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章 這纔是大奸臣

姜果然是老的辣!

一塊在錦衣衛當中沉浮了幾十年的老薑,自然是辣到了極點。

駱思恭早就看明白大勢了——眼下這位大明天子和太祖、成祖一個路數,兇殘着呢!

在他手底下做官得千萬牢記一點,絕不能和他頂着來,要不然會死得很難看的!

當然了,身爲朝廷命官,也不能因爲皇帝老子太兇殘,就不去當奸臣撈銀子了。

想當年太祖高皇帝在世的時候,當官的該撈不還是在撈?只是要小心一點,低調一點。

所以對付朱由檢這路兇暴英明之君,就不能在明面上硬頂,要不然就是找死了。而是要陽奉陰違,適可而止……這個萬歲爺雖然兇暴英明,但他也是孤家寡人,對付下面的奸臣只能用殺雞儆猴的辦法。

所以大家就要努力當猴,絕不當那隻被宰掉的雞!

而這一次,駱思恭、駱養性父子不僅要當猴,而且還要當兩隻左右逢源,上下通達的猴頭。

一老一壯兩隻猴頭互相對視了一眼。

壯猴頭駱養性又對衆人道:“萬歲爺在陝西時先拿一幫變民開刀立了威,六十破一萬……然後又除了秦府的藩。到四川、貴州則屠了安奢兩家,還移了蜀藩。在湖廣,呵呵,不說了,慘啊……現在又到了南直隸,大傢伙好好想想吧!”

“對啊!”

“他到哪兒都得死一堆人!”

“咱們的小心一點……”

“算了算了,一千萬就一千萬吧!”

這幫勳貴都怕了,南京勳貴本來就慫,北京勳貴再怎麼都在第一線守國門,時不時的還得和韃子打一仗,多少有點血性,而南京勳貴舒服了二百多年,是真的朽爛到家了。

“駱衛帥,咱們交稅就是了,爲什麼還要保住南京戶部啊?”

不知道是哪個沒用南京勳貴忽然問了一句。

駱思恭已經把這幫慫貨的表現都盡收眼底了,當下就笑道:“保住南京戶部的權,咱們這些人才能躲在後面有所轉寰啊!如果沒有了南京戶部,那咱們就得直接去面對萬歲爺派下來的大府了!”

南京戶部再怎麼都比軍政財大權一把抓的“大知府”好應付。南京戶部高高在上,手頭的權力又不是太大,而且責任也不大——南京戶部和北京戶部肩碰肩的衙門,誰賣誰的賬?而且大明皇帝又難得來一次南京,只要他不來,那就是天高皇帝遠。

駱老頭子又道:“現在老夫估摸着萬歲爺一年能收到2000萬應該就心滿意足了,至於這2000萬從哪兒來……還不是咱們和南京戶部商量着來嗎?”

魏國公徐弘基打斷駱思恭道:“駱衛帥,不是說1000萬嗎?怎麼變成2000萬了?”

“還有商稅呢!”駱養性接過問題,“南直隸工商繁榮是一眼可見的,能不交商稅?再說了,從崇禎七年大比開始,進士名額就要分省計算了……而各省額度多少,是和納稅多少掛鉤的。

現在湖廣一年給朝廷2000萬,咱們南直隸能少給?少給了,以後的閣老可就都是湖廣人了!這事兒咱們能答應,江南士林也不能答應啊!”

把稅收和進士、舉人名額掛鉤的路數還真是挺奸惡的,這擺明就是要調動下面的士大夫和商人、勳貴鬥爭,同時也挑撥各省各府士大夫之間的關係。

“可是1000萬商稅也太多了吧?”

“是啊,1000萬呢!”

“怎麼拿得出來?”

勳貴家的子弟一般都是學渣,沒什麼機會可以走科舉的路子上升,所以他們纔不在乎有多少額度,當然不希望用自家的銀子爲士大夫的子弟鋪路。

駱思恭拈着鬍鬚笑道:“2000萬其實也沒那麼多......過去朝廷從南直隸所取的額稅,基本是錢糧各半。其中的糧食又要走漕運北上,送去北京。可是南直隸這些年棉桑大興,人口又大增,糧食早就不富裕了,甚至還不夠自己吃的,每年都要從湖廣購入大量的糧食。如果能將所有的田賦都折了色,對南直隸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另外,萬歲爺已經下了廢漕改海的決心......這對南直隸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善政啊!南直隸爲了維護運河暢通,每年扔在運河上的人力物力,都不下200萬之數,而且保漕棄淮又讓淮河兩岸時常洪水大發!

駱老爺子嘆了口氣:“譬如徐州上一次的洪水淹了幾年,到崇禎三年才退......水退之後就是運河清淤,不知耗費多少人力物力,還沒搞完,今年又淹了!

光是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州縣,因爲這兩場洪水損失的糧食,就夠整個南直隸繳個兩三年田賦了!”

南直隸的田稅總額雖然只有600多萬石,看着不多。但是由南京戶部負責的漕運開銷,以及治理淮河、洪澤湖和南直隸境內黃淮的開銷,是不算在這600多萬石內。這些費用基本上得由南京戶部自籌,也就是向下攤派。

而黃淮運這個大麻煩的根子就是黃淮奪淮後的“保漕棄淮”,這個政策窮了兩淮幾百年,將本來富裕的淮河沿岸變成水患連年的苦地方。

如果大明朝廷肯放棄漕運,改用海運。那麼“保漕”就變成“保淮”,就可以在徐州和淮安府的淮北地區另外開鑿黃河入海通道。這條河道一成,黃河泥沙就不會再進入淮河,淮河水患也就能大大緩解。而且維護淮河、黃河、運河的費用也可以減少許多。

整個南直隸從中的獲利,每年都會有幾千萬石......

駱思恭又道;“另外,現在朝廷有了2000石湖廣米,就不需要南直隸拿出米糧北運了。這樣咱們就你爭取折色......而且還能爭取折布和折絹。南直隸盛產棉布絲綢,這2000石的稅收是交糧食、交銀子、交布絹,那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萬歲爺能答應折布折絹?”又有一個南京勳貴問了起來。

南直隸有蘇州、南京、揚州、松江等四個紡織業中心城市,布匹絲綢的產量極大,不僅行銷中華,還遠銷世界。如果將2000萬石折成布絹,那麼對南直隸來說,壓力就大大減輕了。

“能啊!”駱養性笑了起來,“萬歲爺不是不講道理的......現在淮河還沒治理好,南直隸的糧食根本不夠吃,再運2000萬石北上,那可就得餓殍遍野了。而運銀子北上......南直隸市面上纔多少銀子?一年運2000萬北上,很快就會沒銀子了。而北直隸的銀子太多,糧價布家就該大漲了。不如運布匹絲綢北上,又可以當軍餉發,又能用來拉攏蒙古人,不是很好嗎?”

大奸臣還是懂一點金融的,知道北京周圍商品經濟不發達,根本消化不了大量的白銀。而南直隸經濟發達,又需要銀子週轉——如果朱由檢效仿逆子,建立了一個以銀行業爲中心的金融體系,當然不愁北京銀子多了,南京的銀子少了。

可是朱由檢沒想過這事兒,也不懂這個,所以他肯定會答應折布折絹。

駱思恭的目光在廳堂之內又是一掃,笑着道:“諸位如果沒有意義,那咱們就一塊兒擬個奏章,然後過江去獅子嶺見萬歲爺......也讓萬歲爺瞧瞧咱們這些勳貴和大明朝都是一條心的!”

第1685章 和韃子拼了第1343章 李定國,當個好叛徒吧!(求訂閱)第1664章 錦衣衛復工了第1265章怎麼總有刁民要造反呢?第492章 資本主義就是麻煩啊!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2072章 逆子快長大吧,你父皇又敗家了!第108章 又有流賊進城啦!(求收藏,求推薦)第251章 什麼?閹黨都打入東林內部了?第697章 大明包圍網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十八章 現在就看誰能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682章 殖民的一小步,華夏的一大步第2126章 大清又要完啦! 四第1888章 三歲兒巧用錦囊計,崇禎帝廣招要飯兵第883章 就怕皇帝會算賬啊!(求訂閱)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1794章 大元,亡了!第731章 到蒙古帝國了第832章 王師又來了(求月票)第692章 鰲拜,你怕羅剎鬼嗎?第365章 再見,大師兄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1483章 小心,別掉下去啊!第1330章 好狠的知縣(求訂閱)第337章 坑人的恩科第1108章 赤鐵砲軍,出擊吧!(求訂閱)第158章 代王怎麼來了?(月票,月票)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458章 我們還是一起鬥地主吧 (求月票)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章推一本明初的神作,青史盡成灰的新書《奮鬥在洪武末年》!第1380章 法俄墨順大同盟(求訂閱)第1884章 努力當個軟飯王第192章 恩科有黑幕啊!(第一更)第880章 辮子太油(求訂閱)第289章 吳三桂,有人害你!第538章 四川的盤子怎麼接?第1542章 第一帝國之興亡——皇帝成聖第1125章 加盟掛靠的合衆國(求訂閱)第1871章 闖字旗飄揚!第1847章 不怕,朕有錦衣衛!第1575章 孝子賢孫紛紛來!第1703章 代王有罪!朕是仁君!第578章 這下東虜可死定了!第2060章 朱由檢,你這是綁票啊!第2006章 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出兵燕山了!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1199章復活,帖木兒帝國!(求訂閱)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332章 咱們得好好思過啊!(第四更)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410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中第198章 衍聖公啊,韃子要來刨你家祖墳了!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325章 黑心太子 上(第二更,求月票)第838章 滿洲諸葛亮(求月票)第1127章 大莊家(求訂閱)第731章 到蒙古帝國了第1442章 你們繳械,我們投降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451章 王爺,別怨我!(第五更)第1904章 擡朕的黑鍋來!第910章 康熙十二時辰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197章 衍聖公,你可慘了!(六更,求訂閱)第198章 衍聖公啊,韃子要來刨你家祖墳了!第1705章 好大的黑鍋啊!第1763章天子,皆大盜也第1021章 大英孝子(求訂閱)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1766章 這個不是好萬歲啊!第1681章 虎兔敦,是虎還是兔?第1223章 您先撤,我掩護第918章 俺們都是沙皇派來的!(求訂閱)第2025章 這就是當漢奸的下場?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424章 明有水師,清有大炮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1058章 危險啊!青年近衛師!(求訂閱)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967章 朕是不怕美人計的!(求訂閱)第1902章 從昏君到明君第345章 什麼?你要均田?第1821章 忠臣紛紛來!第1528章我們一起開掛吧!第409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上第1607章退休了第1980章 大金牛皮炮VS大明火箭炮(求一波訂閱)第九十章 本宮真的孝順(求收藏,求推薦)第193章 本宮看好你們啊!第1976章 黃臺吉,你要挺住啊!第188章 這纔是忠臣啊!(求訂閱)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
第1685章 和韃子拼了第1343章 李定國,當個好叛徒吧!(求訂閱)第1664章 錦衣衛復工了第1265章怎麼總有刁民要造反呢?第492章 資本主義就是麻煩啊!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2072章 逆子快長大吧,你父皇又敗家了!第108章 又有流賊進城啦!(求收藏,求推薦)第251章 什麼?閹黨都打入東林內部了?第697章 大明包圍網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十八章 現在就看誰能忽悠(求推薦,求收藏)第682章 殖民的一小步,華夏的一大步第2126章 大清又要完啦! 四第1888章 三歲兒巧用錦囊計,崇禎帝廣招要飯兵第883章 就怕皇帝會算賬啊!(求訂閱)第1659章 有請洋鬼子!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1794章 大元,亡了!第731章 到蒙古帝國了第832章 王師又來了(求月票)第692章 鰲拜,你怕羅剎鬼嗎?第365章 再見,大師兄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1483章 小心,別掉下去啊!第1330章 好狠的知縣(求訂閱)第337章 坑人的恩科第1108章 赤鐵砲軍,出擊吧!(求訂閱)第158章 代王怎麼來了?(月票,月票)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458章 我們還是一起鬥地主吧 (求月票)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章推一本明初的神作,青史盡成灰的新書《奮鬥在洪武末年》!第1380章 法俄墨順大同盟(求訂閱)第1884章 努力當個軟飯王第192章 恩科有黑幕啊!(第一更)第880章 辮子太油(求訂閱)第289章 吳三桂,有人害你!第538章 四川的盤子怎麼接?第1542章 第一帝國之興亡——皇帝成聖第1125章 加盟掛靠的合衆國(求訂閱)第1871章 闖字旗飄揚!第1847章 不怕,朕有錦衣衛!第1575章 孝子賢孫紛紛來!第1703章 代王有罪!朕是仁君!第578章 這下東虜可死定了!第2060章 朱由檢,你這是綁票啊!第2006章 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出兵燕山了!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1199章復活,帖木兒帝國!(求訂閱)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332章 咱們得好好思過啊!(第四更)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410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中第198章 衍聖公啊,韃子要來刨你家祖墳了!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325章 黑心太子 上(第二更,求月票)第838章 滿洲諸葛亮(求月票)第1127章 大莊家(求訂閱)第731章 到蒙古帝國了第1442章 你們繳械,我們投降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451章 王爺,別怨我!(第五更)第1904章 擡朕的黑鍋來!第910章 康熙十二時辰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197章 衍聖公,你可慘了!(六更,求訂閱)第198章 衍聖公啊,韃子要來刨你家祖墳了!第1705章 好大的黑鍋啊!第1763章天子,皆大盜也第1021章 大英孝子(求訂閱)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1766章 這個不是好萬歲啊!第1681章 虎兔敦,是虎還是兔?第1223章 您先撤,我掩護第918章 俺們都是沙皇派來的!(求訂閱)第2025章 這就是當漢奸的下場?第321章 不是吳死,就是順亡(5800票加更)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424章 明有水師,清有大炮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1058章 危險啊!青年近衛師!(求訂閱)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967章 朕是不怕美人計的!(求訂閱)第1902章 從昏君到明君第345章 什麼?你要均田?第1821章 忠臣紛紛來!第1528章我們一起開掛吧!第409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上第1607章退休了第1980章 大金牛皮炮VS大明火箭炮(求一波訂閱)第九十章 本宮真的孝順(求收藏,求推薦)第193章 本宮看好你們啊!第1976章 黃臺吉,你要挺住啊!第188章 這纔是忠臣啊!(求訂閱)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