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朱三太子的崛起

駐守太原的陳永福這些日子的確在準備突圍。他放棄太原的原因是李自成再一次算錯了人心!

他在山西的“仁政”沒有買到想要的人心,反而爲他樹立了一個強敵——晉商!

之前大同明軍勾結清軍對付大順,就有晉商從中促成的因素。稍後入侵太原府的清軍可以從當地獲得大量補給,也少不了晉商的功勞。再後來吳三桂南下奔襲洛陽,也有晉商沿途提供糧草。而現在陳永福駐守的太原府城同樣因爲晉商的破壞,鬧得人心惶惶。

從十月下旬開始,各種各樣的謠言就在陳永福的軍中流傳,什麼李自成兵敗身死,大順朝已經亡國。什麼大清和大明已經達成議和,黃河爲界,平分天下。什麼太原城內出來叛徒,很快就要開城投降。還有什麼清軍在汾河上游築壩蓄水,很快就要水漫太原城......

陳永福被這些謠言搞得心煩意亂,而且太原周圍的大順軍據點也的確一個個都被清軍拔除,最後把太原城變成了一座孤城。

孤城終究不守啊!

而進入十一月,太原城內的情況更糟!城內的一處大糧倉發生大火,燒燬了一萬多石米麪。損失並不大,但是人心卻慌亂起來,城內的居民都瘋了一樣搶購糧食。

更讓陳永福擔心的是,城外的清軍似乎得到了山西士紳的有力支持!從十月下旬開始,就有大量的民伕在清軍的監督下開始在太原城外挖掘長壕!

在這種情況下,苦守太原就是白白丟掉部隊了。

而且因爲吳三桂所部三萬人的離去,圍困太原的清軍人數只剩下了三萬。雖然都是八旗勁旅,但是人數終究太少,不足以圍死太原這樣的大城。所以突圍成功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大提升了。

到了十二月初五、初六這兩天,太原左近的氣溫忽熱驟降,城西的汾河河面上結了堅兵,足可以跑馬了。

陳永福毫不猶豫的就抓住了這個河面剛剛結冰,清軍還沒來得及調整包圍圈的機會,和李若星、韓文銓一起率部突圍。突圍成功後,大軍就分成兩路。陳永福率主力往西南方的交城而去,而李若星、韓文銓則率部西進,進了呂梁大山。

而圍城的清軍則兵分三路,一路由多鐸親率,追擊向西南方向逃竄的陳永福,順便奪取汾州和平陽府;一路由多羅貝勒尼堪率領,留守太原;一路則由阿濟格率領,北上代州,出雁門關攻打大同府——根據多爾袞的計劃,阿濟格抵達大同府後,將會替代久戰無功的豪格,成爲大同方面清軍的主帥。

在多爾袞想來,豪格、鰲拜也非無能之輩,正藍旗、鑲黃旗的精兵也不是吃素的。怎麼可能真的久戰無功?所以大同府不過就是即將成熟的果實,阿濟格就是去摘果子的......大同的代藩說穿了就是明朝的大同邊軍,能有多大的戰鬥力?

可是此時的多爾袞、多鐸和阿濟格都沒有想到,他們和大明代藩的鬥爭,纔剛剛開始!

而且大清王朝和大明代藩鬥爭的主戰場,也根本不在大同府,而是在呂梁大山上......

......

十二月初八,在一片風雪當中,百餘名皮袍貂帽的王府護衛,簇擁着年少的大明代藩王朱慈炯一行人,大步走出了壯麗的王城。十三歲的代王比幾個月前剛剛抵達大同時長高了不少,身板也厚實了一些,穿着盔甲,披着披風大步而走,還真有一點名將的風采。

王永吉、姜瓖領着一羣準備留守大同府城的文武官員,肅然在道左迎候。

而準備護送代王前往呂梁山的李建泰,也和幾名戎裝打扮的姬妾一塊兒,站在王城門外恭迎。

代王朱慈炯一眼就看見了他們,忙不迭在伴讀太監宗禛,王府領班侍衛王建維,還有王府紀善(老師)畢克禮、陳永熙等人的簇擁下,大步走了過來,對王永吉、姜瓖二人溫言道:“風雪甚大,二位不必遠送了。”

說着又對李建泰道:“李先生,您上了年紀,要當心着涼,莫要在風雪之中久站,趕緊上車吧。”

看見這位少年王爺一副關心下屬的作風,王永吉、姜瓖、李建泰都是好一陣的感動。他們仨都沒見過被朱耀飛靈魂附體的朱慈烺,自然也不知道朱慈烺的厲害,所以就覺得這位13歲的代王殿下很有一點明君的樣子了。看着比他的父皇要強一點兒......至少跑得挺快,沒等韃子圍城,就自己跑路了,而且還跑到呂梁山上去了。

姜瓖一拱手道:“王爺您也要穿暖點,大同這邊天涼,十二月更是最冷的時候,城外到處都是冰天雪地的,進山就更冷了。”

王永吉則道:“這一路真是苦了王爺......說起來都是臣等無能,叫韃子給欺騙了!

不過臣等也不會叫韃子好過的,憑着大同堅城,城等總能守上兩年!臣就不信韃子能在大同城外呆那麼久!”

大同雄城論起城防,比北京可強太多了!哪怕清軍擁有大量的紅夷大炮,想要攻破大同城防,也是很困難的——大同主城牆寬達四五丈,夯土包磚,極爲堅固,哪怕用紅夷大炮猛轟,也很難轟塌。而且轟塌一段城牆並不能達成突破,因爲大同城牆上共有六十二座雄偉的門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相聚都不算遠,布兵其上,就能以弓箭、火銃、佛郎機炮互相支援,形成交叉火力。

而這些門樓、角樓、望樓的堅固程度,又非城牆可比。其中門樓都有甕城結構,角樓、望樓的外形有多是突出的梯形,正面比較狹窄,內部又是實心的,即使轟塌了也就形成一個陡峭的坡道,很難攀爬。

所以王永吉、姜瓖等人都估計清軍不會強攻大同,而是會採取持久圍城。其實就是城內城外比餓飯罷了!

如果單單困守孤城,大同府城內的儲備再多,也總有耗盡的日子。好在駱修身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爲代王謀退路了,呂梁山中的王城堡寨已經建成,鎮西衛和下面的各個所、堡、城、寨,基本上也都控制住了。

此外,位於山西西北的河曲縣、興縣、嵐縣、靈縣、保德州、苛嵐州等四縣二州,也都在代王府派出的官員管轄之下了。

有了這位於呂梁山區的一衛、兩州、四縣的地盤和大同府城相呼應,大同府就不再是孤城了......所以王永吉和姜瓖這個時候都信心滿滿,覺得可以在大同府城和清軍打一場持久之戰了。

代王朱慈烺已經翻身上馬,王府護衛們還準備了一輛馬車,供上了年紀的李建泰使用。這個投降了李自成,又花了十五萬兩銀子買了“回鄉證”,而且還有晉商背景的貳臣,照理說是非常靠不住的。可是自打投靠到了代王麾下,居然幡然悔悟,又是出錢,又是出糧,還爲代王護衛蒐羅了許多堪用的火銃和火藥。

而且還幫着駱修身在呂梁山中修了王府堡寨,還讓人把自己的五十個小老婆中的四十幾個,以及一大堆的兒女,都送入了呂梁山。

看着意思,是要和代王殿下共存亡了!

代王朱慈炯在馬背上坐穩以後,就扭頭看着給他送行的臣子們,突然舉起手中的馬鞭南指:“本王當在呂梁山中號召山陝英豪,與東虜周旋到底,也願諸公堅守大同,等本王率四方義勇之軍來爲大同解圍!”

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1391章 都來當本王的連襟吧!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2269章???十八年後!第2189章 向老烏龜學習!第308章 知道厲害了吧?第110章 又有刁民要害朕了(加更了,求推薦)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1492章 怎麼還有“大蘇聯”啊!第1300章 額們都是忠臣啊!第1736章 瞎指揮的朝廷呢?第1615章 帝國的理想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1173章 如何成爲貴族?第675章 深藏不露朱慈照第1834章 誰說大明不和親第277章 大清怎麼突然就不行了?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第1453章 大明好叔叔第1077章 就是要當曹真啦!第1699章不打黑槍,改打黑炮了!第1872章 闖王打進西安城啦!第179章 要勤哪個王呢?(加更,求訂閱)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510章 李自成,你被動了!第八十三章 敵在天津衛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677章 大明好人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1590章亨利的老婆是女王第263章 李自成的感覺還不錯第961章 怎麼可能放過島津呢?(求訂閱)第485章 亂臣賊子愛崇禎第770章 先補習,再打仗第四十九章 朱老虎搶親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571章 泡沫吹起來!第1396章嬸嬸,你知罪嗎?(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朱純臣都哭了(大羅羅哭求推薦)第871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八(求訂閱)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509章 太子來了分田地第320章 熟讀三國的兵法家多爾袞第1258章皇爺總是隔壁的好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1874章 朝廷早就知道了!第1838章 大公主,快跟貝勒爺走吧!第1729章本汗要避實就虛!第506章 大順興亡,就在此一戰了!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015章 殖民之苦(求訂閱)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1338章 似曾相識啊!(求訂閱)第1561章 大明統一之日!第512章 有罪,也要從輕發落第2082章 大明天兵,我最懂帶路了第五十八章 父皇別跑,兒臣孝順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481章 英吉利來給大清國進貢了第1485章 哪裡比較虛啊?(求訂閱)第549章 我們不是要飯的,我們是吃大戶的!第1198章 大順要被帶壞掉了!(求訂閱)第2083章 報仇的時候到了,三十年也不晚!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1925章 咱家是來爲民做主的!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1310章 一考訂終身 三(呼喚月票)第1399章 大明內戰的陰雲!(求訂閱)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1391章 都來當本王的連襟吧!第2146章 日本武士,海上肉搏第2247章 大明好債主第114章 誰的援兵?(求收藏,求推薦)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318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907章 福臨的最後一戰!(求訂閱)第138章 大明到底怎麼啦?(求收藏,求推薦)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1507章 密西西比黃金河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1494章 它們都在,是全部!第689章 小本殖民,大國外交第552章 崇禎覺悟了第1607章退休了第1667章 朕的崇禎年又要來了!第1763章出征,搶女奸商去!第1865章一個都跑不了!第840章 糊塗仗,王爺快跑(求月票,還有月票嗎?)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1092章高築城、多佔地、緩稱汗(求訂閱)第一章 大明還能搶救嗎?(求收藏,求推薦)第1579章 白雪公主和黑王子叔叔第1367章 搞壟斷不好啊!(求訂閱)第398章 堡壘推進,步步爲營第1270章如何成爲忠烈 四
第921章 北方就靠你們了!(求訂閱)第1391章 都來當本王的連襟吧!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2269章???十八年後!第2189章 向老烏龜學習!第308章 知道厲害了吧?第110章 又有刁民要害朕了(加更了,求推薦)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1492章 怎麼還有“大蘇聯”啊!第1300章 額們都是忠臣啊!第1736章 瞎指揮的朝廷呢?第1615章 帝國的理想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1173章 如何成爲貴族?第675章 深藏不露朱慈照第1834章 誰說大明不和親第277章 大清怎麼突然就不行了?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第1453章 大明好叔叔第1077章 就是要當曹真啦!第1699章不打黑槍,改打黑炮了!第1872章 闖王打進西安城啦!第179章 要勤哪個王呢?(加更,求訂閱)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510章 李自成,你被動了!第八十三章 敵在天津衛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677章 大明好人第1796章爲國爲民,勉爲其難第1590章亨利的老婆是女王第263章 李自成的感覺還不錯第961章 怎麼可能放過島津呢?(求訂閱)第485章 亂臣賊子愛崇禎第770章 先補習,再打仗第四十九章 朱老虎搶親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1571章 泡沫吹起來!第1396章嬸嬸,你知罪嗎?(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朱純臣都哭了(大羅羅哭求推薦)第871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八(求訂閱)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509章 太子來了分田地第320章 熟讀三國的兵法家多爾袞第1258章皇爺總是隔壁的好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1874章 朝廷早就知道了!第1838章 大公主,快跟貝勒爺走吧!第1729章本汗要避實就虛!第506章 大順興亡,就在此一戰了!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015章 殖民之苦(求訂閱)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1338章 似曾相識啊!(求訂閱)第1561章 大明統一之日!第512章 有罪,也要從輕發落第2082章 大明天兵,我最懂帶路了第五十八章 父皇別跑,兒臣孝順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481章 英吉利來給大清國進貢了第1485章 哪裡比較虛啊?(求訂閱)第549章 我們不是要飯的,我們是吃大戶的!第1198章 大順要被帶壞掉了!(求訂閱)第2083章 報仇的時候到了,三十年也不晚!第101章 你們會想崇禎皇帝嗎?(求收藏,求推薦)第1925章 咱家是來爲民做主的!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1310章 一考訂終身 三(呼喚月票)第1399章 大明內戰的陰雲!(求訂閱)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1391章 都來當本王的連襟吧!第2146章 日本武士,海上肉搏第2247章 大明好債主第114章 誰的援兵?(求收藏,求推薦)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318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907章 福臨的最後一戰!(求訂閱)第138章 大明到底怎麼啦?(求收藏,求推薦)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1507章 密西西比黃金河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1494章 它們都在,是全部!第689章 小本殖民,大國外交第552章 崇禎覺悟了第1607章退休了第1667章 朕的崇禎年又要來了!第1763章出征,搶女奸商去!第1865章一個都跑不了!第840章 糊塗仗,王爺快跑(求月票,還有月票嗎?)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1092章高築城、多佔地、緩稱汗(求訂閱)第一章 大明還能搶救嗎?(求收藏,求推薦)第1579章 白雪公主和黑王子叔叔第1367章 搞壟斷不好啊!(求訂閱)第398章 堡壘推進,步步爲營第1270章如何成爲忠烈 四