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儒家真香!(求訂閱)

納蘭明珠和索額圖那可都是精通新舊儒學的學霸,當年和順治皇帝一起讀書的時候,無論文科、理科,都把順治碾壓到懷疑人生了!所以《儒經》裡面的東西,對他們而言,都太過淺了。但是兩人還是認認真真的從頭開始讀,一頁頁的讀到末尾,讀了將近一個時辰纔讀完。

讀完之後,兩人已經不覺得《儒經》淺了,反而覺出了一種高明瞭!

高啊!實在太高了!

一本《儒經》,最多也就五六萬字,還是白話,就已經把儒學最實用和最高深的東西都說清楚了,而且文筆相當流暢,也沒有什麼生僻字,也沒什麼成語和典故。可以說是用樸實的文字,將儒家的道德、秩序、天理說得一清二楚。只要讀過一點書的,都能看懂,都能讀通。

更加高明的是,這篇《儒經》將儒家的道德、秩序和天理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通篇都在向讀者灌輸天理至大和天人合一的觀點,而且還能自圓其說,很難駁斥......至少在明珠和索額圖這種水準的人看來,是沒有辦法駁斥的。而比他們更有智慧的高人,普天之下又能有多少呢?

不過這還不是《儒經》最高明之處,《儒經》的最高明之處,是可以用來治國!

首先,《儒經》所強調的道德觀就是“忠”、“親”、“仁”。所謂忠,是指忠君;所謂親,是指親其親,父慈而子孝;所謂仁,主要是指勇而有愛。

其次,在“忠”、“親”、“仁”三種道德觀的基礎上,《儒經》還順理成章的推出了世俗君主制——並且提出了一個理想(合乎天理)的君主制模板。

這個模板既有集權,也有封建,集權於內,封建於外,以君主爲核心,構建起直省、內屬、外藩等三級統治體系,既加強了王權,也考慮到了統治的成本——建立中央直轄的行省當然有利於集權,但是管理成本太高,用於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當然是好的。但是用在經濟欠發達,人口也比較少的地方,就要虧本了!

所以要在古代維持一個龐大的帝國或王國,藩鎮和藩屬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建立直省、內屬、外藩三級統治體系,也能最大程度照顧各方面的利益。

因此這一套制度,不僅適用於大明這種有着悠久集權歷史帝國,也適用於準格爾部這個正在向封建國家轉型的遊牧部落!

“好!好!好......我準格爾,不,我蒙兀兒崛起有望了!”

楚河城的北庭都護府內,大明北庭大都護,準格爾部琿臺極僧格已經將噶爾丹帶來的《儒經》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完之後當然是拍案叫好!

“太好了!這本《儒經》太好了,正是我們蒙兀兒所急需的!六弟,這回你可算替咱們準格爾部立下大功了......六弟,六弟,你在想什麼?”

僧格的大臉湊了過來,嚷嚷了幾聲。噶爾丹這時才發現自己目不轉睛的盯着嫂子阿努可敦看了不知道多久,手裡握着的酒杯都傾斜了,酒水潑灑在自己的僧袍上都不知道。在大堂裡面作陪的明珠喇嘛和三寶喇嘛,都半張着嘴看着他的傻樣。

而他嫂子阿努可敦倒是善解人意,端坐不動,面帶微笑,大大方方的讓噶爾丹欣賞......真是好嫂子啊!

“啊,五哥,五哥,我,我在想咱們應該先建國,然後再出兵攻打布哈拉汗國。”

當然不能說在想嫂子了!噶爾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居然一眼就看上阿努可敦了。

他在老山中學讀書的時候,見過的美女也不算少,可是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感覺......難道是最近《儒經》讀多了,佛經念少了,想要爲綽羅斯家傳宗接代了?

僧格完全沒想到自己的兄弟剛纔在欣賞自己的老婆——噶爾丹打小就出家了,那是四大皆空的高僧啊!

而且僧格還從那個“陪讀”的“長命喇嘛”那裡不止一次得到報告,是噶爾丹對女子沒有任何興趣,反而和大明皇帝的長子頗爲親近......

“明珠大師,三寶大師,你們倆怎麼看?”僧格又徵求兩個“賢良喇嘛”的意思。

“呼圖克圖所言極善!就應該先建國!”明珠說。

“對,”三寶喇嘛索額圖也附和道,“不建立國家,就沒有綱紀,也沒有辦法照着《儒經》的辦法建立直省、內屬、外藩,也就沒辦法將布哈拉汗國最富饒的地區掌握在手了。”

僧格又問:“我們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具體又該從何處着手?”

《儒經》畢竟只有幾萬字,不可能說得很細。不過噶爾丹已經替哥哥想好辦法了,他說:“五哥,咱們依照《儒經》所建的國,必然是天朝的外藩......這些年天朝一直都想讓咱們建立藩國,咱們不如順水推舟建一個。”

“但是天朝要咱們割讓出一些土地建立新的北庭軍鎮啊!”僧格皺着眉頭。

“那就割啊!”噶爾丹說,“咱們要建立的是準格爾王國,不是瓦剌汗國,應該把和碩特部攆出去,讓鄂齊爾圖汗領有伊犁河谷東部和天山、阿爾泰山之間的土地,並且出任北庭大都護。

我們則佔有伊犁河谷西部、大玉茲、中玉茲以及北方和羅剎國接壤的草原。只有才能集中力量向西南發展,吃掉布哈拉汗國的錫爾河之地和費爾干納之地。

之後,咱們再將王廷從楚河遷往錫爾河上游,佔住這片宜牧宜耕的富饒之地。最後,才能依照《儒經》的辦法,在錫爾河之地、七河之地、大玉茲、中玉茲的土地上建立咱們自己的直省、內屬和外藩。

這樣,咱們準格爾部的王國就能建立起來了!”

......

“好!真是太好了!這本《儒經》正是我德川家所急需!”

幾乎在同一時間,在距離楚河城萬餘里的江戶城下,也有一個人在爲《儒經》拍案叫好,這人就是如今德川幕府兩位大老之一的德川光國。

在豐臣家再興後,德川幕府也開始了集權備戰——要開戰,當然得集權了!

而現在執政的笨公方根本不能領導幕府,所以就只能在老中之上設立大老。大老一共有兩人,分別是在前線坐鎮的保科正之和在後方江戶坐鎮的德川光國。

“大老,您說《儒經》是幕府所急需?”年老體弱的老中鬆平信綱這會兒也在光國的水戶藩邸當中,和他一起議事,聽到光國的話,眉頭就是一緊,“如今前線的戰局吃緊,幕府所需的應該是軍費和槍炮,《儒經》要來何用?”

“伊豆守,”光國笑道,“前線再吃緊,幕府也是有驚無險......因爲真正能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軍費和槍炮,而是天朝!現在天朝已經在長崎組織了10000武士新軍,很快就會向島津軍的後方發起進攻了。”

“可是我們也得努力啊!不能只依靠天朝......”

光國點點頭:“對,我們的努力,就應該從改革幕政開始!”

“如何改革?”

“當然是依照《儒經》進行改革了!”

“依照《儒經》?”

“直省、內屬、外藩!”光國道,“幕府沒有真正的直省,所以才難以有效駕馭內屬。”

“那麼應該怎麼建立直省?”

“當然是用流官!”

“流官又從何而來?”

德川光國笑道:“當然是考試了!”

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370章 已經遲了第471章 咱們得走出去啊!第1682章 咱們到大同府再談!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財第815章 大汗來了!第1072章 多尼最怕康熙第742章 孔代,你去中國幫忙吧!第1815章 張獻忠,李自成找你!第326章 黑心太子 下(第三更,求月票)第174章 就要洪承疇(就要求訂閱)第987章 皇國興廢,就在櫻島!(求訂閱)第468章 還是有朋自遠方來吧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1339章 鄉村包圍城市(求訂閱)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1527章 這就是春秋大義第500章 密謀第十九章 土地會有的,娘子會有的(推薦票也會有的)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1541章 第一帝國之興亡——誰要自殺?第1466章 天主有孝子第476章 早晚得把你騙來當尚書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1900章 龍心大悅,上前聽封第931章 窮啊,真的窮啊!(求訂閱)第1258章搞死吳三桂?第432章 城中有棱堡埋伏!(從現在起兩章連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1447章 限量版之後還有特供版第219章 貪官,你們要小心了!第1163章 豬都飛起來啦!第1235章 陸上法蘭西,海上尼德蘭第2127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五第2169章 逆子黨!第五十九章 請問殿下,皇上駕崩了嗎?(加更求收藏,求推薦)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第622章 解套有望啦!第1143章 連王爺軍都有了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2253章 地產天皇第1153章 巧設伏兵待明軍第1991章 金銀財寶歸荷蘭,土地子民歸大明第2019章 你們這麼打仗,朱元璋知道嗎?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726章 宗主權是什麼?第613章 大戰將臨!第1961章 袁崇煥有種第435章 豪格,輪到你了!(第二更)第210章 師兄啊,令尊什麼時候來啊?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263章 李自成的感覺還不錯第823章 十年北伐三步走第302章 這是真瘋嗎?第1321章 誰保護誰啊?(求月票)第920章 唉,要賠本了!(求訂閱)第780章 死不起啊!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1076章 天朝救命啊!(求訂閱)第1774章 虎兔敦汗都等不及了第1795章 汗之妻子誰養之?第85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六(求訂閱)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1429章毒羊湯真香啊!(求月票)第1054章 明軍實在太狡猾了!(求訂閱)第743章 你們就是大蒙古國了!第1653章 太監也怕入錯行啊!第525章 這是騎炮協同啊!第1298章 大順啊!路在何方?第2120章 大清皇阿瑪的擔當!(求訂閱)章推一本明初的神作,青史盡成灰的新書《奮鬥在洪武末年》!第254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上第806章 誰是蒙古人?第1472章 拿上綠卡趕快走!第1968章 崇禎帝單騎赴會,豪貝勒小心火銃(求一波訂閱)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1361章新的開始(求月票、求訂閱)第695章 該死的英國人!第2230章債主們,爲天皇盡忠吧!第557章 怎麼又有人圖謀不軌?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三章 李自成的人生巔峰(求推薦)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2060章 朱由檢,你這是綁票啊!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636章 奪軍 上第892章 西征軍向東(求訂閱)第808章 通用大和尚阿濟格第754章 島津是叛徒第40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343章 李定國,當個好叛徒吧!(求訂閱)第1294章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第126章 吳三桂的根(求收藏,求推薦)第1653章 太監也怕入錯行啊!第1897章 蜀王,朕知道四川窮!第1888章 三歲兒巧用錦囊計,崇禎帝廣招要飯兵第1956章 有了福寧,誰還要豪格?第446章 都是刀槍不入啊!(求月票)
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370章 已經遲了第471章 咱們得走出去啊!第1682章 咱們到大同府再談!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財第815章 大汗來了!第1072章 多尼最怕康熙第742章 孔代,你去中國幫忙吧!第1815章 張獻忠,李自成找你!第326章 黑心太子 下(第三更,求月票)第174章 就要洪承疇(就要求訂閱)第987章 皇國興廢,就在櫻島!(求訂閱)第468章 還是有朋自遠方來吧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1339章 鄉村包圍城市(求訂閱)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2044章 連內帑都花完了?朕是五行缺錢啊!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1527章 這就是春秋大義第500章 密謀第十九章 土地會有的,娘子會有的(推薦票也會有的)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1541章 第一帝國之興亡——誰要自殺?第1466章 天主有孝子第476章 早晚得把你騙來當尚書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1900章 龍心大悅,上前聽封第931章 窮啊,真的窮啊!(求訂閱)第1258章搞死吳三桂?第432章 城中有棱堡埋伏!(從現在起兩章連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1447章 限量版之後還有特供版第219章 貪官,你們要小心了!第1163章 豬都飛起來啦!第1235章 陸上法蘭西,海上尼德蘭第2127章 大清又要完啦! 五第2169章 逆子黨!第五十九章 請問殿下,皇上駕崩了嗎?(加更求收藏,求推薦)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第622章 解套有望啦!第1143章 連王爺軍都有了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2253章 地產天皇第1153章 巧設伏兵待明軍第1991章 金銀財寶歸荷蘭,土地子民歸大明第2019章 你們這麼打仗,朱元璋知道嗎?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726章 宗主權是什麼?第613章 大戰將臨!第1961章 袁崇煥有種第435章 豪格,輪到你了!(第二更)第210章 師兄啊,令尊什麼時候來啊?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263章 李自成的感覺還不錯第823章 十年北伐三步走第302章 這是真瘋嗎?第1321章 誰保護誰啊?(求月票)第920章 唉,要賠本了!(求訂閱)第780章 死不起啊!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1076章 天朝救命啊!(求訂閱)第1774章 虎兔敦汗都等不及了第1795章 汗之妻子誰養之?第85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六(求訂閱)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1429章毒羊湯真香啊!(求月票)第1054章 明軍實在太狡猾了!(求訂閱)第743章 你們就是大蒙古國了!第1653章 太監也怕入錯行啊!第525章 這是騎炮協同啊!第1298章 大順啊!路在何方?第2120章 大清皇阿瑪的擔當!(求訂閱)章推一本明初的神作,青史盡成灰的新書《奮鬥在洪武末年》!第254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上第806章 誰是蒙古人?第1472章 拿上綠卡趕快走!第1968章 崇禎帝單騎赴會,豪貝勒小心火銃(求一波訂閱)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1361章新的開始(求月票、求訂閱)第695章 該死的英國人!第2230章債主們,爲天皇盡忠吧!第557章 怎麼又有人圖謀不軌?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三章 李自成的人生巔峰(求推薦)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2060章 朱由檢,你這是綁票啊!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1636章 奪軍 上第892章 西征軍向東(求訂閱)第808章 通用大和尚阿濟格第754章 島津是叛徒第40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343章 李定國,當個好叛徒吧!(求訂閱)第1294章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第126章 吳三桂的根(求收藏,求推薦)第1653章 太監也怕入錯行啊!第1897章 蜀王,朕知道四川窮!第1888章 三歲兒巧用錦囊計,崇禎帝廣招要飯兵第1956章 有了福寧,誰還要豪格?第446章 都是刀槍不入啊!(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