還宣佈了另一個特大喜訊——大明天子終於恩准了德高望重的襄王朱翊銘和襄陽府治下七個州縣的士林領袖們提出的徵稅辦法!

從崇禎六年開始,襄陽的田稅將會從原本不到一畝一升,增加到一畝一斗六升!而且還要實行官紳一體納糧和攤丁入畝!

其中的一斗要送入襄陽府庫,妥善保存。而餘下的六升,則由襄陽府衙和湖廣分治後新設的湖北巡撫衙門七三分賬。襄陽府拿七,湖北巡撫衙門拿三。

除了這一斗六升之外,不得再有任何加派和雜費——根據朱由檢發佈的諭旨,襄陽府的知府衙門和歸其節制的州縣,只能根據湖北巡撫主持的議稅大會所議定的稅額進行徵收,不得額外進行徵收。

否則地方的議稅官可以向巡撫衙門提出控告,而巡撫衙門在查明事實真相之後,可以上奏朝廷,彈劾額外徵稅的知府!

當然了,多徵不允許,少徵一樣是不行的。地方的田稅一年一議,如果遭遇災荒兵禍,也可以由議稅官和巡撫商議後減免,但是知府無權減免地方稅收——而減免稅收也不是無代價的!無論何種理由,只要減免了稅收,該府的舉人錄取名額都會相應扣減。而一省上繳朝廷的稅收多寡,又關係到進士額度的多寡。

這就是所謂無納稅,沒科舉!

襄陽北關碼頭上,一長串的官船御舟,已經準備揚帆東下了。

碼頭上,大隊大隊的官兵和要飯兵的家眷,正在默默上船。那些被留在襄陽的要飯兵,則在遠處聚集,送別他們的陝西老鄉。

崇禎五年的降雨偏多,陝西、河南到處發大水,而湖廣的情況好一點,但是入秋之後,也還是不時下雨。朱由檢離開襄陽的日子同樣是個雨天,秋風秋雨伴隨而來,吹散了,沖淡了朱由檢心頭的那點喜悅......他知道自己是要飯尚未成功,皇帝還需努力啊!

新任的襄陽知府是崇禎元年的進士張好古,他本是延安府的屬州知州,比縣令大一點,但是卻遠比不上知府。這一次升了襄陽的“大府”,實在算得上是破格提拔了。

他這會兒上朱由檢的御舟,滿懷着喜悅,在聆聽聖語——大明有一百五十多個府。但是“大府”卻只有十二個,其中襄陽知府更是“湖廣第一大府”。這要是能幹好了,將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張太守,你的襄陽府是兩湖第一個‘大府’,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朱由檢叮嚀道,“朕給你留了三千戶陝兵......還從楚王府抄來的銀子中撥給你兩萬兩爲運營之費。你要善用這3000陝兵和兩萬兵費,不要讓朕失望!”

“萬歲爺放心,”張好古臉上寫滿了信心二字,“臣一定替萬歲爺管好襄陽的稅收......不少一文,也不多收一分。”

不少一文是必須的,不多收一分就不那麼嚴格了......不過超出太多肯定是不行的。

因爲在朱由檢制定規則當中,襄陽的議稅官不會和襄陽知府議稅,而是會直接和湖北巡撫去議。

設計這個制度,就是爲了限制“大府”的發展空間。

因爲“大府”雖然軍、政、財一把抓,但是可以控制的武裝力量及其有限。襄陽府可以有3000府兵,主要是因爲襄陽府是個“試點府”,而且還是未來的湖廣大倉所在——朱由檢現在不要折銀,只要糧食,而且從湖廣收上來的糧食,也不運去北方,而是全部存在襄陽府和南陽府。

這些糧食,都是未來的“救命糧”,當然要好好守着,所以襄陽府的府兵纔會有3000之數。另外,朱由檢還會派出專門的官員,到襄陽、南陽管庫守倉。

而兩湖地方其餘十幾個州(直隸州)府,朱由檢只給它們1000—2000的府兵額度。而且這些州府所能支配的錢糧也非常有限,除了田稅分成,就是那些非常灰色的“商稅”——說明朝沒有商稅其實是不準確的,明朝的商稅只是收不到皇帝口袋裡,被地方上的官吏以各種“例銀”的名目給分了。

現在的朱由檢其實是隻一百多歲的老狐狸,當然不會堵上天下官員“不違法”撈錢的路子(其實是違法的,只是二百多年來成了慣例)。不過兩湖境內的稅關稍後也是要恢復的——不過這個錢朱由檢不拿,而是讓湖北巡撫和議政官們商量着怎麼收、怎麼分......巡撫不能沒錢,議政也不能沒油水。

另外,巡撫既然要拿科舉名額去和士紳們討價還價,那麼學政大權當然得下放給巡撫了,要不巡撫拿什麼去議?所以辦官學、辦科舉的費用,也得巡撫衙門去籌措。

此外,巡撫的兵權還是要保留的。因爲知府的府兵只能在本府活動,要跨府行動,就得由巡撫、總兵來指揮了。所以湖南、湖北這兩個省的總兵還是要保留的,兩個總兵手頭也都有萬把人的軍隊,巡撫手頭也有兩三千的巡標。

而巡撫又管着總兵的糧餉,實際上還是沿用了巡撫管着總兵的以文御武路線。所以朱由檢必須得給巡撫衙門留下足夠多的財源,要不然省級一旦完全虛化了,那麼下面的府州就不好管了。

現在湖廣分治後的兩省首任巡撫,也和朱由檢坐在一條船上。其中湖北巡撫是跟隨朱由檢南下的總參議高弘圖,而湖南巡撫則是貴州調來的傅宗龍。

在張好古告退之後,朱由檢就和這兩位能臣說起了議稅和組建兩省府衙的事兒——這可都是新鮮事物。

這種“巡撫議稅”之法,連逆子都沒搞過,是朱由檢從上輩子見識過的各種奇形怪狀的地方治理辦法中提煉出來的——至少在他看來是最合適的。

而“省府衙門”其實也是個新鮮事物,和過去的巡撫衙門也不大一樣。過去明朝的省級地方治理總還保留着三司並立的路子,並沒有讓巡撫集權。而如今朱由檢在府一級搞了“大府集權”後,省一級當然也順理成章推行“巡撫集權”了——不是巡撫集一省之權,而是省級的衙門都得聽巡撫的,包括駐防總兵衙門(相當於省軍區)。

這一系列的改革,就是朱由檢能否“要飯成功”的關鍵,也是大明朝能不能在他手裡復興的關鍵。

第1412章弄死他!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400章 朱三太子,沒安好心!(求訂閱)第200章 邢娘子(求訂閱)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1868章 官逼和民反啊!第252章 魏忠賢冤枉第2209章 上皇娘子,快去借錢!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2132章 天可汗破陣,皇阿瑪捱打!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債奴李自成(求收藏,求推薦)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396章 這個可是了不得的大捷啊!第1138章 滾開,你個姚扒皮!第1203章 忠不可言是僧格(求訂閱)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1232章 國際化的東印度公司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791章 佛系男孩噶爾丹第906章 我們和姓朱的拼了吧!(求訂閱)第2128章 大清又要完啦——大清國還有救!第684章 龍的魔都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1960章 風蕭蕭兮淩水寒,都督一去兮不復還!第1758章 不懂理財,就會抄家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1705章 好大的黑鍋啊!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450章 誰要死了?(第四更)第1348章 統統抓去美利堅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2101章 唐王,你還想進步嗎?第297章 不割地,不納貢,就要格格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2072章 逆子快長大吧,你父皇又敗家了!第384章 請注意保護韭菜第1456章沙皇陛下,有人來投!第1220章 什麼?妮莎公主要嫁人了!(求訂閱)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424章 明有水師,清有大炮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671章 大順不怕!第811章 元寇來了第1854章 錦衣衛不幹髒活,朕養之何用?第1749章 大明有忠烈,大金有孝子第1170章 殖民有風險,建國需謹慎第488章 民心所向,王者之師第1457章 沙皇都糊塗了!第1774章 虎兔敦汗都等不及了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1132章 大皇帝呼圖克圖(求訂閱)第1224章阿努沙汗,你被風光大葬了!第544章 不好,資本主義來了!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576章 出其不意, 直搗燕京!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1626章 我朱由檢又回來啦!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541章 不交稅,沒保護第640章 開始燒銀子啦!第1925章 咱家是來爲民做主的!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86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四(求訂閱)第2125章 大清又要完啦! 三第1451章 還有雙料軟飯王啊!第1029章 多爾博,乖一點!(求訂閱)第2231章天皇當得虧了,以後子子孫孫都得還債了!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那邊可不缺勳貴!(羅羅就缺推薦票)第1251章 什麼?貨幣也可以打仗了?第524章 闖王有炮第121章 到底有幾個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1996章 東西方殖民者勾結起來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2005章 春節大團圓,逆子六週歲第145章 我們都是定王的人第1214章 有福同享,有坑同跳(求訂閱)第1924章 大府治巨室,巨室制大府第1174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394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四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1069章 看在祖宗的份上!(求訂閱)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1325章 三分軍事,七分考試(求月票)第1965章把你們的家丁交出來!第809章 多鐸的毒計第257章 朱三太子第2159章 必殺!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444章 好一場遭遇戰!(第二更)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399章 總參謀部
第1412章弄死他!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400章 朱三太子,沒安好心!(求訂閱)第200章 邢娘子(求訂閱)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1868章 官逼和民反啊!第252章 魏忠賢冤枉第2209章 上皇娘子,快去借錢!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2132章 天可汗破陣,皇阿瑪捱打!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債奴李自成(求收藏,求推薦)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396章 這個可是了不得的大捷啊!第1138章 滾開,你個姚扒皮!第1203章 忠不可言是僧格(求訂閱)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1232章 國際化的東印度公司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791章 佛系男孩噶爾丹第906章 我們和姓朱的拼了吧!(求訂閱)第2128章 大清又要完啦——大清國還有救!第684章 龍的魔都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1960章 風蕭蕭兮淩水寒,都督一去兮不復還!第1758章 不懂理財,就會抄家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1705章 好大的黑鍋啊!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450章 誰要死了?(第四更)第1348章 統統抓去美利堅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2101章 唐王,你還想進步嗎?第297章 不割地,不納貢,就要格格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2072章 逆子快長大吧,你父皇又敗家了!第384章 請注意保護韭菜第1456章沙皇陛下,有人來投!第1220章 什麼?妮莎公主要嫁人了!(求訂閱)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424章 明有水師,清有大炮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671章 大順不怕!第811章 元寇來了第1854章 錦衣衛不幹髒活,朕養之何用?第1749章 大明有忠烈,大金有孝子第1170章 殖民有風險,建國需謹慎第488章 民心所向,王者之師第1457章 沙皇都糊塗了!第1774章 虎兔敦汗都等不及了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1132章 大皇帝呼圖克圖(求訂閱)第1224章阿努沙汗,你被風光大葬了!第544章 不好,資本主義來了!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576章 出其不意, 直搗燕京!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1626章 我朱由檢又回來啦!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541章 不交稅,沒保護第640章 開始燒銀子啦!第1925章 咱家是來爲民做主的!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867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四(求訂閱)第2125章 大清又要完啦! 三第1451章 還有雙料軟飯王啊!第1029章 多爾博,乖一點!(求訂閱)第2231章天皇當得虧了,以後子子孫孫都得還債了!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那邊可不缺勳貴!(羅羅就缺推薦票)第1251章 什麼?貨幣也可以打仗了?第524章 闖王有炮第121章 到底有幾個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419章 削藩、移藩、承包藩第1996章 東西方殖民者勾結起來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2005章 春節大團圓,逆子六週歲第145章 我們都是定王的人第1214章 有福同享,有坑同跳(求訂閱)第1924章 大府治巨室,巨室制大府第1174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394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四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1069章 看在祖宗的份上!(求訂閱)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1325章 三分軍事,七分考試(求月票)第1965章把你們的家丁交出來!第809章 多鐸的毒計第257章 朱三太子第2159章 必殺!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444章 好一場遭遇戰!(第二更)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399章 總參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